苗栗銅鑼鄉竹森社區是著名的「長壽村」,不僅有百歲人瑞,80歲、90歲的老人加起來也有50多位,因為環境好汙染少,加上有湧泉,成為這社區的長壽秘訣,但也由於年輕人外流,老人家缺乏照顧,六、七年前國小校長退休的鍾兆良,就接下社區發展協會的理事長職務,兩年前推動成立日間托老服務中心,舉辦活動課程、共餐,在日托中心旁更開闢無毒菜園,由老人家們每天照顧。加上幾年前這裡發現有石虎棲息,就將當地原本要拆除的劉氏宗祠保留下來,成立石虎資料館,向民眾傳遞無毒耕作與保育石虎的觀念。
腳張開來,不要靠著,慢慢快快快、慢慢快快快、慢慢快快快,手合起來,手合起來。
頭髮花白的老人們,跟著老師的口令做動作。
這樣是在拍什麼呢,這樣這是在拍什麼呢。
動作做錯了,沒有關係,老師會耐心糾正,老人們認真的表情看起來超級可愛。這裡是苗栗銅鑼鄉的竹森社區,也是著名的長壽村。
[竹森社區發展協會 理事長
鍾兆良]
我們社區裡面,有兩個人瑞,101歲的人瑞,有兩位,90幾歲的老人家有15個,80幾歲的老人家有40幾個,所以這麼多的老人家,那我們希望他這裡健康,那我們就安排活動,那安排的活動呢,我們有自己來做唱跟跳。
[指導老師
林素琴]
我會給他們訓練一些協調性的動作,譬如說這一段我叫他們手掌要在外面,拳頭向裡面,這樣,等一下再換回來,拳頭在外面手掌再向裡面,這個就是訓練他們的手協調性。
每天到日托中心是長輩們最開心的事情,現任社區協會理事長鍾兆良,國小校長退休之後,他發現社區老人缺乏照顧,因此召集志工,到每一戶調查老人們的狀況,並在兩年前成立日托中心。
[竹森社區發展協會 理事長
鍾兆良]
有的人說我想去,我腳不好,我們就要去載他,有些人說那麼遠那麼遠,他年輕人上班了,我們九點半才開始,那就九點左右我們就要去載他,這樣下去想要來的老人家,我們就希望他們來,那不想要來的老人家,我們也鼓勵他。
鍾兆良與志工負責接送,想盡辦法把長輩帶出家門,有伴、有得玩,長輩們身心都變得更健康了。
[竹森社區 居民
湯喜妹]
我老公三年前就走了,家裡也都走光光了,白天剩下我一個人,想一想,糟了,想到晚上都睡不著了,要吃安眠藥,每天我們社區愛心車就去接,接來送回去,送回去之後,差不多有兩個多月,快三個月了,我覺得不知不覺不用吃安眠藥了 。
[竹森社區 居民
吳金水]
來到就這樣,很好,第一有做運動有這樣很好,有這樣的好處,還有老師會來教這些,很多這樣的(課程),可以說學到很多沒有學到的。
除了辦活動課程讓長輩活動筋骨,由於竹森社區在偏鄉,經費不多,理事長想,不如闢一個無毒菜園讓長輩們來照顧,午餐有了食材,甚至還影響了其他居民。
[竹森社區 居民
湯喜妹]
這裡要種高麗菜,大白菜那些,所以我家裡是有養羊,我就載一些那個羊肥料,這樣的叫做什麼有機肥料,我就載來這裡給這個社區的菜園用啊。
[竹森社區發展協會 理事長
鍾兆良]
其他的老人家或是地方人,看到我們這樣做,他也想說這樣做也有得吃,那我回去也這樣種,所以現在我們社區裡面大家的菜園,就叫做無毒菜園,就不要撒農藥,不要撒農藥,你的田也不要用除草劑,用割的方式,那這樣的方式,我們要推展現在大約的田,有一半以上的田他是這樣子做的。
社區推動無毒耕種的過程中,鍾理事長不經意發現到當地老地名叫貓公坑,讓他聯想到客語稱「山貓」的石虎,所以請教了石虎保育研究人員陳美汀。
[相片提供 竹森社區發展協會]
[竹森社區發展協會 理事長
鍾兆良]
這個地方就叫做貓公坑,但是我說這個貓是山貓,還是家裡的貓,他說很簡單,你去租紅外線照相機,我們一租就租了四台,那結果我們找了四個點,那麼掛上去差不多經過兩個月,我們就去收回來,結果發現,這裡面的記憶卡放在電腦裡面,都看到石虎了。
發現石虎後,他們和社區裡原本要拆除的劉家宗祠後代溝通,將老房子成立為石虎資料館,讓更多遊客了解保育石虎的重要性。
[劉家宗祠 後代
劉弘景]
我們就跟宗族講說,是不是可以提供出來,這裡來做石虎資料館,給這些一方面知道石虎是什麼,再來要怎麼去保育保護,將這個環境保護好來,讓給石虎的生活的棲地,能夠有一個特殊的大家用心去保護。
[台中市南門社區發展協會 理事長
謝邦雄]
剛才那個理事長在介紹,那個石虎跟貓的,牠的那個差異在哪個地方,那麼這是我今天得到最大(收穫的)地方,那個做一個比較。
原本寧靜的小村莊,因為鍾理事長的帶領下變得更有活力,已經七十多歲的他,也越活越年輕,從推廣無毒種植、石虎的保育觀念做起,他要將村庄打造成越來越幸福的老人樂活村。
採訪/撰稿 吳怡君
攝影/剪輯 洪炎山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