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縣卓蘭鎮素有水果王國美譽,尤其適合栽種頂級的葡萄。以無毒的方式種植的劉坤松,是如何歷經九二一惡夢,再重新一步步重建家園?
苗栗縣卓蘭鎮,素有水果王國美譽,尤其適合栽種頂級的葡萄,其中以無毒的方式種植的劉坤松,更是曾經連續三年,獲得全國葡萄比賽冠軍,九二一時,劉坤松的房子全毀,靠著父親留下來的葡萄園,再重新一步步,慢慢地,重建家園。
這袋子兩邊有小洞有沒有,把它撐開來看,看到有紫色了,就可以剪,左手拿葡萄,右手拿剪刀,這邊把它剪下去。
一串串葡萄結實纍纍,這可是農民辛苦了大半年的成果。
12個月嘛,就半年一次,這就等於在這袋子裡面,待了5個月了,(要這麼久才有好採收喔),對對,它才會有那個果香的味道,皮膚才會細嫩啊。
講起自己種的葡萄,劉坤松信心滿滿。
你看這個葡萄你看,這樣的葡萄最好吃,不要多,你看這個果粉有沒有,你看,有沒有,你看這個果粉,你要種到有這樣的果粉不簡單欸。
因為每天訂單這麼多啊,又要趕著宅配,所以差不多4:30就要去剪了,4點就要起床,著裝一下,4:30就要剪葡萄,(天還沒亮耶),對啊對啊,所以很辛苦啦,(如果一早採,那品質也會比較好是嗎),比較好,因為這個藤蔓類的東西,它早上水分往上輸送,到12點它又回流,所以最好就是,早一點剪就最好。
台灣的葡萄產地,主要集中在彰化縣、南投縣、臺中市與苗栗縣,其中苗栗縣又以卓蘭鎮為主,種植面積約500公頃。
[卓蘭鎮農會推廣部主任
蘇春蓮]
卓蘭的葡萄,面積差不多將近500公頃,彰化最多,再來就是我們卓蘭第二多,葡萄算是高經濟的作物,就算起來價錢比較高,大
[家就越種越多這樣。
葡萄農
劉坤松]
(父親)50多年就開始(種)了,因為以前這邊大部分,還是種水稻,種水稻,才是,慢慢去測試,測試說,這裡的(環境)種這個水果,楊桃、葡萄很適合,才開始下去試種這樣。
卓蘭的地理和氣候條件,孕育出豐美的葡萄果實。
[卓蘭鎮農會推廣部主任
蘇春蓮]
那條大河就是大安溪,它有大雪山山脈,很乾淨的水,水源很充分,還有氣候剛好,它有東風日夜溫差大,葡萄轉色才會比較漂亮,香味也比較足,所以說很適合種葡萄。
[照片提供 李欣儒
而劉家的葡萄,幾十年前就好吃到連蔣故總統經國先生,都曾經登門品嘗。
[照片提供 李欣儒
[葡萄農
劉坤松]
以前在金門當兵,外島我們的信,都是輔導長要檢查,結果有一次晚點名,輔導長就叫我說去他的房間,我說怎麼了,他說,這是不是你爸寄來的相片,我說對啊,他說,喔,不簡單喔,這你看,蔣經國都去你家喔,等一下晚點名的時候,連長就叫我出去,他說,有一封你的信,放你一個禮拜的榮譽假。
來這邊,可以坐,也可以坐好不好。
劉坤松一直以自己的父親為傲,而且在行銷方面,農人父親的眼光,可是放得很遠。
[葡萄農
劉坤松]
40年前他(父親)就跟我說了喔,他說,將來台北人會來我們這裡買葡萄,買水果,會來這裡旅遊就對了,結果他那時候,那個時代你看,他就做這個觀光事業了。
但是改做觀光果園,並不被看好。
[葡萄農
劉坤松]
就被人笑啊,因為我們做農的,辛辛苦苦做,人來一定要吃一下、品嚐一下,做就被人笑說,給人家吃是浪費了啦,給人家吃,不過我們價錢比較好,是不是我們不用包裝這樣,所以我爸,在那個年代,就很有那個先進的頭腦。
劉坤松年輕時在台北做室內裝潢,後來和妻子李欣儒,一起回鄉接手父親的葡萄園,因為小孩愛吃葡萄,常常採了就吃,於是他們決定改變種植方式。
[葡萄農
李欣儒]
他爸爸就說,看到他們這麼愛吃,至少我們也做那種的,做無毒的。
[記者
林秋伶]
來到這葡萄園裡,就可以看到這裡的草長得非常的茂盛,有的還長到我的腰部這麼高,這不是老闆懶惰喔,老闆說他特別把這些草留下來,因為他就是用草生栽培的方式,來種葡萄。
[葡萄農
劉坤松]
用養草的方式,來栽培這個果樹,因為我想這草,你看,把它養到長長的,可以我們粗纖維撒進去,把它除草除進去,把它覆蓋在上面這樣,地上又可以有粗纖維,土壤就比較有蚯蚓、菌類啦。
雖然費工、成本也提高,但總有識貨的客人願意支持,不過說起30年前,品質這麼好的葡萄任由盤商喊價,農民的心都在淌血。
[葡萄農
李欣儒]
如果遇到下雨天啊,颳風下雨,他(盤商)就打電話說,今天又降價啊,賣不到多少錢,小孩又還小,真的,兩夫妻棉被抱著,會哭。
一次次的打擊,逼得自己不得不改變。
[葡萄農
李欣儒]
那時候一開始也是很辛苦,打開市場,台北就認識的朋友,認識的就拜託人家說,我們有種葡萄,就拜託大家試嚐看看。
一開始只有幾張訂單,後來一年年增加,現在完全可以自產自銷。
[葡萄農
李欣儒]
剪回來就要快一點,因為今天的訂單(很多),然後就是等一下又有遊覽車,旅行團的遊覽車要來,所以說,每天的生活都緊張、充實。
水沖一下就可以連果皮吃了,不妨,因為我有沖水,你們不妨吃吃我們的果皮,那個果皮還滿Q滿香的。
[遊客]
就是不會酸酸澀澀的,然後果實比較厚,吃起來真的甜度很夠,對,(所以去年吃過就說買得不夠),對,因為我們去年有採,然後自己買了一點,然後我媽媽回去就說,完蛋了,吃完了,怎麼辦。
[遊客]
採葡萄還滿好玩的,就是你要從那個葡萄袋子下面的洞,去偷看說那個葡萄長得漂不漂亮,然後如果決定要採,再把它剪下來,就是以前沒有過的體驗。
[劉坤松女兒
劉汶彥]
因為這個出去就變成商品化,因為客人打開來他就看到,他的葡萄原來是這麼漂亮,然後每一串就是,都是手工媽媽包的,然後我們就用最漂亮拼圖的方式,呈現給客人。
每到農忙時期,各自成家立業的子女,總是會回家幫忙。
[劉坤松女兒
劉汶彥]
我爸是永遠忘記吃飯的,忙到忘記吃飯,就是像他講的,他都是全家第一個,第一個起床,月亮出來了,他也還沒回家。
[劉坤松兒子
劉晏瑜]
爸爸媽媽都很辛苦,又看到很多客人,對我們葡萄的肯定,就覺得這是最大的回饋這樣子,就是懷著那個感恩的心。
劉家人很珍惜家人能一起相處的時光,說起民國88年的921大地震,劉家也是受災戶。
[葡萄農
劉坤松]
地震來就是,搖啊搖搖搖,等一下就咚咚咚咚咚,我說,慘了,這一下一定,整個全軍覆沒了,聽到磁磚什麼的,迸裂的聲音啊,全部垮掉了。
一陣天搖地動,家園全毀。
[葡萄農
李欣儒]
住沒有兩年多還沒三年,就地震,這麼多錢買的房子,很辛苦拚來的,後來就沒有了。
[葡萄農
劉坤松]
我跟我兒子說,一個抓緊我褲帶,一個抱著,一個揹著,我說你跟著我下去,因為電燈什麼都沒有啊。
好不容易,才逃了出來。
[葡萄農
劉坤松]
第一個我就來看我的果園,因為我很慶幸,我的果園沒有傷到,因為我靠它吃穿,雖然房子毀了,不過我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葡萄農
李欣儒]
老公真的很堅強,我沒有他那麼堅強,那時候差一點就走掉了想一想,想一想,我們全家人平安,或許老天爺要給我們考驗,後面的路更遠,或許要我們能夠為這個社會能夠做些什麼這樣。
[劉坤松兒子
劉晏瑜]
中間經過了很多困難,那我們也一一的克服,對,到現在有這樣的成果,就是也非常感謝我們全家有一條心,凝聚這樣子。
園裡的葡萄樹,樹齡已經30幾年,在21年前的921大地震後,仍然屹立不搖,不僅帶給劉家人希望,也陪伴著他們從谷底慢慢爬起,一家人相互扶持、知足、感恩,也重新打造了屬於自己的家。
採訪/撰稿 林秋伶
攝影/剪輯 江長銘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