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阿里山、八仙山、太平山等三大林場之後,花蓮的林田山,可說是台灣的第四大林場,日本人稱這裡為「森坂」,日語發音是摩里沙卡,意思就是長滿林木的山坡,光復後,改稱為森榮。藉由鐵道、流籠,林場工人得以深入到海拔2500多公尺的地方伐木,而山下則是有占地10幾公頃的員工宿舍群聚落,不論是學校、娛樂場所、福利社等都有,生活機能完善,全盛時期,聚集超過2千人,客家人約占一半,每年的迎媽祖更是聚落裡的盛事,後來因為人口外移,迎媽祖停辦多年,去年開始,在林田山林業文化協進會的努力下復辦,希望藉此,找回林場人曾有的感動,也找回林場後代子弟,讓聚落,可以是充滿生活感與文化的地方。


 

鑼鼓喧天,熱鬧非凡,遶境隊伍浩浩蕩蕩出發。千里眼、順風耳在前,媽祖神轎在後,繞行整個林田山園區。

[林田山林業文化協進會 理事長
林玉榮(客籍)]
前輩是說,這邊的,早期迎媽祖,是在光復的保安寺,那一邊請過來的神明,然後,後來在民國很像是83年,他們說這邊,自己這邊的土地公廟蓋好之後,就有請那個,北港那一邊的媽祖過來。

今年迎媽祖選在農曆3月23日媽祖誕辰舉辦,不過早期都是固定在5月1日勞動節舉行,別人是放假一天,林田山則是放三天,在山上工作的工人都會回來共襄盛舉。

[林田山林業文化協進會 理事長
林玉榮(客籍)]
大概都是在國小那邊搭一個,那個臨時的帳篷,然後大家全森榮里的都會在那邊拜拜,大概三天的時間,會很熱鬧。

[前林田山林場 住民
張 錠]
明天要迎媽祖,今天就一直準備喔,炸一些炸物放著,等一下客人來就回鍋一下,熱了就(端)出去。

林田山迎媽祖可是地方上的盛事,林場交通車還會一車車的出去載客人進來。

[前林田山林場 住民
張 錠]
在這裡工作的人,他的親戚、朋友,有的住光復、大和、瑞穗,哪裡,就以前的人比較苦,沒什麼東西可以吃,聽到這裡迎媽祖,就來找朋友了啦,就很高興啊。

[林田山住民
古素敏]
拜過的東西就直接拿來烹煮,就宴請客人啊,以前比較簡單,對,有雞肉這些、有湯這些可以喝,有酒可以喝就好了,非常熱鬧,中午吃,迎(媽祖)過後就吃午餐,繼續吃到晚上,甚至到半夜。

[林田山林業文化協進會 理事長
林玉榮(客籍)]
要上山去工作,那也會期盼說,啊,自己的老公啦,自己的老公,或者是家人、親戚,上山之後,能夠平安回來,所以他們都會常常來這邊拜拜,然後一年一度的盛事,你看,五一勞動節,為什麼他們都會這麼隆重的在做這樣的一個活動,其實祂給,就是深植在人們心中的那樣的一股力量,其實是滿大的。

山上工作危險,宗教信仰對林場人來說,是很重要的精神寄託。林田山是花蓮三大林場中,歷史最悠久的,民國7年,就開始開發。

[林務局花蓮林管處 副處長
李政賢]
民國7年那時候,日本人,過來這邊調查,調查之後知道山上,有很多的,很多的檜木,這個檜木,所以他們那時候,有(成立)這個株式會社,在我們花蓮林田山這裡開發。

民國50幾年,是生產高峰期,伐木區深入海拔2500多公尺山區。

[前林田山林場 員工
古永宏]
會下雪啊,對啊,在大觀就(海拔)1300多(公尺),高嶺差不多(海拔)1700(公尺),高登(海拔)2000多(公尺)了,那下雪,冬天下雪,積雪到膝蓋。

全盛時期,每年產量達到3萬多立方公尺。

[前林田山林場 員工
古永宏]
到60幾年那時,要趕伐木量的那時候,用鏈鋸來伐木,那一天就把整座山的樹木都砍伐殆盡,有伐木、有集材、有運輸的、有鐵道班的,這山上一定有這四個部門。

古永宏的父親是伐木工人,77歲的他,在高嶺出生,直到讀小學才下山。 

[前林田山林場 員工
古永宏]
山上,也有快樂也有,現在想起來也會怕你知道嗎,那交通這麼不方便,一有颱風,整個月沒菜的時候,那路要修復,修復要一整個月才會通的喔,那在山上,你要買一些罐頭等等,在山上放著。

中學畢業後,古永宏就跟著父母到山上伐木,也曾待過工務課土木股,負責橋梁興建和維護。

[前林田山林場 員工
古永宏]
溫泉線最高的橋,有,這下面四米,這有兩層,總共11米、12米這樣,這樣的高度,這裡,大水來就沖毀掉,就要做橋,大水來就沖毀掉,就要做橋,(這是你做的喔),對,我們一年不知道要做幾次。

木材運輸、人員出入,都靠鐵道和流籠,老照片中,還有揹著小孩,坐流籠上山的經典畫面。

[前林田山林場 員工
古永宏]
這就是要去山上工作的,那些工人,就是這樣坐這個流籠上去的,(不會怕說這麼高喔),那不會,坐習慣了,怎麼會怕,現在想起來就很可怕喔。

而最早還沒有小火車的年代,可全都是靠人力。

[前林田山林場 員工
古永宏]
一台台車,有兩個人用剎車,它這個用桿子剎,那個鐵輪,它是用這樣子的,這樣子,這樣子咬住那個鐵輪,用剎車的,(是怕它掉下去是不是),怕,你下坡怕很快啊,所以要慢慢放、慢慢放啊,不能太快,太快會翻車啊。

[林田山林場 員工後代
葉昭明]
運木頭下來的時候,有一種叫桂樹,那個樹皮,我們就去採那個樹皮,(為什麼),那個樹皮好吃啊,有味道,那個是中藥材啊。

蒸汽火車載運木頭的情景,也成追憶。

[前林田山林場 員工
古永宏]
用蒸汽火車載木頭出去,去到萬榮站接駁,和鐵路局的接駁,到花蓮港口,是這樣(運的),(外銷喔),外銷,外銷日本的。

山下的林田山林場,是擁有百餘棟木造房舍的聚落,伴隨林業發展而存在,生活機能完善。

[林務局花蓮林管處 副處長
李政賢]
當時有一間小學,森榮國小,也有一間幼稚園,我們說幼稚園,所以當時在這裡靠我們山上的林場生活的人,都在這裡,有2千多人。

[鳳林鎮森榮里 里長
謝玉珍]
福利社、魚菜部、洗衣店、豆腐店、米店,甚至於公部門還有醫務室,醫務室有,有醫生、有護士,因為我們這邊人多,常常有時候哪裡不舒服,就去找他們,都有,產婆也有啊。

[前林田山林場 雜貨店老闆娘
張 錠]
用得到的都有賣,後來就賣青菜,賣豬肉,每個人都會賒帳,就領薪水的時候他就會,可以一次還,一次可以還完他就會還。

[林田山林場 員工後代
簡金聰]
柴、油、米啦,沒有了,先去福利社拿,然後,然後那個領月薪的時候,他直接從那邊扣起來這樣,我母親要養豬,就是,是額外的,額外補貼家用的啦,(在林田山嗎),對,這是我家,以前養豬就在這下面而已。

早期全鳳林最熱鬧的地方就是這裡,居民形容,走路都會撞到人,每個禮拜在中山堂,還有好幾場免費播放的電影,連外面的人都會來看。

[前林田山林場 員工
古永宏]
交通車還出去載他們來,一個晚上,一個晚上,放映兩場,第一場六點放映完,看完的又把他們載出去,像梁山伯與祝英台很轟動那時候,這裡啊,花蓮那些地方還沒有上映,這裡就放映囉。

[照片提供 林燕山]
[照片提供 林田山林業文化協進會]
舉凡里民大會、畢業典禮、表演等活動,也都會在中山堂舉辦。

[前林田山林場 員工
古永宏]
所有的重要會議都會在這裡(辦),還有請客、結婚都在這裡辦桌,都在這裡聚會。

林場經營權幾經更迭,民國62年的一場森林大火,延燒了1200多公頃,重創中興紙業公司,後來由林務局收購、接管,許多人也因此離開林場,出外謀生。

[林田山林場 員工後代
林鳳英]
民國62年,因為那個山上火燒山嘛,那所有的那個山上的木柴都燒掉了,所以這邊就結束了,我們這邊就結束了,我爸爸工作也結束。

隨著林業政策改變,民國76年,林田山的伐木歷史畫下句點,聚落裡的人也越來越少,現在僅剩約25戶。

[林務局花蓮林管處 副處長
李政賢]
因為宿舍有宿舍的規定,在(民國)72年以前,如果還有,有住在這裡的,在這裡工作,也有登記宿舍的,那可以繼續住下去,住到兩老都不在了,宿舍就要繳回(去)。

[林田山林業文化協進會 理事長
林玉榮(客籍)]
像我聽長輩他們,他們在講說,欸,之前人越來越少的時候,擲筊爐主,他們有些人就,啊,不要,不要,不要(是)我,不要(是)我,因為人少,真的是沒有辦法(辦),人力啊,各方面,很不好操作。

林玉榮是林場員工第二代,為了找回過往榮景,他和夥伴們,去年開始復辦媽祖遶境活動。

[林田山林業文化協進會 理事長
林玉榮(客籍)]
為什麼,人少了,我們現在年輕人,還要再做這樣的事情,就是因為,希望把這樣的一個宗教的一個文化,能夠重新把它呈現,那最主要是,我們林場這邊,二代的子弟,現在他們都有看到我們現在在做的,你看我們,我這一次,去年沒有回來的,今年他們有回來。

[林田山林場 員工後代
林鳳英]
每年這邊只要有活動,我們都會回來,我們這些同學,大家都會響應。

[林田山林場 員工後代
簡金聰]
我家都燒掉,就沒有了,時常有辦那個(活動),我會回來啦。

藉著媽祖遶境活動的復辦,號召林場後代回來,也希望每年都能持續舉辦。

[林田山林業文化協進會 理事長
林玉榮(客籍)]
第一個我們又可以看到這些老人家,第二個我們又可以把這二代的,小孩的那種心能夠拉回林場,如果林場這邊有什麼需要他們幫忙的話,那希望他們也能夠跟我們一樣的,一起動起來。

[林務局花蓮林管處 副處長
李政賢]
(後代)還會問說,什麼東西還在嗎,什麼東西還在嗎,這樣,所以說,我們也有責任,(就是)把以前比較老的、比較舊的,不過還可以保存的東西,我們就要想辦法,把它保存下來,讓那些,林田山這裡,很多開枝散葉,出去的那些子女,還可以(回來)這裡,看看他們以前小時候,兒時玩的地方。

特別從高雄回來參加媽祖遶境的葉昭明,每每想起父親,都覺得驕傲。

[林田山林場 員工後代
葉昭明]
(我父親)一個14歲的小孩子,就到山上去做事了,18歲不到,就已經升到上等工了,到台東去讀高中的時候,暑假,跟父親到山上工作了一個月,我抱著學習的態度,要把他那些經驗啊,把它吸收過來,可能我會用不到,但最起碼他工作的那個精神,要把它學起來。

有人,聚落的存在才更有價值,否則只是個空殼,不過礙於法令限制,只要林場員工及其配偶都離世,後代子女就得搬離宿舍,沒人居住的房舍,頹圮荒廢的速度更快。

[林田山林業文化協進會 理事長
林玉榮(客籍)]
假設法令有一些障礙,那是不是可以透過協會的立場,那或用什麼樣的方式,或用什麼樣的方式,讓這些人留下來,房舍,那我們用協會的方式來去做管理,認養也好,維修各方面,我相信如果有這樣的條件,林務局願意的話,它也是一個起步,重新把這個,這個聚落找回來,最好是人都能夠留下來,跟政府租房子,政府又有可以把這個資產留下來,那不是雙贏嗎。

[林務局花蓮林管處 副處長
李政賢]
不管以後是做到像人家說的,是讓你民間來經營呢、還是社區協會來經營、或是我們林務局來經營呢,我們都會想說,以當地的民眾,或是當地的住戶,讓他們可以生活,我們想說,這樣才可以說,把我們這林田山,以前這樣的人情味、還有溫度、還有大家珍惜的感情,再把它,大家又再凝聚起來。

希望能創造就業機會,讓林場後代有機會再回來生活,如何跳脫限制,協進會和花蓮林管處,都正在努力,聚落要有人,才會有生命力,期盼林場人,能繼續訴說林場的故事給大家聽,延續林場的生命和溫度。

採訪/撰稿 林秋伶
攝影/剪輯 陳靖維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全站熱搜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