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庄特產那麼多,許多地方的名產甚至成了鄉鎮的代名詞,但為什麼有些農產,總是在市場上打不出名號?像峨眉特產桶柑、東勢的高接梨,多年來品質不錯卻好像沒讓農民實質賺錢。但是另外像大湖草莓、三星青蔥,似乎又能讓當地民眾獲得最大利益。這些經濟效益不錯的特產是如何做到?無法真正賺錢的農產,又遇到什麼瓶頸?本週我們先來看,為什麼有些農產品是特產,卻無法成為資產。以農立國的台灣,農產豐富不在話下,尤其環境優勢加上持續研發,許多地方都有自己名產,例如舉國聞名的花東縱谷池上米,價格高居不下的宜蘭三星蔥,始終吸引人氣的大湖草莓,還有香甜可口的拉拉山水蜜桃,這麼多的台灣農產,除了讓民眾有高品質享受,當然也讓農民感覺驕傲。

有好的農產,就應該有好的收入,這麼簡單的道理,但很多時候卻不一定如此

剛過完年的這一天,幾位老農民全副武裝,忙著採收這一期最後的橘子,這麼多紅通通又結實纍纍的成果,一看就讓人心情愉快,何況是辛苦一整年的農夫,而這裡是台灣桶柑種植面積最大的,新竹縣峨眉鄉。

[峨眉桶柑農
彭達發]
這橘子不會這樣,也有酸也有甜,你像一般像茂谷那些,就只是甜甜這樣,口感就跟人家不太一樣,它的特殊味道,酸酸甜甜,也不是說甜也不是酸啦。

因為丘陵地形加上天然環境適合,峨眉的桶柑不但種植產量大,品質也算是一等,看這些平均七十歲以上的阿公阿婆,使出渾身力氣,甚至爬樹努力採收,可以想見,大家對於自己的特產,有多麼自信

<現在橘子採收以後,開始就要修枝了,不要讓它太密集,太密集的話,以後長的橘子不會大顆。>

細心照顧不敢馬虎,多少年來,峨眉鄉親就是這樣,把本地產的桶柑,一顆一顆銷售到各地,甚至因為橘子屬於冬季產品,很多時候,都必須犧牲過年假期。

種橘子很忙碌,尤其是過年期間,過年前要採橘子,採完之後接著要修枝,接著又要施肥,所以種橘子是很辛苦的工作,剛好是農曆過年期間。

辛苦耕作無非就是要豐收,甚至有滿意的收入,但銷售量占全國兩成以上的峨眉桶柑,似乎並沒有讓農民得到想像中的好利潤,尤其走在恬靜的街上,即使現在橘子正在量產,也不太感受得到,熱絡的商業氣息。

<記者stand>
很多地方有種橘子,很多人也愛吃橘子,而新竹縣峨眉鄉這裡,算是台灣非常大的桶柑產區,現在很多的鄉親,一直在煩惱,這滿山整片的桶柑,要如何將它好好賣出去,讓大家得到實質的利益,現在大家是非常非常的關心

明明是地方名產,品質又是台灣頂級,但比較起許多出名農產,讓鄉親荷包滿滿的鄉鎮,為什麼沒有出現在峨眉。

[峨眉桶柑農
彭達發]
這種桶柑目前就沒有外銷也沒什麼,你要是說,單單一個台北市場,你吃的也是有限,人數也有限,那你多出來的東西沒有向外面發展來賣,那當然是說會有種太多了的感覺。

[峨眉桶柑農
張文鑫]
什麼原因價錢會一直爬不起來,我認為(是)品質沒有提升,大家加強外表,像過年前大家加強外表,讓它盡量變紅,其實橘子(品)質很重要,橘子(品)質你提升起來,大家覺得好吃,那風味好的時候價錢,大家自然會來吃桶柑

品質有沒有提升見仁見智,但市場不夠大可能必須改進,因此每年舉辦的峨眉桶柑節,為的就是要讓農民有更多機會賺錢,只是效果似乎還要將加強。

[峨眉桶柑農
彭達發]
推廣不是在峨眉鄉辦,不是在我們這本鄉鎮辦,可以去別的縣市來辦,感覺是,在峨眉辦我是覺得沒什麼推廣的意義,大家有誰不知道什麼是桶柑,峨眉所有人也都知道什麼是桶柑,我們要讓大家知道,高雄人知道這什麼叫做桶柑。

[峨眉鄉農會
總幹事 郭素玉]
因為在桶柑成熟的時候,市面上也滿多柑橘類的產品,像椪柑、海梨柑,那像青見、茂谷柑等等,所以呢,你說要一直去突顯桶柑可能大家比較沒有辦法,所以說大家感覺,沒有去感覺到它量很多,而且那時候柑橘種類又很多是這樣

農業產值雖然早已經不能跟現代化產業相比,但既然有自己的特殊農產,又是值得驕傲的作物,說實在,只能有目前成績,很難讓鄉親開心,但擁有特產不一定有賺頭的,又何止峨眉桶柑

只要有地方特產,質感又不差,照道理就能幫助當地經濟產值,有時候卻不一定如此

多年來,台東縣鹿野最具代表農產,就是品質不錯的台地茶葉,然而受限行銷手法或知名度不足,鹿野茶始,終沒有被消費者了解,尤其越來越高的製茶成本,讓曾經有過榮景的茶農,現在只能苦撐待變。

[台東鹿野茶農
廖縣山]
從前我們這鹿野鄉的茶,有四百多甲,現在變成(大約)一百甲,所以說茶葉銷路不是很好,可能進口打進來嘛,所以說越做越少了。

[台東鹿野茶農
李錦蓮]
以前的茶比較好賣,不過到現在來就是說,茶喔,心酸的地方就是說,現在茶很不好賣,賣不到什麼好價錢,做差不多工錢給我們吃飯,有時候小孩子要念書也很困難了。

受到花東縱谷氣候滋潤,主要出產紅茶,有四十年歷史的鹿野茶,因為風味特殊,讓當年前總統李登輝品嘗之後,特地命名福鹿茶,顯示本身品質的確不錯,只不過這幾年,高海拔的高山茶,已經深深打入消費者的心中,想扭轉觀念確實不容易。

[台東茶葉改良場
場長 吳聲舜]
就是這幾年來,我們(鹿野茶)碰到問題的時候,進口茶的問題,還有高山茶的問題,我們這鹿野算海拔比較低的地方,所以我們就會發展上,會有一些競爭的問題

花東縱谷環境好,茶葉也有相當水準,但鹿野鄉親,最關心的價錢問題,卻始終沒有跟著表現,然而辛苦耕耘,當然希望賺錢,問題是特色必須要趕快找出來。

[台東茶葉改良場
場長 吳聲舜]
我們要怎麼樣跟高山茶拚,跟進口茶拚的時候,所以我們就積極研究,做我們的特色,特色的時候,就別人沒有的我們有,(所以)沒有人能跟我們比,所以在價格上、在品質上,就是由我們來訂的。

<記者stand>
在台灣大大小小的鄉鎮,包括很多客家庄在內,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的特產或是自己的名產,不過更多的時候是,這些鄉親卻沒辦法利用這些農產得到利益,甚至讓自己的收入好一點,到底是產銷,還是品質出了問題呢。

[前客委會文教處
專委 張典婉]
知名度沒有那麼大,這可能是一個(原因),另外我覺得是,大家的消費習慣,就台灣的消費習慣很多就是說,要跟水果商或是經銷商去拿貨,載到小型的賣水果的,賣特產的地方去拿,所以他們都沒有產地,產地的這特產直接去買的這種習慣。

名聲不夠響亮,銷售管道被侷限,甚至沒有年輕一代接班研發,都會多少壓抑農產品產值

就像半世紀前就已經是台灣,最大鳳梨產區的屏東萬巒、內埔等地,果肉香甜並不輸人,為什麼這麼多年來,市場上總是其他縣市鳳梨出鋒頭,品質和數量都不錯的六堆鳳梨,卻沒有得到相對經濟效益

[屏東縣政府農業處
處長 林景和]
早期(六堆)都是全部種鳳梨,不過它種的鳳梨,不是透過行銷鮮果部分,它是交給鳳梨公司做鳳梨罐頭,做出口的罐頭,所以一般不是給人家說現削的鳳梨,鮮食的鳳梨,所以就比較沒有名氣。

早期因為生產量太大,幾乎都拿給工廠製作罐頭,當年的鳳梨王國光環,現在幾乎都已經看不見,可見品牌建立,對鄉親能不能賺錢有多重要

在一切講究品牌和品質的時代,對農產品其實也是缺一不可,對於許多還在苦撐待變的名產,除了農民本身要加油,許多輔導單位也應該更積極,尤其在行銷手法上,可能還要更多花點心思。

[前客委會文教處
專委 張典婉]
把它的銷售季節拉長,可能也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尤其現在都市裡的人,他們現在很少到農村裡去,但是他們每次都看說這有可以來採水果,我覺得不只是這樣,應該是一開始,花開始發芽,開始有香氣,像四月份橘子開花了,三、四月開花了,我覺得是可以從,水果開花的時候就能來賣我們的橘子,賣我們的海梨,賣我們的桶柑,我都覺得是很好的,也可以是讓我們嘗試的空間,其實像客家地區我感覺,像橘子花,柚子花開的時候,那時候就來辦活動,比起你長出水果來,長出柚子來再來賣,還要更令人喜歡

單單只賣果實的價值,確實無法將生活變得更好,因此如何積極行銷,讓辛苦的農民換得應有利潤,甚至不要再只是餬口而已,應該是必須而且迫切的事,否則講了不知多少年的富麗農村夢想,可能永遠只能像這位種橘子鄉親,如此天真又認命的表白了。

[新竹縣桶柑農
彭仁光]
我們耕種人也不追求,今年不好,再等一年嘛,年年有嘛,你說苦,跟什麼一樣呢,我們耕種人求有得吃、有得穿,有穩定就滿足了。

採訪/撰稿 謝佳凌
攝影/剪輯 陳靖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