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認為獸醫工作待遇不錯,因此獸醫系一直以來都是大學的熱門科系之一,但其實獸醫工作並不輕鬆,一般我們想到的獸醫工作可能就是在獸醫診所,醫治貓狗等伴侶型小動物,但其實獸醫的工作範圍很廣,還包括醫治經濟型的動物,牛、羊、豬、家禽類等。全台執業獸醫師約五千人,經濟動物獸醫卻不到1成,大動物獸醫師更大約只有三、四十位,平均一個人就要醫治至少五千頭乳牛。帶大家去看看一群七年級大動物獸醫師的工作情形,也藉由嘉義大學獸醫系老師帶領學生實習出診,了解經濟動物獸醫的職場生態。
身穿出診工作服,嘉義大學獸醫系的學生,以及診斷中心獸醫師,將器材搬上車,準備跟著副教授郭鴻志一同到麥寮豬場出診。

那我們等一下,我們的工作,我們會分,分成兩組,那也是基於一些生物安全的一個觀念,然後所以我們會有一組人,專門是針對分娩舍的母豬跟三週齡的那個哺乳豬,然後去進行採血。

郭鴻志老師親自帶著大四、大五學生,以及研究生到豬場出診,他希望學生們,能夠更了解經濟動物獸醫在做些什麼。

[嘉義大學獸醫系 副教授
郭鴻志]
那如果說從大四,我們慢慢的把學生帶出來,那帶出來過程當中讓他對養豬這個產業,或是養雞這個產業,他們可以更熟悉,那我覺得以前就是學生不了解,不熟悉,所以全部,一窩蜂的學生就往小動物,去做所謂的服務,那小動物醫療的部分呢,基本上現在學生比例大概占八成左右,那現在經濟動物的學生大概,慢慢的可以看到一個比較好的狀況,大概可以提升到兩成。

這是六胎次的母豬喔,等一下,牠這樣,牠身體有點歪,你要採的時候就要注意,OK 可以,所以還是一樣,就是從那個最深凹陷處,然後直接下針。

出診的任務,包含如何採血、採集豬的糞便,以及觀察豬隻的體表狀況。

所以我們從這個欄位看起來,有一些豬隻的那個眼睛,在眼窩的地方,我們可以看到有一些,污穢的一個情形,那也代表說這些豬隻可能都帶有一些,輕微上呼吸道感染的情況。

每週有一到兩天,學生們以及系上畢業的專業獸醫師,會與郭鴻志老師一同出診學習,雖然已經跟著老師出診多次,但對這些學生來說,第一次採血的經驗仍是難忘。

[嘉義大學獸醫系 學生
簡志豪]
第一次出診的時候其實很不習慣,而且就是,因為豬如果沒有抓好的話,牠其實會橫衝亂撞的,然後其實,真的沒有抓好的話,會有一點點危險性存在,對,豬這方面的抽血其實比較特別就是,像我們的小動物狗和貓牠其實都是可以摸到血管的,但是豬的話就是因為可能是體形的關係吧,其實我們一開始在抽的時候是,變成是依位置去抽,所以就是一開始如果新手來的話可能就是會,會常常會有抽不到的情況。

透過實際安排學生出診與農民接觸,才能將課本上學到的靈活運用,當然也要養豬戶願意提供實習機會。

[雲嘉南動物疾病診斷中心 獸醫師
劉安娣]
因為你現場的話,你不只要看豬本身的狀況,你要看周圍的環境,然後豬場的環境,然後看他的管理,飼養管理那方面,然後這些課本都不會教,對,所以還是要從老師跟那個農民那邊,學到一些經驗才行。

[豬場老闆
許育誠]
他們學生每一天,整天都在學校裡面念書,很少接觸到現場,那讓他們除了,能讓他們出來到這個現場,然後多接觸這個,這個,這個工作的話,將來他們以後出社會了,也有比較有可能留在這個產業,來幫忙,那至於我們現場,養豬戶的好處是因為,我們需要這個學校的檢驗單位,來幫忙我們檢驗豬隻的健康,對,然後提供豬隻的健康狀況讓我們農戶,能夠即時第一線的知道,這個豬隻的狀況。

[嘉義大學獸醫系 副教授
郭鴻志]
那其實這個聊天很重要,很多學生就覺得,啊,老師又在跟豬場的大哥在聊天,那其實在聊天的過程當中,養豬場的大哥,給我們很多很重要的資訊,包括這些養豬話,我們要去學習要怎麼講,才有辦法以後,譬如說從事這個經濟動物診療的時候,你才有辦法跟這些養豬場的大哥,去進行溝通。

郭鴻志求學時代的志向,原本也是要朝小動物獸醫發展,但因為寫論文時發現到小動物診所,不斷增加,經濟動物獸醫卻相當貧乏,因此他決定投入教職,透過課堂與實習出診的機會,逐步建立學生對經濟動物的認識與興趣。

[嘉大獸醫系研究所 學生
吳佳蕙]
我自己是,比較喜歡經濟動物啦,對,(為什麼),因為我其實也有去動物醫院實習過,那我本人是比較,不能看到,就是牠們流血,就是正在流血,然後在那邊做手術。

[嘉大獸醫系 學生
廖哲偉]
在遇到那個郭老師之前,或許我們一開始接觸的只有是小動物,可是但是遇到之後,我們,我對那個獸醫系有所改觀,我從小動物會變成大動物之類的知識會比較多,然而我爸也是個大動物的醫生,所以,所以在對以後,幫助我爸接管事業之後會有很大的幫助。

[嘉大獸醫系 學生
廖哲晟]
那個因為我爸爸是那個,也是一個獸醫師,只是,他是走經濟動物之類的,就是,我只是想接觸更多其他的,就是像小動物也有,就是想接觸一點,然後大動物也接觸一點,就是現在目前還沒有想到自己要做什麼,可是,就都沒有排斥。

學生也發現到,經濟動物獸醫不只是醫治而已,也能協助農民。

[嘉大獸醫系 學生
楊雨蓁]
經濟動物有它辛苦的地方,然後小動物其實也有,開診所它也有它辛苦的地方,可我覺得經濟動物其實是會去,幫助到不只是動物,還會去幫助到農民,就等於是人跟動物都在幫助到,其實是跟小動物,有差別的一個地方,對。

[郭鴻志 副教授助理
鄭如娟]
那這個過程中,我看到其實,農民在處理疫病,在處理疾病的時候,是很需要獸醫師去協助的,但是台灣的,經濟動物的獸醫師這一塊,其實沒有那麼多的人,可以幫助他們去度過這些難關,那對農民來說這些,養殖的動物都是他們的財產,這樣子一次的疫病的經濟損失,對他們來說,都是很大的損失,那我就很想要針對這一塊去幫他們做一些,提供他們一些協助,讓他們可以,在畜養的過程中,不會遇到那麼多的困難==ns==

有老師將教學化為實作,帶起學生興趣,也有在職場上的,年輕大動物獸醫師默默努力著。

好,目前是囊腫恢復了,那左黃體大概三公分,那我覺得牠可能,需要優碘幫牠處理一次,那處理完發情就可以配了。

站在五、六百公斤重的乳牛後頭,龔建嘉正在為牠們做直腸健康檢查,一邊觀察是否懷孕成功。

[大動物獸醫師
龔建嘉]
那例行的健康檢查一般就是,我們所謂的繁殖管理,繁殖管理就是我們就直腸觸診的方式,在手經過直腸,去往下去觸摸子宮跟卵巢的狀態,因為子宮跟卵巢是受孕的地方,是要維持它的乾淨的,所以那個,我們手不能隨便進去,所以直腸跟子宮是平行的,我們透過直腸壁去感受裡面,欸 是有懷孕了沒,或是生產完之後的恢復狀態,OK,所以我們會固定做這些工作,去確保每一隻牛的健康狀況。

74年次的龔建嘉,在全台大動物獸醫師當中,是少數的年輕人,台灣像他這樣的大動物獸醫師,只有3、40位,平均年齡50歲,呈現斷層。

[大動物獸醫師
龔建嘉]
牛有一些比較,比較緊張的,或是說牠是,年輕的牛,牠不習慣這個動作的時候,牠就會,有時候屁股會扭來扭去或是會亂踢,那這個都是一個風險,第二個就是有時候會被牛踩到,那有時候拉肚子的時候,你直腸觸診的肛門口剛好在臉旁邊,有時候牠拉肚子再放一個屁你可能就,身上就會噴滿牠的那個排泄物,OK,所以這是在這個繁殖管理的時候,會遇到一些問題啦。

[影片提供 龔建嘉]
有時乳牛有緊急狀態需要接生、或遇上難產,就算寒流來,大半夜的也必須出診,這樣的工作,人手缺乏可想而知。雖然辛苦,也讓龔建嘉更有使命感。

[大動物獸醫師
龔建嘉]
我比較特別,我目前服務的範圍大概從苗栗到屏東都有,OK,所以每一天大概開車,至少都兩、三百公里起跳,那以服務的頭數來說的話,台灣每一個乳牛獸醫的平均服務頭數大概是在,五千頭上下,對,那因為我現在服務範圍比較大一些,所以我服務的乳牛頭數大概要將近八千,八千頭左右。

另外在獸醫師專業領域內的削蹄師,也同樣重要,因台灣氣候潮濕,牛隻發生蹄病機率相對提高,容易因沒有活力而影響到泌乳量,但這項工作需要耗費一定的體力,因此不是每個獸醫師都能夠升任。

[大動物削蹄師
邱奕銓(客籍)]
台灣氣候的關係,所以,蹄病的發生率是占一定的比率,然後它可能有一些飼料配方的問題,還有牠一些,生長過程,例如牠有一些,牠到懷孕了或是說牠需要乾奶的時候,轉換期的時候蹄病就容易發生,然後加上,畜舍裡面有一些,地上會有一些小的異物啊,牠可能會,刺到或是什麼,要把它清出來這樣子,需要費,耗費勞力是有一定的程度啦,只是說這一行,比較少人會來走一行就對了,對,對,對,身材可能有一定的比例。

所以牠現在是產後還是,產後,對,大概一個禮拜,一個禮拜,對,食欲不太好,對,食欲不好。

在大型動物獸醫師中,還包含駐場獸醫師,像78年次的游奕暉,四年前畢業後,曾在乳品企業工作過,兩個多月前,他決定到一般畜牧場工作,因環境相對單純,也較有成就感,就算休假天數少也甘之如飴。

[大動物駐場獸醫師
游奕暉]
一般我們就是,獸醫系的,應該大家都知道就是,其實獸醫沒有一般人想像的這麼好賺啊,所以我現在的休假,就是四天,一個月四天,這個挑戰比較大,因為,現在比較畜牧獸醫這一塊,就是比較少人願意出來做,一般都是做小動物的比較多,對啊,所以對自己的挑戰也是一個,然後另外一個是,就是自己的興趣。

為了突破大動物獸醫不足的困境,龔建嘉主動與酪農戶合作,提供學弟妹實習機會,希望未來能夠有更多新血加入,也計畫透過串連這些年輕的獸醫師,組成大動物醫療團隊,彼此支援,更能提供農民完整的服務。

[畜牧場老闆
黃常禎]
如果你有一年的話,他必須一定要來現場實習,他,因為有相對的了解之後,他畢業之後,要從事這個行業的那個意願也會提高,因為你才一來,一、兩個月,他基本上技術也沒有成熟,對自信心也不足,所以不敢來,一下子就來現場,一來現場就馬上洩氣,他不敢來現場,對,我覺得這個是最主要的關鍵,就是,譬如說大三或是大四整年都在現場實習,這樣才有意義,要從整個教育制度上去設計這樣下來,我覺得那個獸醫師的那個數量,大動物獸醫師的那個數量,就會增加。

[大動物獸醫師
龔建嘉]
所以我覺得這個東西能不能變成一個醫療團隊,第一個就是,大家的技術水平是一樣的,那都可以讓,酪農都可以信任你,第二個就是大家的,工作上面可以互相支援,互相協助,那再來就是,在這個醫療上面,我們能夠做得更精緻,更完整,包含說我們是不是能夠有一個,比較,比較完整的一些儀器,大家可以共同,共同購買,讓它變成一個醫療院所,OK,大動物的醫療院所。

學校、業界與農民,都發揮母雞帶小雞的精神,希望達到加乘效果,找到解決經濟動物獸醫荒的好方法,讓獸醫系學生,在校園內就能提前打好基礎,對這項工作,有更透徹的認識及熟悉度,讓未來經濟動物的醫療品質也能一同提升。

採訪/撰稿 吳怡君
攝影/剪輯 戴志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