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了解一個地方的歷史,可以從認識地名開始。台灣有許多特殊地名,尤其是在客家庄,因為客家先祖居住的地方大多都是山區或是丘陵地,在很多地方也就出現了不少與山勢地形有關的地名,像在多山的苗栗縣三義鄉就有一個地方叫做「崩山下」,而在新竹縣新埔鎮、也有因地勢險惡或因過去的生存條件艱辛而產生的有趣地名,例如「跌死貓」及「閻王溜」等等,這些地名背後都有著生動且有趣的故事。<記者stand>
如果有人告訴你、他住在「崩山下」的話大家是不是會覺得很奇怪,怎麼山崩的地方還能住呢?其實在苗栗縣三義鄉雙潭村這裡、在這個記者所在的地方就叫做「崩山下」,為什麼會叫作「崩山下」?因為很多人都說這裡可能以前山頂上曾發生山崩,確實在這裡無論在溪流裡或者馬路邊,都能夠看到很大顆的石頭,也可看出過去客家先民們在為地方取名字時也真的是很有特色。「崩山下」山谷、至今仍有許多過去崩落的巨石,雙潭村前村長說、「崩山下」這個地名應是日治時代一場地震後才出現的。

[三義鄉雙潭村
前村長 連來安]
民國二十三年三月十九的大地震,當時早上七點多大地震發生時,山像滾的一樣滾下來,滾下來後煙塵多到連山都看不到,看不到一直到九點多快十點的時候,煙塵散去了才看得見,看得見的時候山就變成很陡了,以前不會那麼陡的,看得到的時候就變陡陡的,以我所知是那時候才叫做崩山下的。

地名聳動,但「崩山下」開發密度低、自然生態豐富,很適合踏青旅遊放鬆心情,在穿越「崩山下」的台十三線旁則有幾家特色民宿、餐廳及農場,雙潭村長對在地觀光業充滿信心。

[三義鄉雙潭村
村長 陳發盛]
130線就是我們這條路,我們這邊前景前途非常好,就是說以後慢慢會比其他地方像南庄、南庄就做得很好,它的休閒農業、農場做得很好,如果再一兩年我想水保局繼續推動下去,我雙潭村也追得到南庄的水準了。

<我都叫它大肥婆、它真的很胖,會怕攝影機,這個就像媽媽,跟媽媽幾乎一模一樣,如果有人喜歡的話我再幫它找主人。>

養了幾隻「崩山下」流浪狗的彭妃玉是個刻畫藝術工作者,十年前她和先生從街上搬來這個「崩山下」山谷外、叫做「三板橋」的小地方,她說從「三板橋」這個地名也可以想見、過去客家先民的篳路藍縷。

[三義鄉雙潭村
村民 彭妃玉]
聽老人家說以前還沒有水泥以前,是用三塊木板架成橋,所以大家全部都是用這個地方的比較特殊的情形去取地名,叫做三板橋。

<你不順手的時候可以把它轉過來、把臉轉過來,有沒有?就是把臉轉過來。妹妹畫得很好啊!好細心喔。>

十年前彭妃玉和先生兩人開始經營起這個以京劇臉譜為主題的彩繪DIY工作室,他們還以地名「三板橋」的諧音來為工作室取名,希望打造一個如藝術村般的特色民宿。

[三義鄉雙潭村
村民 彭妃玉]
我們三義最特殊的就是人文藝術,就像我原本是做雕刻,大家來到三板橋除了看得到這麼傳統的景觀之外,在我工作室就可以看到木雕的產品,再往裡頭去,雙潭的老街、雙潭老街雕刻師傅還在做雕刻的也有,更往裡面去還有很特別的藝術家來到三義。

三義鄉雙潭村下游的雙湖村,還有個地名十分有趣的地方叫「打爛缸」,傳說「打爛缸」這地名是因為過去一位客家先民挑著兩個大甕在三義前往大湖途中、為了躲避原住民而產生的。

[三義鄉雙湖村
前村長 林德鈞]
忽然間大甕就放下來,放又沒放好大甕就滾下去人就躲起來顧不到甕了,跑到草堆躲起來等出草襲擊以後才出來,結果人走了,他走出來看見大甕一個在原地,一個已經滾下去山崖,一個已經滾下去了,滾下去的那一個他認為絕對是破掉了,破掉了他想只剩下一個又沒辦法挑著了,要用背的、大甕又太大背不了,他乾脆、心情又不好就故意把甕打破,打破後那繩子、挑擔的繩子和擔竿又拿起來,想說以後可以再使用,沒有壞,又想到說下頭的繩子也還可以用,就跑下去拿,跑下去拿才發現那個甕竟然掛在樹上沒有破,上面的已經打破了,乾脆這個也打破算了,就這樣繩子拿了回去了,這地名的來由就是這麼簡單。

現在的「打爛缸」小橋流水、梯田處處,休耕期間花團錦簇,滿是一幅農家樂景象,儼然是三義新景點之一,林德鈞說,在「打爛缸」附近的一處伯公廟,也同樣有著有趣的名字和故事。

[三義鄉雙湖村
前村長 林德鈞]
附近還有一個燈籠祠伯公,燈籠祠伯公很有來歷,它背後有三棵樹,三棵樹當中有兩棵樟樹一顆楠樹、兩棵樟樹一顆楠樹,它的根部盤生,混混雜雜、盤根錯結,一起生長起來,那樹考究起來大概是四五百年的樹了,傳說有兩尾公母、一公一母的大蟒蛇,蟒蛇在樹上糾纏,糾纏的時候以前螢火蟲很多,山上的螢火蟲很多,螢火蟲和蛇共生,在樹上晚上在嬉戲,飛來飛去,在三義市區望去,很像一個大燈籠。

這座伯公廟現已成了雙湖村民的重要信仰和主要活動地點之一,樹上的巨蟒和螢火蟲雖已不復見,「燈籠祠」伯公這名字卻將一直流傳下去。

而在新竹縣新埔鎮當地、則還有更多耐人尋味的地名。

[新埔鎮枋寮國小
訓導主任 詹益晃]
聽以前老人家說、這裡以前本是個有深潭的彎曲河段,深潭上有個小懸崖,懸崖旁就是路,聽說以前有一隊日本兵,日本軍官帶兵騎馬經過這裡的時候,一不小心連馬帶人那軍官就跌到水裡頭,所以在地人就稱這裡叫做「跌馬潭」。

「跌馬潭」接近市街,百年來滄海桑田,懸崖與深潭全都消失了,甚至「跌馬潭」這地名也逐漸被人淡忘。而在新埔山區、則還有個地貌未有多大改變的地方叫「跌死貓」,但這奇特的「跌死貓」地名中,跌死的其實不是貓。

[新埔鎮枋寮國小
訓導主任 詹益晃]
以前我們說有婦女偷情,私會情夫也不是能讓人知道的事情,偷情也不能說出來,從國語、從客家話來說都沒有一個很完全的故事、一個名詞,但是一般人都說就像貓一樣,愛偷吃,就把貓形容成偷情的人事,聽老人家說以前這地方有人在私會情夫又被人發現了,被發現後一定要快跑,跑的時候不小心就墜落在山崖下,所以這地方就叫做跌死貓。

「跌死貓」位在新埔與楊梅間的山區古道上,當地群山環繞、風景優美,確實是幽會的好地點,但古道陡峭、先民挑擔行走其間還可能遭遇埋伏的原住民出草,因此也使得其中的一段坡道有了「閻王溜」這個聳動地名。上去就變成就是有人說的「番」地,「番」地,是誰跟你說這個故事的,就以前傳下來的。

[文史工作者
黃有福]
因為以前新埔要去楊梅沒有別條路、大家都要走這條路,但是以前旁邊很荒涼、有「番」,就是大家所稱呼的原住民會在這附近就近埋伏,在這邊經過如果只有一個人的時候可能會被出草、頭被砍掉,大家就說這個那麼斜坡的地方走下去,如果溜下去了就沒事了,溜不下去就見閻王了,大家就稱這裡叫「閻王崎」或是「閻王溜」。

住在這邊不敢動它、知道這個東西人家講下來不會跟你動就好,那石頭幾個石頭,很有趣,剩下那一點點都不敢動它了,那石頭一定要留著。「閻王溜」居民朱先生對故鄉的名字,自認沒有任何負面感受,他說地方耆老還告訴他、「閻王溜」的石頭和家屋後方的石牆一定要保住,先民的生活艱辛也能因此留下見證。(停一下)新埔鎮還有一條地勢險要且路名奇特的古道,這條沿稜線而行的山路,最危險又最狹窄的路段就叫做「穿龍頸」。

[文史工作者
吳家錦]
從上頭的三洽水延伸下來有一條龍脈到義民廟,從楊梅開始過來到義民廟那邊有一條龍脈,是這樣的關係,所以叫做「穿龍頸」。

從三義到新埔、從崇山峻嶺到平原地帶,中研院花了八年時間將全台共三萬個古地名進行田野調查後、全收集在資料庫裡,也發現各地最有趣的地名,大多在客家鄉鎮。

[文史工作者
黃鼎松]
客家人住的地方是多是山區,就感覺到客家庄很多很有趣的地名,這些有趣的地名主要和住在平地的福佬人較不一樣,平地福佬人住平原,比較沒有各種不同的地形可以取名字,客家人住的大多是山區,山區要翻山越嶺,翻山越嶺一定要經過稜線、經過平地,或是盆地谷地,或是水潭,所以地名就感覺比較有變化。

除了眾多有趣的山區地名外、一些平原區域的客家庄也有著十分趣味的地名。

[文史工作者
吳載堯]
以前這裡有種樹很涼爽、就變成蔭溝,這裡的站牌就叫蔭溝,有草字頭的蔭溝,讀來讀去大家就唸成陰溝、唸成陰溝,是這樣來的,這裡以前也有魚、蛤蜊這些,這裡的人就靠這溝裡的水生活過來,後來這個站牌就叫做蔭溝、蔭溝是這樣來的。

因為有故事,在地人總能滔滔不絕,「蔭溝」居民也從不在乎外人是否會以「陰溝裡翻船」一詞來戲稱自己家鄉。
不過位在桃園縣中壢市的芝芭里,這可能是數世紀前平埔族所流傳下來的古地名,卻曾因福佬語的發音不雅、還進行過改名公投,最後則因多數客家鄉親認同而保住了舊名。然而近機場與高鐵站的芝芭里,在外來人口進駐下,未來不但傳統客家農村的樣貌將漸漸消失,或許連名字也會和台灣許多客家庄一樣,被人遺忘了其中的歷史內涵。

採訪/撰稿 李一凡
攝影/剪輯 黃訓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