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世界越來越黑暗,那種歷程相信是非常殘酷的。台中東勢一位鄉親古木發,退伍過後離患視神經萎縮症,將近二十年的時間,他的視線慢慢地變窄、變模糊,最後失明。這樣的打擊,起初讓他情緒相當低落,幾乎要發瘋,後來古木發深信天無絕人之路,從生活起居開始,他學著自己打理,還拿包裝用的PE帶,編織各種手工藝品販賣,改善自己的生活。這些精美又實用的手工藝品,材料很特別,是用PE帶編織而成。把平凡無奇的包裝用繩,變化出各種造型的人,是這位63歲的古木發。
[古木發]
剛好那時候無聊嘛,就叫人家買以前1.5(公分)比較大的,做包裝梨子啦,橘子那種帶子,黃色的拿來就加加減減做,做些帽子,做些東西,又用模具做籃子。
仔細看看古木發的眼睛,似乎有些不一樣,其實現在的他,是完全看不見的。原本視力正常的他,退伍後不知什麼原因,眼前的世界漸漸變得模糊。
[古木發]
我到後來去檢查,就說這算是視神經萎縮,是屬於一種變性色(盲),像是一種色盲,之後眼鏡(度數)越配越重,配到600度,再配就配不上去了。
病魔相中靈魂之窗,古木發忙於對抗,連婚都不敢結,深怕連累別人。而時間一天一天過去,他在這場罕見疾病的戰爭中,漸漸被逼到失敗邊緣。
[古木發]
以前眼睛可以看得到四面八方,越看越狹窄,別人靜靜在那邊站不動照常撞到,摩托車放在路邊照常撞到,有在動就看得到,沒有動就撞下去了。
各種能試的治療方式,古木發都用過了,就是束手無策,似乎只能默默接受「黑暗」降臨的事實。
[古木發]
檢查一次就鬱卒一次,不去檢查還不會那麼早知道,一檢查就給你判無期徒刑了,沒有辦法醫治。
到了42歲那年,古木發眼前最後一點光影,全都熄滅,心中僅存的一絲希望也跟著破滅。
[古木發]
醫生(說)手術後,看(可不可以)恢復十年前的視力,根本沒辦法啊,就完全失明了,事實上我眼睛的眼球都好好的啊。
雖然失明,但生活起居,古木發都可以自己打理。因為早在漸漸看不到時,就已經做好最壞的打算。
[古木發]
廚房的東西,像這樣瓶口壓著要放多少油,手打開來再壓回去,還有煮菜、煮湯,滾了鍋蓋浮起來轉它會緊,還有鍋鏟這些,輕輕架著會一直跳,(表示)水滾了,反正自己會有心理準備。
到了完全看不見時,廚房裡的事情,古木發幾乎都已經駕輕就熟。只是內心還是無法接受失明的事實,情緒激動得幾乎快發瘋,更隔絕所有的人際關係,一直到七、八年後,才漸漸釋懷。
[古木發]
(他們)說不要看不起自己,你要是看不起自己,自暴自棄下去,我們這些要關心你,怎麼有辦法靠近,沒有辦法靠近你啊,那時我心裡一直想,說得也是,你脾氣暴躁也要過後半輩子,你喜樂一點也要過後半輩子,對不對。
六年來,社工張椿櫻都會定期來做居家照顧,關心生活近況之外,還會幫忙打掃環境。
張椿櫻說,每次打掃起來都算輕鬆,因為古木發都把自己照顧得很好。所以不用多久時間,廚房、客廳就可以整理完。
或許是我們來採訪,讓古木發比較緊張。不過每次只要社工來做居家照顧,古木發都會很開心,因為又可以出門散散步。
一根柺杖,連接社工對古木發的關懷,社區的巷子裡,這樣的畫面很溫馨。
[社工
張椿櫻]
(都帶他走多遠),差不多一個小時,來回一個小時,有時候天氣比較涼爽的時候就不只了,會去爬山走比較遠,時間比較長的時候會走比較遠啦,通常我星期四時間三小時,有時候會走比較遠,(天氣)熱就沒有走那麼遠,(比較)涼爽就走比較遠這樣。
[社工
張椿櫻]
因為他眼睛看不到,所以平常我沒來,他沒有辦法走那麼遠,路不好走,他只能在他的家旁邊,走來走去而已,我來的時候,可以帶他走比較遠,他就是要運動啊。
眼前一片漆黑的日子,古木發已經習慣。即使身處黑暗,他仍在彩色的編織天地裡摸索,自力更生。
[古木發]
(客人說)唉呀,有時眼睛看得到的人都會常常有誤差了,他眼睛看不到還能這樣,(表示)我做的還可以。
十多年來,古木發靠著雙手編織,改善自己的生活。在黑暗的世界裡,有社會的溫情,讓他不孤單。古木發說,雖是老天僅剩的恩賜,他已經心滿意足。
採訪/撰稿 羅弘昇
攝影/剪輯 蔡裕昌
- Oct 15 Fri 2010 16:48
197集-眼盲用心編織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