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水利署規劃、在高屏交界的美濃吉洋地區,開闢一個佔地700公頃的人工湖、高屏大湖,一旦完工,將可有效抒解大高雄地區的用水問題。但是因為砂石利益跟環保疑慮,環保團體跟部分地方居民一直強烈反對興建高屏大湖。五月份水利單位在這裡開始進行水文測試試挖,以評估是否可以正式開挖,還是引來強烈抗議。到底這個人工湖意義何在?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爭議?記者謝佳凌、陳志男的採訪報導。 美麗的美濃 因為天然好山好水 加上濃郁人文和生態環境 一直是無數台灣人最愛的小鎮之一 也因為如此 當二十年前美濃水庫決定興建 反對運動從此爆發開啟

壩高規劃147公尺的美濃水庫 因為距離民眾居住地點太近 又有五條斷層通過太過危險 加上必須淹沒世界獨一無二的黃蝶翠谷 美濃水庫在多年抗爭下 終於敵不過世界環保潮流 暫時停止興建

不過水的問題 在氣候暖化的今天 終究還是要解決 於是一個離開美濃山谷 替代水庫的儲水計畫 現在進入緊鑼密鼓階段


從鏡頭看過來 我身後這麼大 這麼寬的土地 它包含高雄的美濃旗山 還有屏東縣的里港如此寬闊的地方 行政院希望在民國100年 可以把它挖出一個 深十二公尺 面積七百公頃的人工湖 供給整個大高雄地區上百萬人可以用水

就因為美濃水庫多年來無法興建 高屏地區用水又不能有一天停止情況下 位於高雄縣屏東縣交界 屬於台糖農場的這片用地 就是經濟部水利署 計畫作為高屏大湖地點 所謂高屏大湖 也就是吉洋人工湖 一但完工將成為全台灣第一座平地水庫 根據開挖規劃 面積七百公頃 水深十二公尺 滿水位則有590公頃 大約六個澄清湖 至於總蓄水容量6500萬立方公尺 有效蓄水量達到5500萬立方公尺 大約四分之一個石門水庫 預估可供水每天34萬噸 水利署希望藉由這項計畫 讓台灣水庫從高山走向平地 除了盡可能對生態減少破壞 也幫助吉洋地區有效開發

[水利署南水局
副工程司 楊瑞隆]
目前來講 我們在水庫不能挖 目前這個階段能夠挖人工湖最好 第一個用地取得台糖公司(吉洋人工湖) 也同意沒有問題 那如果說能夠順利 從荖濃溪的水源引進來以後 它對整個下游供水 是一個很穩定的水源 它又可以幫助整個大屏東平原的地下水補注作用 所以這有好多的好處

[高雄縣客家協會
理事長 陳文榮]
人家說雞蛋裡面要來挑骨頭的時候 當然會有環保等多多少少問題 那如果要這麼嚴格 所有我們國家建設都不要想做了 所以我認為說人工湖來建設 應該會比水庫的方式會比較好才對

替代美濃水庫停建的吉洋人工湖 預估建設經費需要 256億 整個計畫是以平原水庫和地下水聯合運用觀念 利用週邊荖濃溪豐水期豐沛水量 在上游興建攔河堰 攔下環保基本流量和水權量後 把其他水源引進人工湖蓄存如此一來不但保留豐水期河水 也不會因為像山區蓋水庫而造成環境破壞 不過長期觀察水資源的學者 對此卻不這麼認為 表示這個橫跨美濃里港旗山位置 根本不需要蓋人工湖

[屏科大土木系
教授 丁澈士]
因為這地方地下水位非常深 如果說用一般我們所說的地下抽水井 就可以達到34萬噸這樣的水量 在七百公頃裡面我們只要布個大概三到五十口井就可以 那麼就不需要去做這樣的湖泊開挖 那麼湖泊開挖完以後 當然可以砂石供應 對於砂石的開採壓力以及供應 比較能夠紓解 但是在水資源開發的角度裡面 我們不需要去做湖泊 我們只需要去打井就可以

[水利署南水局
副工程司 楊瑞隆]
我們是希望能夠利用這個人工湖 由荖濃溪引到人工湖裡面 這個蓄存的湖水 這一部分的水 來供給下游輸水管路 我們的意思是說 不會去動用到地下水的水量

水利署認為 雖然吉洋地區地下水豐沛 但選在這裡開挖 不但因為土地屬於國家取得容易 而且建造人工湖並不影響原來地下水湧出 因為十二公尺的深度 五百九十公頃的湖水面積 主要是為了引進荖濃和美濃溪的水量 既有的地下水 基本上不會動用到

不過話雖如此 但水利單位研究歸研究 美濃地區一向以豐沛的地下水聞名 一但這個超大的人工湖開挖 會不會造成水源通通往比較深的吉洋流過去 其他地區從此沒有地下水可用 目前就備受當地民眾質疑

[立法委員
鍾紹和]
開挖深度有十二米 我們地下水的水平位 大概是六米 等於說開挖到六米的時候
水就會跑出來 那你水跑出來以後 為了要繼續挖下去 它(挖湖工程)一定要抽水 要把水抽走 所以說變成我們地下水位 會往下降

[屏科大土木系
教授 丁澈士]
這個地區地下水位非常高 大概離地表目前我們所站的位置 大概五公尺左右 在豐水期五公尺左右就有水了 那如果說你挖到十二米的話 勢必會把地下水暴露出來 那麼再從暴露的地下水的湖泊去取水 當然對地下水的環境有一些的傷害

[水利署南水局
副工程司 楊瑞隆]
會不會造成一般地下水 我們如果利用地下水 會不會造成洩降的問題 不會 因為為什麼 因為我們經過整個模擬以後 我們如果從荖濃溪的水源 注入到整個人工湖以後 每年對這個地區 大概有三百萬噸水源的地下水補注量 對整個地水下水位的抬升 有一個很大的幫助

水利署雖然強調 根據研究報告 開挖人工湖只會影響附近一公里地下水量 其他地區並不會受抽不到水 但物了表達政府誠意 未來也已經對任何可能狀況 尤其地下水問題 作出預防規劃

[水利署南水局
副工程司 楊瑞隆]
模擬的成果(地下水位)是說 應該不會對民眾有影響 當然如果以後在正式營運階段 會有影響的時候 我們會透過工程的手段來解決這個問題 包括是不是埋管線
供應你們(居民)地下水 那一部分本來是要由住戶來負擔的 一般水公司都是這種規定 那我們希望能由政府出資 來做這一部分管線的埋設

即使水利署拋出善意 表示即使美濃旗山地下水受到影響 都會用牽管路方式照顧農民用水問題 但如此大費周章工程 對這個地區水文很有研究的學者來說 卻認為要花費數百億蓋吉洋人工湖 根本是多此一舉 因為在地下水豐富的旗美地區 其實只要在上游做些補注工程 就可以藉地下水庫 保留更多天然用水

[屏科大土木系
教授 丁澈士]
我們是希望能夠在 荖濃溪的沖積扇的上游地區 地下水位比較深的地方 那麼我們做地下人工補注 流到目前這個場址地區(吉洋) 我們再做取水 這樣的一個取水替代方式 是比較合乎在地下水學裡面的原理 那麼對於大地也比較不會有所衝擊

所謂地下水庫 就是選擇適當的地點 把豐水期的地面水 導入在地表之下的滲補注設施 例如漕溝、深坑、補注井等等 通過地下水層天然過濾 儲存於地下再回抽使用 不僅水質好、蒸發量小、沒有崩壩危險 對環境衝擊也最小 而這樣的作法 在荷蘭、德國先進國家 也已經有一百年以上歷史
不過蓋地下水庫 對生態地質固然很好 但如果按照未來每天要供應高屏地區三十四萬噸水量來看 水利署認為這項工程不僅需要的面積太大 而且在用地全部都要向民間取得情況下 根本是一條行不通的路

[水利署南水局
副工程司 楊瑞隆]
如果我們要穩定的能夠供應 每天34萬的水源的話 那我們需要將近四千公頃的土地 等於說我們要透過四千公頃的地下水庫 來供應這34萬噸的水源 但是我們了解四千公頃是何其的大 在那個區域根本不可能 有四千公頃的土地 所以說我們才會透過另一個想法 就說規劃為五大湖區的人工湖把它開挖 那我們再引荖濃溪的水源進來

贊成和反對吉洋人工湖雙方 都認為上游補注 是維護生態最佳方式 但土地取得的現實問題 又讓問題陷入膠著 不過煩惱的事情還不只這些

任何建設都有一定的破壞 更讓旗美鄉親憂心的是 佔地七百公頃的吉洋人工湖 預計會挖出六千五百萬立方公尺砂石 以滿載十四立方公尺的砂石車來計算 屆時將有超過五百萬車次進出 換句話說三年工期 平均每小時就有一百七十六輛車砂石車進出 等於每分鐘就多達三台 這對鄰近的道路和居民生命 都構成莫大威脅

[立法委員
鍾紹和]
我們的預估 七百六十甲(約七百公頃) 要挖十二米這樣挖下去一立方的砂石 比如說用四百五百立方算下去 這光是砂石的收入(官方) 可以說超過五六百億的金額 這些五六百億你政府挖砂石 挖到五六百億 那你政府要如何對地方上來交代
要如何回饋地方

[水利署南水局
副工程司 楊瑞隆]
在人工湖挖出來的砂石 有一部分是在人工湖區裡面就裂解了 做一個處理變做成品以後 直接就外運到經由國道十號 我們相關的系統連到外面去運走了 那一部分希望能夠 透過我們自己目前 要設置的砂石專用道 由它走到目前的103線 那103線它因為有很多的裂解場 來做一個處裡以後 再透過這條道路上相關的國道外運

面對鄉親提出的種種質疑 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局極力說明 希望透過實地勘查和多項研究數據 告訴民眾停建美濃水庫之後 把台灣水庫從高山走向平地的吉洋人工湖 是目前最可能的用水替代方案
雖然整體工程已經延宕兩年 連挖到一半的試驗池 都因為地方抗議而停擺 究竟生態和開發 現實與理想之間 民眾跟政府該如何溝通尋找共識 一起保護我們的水資源 還得靠全民智慧 共同努力了

採訪/撰稿 謝佳凌
攝影/剪輯 陳志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