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的九二一地震,造成中橫公路上谷關到德基路段、坍方中斷,八年來一直沒有修復。中橫是梨山地區的主要聯外道路,路不通、衝擊到居民的生計,就醫、就學更是困難重重。看來只有讓中橫復通,才能解決所有問題;但是、貿然開通中橫,卻也可能引發更大的災難。到底中橫這條路的未來在哪裡,繼續是記者羅弘昇、范群宏的分析報導。<別管以後將如何結束,至少我們曾經相聚過,不必費心地彼此約束。>

梨山國小六年級23位小朋友,正在練唱畢業歌曲,唱到一半還有同學哭了。

<講到畢業,你們都一定會很感傷,好啦 好啦。>

六年的同窗之誼,即將劃下句點,小朋友天真無邪的臉上,藏不住心中的不捨。
然而,畢業後還有一件事困擾他們。
台中縣和平鄉只有一所國中,原本住在梨山地區的學生,坐一個小時的車,就可以到學校上課。但是八年前中橫路斷後,最近的國中在宜蘭,單趟車程也要三個小時,學生只好到外縣市住校,或是寄宿親友家。

[梨山國小學生
張峰瑋]
要到宜蘭的慧燈(國中)唸書 住校,所以禮拜六 禮拜日,才能回來看父母一次。小時後都跟爸媽在一起,到國中就跟父母離開,就覺得有點捨不得。

[梨山國小學生
申螢蓉]
國中就要住校,就有一點不捨,更何況平常媽媽都在身邊,只要媽媽不在身邊,就會顯得很沒安全感。

中橫路斷,讓梨山這些十二、三歲的孩子,小小年紀就被迫離鄉背井。

<膝蓋痛,對啊,兩邊的膝蓋都痛嗎,沒有 就一邊。(痛風)發作起來就熱熱的,如果扭傷它不會熱熱的,你這個可能尿酸過多,積到(關節)裡面去,所以它就會熱熱的。>

這是梨山上面唯一的醫療機構、梨山衛生所。所內有四名醫師、六名護士,24小時輪班,在全國衛生所當中,設備算是最齊全的,處理一般症狀絕對沒問題。
怕的是緊急狀況。

[梨山居民
楊先生]
這裡的設備也沒有說,比較好一點,所以有重大的那些病患,比較嚴重的,還是要送下去啊。(那因為路的問題),(你本身會擔心嗎),會。

原本兩個小時車程、可以到東勢的中橫不通了,梨山居民要到市區的醫院,只能改走台七甲線,花三個小時到宜蘭,或是開四小時車,走台十四甲線到南投埔里。就醫路程變遠、居民無奈。去年八月,就因此發生悲劇。

[台中縣和平鄉
鄉長 陳斐晏]
颱風天我們的水一定會斷掉,農民為了要看他,自己用的飲用水,就爬到山上去看水,被山中的石頭擊中。我們的衛生所的主任醫師,還有護理人員還有一些救難隊,走了七個小時的山路找到他。當時找到他的時候,我想被救的感覺是非常好。可是我們那個農民,看到有人來的時候,他就講一句話,不要送我下山,因為我知道來不及,我只想要回家看最後一眼,讓我感受到我已經回家。所以這個事件,也就是送他回家,讓他能夠很安心地,走完他人生的路。我想那一個心酸,不是我們能夠體會的。

八年了,因為中橫不通,梨山居民忍受就醫 就學的不便,生計也大受影響。「中橫不通 台灣中風」、「打通龍脈 普天同慶」,山上隨處可見的抗議白布條,都是他們的心聲。事實上,九二一之後,交通部就在中橫坍方路段,也就是上谷關到德基部分,陸續進行搶修。這段25公里長的道路,也是中橫受損最嚴重的部分,修復工程難度極高。

[公路總局二區養工處
副處長 陳松堂]
總的路線來講,25公里有一百多處的危險地帶,大概平均200公尺,到300公尺就有一處。工程的技術部分,因為我們必須要克服就是說,因為它整個是一個線性的線型,所以我們的工程只能逐步推進,所以所需的時間也會比較長。

好不容易搶通了部分路段,讓小型車可以通行,無奈三年前,就在正式通車前兩天,發生七二水災,路 又斷了。

[公路總局二區養工處
副處長 陳松堂]
那邊(谷關到德基)的土方量,還有一億到十億的量這麼多,七二水災的時候,它只有下來大概一千萬方左右,所以留在山上的土方還很多,這部分是我們工程跟人力,是沒有辦法去阻擋跟克服的,所以我們在便道的計畫是這樣子,我們希望說建一條,比較簡易的道路,經費可以比較節省,如果受到天然災害的損壞,我們也容易修復。

公路總局後來提出,三年6.9億的便道修復計畫,送到交通部評估。可是,中橫這條路,並不是說修就能修的。

[靜宜大學生態系
教授 陳玉峰]
台灣是一個地震頻繁帶,就是說經常有大地震。第二是台灣的瞬間焚風雨量很大。第三是921大地震以後,我們在中部地區的半山腰,堆積了太多大量的土石,這些土石都還沒有崩落下來。所以如果在中橫這個地方,從上谷關到德基段,如果再復建,將來一定會立刻面臨的大問題,就是碰到焚風雨量的時候,半山腰這些土石,一定會被沖刷下來,沖刷下來的力道很強,也會再度破壞,我們已經復建的這條公路。

這幾年台灣幾次天災,已經讓我們充分見識到,大自然反撲的力量,學者擔心在中橫,這個傷痕累累的路段動工,恐怕造成更大的災難,應該讓土地休養更久的時間。

[靜宜大學生態系
教授 陳玉峰]
台灣中部地區這個地方,本來就是一個碎裂帶。現在已經崩掉了,我的看法是應該讓它休養幾年,如果將來要開通的話,可能是二十年,或者是三十年以後的事情,所以現在是不宜啦。

不過也有學者並不那麼悲觀。

[中興大學水保系
教授 段錦浩]
這個中橫公路不是新開,如果新開以現在的眼光,我會反對,是復舊我會贊成。中橫公路的地質結構,如果以現在谷關到德基這一段,原來是最好的一段,因為它比較陡,它都沒有災害的。現在搶修以後,這個會不會再壞,我可以同意說,搶修後可能再有一些損壞,但長期來說,它的地質條件比其他段,還是好的。

中橫通還是不通,學界有正反意見的拉距,沒有定論。回頭來看這條將近五十歲的道路。1960年中橫開通,是台灣工程人定勝天的驕傲。1999年的九二一地震,大自然強力反撲,我們開始學習人定「順」天。因中橫開通,而發展的梨山農業與觀光業,也因為破壞水土保持的疑慮,一直存在著反省的聲音。
現在,如果真的進行上谷關到德基復通,難道也沒有破壞生態的問題嗎?

[台中縣和平鄉
鄉長 陳斐晏]
中橫這條二十幾公里路,這條(受損)最嚴重的路,它是國土保安林地。我想大家可以去問自己,這條路有沒有(農業)開發行為,我覺得很不公平。

即使沒有農業開發行為,但公路經過會不會造成環境破壞,答案自有公評。如果中橫復通,觀光客變多,誰能保證對環境的負荷不會加重?但就現實面來說,梨山地區居民眼前所看到的,可能沒有環保這個選項,生活所需,才是他們最關心的。

[台中縣和平鄉
鄉長 陳斐晏]
我們也苦了八年,並不是我們不發出聲音,而是我們一直期待,政府在他的評估裡面,他會來解決我們的問題,我們是用等待 期待。那也八年了,我們覺得八年了,應該拿出來評估,因為生養休息的時間,是有期限的,不是無限的。

居民的生計是問題,大自然難以預測的力量,更不容忽視。在看待中橫這條路,下一步要如何走的同時,是不是該反思,人類與環境學會彼此尊重了嗎?

採訪/撰稿 羅弘昇
攝影/剪輯 范群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