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在這三百年以來的移民過程,各個族群是如何面對生存現實和困難?全新打造的電影紀錄片《客人主人》,就深度而且感性訴說了這段歷史。尤其客家族群在這段歷史的洪流中,從何而來、為何而來,電影中更有詳細闡述。而製作團隊為了讓這部意義重大的影片更吸引人,還邀請客家音樂人用「說書」,以及多位專家耆老現身說法,集結音樂、動畫和訪談等等形式,跟這塊土地上所有的人溝通,了解到底甚麼是客人?甚麼是主人?我們又該怎麼樣做自己的主人?一起來看我們的特別報導。


 

 

 

我是自己的主人嗎?

 

以動畫劇情片呈現的《客人主人》,裡頭包含說書人講述、訪談,以及穿插歷史畫面和音樂藝術,用多元形式呈現。300多年的漫漫歷史軸線,各從不同重要年代切入,看客家族群當時是從何而來、為何而來。

 

清廷一開放離臺灣最近的福建省,可以合法移民,數以萬計的福建人就爭相進入臺灣,開墾平原改善生計,這個好消息很快傳到了離臺灣更遠的廣東人耳中,所以即使非法,他們也決定放手一搏。

《客人主人》總顧問 羅烈師(右)

一方面是非法進入,另外一方面又是來自外省,還有第三個是人數相對來說比較少,所以雖然大約在相同時間來到臺灣,不過實際上卻是多重弱勢,這種的弱勢發生族群之間的紛爭。

《客人主人》導演 沈可尚(右)

你非常非常希望它是一個好看的歷史紀錄片,為什麼要好看,不是只為了好看而已,而是想要吸引除了客家族群之外的非客族群,也能夠參與去閱讀客家的歷史。

 

《客人主人》中,導演沈可尚想問「如何在身處的土地上,把握住自己的語言文化和族群價值?」,站在如今這個時間點上,他從這300多年來,客家族群遷徙到臺灣的歷程說起。

《客人主人》導演 沈可尚(右)

臺灣族群在經過300年的流動史裡面,我們常常因為有多數、有少數,所以會有階層位置的流動,那我覺得這一個問題一旦開始去深究,開始想要去理解我那些,我不夠理解的族群朋友們的時候,你就會發現越來越多的歷史脈絡,一直要衝出來。

 

他希望這部紀錄片,能引領觀眾好好看待臺灣族群關係的變動歷程。

《客人主人》導演 沈可尚(右)

我們擁有每一張的投票權,是這樣嗎?就是真正的平等是建立在這樣嗎?真正的族群尊重是這樣嗎?可能還有很多很多很多,我們的挑戰在前面,那我覺得《客人主人》是,我認為是在這個漫長艱困,追求一種族群理想價值的歷程中的一個提示。

總統 賴清德(左)

(113.5.20)

全體國人不分族群,也不論先來後到,只要認同臺灣,都是這個國家的主人。

 

如同總統賴清德在就職演說上的這段話,尊重族群是如今社會最重要的事情之一。然而電影裡想說的事情很多,想提醒的意義很大,卻又不想講歷史讓觀眾太吃力,沈可尚於是運用了大量動畫,把歷史透過藝術轉化躍上螢幕。

 

邀請多位音樂人擔任說書人,用新的形式創作這一部歷史紀錄片。

音樂製作人 謝宇威(左)

廣東粵人九死一生渡過黑水溝,偷渡到臺灣打工,就像非法移民沒有身分。

 

謝宇威、彭佳慧、羅思容、鍾永豐等共9位音樂人,在片中娓娓道出臺灣客家族群3百多年來的生存故事。

 

春去秋來,一轉眼 三年過,誰還會記得,那些往昔的故事啊。

 

段落間穿插經典歌曲,希望引起觀眾的共鳴,也隨著旋律述說「為何而來」。

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 林正慧(左)

我覺得他們一開始來的時候,其實並沒有打算在這邊定居,他們只是想說在這邊有一些錢賺以後回去,所以其實一開始清初到六堆這一帶的人,其實他們是春天來、秋天回去的。

 

《客人主人》談的是客家族群如何為了求生存,歷經身分地位的轉換,找尋認同的深刻過程。

聲音來源

音樂製作人 羅思容(左)

當統治者利用弱勢一方,來牽制強勢方,甚至刻意提升他們的地位,來維持平衡時,族群間的衝突矛盾,就會讓人想提問,究竟誰才代表正義。

記者 許儷齡(先左再右)

紀錄片中提到客家族群的身分轉換、提升上,從新竹褒忠義民廟內的許多歷史文物可見一斑,正廳的對聯右邊內容寫著「本是負耒荷鋤」,指原本手拿鋤頭在這片土地上耕作、開山拓墾的一般百姓,因要保衛家園而犧牲性命,是謂「忠肝義膽」,由此可見身分從原本的開墾者,成為犧牲性命的義民。

新埔褒忠義民廟董事長 林光華(右)

當年我們的祖先為了保衛這個地方,保衛自己開發的成果,犧牲性命,沒有他們的犧牲,北臺灣無法平靜。

《客人主人》總顧問 羅烈師(右)

雖然不是僅客家人,像清朝乾隆皇帝實際上封的義民有四塊御匾,這四塊御匾分別為泉州人、漳州人、廣東人以及平埔族,這四塊牌匾為旌義、思義、褒忠還有效順,所以原則上所有人都是義民,不過對客家人來說,因為多重弱勢的原因,所以就自然會對來自政府御賜的名稱,就特別注重。

 

直視客家族群在各時代,所面對的挑戰和應變,邀請耆老、學者和文史工作者,試圖還原當下。

聲音來源

音樂製作人 林生祥(左)

沒辦法自由發聲的人,都是次等人,當隨新政權而來的外省人,掌控社會資源,直接站上族群最高階層時,臺灣的客家人就不得不自問,我們是本省人中的少數,會更次一等嗎,在族群的衝突下,我們的地位又在哪兒。

 

沈可尚直言田調過程中,陸續蒐集到各式各樣的資訊,角度很多,說實在的不好聚焦於單一觀點中。

《客人主人》導演 沈可尚(右)

經濟論述其實是很容易去看待,一個族群它為什麼崛起,它為什麼消退,然後它有什麼物理條件,它可以崛起,有什麼大政治大環境背景它被迫消退,有什麼樣的條件,它其實在大時代浪潮下,它必須去都會。

音樂製作人 林生祥

戰後全世界都在強調經濟的復原,東亞四小龍之一的臺灣,快速都市化,原本住在鄉下的客家人,也不得不移民到以河洛族群為主的都市生活,為了不被排除在商業社會圈子外,客家人只能說華語或學講河洛話,以便融入其中。

 

片中也點出,因受到外在環境影響,客家族群移入以河洛人為主的大都會時,經常必須為了融入環境,學習講其它語言,再加上威權時代政府禁止使用客語,雙重作用下造成客語的式微。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董事長 陳板(左)

大家願意去尊重母語的人就很好,所以也顯現出客家人對不同母語的尊重,不過這也是很客家,因為客家人就是你要生存下去,你不能先得罪別人。

 

傍晚 收工,一個人走在都市,我眼珠吊垂,頭顱虛脹,好像自己已經魂飛魄散。

 

以歌曲呼應,帶出時代下的背景,這些日子以來,沈可尚聽了大量客家歌曲,試圖去理解當時這個族群的心聲、所遭逢的事實,再結合一群人講共同的故事。

聲音來源

《春麵樂隊》主唱 賴予喬

身分或許可以隱藏,但思想沒辦法,為了爭取族群的平等權益,客家人決定不再隱形,決定要走上街頭站出來。

 

1988年的還我母語運動,讓沈可尚想到,當時身處臺北街頭的他,看著一切的發生,並不理解原因,直到多年後經過一次又一次的爬梳、訪談,才逐漸理解客家文化從「隱形」到「顯影」的過程。

《客人主人》導演 沈可尚(右)

這是我曾經不了解的事情,我曾經只是籠統的覺得我支持,和我真的去了解臺灣客家的歷程後,覺得那個迫切、不得不、非得要的那個強烈,是徹底不同的,所以擺進那一段的時候,其實我的心情滿激動的,因為那不只是語言的問題,而是一個生存問題。

 

透過找來曾經的參與者現身說法,還原客家意識甦醒的當下。

中央大學客家學院教授 彭欽清(左)

我清楚記得當時準備了兩種,繫在頭上的布條,一條是「還我客語」、另外一條是「還我母語」,最後大家仍決定要用「還我母語」,格局較大。

《客家風雲雜誌》總編輯 鍾春蘭(左)

很幸運,有幸參加客家人的運動,作為其中一份子,我覺得非常光榮,我希望我們客家鄉親,特別是客家年輕人一定要記得,客家人3、400年來,在臺灣打拚、奮鬥的經過。

 

片中有一段說書人講述,當時「新的客家人」論述,引領著更多客家人追尋本身的主體性。

 

音樂製作人 顏志文(左)

鍾肇政和一群知識分子,也打算從中原客家還是臺灣客家,爭論不休的認同問題出跳出來,他們成立客家公共事務協會,將母語解放 文化重生,奉獻本土 民主參與,以做主要的論述,提出「新个客家人」宣言。

台灣鍾肇政文學推廣協會理事長 鍾延威(左)

所謂「新的客家人」,我想最重要的就是主體性,大家要知道我們是臺灣這個國家的主人。

 

孰客孰主?攸關的是,是否對本身有所認同,甚至具有主體意識。

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 王甫昌(左)

其實客家人作為臺灣的客人,大概是清代的概念,當時因為省分的區分非常明顯,所以他被當成是客人,但是事實上在日治時期,他就已經是臺灣住民的一個部分,他就已經,早就已經是主人了。

 

究竟「如何在身處的土地上,把握住自己的語言文化和族群價值?」,應從自信、尊重出發。

客家傳播基金會董事長 陳板(右)

(如今)客家人你可以很自然地做自己,做自己這件事情,是客家人對臺灣的最大貢獻,過去臺灣人在臺灣,要找尋自己的身分,尤其客家人要跟別人說我是客家人,必須花很大的功夫跟人家講。

《客人主人》導演 沈可尚(右)

這個東西它還是符合,我當初在做這個片子時,它不是臺灣客家的故事,它當然是,但是它不只是臺灣客家的故事,它是全世界對族群,感興趣或者對族群觀察有,有意識要去觀察這件事的人,我覺得臺灣客家是一個切入點。

 

製作團隊打造的這部紀錄片電影,很希望以臺灣客家族群的「客人」經驗,提醒觀眾思考,世界多樣性文化能夠彼此尊重的理想,其實是一個漫長、艱困,甚至沒有終點的挑戰。也反思在這個世界中,人人都能夠是一個真正的「主人」了嗎?

撰稿/撰述 許儷齡

攝影         左燕輝 林敬祐

剪輯         左燕輝

影片提供 客家電視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