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522-572集(2017年) (20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透過剛才的報導,我們認識了薩米人善用天然資源、與世無爭,對未來抱持樂觀態度的一面。但眼前的這一切,並非一直如此。所有的改變都源自於一世紀之前的一場跨國大會。1917年2月6日,來自瑞典小鎮Dikanas的南部薩米人Elsa Laula Renberg正值不惑之年,有鑒於挪威和瑞典政府,未公平對待薩米族群,於是挺身而出,在挪威中部的薩米重鎮Trondheim,召開了破天荒的薩米大會,薩米議題正式檯面化。此舉不僅讓Elsa成為薩米運動的先驅,2月6日後來也成為薩米國慶日。一個世紀之後,來自世界各國流著同樣血源的薩米人,重回舊地,這次的百年慶典,他們以開Party的心境,深刻體驗彼此那種不分國界、緊密相連的親密感受。而這個薩米人的大日子,連挪威的兩位元首,都親自出席。其中挪威首相Erna Solberg接受我們專訪時,還再次表達對薩米人的歉意。
位在挪威第三大城Trondheim,近千年歷史的尼德洛斯教堂,鐘聲響起,這裡是全世界最北的Cathedral(主教座堂),亦即教區主教的正式駐地,身為挪威最重要的教堂,十五世紀起,挪威國王就是在這裡加冕,王冠也在裡面展示。2月6日這天非週日,但前來的民眾,景況更勝禮拜。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可以一天不吃東西,卻沒有辦法一分鐘不呼吸,但是,空氣看不到,我們容易失去警覺!近年來空汙日益嚴重,PM2.5的危害受到廣泛關注。世衛組織WHO的PM2.5容許值是年平均每立方公尺10微克,台灣年平均卻達30到40微克,醫界調查,每增加5微克,心血管疾病風險提高55%,上個月在台中和高雄有一場219大遊行,上萬人為了反空汙上街,這場遊行和以往的環保抗爭,最大的不同是:由醫界而非環保團體帶頭出動,民眾則多數是家長帶著小孩全家參加,但是在大遊行之後,政府能做什麼改變嗎?我們又能做些什麼?
我要健康空氣,我要健康空氣!不要空氣汙染,不要空氣汙染!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9年引發龐大關注的苗栗大埔事件,您應該還印象深刻。這起事件,至今已過了7年。2010年20幾戶自救會成員接受劃地還農,淡出抗爭,2013年張藥房、朱樹、黃福記及柯成福四戶因位於交通用地,仍得強制拆除。尤其非農地的張藥房因位於交通截角難逃拆屋命運,從此改變藥房老闆娘彭秀春和一家人的命運。房子拆了,張藥房的主人張森文過世了,彭秀春從一個軟弱的家庭主婦轉變為爭取土地正義的戰士,她說透過這個事件,她學會了勇氣,要對不合理的土地徵收勇敢說不。
台灣博物館南門園區,每月第三個週日開張的彎腰市集裡,有來自各地的小農販賣自家生產的農產品,在眾多的攤位中,有個熟悉的身影,正專心的餵著孫女吃飯。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橋的功能,就是連接兩地,不過在羅際晃和羅功奇叔姪倆眼中,關西的古橋,更多的是它的歷史價值和所蘊含的豐厚人文。五年前,他們開始尋訪關西古橋,發現關西現存的石拱橋,約有二十座之多,有的還在使用,有的則藏身在無人小徑、甚至荒煙蔓草中,他們拿著攝影器材,跑遍關西,把美麗的老拱橋影像記錄下來,說古橋的故事、也說關西的故事。
拉著繩子,沿著陡峭山壁下切,轉身一看,忍不住讚歎,一座斑駁、古樸的石拱橋,就佇立在河谷。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竹北埔有一間芽菜農場,主人曾淮幃才31歲,他用牛奶培製乳酸菌來種,讓芽菜口感更加清甜爽脆,而且不加藥劑。別人的芽菜1到3天就可以收成,他的要5到7天,成本高,售價自然比一般的要貴,通路很難打,但曾淮幃仍然堅持要種健康芽菜,因為他從15歲開始就做麵包,食安問題爆發,加上烘焙原料太多加工食材,很難掌握來源安全,於是他開始思考轉型,從芽菜下手,要自己提供的農產品,可以大聲對消費者說,是天然健康的。
它如果這綠豆品質不好啊,它會這樣子浮上來,對啊,像這個就比較實心,浮上來就是空包彈,它裡面就是空心的,它不會發芽。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交通大學有個義築實驗室,就像醫師義診,建築師到偏鄉去義築。三年前他們到新竹峨眉這個客家庄,帶領學生設計及實際打造出符合在地農業使用與生活的空間。今年則以峨眉鄉的特產東方美人茶設計製茶、品茶、與茶具展示空間。他們利用天然的素材,木材、竹子,就地取材的稻草、茅草作為材料,來展現在地特色。而義築的理念,也漸漸影響了社區,由於峨眉鄉老年人口多,因此當地鄉親及社區發展協會利用這些空間推動長照,規畫許多關懷老人的活動、並舉辦共食,要讓共好的精神繼續傳遞下去。
1、2.等一下,你要外面推,讓它立起來,1、2,腳讓它垂直,讓它垂直。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說到內灣老街,大家第一印象,可能是火車站、野薑花粽和漫畫大師劉興欽的故鄉。但也由於商業化,少了老街原有的味道。位於內灣火車站後頭的鐵路局宿舍,十多年前由九?頭文化協會承租下來,經營劉興欽漫畫發明展覽館,2013年,協會的第二代吳界和一群年輕夥伴及社區居民,將漫畫館轉型成立一個藝文工場,以社區的手工布包、手工銀飾、以及法式結合客家的餐點,成立不同品牌,希望藉此吸引更多年輕人回內灣,也翻轉大家對老街的印象。
野薑花粽喔,看看喔,剛出爐的喔,現包現蒸的野薑花粽。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談到文創產業,大概不太會和工業區、黑手聯想在一塊,學工業產品設計的徐景亭說,跑工廠其實猶如設計的秘笈,現在她的設計工作室就位在新北市三重中正北路工業區裡,原址是她公公的車床工廠,因為不景氣而歇業,這也讓徐景亭開始認真關注這些擁有專業技術的工廠老師傅,也因此有了「黑色聚落」計畫的想法,企圖用設計結合產業、耕耘社區,讓小型產業、社區與創意產業共生共榮。
這個一個大的跟一個小的,跟一個圓的,你可以這三個尺寸選兩個。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來自丹麥的樂高積木玩具,能夠組成各種模型物件,深受大人小孩喜愛,但能夠把這西方的五彩塑膠方塊組裝出本土色彩濃烈的廟宇「龍山寺」,可不簡單。本名陳冠州的樂高玩家「大黑白」,就用四萬多塊積木完成這件事。他是苗栗頭份客家人,以一系列台灣街景建築,驚艷各界,從小讀書成績不理想的他,靠著樂高積木創作,向外界證明,玩樂高也可以養活自己。
樂高玩家大黑白神情專注,雙手熟稔,桌上大小不一的樂高積木,沒多久就在他手中組出廟裡常見的金爐。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賴傳莊是新竹的陶壺藝術創作者,原來在金融業服務,對陶一竅不通,18年前因為父親生病,兩個孩子也剛出生,家裡需要人照顧,於是他毅然決然辭掉當時高薪的工作,回歸家庭當起奶爸,也開始拜師學捏陶。2014年他將關西老街街底荒廢已久的打鐵舖,整理成非常有特色的工作室,陳列他多年的作品,但是店裡卻不賣陶,賣茶。他說陶壺等缺錢的時候再來賣,賣茶是因為自己喝不完,拿出來和大家分享。崇尚減法生活哲學的賴傳莊說,人需要的東西並沒有想像的這麼多,當你選擇簡單的過生活,自然而然的會發現,其實自己好像什麼也不缺。
在關西老街的街底,有一間外觀像是廢墟的「店」,從店外走過,你根本就搞不清楚裡頭賣的是什麼,即便走進去了,還是不知道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毛筆是華人的悠久文化,其實早在毛筆之前,先民是用竹筆,因此竹筆又被稱為「萬筆之祖」。但是竹筆的製作過程,並沒有像毛筆一樣傳承下來,會拿竹筆寫字的,更是稀少!住在美濃的書法家黃金藏,寫了幾十年毛筆字,這幾年改用竹筆寫,蒼勁而優美,而且材料還是取之自家前院的竹林,一起來認識這項比毛筆歷史更悠久的竹筆藝術。
這種就叫做刺竹,刺,很多刺,刺竹,刺竹!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年是高鐵通車十週年,行政院更要推動全台軌道運輸網四年、八年交通建設,甚至三十年願景規畫。交通部送行政院的軌道建設案,高達五千億,共有19案在排隊,這還不包含屏東正在爭取的高鐵南延案。高鐵局年前將評估方案當中,與台鐵共構的900億方案曝光,引發屏東縣不滿,認為拿一個不可行的方案出來,是要全案見光死!因此在今年一月,由民進黨團主導,立法院院會通過主決議,要求行政院在兩個月內提出高鐵南延屏東最佳方案。對於高鐵南延屏東,有人直覺認為不需要、會賠錢,但是對於屏東交通的了解,足不足夠?而如果要南延,最佳方案是什麼?一起來了解。
高鐵列車緩緩駛進車站,不過月台上,只有下車的旅客,沒有人上車,這裡是終點站左營。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地方政府可以做的事情還很多,實際上,地勢狹長的屏東縣,希望是以軌道系統為主幹,未來計劃增設六大轉運中心!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2015年高鐵新增的苗栗、彰化、雲林三站,其實已損益兩平,而高鐵南延屏東與新增三站不同的是,這是一條全新的路線,在地人擔心的是,千萬不要藉著軌道建設的開發,去做不當徵收!也有環保人士憂心,這會不會是環境災難的開始?重點在於,政府對於國土規畫的方向,到底是什麼。
高鐵列車緩緩駛進苗栗站,幾百位旅客上下車,這是平日正常的旅客量,大概一天近三千人,假日有五千人。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說到桃園龍潭,人們常聯想到大池,而連接大池和當地信仰中心龍元宮的龍元路,這周邊區域,更是龍潭核心的街區,雖然因為道路拓寬,已經看不見老街原本的樣貌,加上1973年的一把火燒掉市場,街區已經不若以往繁華熱鬧,但還是有傳承了幾十年的老店家,仍然堅守在此。一群龍潭的熱血青年,正在執行「故事‧龍潭庄」計畫,希望活絡在地文化、找回都市紋理與產業的連結,他們一家一戶去拜訪店家、把龍潭的故事記錄下來,辦工作坊、展覽,讓更多人認識龍潭,更進駐到已經閒置了十幾年的市場美食街,要從這裡出發,一步步點亮龍潭。
五彩繽紛的昂首公雞,矗立水中央,今年桃園燈會,就在龍潭大池舉辦,大池是龍潭著名景點,而龍潭的發展,也得從這口陂塘說起。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統計,台灣目前失智症人口推估為24.4萬人,65歲以上的老人每13人即有1位失智,而80歲以上的老人則每5人即有1位失智。因此越來越多人重視失智症病患的治療與照顧,七年級的游詳閔,因為看著母親照顧失智症外婆相當辛苦,放棄工程師以及在美國創立的事業,回台灣以失智症治療來開發創業,他找來職能治療師鍾孟修一起開發了桌遊遊戲包,透過專業評估長輩失智程度並設計相關課表,提供個案與陪伴家屬適合的遊戲,以刺激腦部反應、手部協調、情緒安定等,藉由認知遊戲,有效延緩生活功能的退化,也讓失智症的照護方式變得更多元。
一起唱喔,來,再一次唷,來,很好。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傳統產業漸漸式微,尤其在熱鬧的城區更是明顯。來到花蓮市,一般觀光客會造訪的,大多也是著名的景點,不過只要用心探訪、放慢腳步,其實就可以發現,藏身在鬧區中、仍有經營了幾十年的老店依然矗立,靜靜的延續著老城區的古味和歷史。為了活化具有人文故事的老店,縣政府文化局和在花蓮深耕了十年的o'rip團隊,推動了邁向百年老店培力計畫,徵選街區傳了兩、三代以上的店家,媒合設計師來和老店家對話,透過招牌更新、品牌再造等方式,希望提升老店競爭力,朝向「一百年」邁進。
西元1927年,我公公從鹿港過來,就開始做,做到我民國59年,我公公退休我才接這樣,那時候花蓮縣有18間的醬油廠啦,現在剩我一間。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O’rip是阿美族語「生活」的意思,也是「文化、生命史」的意思,2006年夏天,幾個好朋友,一起創立了o’rip免費刊物,這是一本介紹花蓮在地生活的雙月刊,透過文字、照片,傳達花蓮有趣的人事物、甚至是許多公共議題。十年來,團隊成員、組織經營或有變動,但不變的是,他們依舊依著自己的步伐,持續深耕在地,透過辦展覽、規畫在地小旅行等,連結旅人和花蓮。
最後一個工序是什麼意思,最後一個工序啦,最後一道工序,最後一道工序,像這個的最後工序就是焊嘛,就是焊這個嘛。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三線走到關西,一般人最常聯想到的就是關西仙草,而一旦進到關西,說到「羅家」大概無人不知,清乾隆年間,關西羅家就來到此地開墾,成就了顯赫的家業。為了讓家族子孫有好的教育環境,1901年創建羅屋書院,歷時十二年完工。這座三合院式的私塾經歷了百年的歲月,仍保留完整,但也難免屋漏蟲蛀,兩年前,羅家的後代子孫羅仕龍辭去了工作回到老家,投入修復和活化書院的工作,同時打開書院的大門,讓更多的人有機會一窺書院建築的優美,也創造各種的可能性,擴大效益帶動地方。
風刷刷刷的吹過檳榔樹,日光一閃一閃的從枝椏間穿過,光影在羅屋書院的屋瓦,和砌磚的格子窗間流轉了一個世紀。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在電子裝置極為便利,許多人無時無刻不拿出手機、數位相機記錄生活,不過在以前,拍照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也因為如此,要有特別的大事才會拍照,平常風景,很少人會特別去記錄下來。不過,幾十年前,一群客籍攝影師獨具慧眼,為臺三線上的客庄生活留下影像紀錄,「旅程‧印象臺三線經典攝影展」展出這些攝影作品,從懷舊的黑白照片裡,看到客庄地景地貌與風土民情。
[陳雲錦拍攝]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生病了,動物生病了,都需要看醫生,其實農作物、植物生病了,也是需要醫師的診斷,對症下藥。以往農民總是依靠自己多年的田間管理經驗以及靠農藥行的推薦來噴灑農藥,但隨著氣候愈來愈難以預測,農民們也愈來愈難掌握病蟲害的威脅,病急亂投醫,效果不理想,甚至可能產生農藥殘留等問題。防檢局從去年開始推行「實習植物醫師」制度,第一位駐地專任實習植物醫師,是台大植物病理與微生物研究所畢業的高佩琳,在高雄美濃區農會服務。植物醫師要做哪些工作?能夠提供農民哪些幫助呢?一起去看看。
騎過小巷、騎過了田間,在美濃鄉間小路裡穿梭的高佩琳,到達目的地下車後就匆忙進入農園,她是美濃地區第一個、也是全台灣第一位實習植物醫師,今天要診斷的對象,是茄子。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