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可以做的事情還很多,實際上,地勢狹長的屏東縣,希望是以軌道系統為主幹,未來計劃增設六大轉運中心!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2015年高鐵新增的苗栗、彰化、雲林三站,其實已損益兩平,而高鐵南延屏東與新增三站不同的是,這是一條全新的路線,在地人擔心的是,千萬不要藉著軌道建設的開發,去做不當徵收!也有環保人士憂心,這會不會是環境災難的開始?重點在於,政府對於國土規畫的方向,到底是什麼。
高鐵列車緩緩駛進苗栗站,幾百位旅客上下車,這是平日正常的旅客量,大概一天近三千人,假日有五千人。

[聲音來源
高鐵苗栗站 站長 李慧明]
其實苗栗站在新增三站裡面,我們雖然是比較晚通車,那當然最後是南港。那基本上我們會在尖峰時間,就上下班時間,大概會有一小時兩班,那其他時間,就是會有,至少有一小時一班。

只停留一分鐘,高鐵就北上,下一站是新竹,依據目前的高鐵路廊,十二站當中,距離最長的分別是苗栗到台中60.8公里,以及嘉義到台南的62.2公里,最短的是板橋到台北7.2公里,以及台北到南港也僅9.2公里,其餘各站間距,大約都在30公里上下,學者李克聰高度依賴高鐵往返台北台中,認為自從新增三站,直達車要等更久了。

[逢甲大學運輸及管理系 教授
李克聰]
像我昨天如果從4點鐘,如果沒有趕上下午4點那班車的話,我就要等到下一班車,就是4點36分,但是呢,如果我們坐直達車的話,甚至不到50分鐘,就可以台北台中,因此對於常坐高鐵的人來講,增加這三個站,它的這個影響是滿大,它的選擇性也變低了。

商務乘客與觀光客的困擾是停靠車站太多,高鐵就變慢鐵,歸鄉旅客卻是希望家鄉也有便捷的高鐵!從營運面來看,占高鐵總運量約2%的苗栗站,去年也開始賺錢,在元宵燈會期間,雲林站還創下單日進出3.3萬人次,等於高鐵左營站一天的營運量。

[聲音來源
高鐵苗栗站長 李慧明]
從去年九月分開始,那我們已經連續四個月,都突破十萬(進出站)的旅次數,算是,其實我們苗栗站的旅客,旅運量一直在成長當中。

[苗栗縣 議員
禹耀東]
如果從人本的話,因為占了苗栗這麼多土地,造成苗栗那麼多不方便,設個站,站在人本的觀點裡面,應該的,那這時候已經並不考慮它的盈虧了,那如果站在市場經濟裡面,當然就不值得了,因為所占的比例不高,使用的比例沒有那麼高,所以這是兩個向度。

從苗栗站月台望出去,旁邊都是荒廢的土地,車站是孤立的站體,這一大片5.1公頃縣有地,「近期將辦理標售」的牌子,也掛了好幾年。

[屏東縣環保聯盟 理事長
洪輝祥]
所以我們也很擔心,現在如果真的要延伸到屏東來,滿有可能只是很多財團啦,或者是建商在角力,炒作這些土地,所帶來的這個經濟價值。那這樣的結果,是更不利於屏東或高屏地區,因為我們需要的是宜居,而不是需要土地的成本,高到一般人消費不起。

洪輝祥擔心高鐵南延,又是環境災難的開始,屏東縣要做個宜居城市,不一定是要標榜快速抵達。

[屏東縣環保聯盟 理事長
洪輝祥]
就屏東人對於高鐵的期待來講,或者是說,到底我們需要高鐵來做什麼這件事情,我覺得屏東人根本沒有好好去考慮。這個城市呢,將來有可能成為,最適合人居住的空間,那最適合人居住的適合的那個定義並不是說,要你每天像很焦慮地這樣子衝來衝去,而是讓人來這個地方有內涵、有文化。

[逢甲大學運輸及管理系 教授
李克聰]
我們工程經營當中,都有一個叫做「增資益本比」來做評估,那把台鐵當成一個基本方案,然後把它增資到,高鐵延伸到屏東,它的成本效益是不是可以平衡,是不是可以平衡,這就是一個評估的方式,而且在評估的過程當中,我覺得,不管是中央在評估過程當中,應該跟民眾說得很清楚,我覺得這一次(900億)會有爭議的部分就是,我們交通部,並沒有詳加去解釋。

這裡是潮州車站,下午北上的這列普悠瑪,四小時抵達台北,如果台鐵是基本方案,普悠瑪可增班,也可評估增加多少成本效益!目前交通部報行政院,評估中的軌道建設案,不包含高鐵南延案,共有十九案在排隊,總經費五千億元,其中桃園鐵路高架改採地下化高達964億,排名第二的大台中山海線雙軌高架化也要932億元,屏東縣長潘孟安認為,與這些花費鉅資的改善工程相比,高鐵南延屏東不過三、四百億,卻是從無到有,整個改善屏東交通。

[屏東縣 縣長
潘孟安]
我認為政府的存在,不是只有講究經濟效益,公共建設的投資是這個政府存在的價值跟必要性,如果用所謂的經濟效益,馬祖南竿北竿為什麼要有兩個機場?花東鐵路電氣化,為什麼要有蘇花改、蘇花替等等?便捷的交通是政府的公共建設的必要的基礎,這才是人民繳稅給這個政府的一個,一個相對的責任跟義務嘛。

[爭取高鐵到屏東聯盟 成員
蔡德欽]
(高鐵)它到屏東,之後到台東,到花蓮,到宜蘭,這樣可以繞台灣一圈,這樣可以把台灣緊緊地把它,把它鏈結起來,那我們台灣就,整個台灣變成一日生活圈。

在2015年底,中國海南島700公里的環島高鐵,已經全線通車,完成一日生活圈,爭取高鐵到屏東聯盟認為,台灣吵吵鬧鬧浪費這麼多年,如果海南島都做得到,為何台灣做不到?

[逢甲大學運輸及管理系 教授
李克聰]
屏東相關的民眾有這樣子的一個需求,我們大家都覺得非常合理,那我們怎麼樣去,讓民眾了解,我們這樣做或這樣,沒有這樣做的原因是什麼,我覺得這是政府必須有的責任。

[屏東大學管理學院 院長
曾紀幸]
南台灣用了很多屏東的資源,可是呢,你卻沒有回報屏東的鄉親,相對應的一些城市發展的一個承諾,我覺得基本上這是不符合公平正義的原則。

[爭取高鐵到屏東聯盟 成員
蔡德欽]
多這一段,高鐵不會虧本,那但是如果說,高鐵進不來的話,那我們退而求其次,我們在想說,我們會要求說,我們的高捷,拉一條線到屏東市,屏東糖廠,這是一條線,另外一條線是,到林園就要拉到東港去,這是另外一條線。

高鐵延伸到屏東,加油、加油、加油!

要加油的,不只是要拉高鐵進屏東,還有國家總體的交通改善與國土規畫。要打造全台一日生活圈嗎?用什麼打造?或是有其他的想像?政府必須更有高度與策略。殷鑑不遠的是桃園機場捷運,紛擾了二十年,到今年才通車,問題是,有幾個二十年,可以這樣被浪費?

採訪/撰稿 鍾雄秀
攝影/剪輯 洪炎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