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護瀕危及珍稀野生動物,林業署在2021年將石虎、臺灣黑熊等5種野生動物及其棲地,納入生態服務給付方案,去年底又新增加諸羅樹蛙、山麻雀等5個物種,由政府提供「生態薪水」,給協助維護棲地的農民和居民,也讓保育的成本不再只由在地人負擔,然而推動的過程中,也遇到不少困難。林秋伶跟江長銘的報導。


 

 

 

耳邊充斥著此起彼落的蛙鳴,現場熱鬧的情形彷彿像是在大合唱一般。

 

拍2126(老師我們現在來到竹園了),對啊,妳聽聽看這是什麼聲音,(就是蛙叫了嗎),對,這就是我們今天晚上要找的諸羅樹蛙,我們看能不能找得到,(好,很熱鬧欸),對啊,牠們的習慣就會聚在一起唱歌,吸引母蛙。

 

跟著研究了20年樹蛙的莊孟憲老師,走進筍農林勝瑋的竹園裡,要來尋找黑夜中的小精靈,瀕危的台灣特有種,諸羅樹蛙。

 

勝瑋,勝瑋,你們有看到嗎,有看到嗎,在哪裡,有聽到聲音,還沒找欸,這裡應該很近,這裡這裡這裡,這裡,有看到牠的屁股了。

 

諸羅樹蛙體型小,不容易被發現,得靜下心來,聽聲辨位。

 

秋伶你看,在那裡,(喔,看到了,有欸),這是公蛙,所以牠有一個鳴囊,(喔,好小隻欸),對啊,牠的成蛙大概就3公分、4公分左右,(所以這個已經是成蛙了),對對對,公的,可是母的會比牠大大概1、2公分喔,5、6公分,體型會很明顯的,比牠大很多,那如果這時候母蛙在旁邊,牠喜歡這隻青蛙的歌聲,牠就會爬上去,然後把牠揹下來,2526

影片提供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0141-0154

原來公蛙聚在一起唱歌,是為了叫母蛙來,但母蛙的數量極其稀少,可能遇到10幾隻公蛙,才會遇到1隻母蛙,而以諸羅樹蛙的保育來說,重點就在於棲地的保存。

臺灣濕地保護聯盟理事 莊孟憲(左)

因為牠一次母蛙下的卵泡,那個白白的卵泡,牠可能有2、3百顆蛋,那可以孵化成,假設我們算200隻蝌蚪,就算都被吃掉了,剩50隻,變態成小青蛙,再死掉一半好了,還有25隻,所以青蛙的繁殖策略就是生很多,但是麻煩的就是,如果地沒有了,這裡面可能有幾百隻就一次不見,所以我們才會跟勝瑋,像這樣的農友一起合作,他們如果可以把自己的田,也當成諸羅樹蛙的家的話,其實諸羅樹蛙才有存在的希望,加上諸羅樹蛙是臺灣特有種,全世界只有臺灣有,臺灣沒有了,就絕種了。

 

林勝瑋家從他阿公開始就種竹筍,樹蛙他們從小看到大,習以為常,也不會特別去注意,直到老師來了之後,才知道原來諸羅樹蛙這麼珍貴。

嘉義縣友善諸羅樹蛙蔬果合作社理事主席 林勝瑋(右)

上過莊老師他們的課程以後,就覺得說牠能在竹林裡面,在這邊生活,我們剛好就是從事竹筍這個產業,幫牠製造一些棲地還是什麼,是不會影響到我們工作,還是什麼,也對我們沒有造成什麼威脅,所以就,如果我們這樣做能夠讓牠繼續繁殖下去,這樣子我們很樂意做。

臺灣濕地保護聯盟理事 莊孟憲(左)

那時候我們問大林鎮農會,他說大概還有800公頃的竹林,那我們想說好,那就選這裡這樣子,可是選這裡的時候,也是挑戰的開始,因為其實,筍農願不願意投入,還有筍農對保育青蛙有沒有意願,其實都還是要去溝通,所以我們就開始轉換,從青蛙研究轉換成跟在地的農友溝通,然後一直到前幾年,遇到勝瑋主席,還有一群農友,然後大家再透過上課啦、調查,然後也了解我們的動機,那我們就在嘉義分署那邊設計了一個叫「諸羅樹蛙棲地友善管理標章」。

 

聽起來很酷的標章,目前已經有24位農友拿到,大家很認真的要共同為諸羅樹蛙打造友善的棲地環境。

臺灣濕地保護聯盟理事 莊孟憲(左)

比如說裡面如果很乾的,要做一些水池,然後落葉不要清得太乾淨,然後樹冠層要讓它連在一起,那還有更重要的是,不能夠太常把筍子割掉,要把筍園留超過三年以上,所以這些都是農友,為了保護諸羅樹蛙去做的一些行動,其實都是一種犧牲,我覺得,都很不容易。

影片提供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0505-0508

0510-0543

然而,為了保育,總不能都是讓農民犧牲,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從110年開始推動生態服務給付方案,將石虎、草鴞、水獺、水雉及臺灣黑熊,納入給付標的,由政府提供「生態薪水」,給物種所在棲息地協助維護生態的生產者與居民,讓保育成本不再只由農民或在地人來承擔,去年底再新增諸羅樹蛙、山麻雀、赤腹游蛇、食蛇龜及柴棺龜等,5種保育類野生動物。

農業部林業保育署保育管理科長 林其徹(左)

我們挑選這些物種其實也是一個保護傘物種的概念,就是挑了這個物種,其實我們並不只是保護這個物種,而是包含牠們的棲地,牠們旁邊的這些環境,還有更多的物種,其實都有一起保護到。

影片提供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0550-0611

和過去最大的不同是,新增的5個物種,並不是大家所熟知的明星物種,不過同樣都是淺山農田生態系的指標、同樣面臨嚴重的生存威脅,卻鮮少被關注的兩棲爬蟲類與鳥類,這些物種或因農地利用型態改變、或受到土地開發、氣候變遷、棲地劣化等因素的影響,亟需大家共同保護牠們賴以生存的棲地。

農業部林業保育署保育管理科長 林其徹(左)

我們也針對棲地樣態做保護,像水田、水梯田、陸上魚塭,那我們都知道針對棲地做保護的話,它涉及到的層面就更廣,那這個我覺得才是我們生態服務給付的一個重要的地方。

 

以柴棺龜為例,要申請生態給付,就不能使用刀片型機械的除草工具,要營造植被覆蓋的生態池或生態溝,還要取得綠色保育標章認證等。

石碇區永安里長 蕭敏玲

跑來這裡,一踢就踢到,(是喔),對,就會在這個區塊,牠上面也一個區塊,牠就是兩邊都會,都會有繁殖,然後牠就是走旁邊的水溝,其實柴棺龜跟食蛇龜牠最喜歡的點就是說,就是我們人跟現在我們在種的作物的,比鄰作物的之間這些範圍裡面,牠們是最喜歡的,所以牠因為有食物啊。

 

(妳都是什麼時間發現到牠的),都白天,(白天喔),不一定都是下雨天,不一定,我常常來這裡走一走,就來看一看,有時候就有,有時候就沒有。

 

新北市石碇區永安里,位於翡翠水庫集水區,一級保育類動物食蛇龜與柴棺龜,是里民們的鄰居。

 

小的有2隻,大的可能有5、6隻,都在這裡,這很深啊,(牠平常是躲在泥巴裡喔),對對對,牠要出來的時候,牠就會出來,沒有出來時候,牠就在爛泥巴裡面,(所以牠出來爬的時候,妳就可以看到牠的足跡這樣),對,我就會跟牠拍照,拍起來啊。

 

曾經因為非法獵捕、走私猖獗的影響,使得食蛇龜、柴棺龜野生族群面臨嚴重威脅,民國102年,翡翠水庫南岸成立了食蛇龜野生動物保護區,永安里也在3年前成立了巡守隊,並且規畫4條路線,定期去巡守,保護珍貴物種。

石碇區永安里護龜隊隊員 曾春櫻(右)

現在烏龜很稀罕,對我們來說啦,(牠就在妳的園子,所以妳就是在第一線,就說好啊,我來保育這樣),對啊,所以我們會去保護牠,不要被人抓去啊。

石碇區永安里護龜隊隊長 羅天送(右)

我們成立巡守隊這3年來,我們社區裡面的動物變多了,常常在馬路上看到,常常有看到山羌、藍腹鷴也有,還有竹雞啦,還有其他的動物,像食蟹獴,都看得到。

石碇區永安里長 蕭敏玲(左)

我們都,剛開始也要教育,他們不懂,龜類不懂,習性或者是棲息地,或是怎麼樣子讓牠,營造那個棲地的感覺,都是,我們都會請專家來教。

石碇區永安里護龜隊隊員 黏麗玲(左)

帶手機有時候會開軌跡記錄一下,然後就讓里長知道說,我們有一個群組,然後知道說,我這個動物、這個植物,是在哪個地方,就有那個軌跡可以看這樣子。

農業部林業保育署保育管理科長 林其徹(右)

他們的加入之後,除了本身對農田生態多樣性的增加,第二個是他們自己會自發性的去巡護,甚至去推廣給更多人知道。

 

腹部及身側是橘紅色,搭配黑色條紋,牠是赤腹游蛇,民國60年前,在西半部淡水環境很常見,不過林業署98年起委託調查,發現新竹以南族群早已消失殆盡,北部殘存族群也岌岌可危,因此決定要提升牠的保育等級。

農業部林業保育署保育管理科長 林其徹(左)

那像是赤腹游蛇,牠常見的棲地出現在水田、水梯田、埤塘,那這些在現代化開發的過程裡面,已經逐漸的消失了,那牠也是我們的瀕危保育類物種。

 

目前赤腹游蛇的野生族群是第五級「侷限分布」,族群數量也是「非常稀少」,所面臨的威脅,是10年內棲地喪失超過75%,所以把牠從「珍貴稀有」改列為「瀕臨絕種」,與台灣黑熊、石虎的等級一樣。

 

在陽明山的海芋田還有機會看到赤腹游蛇,林業保育署也推動生態服務給付,由政府提供「生態薪水」給協助保育的農民與在地居民,農地面積在0.01公頃以上,維持蓄水,不用除草劑、農藥,每人每公頃最高核發3萬元,目前包括臺北北投湖田里、桃園龍潭都有實施,也讓第一線的居民或農民,態度和觀念上有了改變。

農業部林業保育署保育管理科長 林其徹(左)

像赤腹游蛇的存在,在農民的眼中,牠可能並不是保育類動物這麼高貴的名字,對他們來說可能是一種田間的不好的生物,甚至出現的時候,還會跟旁邊的人說,我的田裡面才沒有蛇咧,這個是一個,好像我怠於整理農田的一個表現,對,所以我們生態服務給付方案進去之後,第一個最直接的就是他們的觀念的轉變,還有榮譽感,原來我的田裡面出現了這些保育類物種,原來我的棲地裡面有這麼多豐富的生態系,是我沒有注意的,而這些東西是我們大家,是給予肯定的,甚至是可以給予獎勵的。

 

兼顧了生態與生產,保育成果讓全民能共享,但這些都需要成本,按照道理當然也應該由全民來分擔。

農業部林業保育署保育管理科長 林其徹(左)

所以公共的利益,跟公共的成本這件事情,本來就不應該被一個人所承擔,或是去提供,所以我們認為這樣子的效益,是要由全民去一起分攤,所以叫做權利共享,責任分攤這樣子的作用。

 

物種那麼多,林業署還得依據物種特性和牠所面臨的威脅,量身打造不一樣的給付方案,挑戰其實不小。

農業部林業保育署保育管理科長 林其徹(左)

那以食蛇龜、柴棺龜為例,我們常發現牠們可能同時出現在陡峭的茶園,也可能會出現在寬廣的果園,那這樣子兩個不同的形態的棲地,我們要怎麼在同一個給付方案內,去提供農民去依循,這是我們設計上的挑戰,像以臺灣黑熊為例,牠的移動範圍可能可達500公里之多,所以在推行的過程中,如果單一個地主,或是比較分割破碎的土地,這些農民或是地主沒辦法參與到的時候,那在於我們保育的範圍上面,就會容易產生缺口。

影片提供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1326-1359

人們與野生動物共同生活在這塊土地上,因為各種原因,許多物種面臨極大威脅,生態服務給付,增加誘因,希望為野生物動營造更適宜的棲息環境,提供更完善的庇護,同時也顧到農民生計,保育無法一步到位,一點一滴持續改變,讓野生動物,能有多一些生存的機會。

採訪/撰述 林秋伶

攝影/剪輯 江長銘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