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東慢食運動發展得有聲有色,不甘原住民慢食專美於前,一位苗栗青年認為客家族群不該在慢食運動中缺席,因此在朋友的鼓勵下,2023年夏天開始發起「客庄慢食小聚」,從每月一次不同主題的聚會討論,期望在桃竹苗地區找出屬於客庄慢食的生活實踐。記者宋宇娥、蔡裕昌、江長銘帶你來認識這個民間自發性的「客庄慢食組織」。


 

 

 

葉子會比較細,比較尖,會比較尖一點,然後還有一種是那個小艾,它的葉子是比較圓,小艾。

 

農園主人帶著這群年輕人逛農場,介紹三種艾草的差異之處。

 

種這艾草算野生種,還是有特別的,原本家裡就有一些,後來有一些野生野外的,就也把它挖回來種。

 

位於苗栗頭份的農園,這天是「客庄慢食小聚」的聚會場所,對慢食理念有興趣的夥伴們跟著農園主人,一起踩踏土地,認識他的慢食實踐與米食記憶。

農園主人 劉明芳(左)

顧客都是直接買現成的(艾粄),買來吃,我也希望如果有機會他們可以到現場,去菜園直接採艾草,把材料採回來,透過自己的手親自親手去做,做出來吃,一方面他會知道他吃的東西是怎麼做出來的,另外也可以把我們客家的飲食文化傳承下去。

 

慢食運動(Slow Food)讓「吃」不再只是填飽肚子,保存與理解傳統飲食文化之外,更要大家重新思考對食物的態度。臺灣慢食運動的發展,相較於原住民族,客家族群的步伐較晚邁開,出身苗栗頭份的青年傅偉珊認為,客家怎麼能夠在慢食中缺席呢,於是她從2023年5月開始,發起「客庄慢食小聚」,從每個月一次不同主題性的聚會討論,希望一步一步找出桃竹苗客庄慢食獨特之處。

客庄慢食組織發起人 傅偉珊(左)

我們從室內的主題 有比較有主題的小聚分享到 後來我們也帶夥伴們 我們走出戶外 我們去認識其它的慢食組織 去參與他們的活動 然後這樣每個月的透過聚會 我們去滾動一些東西之後 我們也是希望說 今年的客庄慢食 有一些行動去做實踐這樣子。

 

魚腥草、這個叫楊梅草。

 

參與聚會的成員,包含飲食評論家、料理人、小農、推動食農教育者,透過一次又一次的討論,客庄慢食精神的種子也悄悄在他們心裡頭萌發。

 

我要採一顆下來吃囉,好好吃喔。

客庄慢食小聚成員 陳慕貞(左)

對於慢食的這個議題 我覺得是越來越了解 但是對於自己的文化這件事情 我覺得它是更深 對 所以當兩個合在一起的時候 我覺得它當然是有幫助的。

客庄慢食小聚成員 HAKA小姐(左)

不僅是夥伴的專長不同,地區性也可以納入進來,尤其是我覺得地區性的差異,就是慢食的精神,因為你知道慢食就是對抗統一,全部齊頭式一樣這種東西,但是我覺得每個地區性飲食的細微差異,那其實是最珍貴最珍貴的地方。

客庄慢食小聚成員 蔣佩儒(左)

(慢食)就是對抗速食,所以我們就想說我們也是做食農教育的,來這個聚會就是可以跟大家分享我們客家文化有什麼,吃些什麼東西,可以說什麼是客家的食物。

影片來源 Arca del Gusto SlowFood Italia

TC0350-0430

為保留傳統飲食文化和物種的多樣性,國際慢食協會建立一套「美味方舟(Ark of Taste)」系統,收錄世界各地在地特色的農產品或食材,避免因工業化、氣候變遷、人口外移等因素而消失或被遺忘。

國際慢食組織臺灣聯絡人
許宮璉(右)

 

回家問你的爺爺奶奶或是爸爸媽媽,有沒有一種食物是他們有吃,但你現在完全沒有看過的食物,那這種食物、這種食材或這種作物 就是我們要保存 就是Ark of Taste這樣的一個專案,希望可以去記錄的東西。

 

「客庄慢食組織」目前鎖定在來米復興運動,探究曾經是客庄風景,也是餐桌上的主角「在來米」,為何越來越少。

客庄慢食組織發起人 傅偉珊(左)

 

它(在來米)是臺灣的原生米種 它同時也是我們客庄飲食、米食當中會運用到的,以在來米的一個作物來做一個復興的一個行動,或許我們可以去做一個示範的一個種植的場域 或是說我們以在來米的一個主題 我們去設計一個所謂的餐桌 或是一個走讀。

農園主人 劉明芳(左)

 

因為現在在來米基本上都是用來做加工比較多,比方說做米粉或是做粄條,很少人直接煮成飯來吃,受限加工之故,不可能自己種少部分少部分,像蓬萊米我們可以自己種少量,種來自己吃可以,在來米要加工,收割後要晒,晒了之後又要放,它要放一年變舊米後,才能用,我們一般人家不可能種了還要找地方來存放。

 

純民間自發組織的小團體「客庄慢食組織」,3月正式成為國際慢食組織的一員,雖然沒有公部門經費挹注,雖然只是剛萌芽的小規模組織,但他們相信慢食理念可以改變地方。

客庄慢食組織發起人 傅偉珊(左)

 

只是說在目前可能在資源比較不足的一個情況下面,我們可能還是會先從一個比較小小的行動先開始去慢慢做,然後去慢慢的滾動,也像我們去年從發起小聚的概念一樣,然後去慢慢讓更多人去知道跟響應,當然我們這邊的任務就是希望說可以協助他們怎麼樣結合慢食的議題,然後重新去包裝,然後再去推廣我們的自己家鄉的一個客庄的文化。

 

先蘸一下粉 就不會黏到。

採訪/撰稿 宋宇娥

攝影/剪輯 蔡裕昌、江長銘

從土地到餐桌、從作物到食物、從食物到常民生活的點滴事物,這群青年努力從味蕾記憶,一點一滴拼湊出屬於客庄慢食的生活實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