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看傳統產業創新的故事,傳統客家柿餅隨著時代改變,銷量遠不如前,苗栗公館柿餅加工廠第二代林聖欣,不甘心看到柿餅不受年輕人青睞,他開了一間以柿餅為主要特色的咖啡館,努力研發柿餅新吃法,融入西式甜點作法,製作出柿餅核桃乳酪、柿果卡士達、柿霜拿鐵等,希望以中西合併的方式賦予柿餅全新風味,吸引年輕客群的目光。


 

在苗栗公館鄉鄉間道路旁,有一棟素雅的建築,大大的招牌上寫著柿餅加工站,一旁的建築裡頭可是有令人驚喜之處。

簡單帶有工業風格的裝潢設計,這裡其實是一間咖啡館,老闆是柿餅加工廠的第二代林聖欣,只見他正在製作他研發的創意點心。

[創意咖啡館 老闆
林聖欣]
這個奶油乳酪很容易油水分離,所以是我們還滿難克服的,所以我們,這我們試了很久,然後才試到一定的比例。

在攪拌機裡攪拌好餡料後,林聖欣把它擠入這一顆顆黃橙橙已經挖空的柿餅中。

[創意咖啡館 老闆
林聖欣]
擠出來的時候,一定要順著這個旁邊,周圍這樣轉圈,轉圈,這樣子擠出來它才比較會飽滿,比較飽滿,那個形狀才會漂亮。

當中式點心柿餅,搭配西式餡料核桃乳酪,激發出全新火花,會有這樣的創意發想,是因為林聖欣想挽救家中柿餅銷量下滑的危機。

[創意咖啡館 老闆
林聖欣]
是以前921,到SARS,就是到雷曼兄弟連動債的時候,台灣經濟已慢慢下坡了,民生消費力會比較弱,那如果民生消費力比較弱的時候,那當然我們的產品就會跑比較慢,不要說我們的,大家的這個環境下,大家都是。

童年時光都在柿子園和柿餅加工廠度過的他,其實一度相當排斥接下家族產業。

[創意咖啡館 老闆
林聖欣]
我跟我爸、我媽,還有我弟弟,四個人就住在工廠這樣,幾乎就是說,放假的時候就是幫忙爸爸,去翻柿餅,因為太陽晒,晒了以後,每一顆都要翻過,它的,它的受力面,受風面才會均勻,以前小時候就是這樣,所以,我們對家族事業,會覺得比較,覺得不喜歡,不喜歡啦,因為沒有童年。

但當兵後林聖欣心想,身為長子的他,遲早還是要接下家族事業,那還不如早點回鄉,於是他帶著轉型的念頭,決定翻轉家中事業。

[創意咖啡館 老闆
林聖欣]
問題是說,你柿餅,又是中高年齡層才會買,我就會想說要進化,要優化,可能要做新的產品出來,把目標投資在,新的族群身上這樣子,那傳統產業的柿餅,不會說,只有中高年齡層,跟新一代的也要做一個銜接,那最好就讓它接軌起來,不會有一個斷層這樣子。

就算一開始與父母親理念不同,甚至有人不看好,但林聖欣還是自己籌錢開了咖啡館,找來志同道合的夥伴,不斷研發柿餅新吃法,透過持續不停的討論,激發出新的創意。

[創意咖啡館 主廚
徐珮慈(客籍)]
就是有跟老闆討論到說,就是柿餅就只能,就是都是冰冰的這樣子,然後我說,沒有,沒有其他,其他的一些,對這個產品改良的構想嗎,希望就是,柿餅有更多不同的面貌,呈現在大家面前,因為這也是一個傳統產業,但是如果,我們再去把它創新的話,就可以,就是,發掘到更多更多的可能性。

[創意咖啡館 老闆
林聖欣]
休息的時候,大家就聊聊天,就像當開會一樣,大家就會想說,這個地方要補強,還是說我們下個計畫要怎麼走,然後呢,要到達什麼程度,還是有新的產品要出來。

年輕人的創意無可限量,他們將柿餅融入西式甜點中,研發出一系列甜點和蛋糕,再加上精緻的擺盤,讓柿餅質感大大提升,就連柿霜也被加入到咖啡裡,顛覆大家的味蕾。

[客 人]
因為我覺得它跟外面的,就是外面的柿餅,吃起來口感不太一樣,就是很有,滿有創新感,對,然後,它跟那個乳酪搭起來還滿,滿絕配的。

甚至還將柿餅加到沙拉裡,鹹甜滋味一絕,除了將柿餅入菜,林聖欣也把家鄉特產覆菜、芋頭加入創意餐點中,期盼帶動在地產業。

[創意咖啡館 主廚
徐珮慈(客籍)]
我們有一天就突然發現說,其實柿餅啊,它除了,搭配沙拉醬很好吃,它其實不管是做像凱薩沙拉,它其實做那種和風沙拉,就是酸甜再帶點芥末味道的,其實也跟柿餅很搭。

[創意咖啡館 老闆
林聖欣]
像我們結合在地的芋頭,公館的芋頭,去做卡士達,包在我們的柿餅裡面,另外我們也有出那種的覆菜,匈牙利覆菜烤豬燉飯,我們在處理這個豬肉的時候,我們是用,匈牙利式的做法,就是匈牙利式的香料去下,做醃料,去做基底,然後再結合我們公館在地的客家覆菜,然後,沒想到,沒想到也是,味道就是很搭。

從產地到餐桌,林聖欣以創意手法,賦予柿餅全新風味,創造市場差異化,吸引年輕族群目光,甚至他也積極開拓外銷市場,一心讓傳統產業年輕化,要用柿餅闖出新天下。

採訪/撰稿 吳怡君
攝影/剪輯 蔡裕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