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夜市商品五花八門什麼都有,那麼點一齣戲來看如何?去年在花蓮的自強夜市,有個「夜市劇場」,民眾花個十塊、幾十塊一百塊,就可以「現點現看」,引發不少的關注與討論。其中一個參加的「山東野劇團」,在藝文資源較缺乏的花蓮,十五年前便成立了。這次他們與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學系「公園好朋友」團隊合作,邀請花蓮各領域的藝術家,還有當地里長、居民,推出「夜遊」,在巷弄中的六個場景,演出六個戲劇創作,藉著每齣不到十分鐘的小戲,觀眾與創作者、居民有了不同的連結,劇場也更有在地面貌。
夜幕低垂,燈火通明的街道上人來人往,夜晚的花蓮依舊熱鬧。小巷弄裡,民宅前掛起了燈籠,咖啡店才正要開始營業==ns==

老闆娘招呼著客人入座,唯獨一位客人被留在門外==ns==

原來他是老闆娘分手的情人,他的出現,讓老闆娘的心情隨之起伏==ns==

這一晚,咖啡店化身為劇場,不斷地上演著分手的戲碼。客人除了是觀眾,也可能參與演出==ns==

[《夜遊 分手》創作者
賴舒勤]
因為分手這件事情,是不能虛假,就是我在練習那個東西要那麼重、那麼重,然後每一次我都希望是真實地,讓那個大家能夠感覺到,所以我覺得它的功課又更不一樣一些,就是要那麼重複,可是你又要那麼真,去處理到真實的部分,我覺得這是滿耗體力的,就是你要怎麼做才會是,每一場都有給到他們一樣的份量的東西。

離開了咖啡店,一行人走進了一個鐵門裡的空間,大家坐在沙發上,男主人在一旁煮著紅豆湯,他說這鍋湯裡有著他滿滿的思念

男主人還邀請了一位觀眾,陪他一起煮。除了身歷其境,大家還可以在電視螢幕上,從不同的角度來欣賞這場演出。

[《夜遊 相思》創作者
吳政樺]
我覺得觀眾也喜歡,看到自己出現在螢光幕裡面吧,我覺得是有不同觀看的角度,他可以看現場的演出,那他也可以就其他觀眾也可以看到就是朋友在鏡頭裡面\\然後投射出來。

像這樣讓觀眾拿著地圖在巷弄間夜遊,在民宅裡看戲,不只在花蓮是第一次,許多觀眾也沒體驗過,感覺非常新鮮。

[觀眾
Nakaw Putun]
從第一場開始就是,每次進去之前都會說好好玩,好好玩,出來也覺得好好玩,對,我覺得這個其實,如果花蓮就是,有這種小的,不同的戲劇的,就是一直慢慢地發生,它,或許它不是一個專業劇場的表演,但是它其實可以在人民的生活裡面,然後可以有一些漣漪,或者是說,原來花蓮,原來那麼有趣。

[《夜遊》導演
曾恕涵]
那我覺得「夜遊」最大的不同還是,我們是有安排的,不管是整個觀眾走動的路線,還是,還是觀眾看戲的內容,創作者比較大的挑戰是,他一個人要對七、八個人以上,就是那個,對表演上來講如何去做切換,然後怎麼樣還是讓其中一位觀眾或是兩位觀眾是融入在那個劇情裡面的==ns==

曾恕涵是花蓮「山東野表演坊」的團長,也是這次「夜遊」的導演與編劇。這次集合了各領域的藝術工作者,以「戀愛」為主題分為六個場景,主要都在「溝仔尾」,希望帶給觀眾一個充滿驚喜的夜晚。

[《夜遊》導演
曾恕涵]
那我希望說我可以用比較親近的故事,讓觀眾可以重新走入溝仔尾,然後,對他們來講不是一個太負擔的主題,所以就覺得愛情這件事情,我們有很多過去的回憶跟未來的期許是,最適合放在這個上面的。

[觀眾
黃湄琇]
這時候走進來這個社區,然後在社區又發現有不同的,年輕的,或者一些劇場的表演,我覺得對這個地方的感覺又有不太一樣,可能下次白天走過去的時候會覺得,欸,上次在這裡看的表演,然後它就變成一個特殊的記憶。

像「夜遊」這樣結合在地空間環境的表演,並不是首創,但在國內不普遍,在花蓮更是第一次。其實最初的概念,是來自於四位東華大學學生的發想。

[東華大學藝術創產系公園好朋友 成員
潘姿彣]
在10點這一刻,店家關門了之後,宵夜店又會起來,所以其實晚上是一個還滿有趣的時間點,然後我們又會覺得說那為什麼那麼有趣的時間點,為什麼不能晚上看戲,對,因為我們都很喜歡看戲,然後就覺得說那不如就在花蓮做一場晚上的看戲這樣子的事情==ns==

於是四個愛看戲的女大生,就與在花蓮成立15年的山東野表演坊合作,經過一年的籌劃,從一開始的夜晚美食,不斷的沙盤推演行走路線,才發展成現在的「夜遊」。

[東華大學藝術創產系公園好朋友 成員
李沛潔]
我們最,最希望就是,觀眾能夠自己發現這個社區的美好,所以我們就是發個地圖,你想怎麼走就怎麼走,那之後發現,能夠配合我們集中在成功街上面,所以我們路線就是,以花創為中心,然後走到成功街分成兩條==ns==

夜遊以花蓮文創中心為起點,其中的24棟,不僅是「夜遊」團隊的發想基地,也是其中一個表演場地。

[花蓮文創產業園區營運處 副總經理
傅廷暐]
我們有一個party,然後加上一個夜遊花蓮老街,這樣子的一個行動的劇院,是一個很好的體驗,而且呢,對我們現在花蓮老街來講的居民,它也是非常好的一個,跟傳統跟現在做結合的一個模式==ns==

有人觀看,就形成表演,每一個角落都可以是劇場。這樣的嘗試,甚至對創作者來說,都是第一次。

[影像提供〈再見〉創作者Djanaw]
[《夜遊 再見》創作者
Djanaw]
這邊的空間不是我們一般熟悉的舞台,就是你要呈現的是,可以跟這個空間搭配你想要講的故事,其實是很難做得到的,因為,可能這個空間不一定是符合你的需求,所以我覺得在這一方面有,給我一些比較多的一些挑戰跟問題這樣子==ns==

[影像提供〈再見〉創作者Djanaw]
透過簡短不到十分鐘的小劇場,要讓觀眾看戲沒有壓力,很快地便能輕鬆融入表演氛圍,感受當中的意涵。

[《夜遊》導演
曾恕涵]
比較隱喻,然後比較是物品連結的方式,讓觀眾自己去找線索,但是每個片段又是各自獨立,所以它可以在,享受在這故事之後,遊走在那空間可以再次細細地去品味說,喔,原來我在「告白」看到的紅豆,是不是也就是「相思」煮的那個紅豆,對,然後我在,我在「見證」裡面看到的當舖的前面兩個女主角,她們在戴的那個項鍊,是不是就是「分手」的那個項鍊。

[《夜遊 分手》創作者
賴舒勤]
希望他進來然後,不只是我好像給他什麼,是他能夠放下心防地體驗到,演員給他的情緒,然後是溫柔的,是難過的,那個東西它是可以,很舒服地吞嚥進去,而不是我強塞給他==ns==

一瓶瓶的紅豆,代表的是愛意,每一段戀情幾乎都是在告白之後才開始,過程中會經歷甜蜜與煩惱,當然還有許多的尷尬,說不出口,所以當觀眾在觀賞這一齣「告白」的演出時,要陪著創作者練習告白,跨出那一步==ns==

[觀眾
余同學]
剛開始的時候就想說,為什麼是我,為什麼是我啦,可是上去之後既然,就想說既然要演的話,就把它演好吧。

[《夜遊 告白》創作者
劉宇宸]
我們這種互動式的劇場,差異就是說,觀眾會覺得,欸,我也在裡面,你會覺得說你責無旁貸,你就是會在那個其中。你會,你會期待說,我待會會不會跟這個演員會有什麼互動,什麼火花產生。

沒有誇大的鋪排,民宅就是表演場地,活潑的屋主花花也是表演者,她的攝影師角色就是真實的自己。

[《夜遊》協同創作者
張麗華]
那我本身自己就有在攝影,我跟她的互動就是,她到了一個高潮點的時候,我就會切入一段音樂,然後突然,突然切入 ,然後告訴新人說看這邊看這邊,我要攝影這樣子,然後讓觀眾會有那種就是驚訝感說,怎麼後面還有人出現,然後為什麼劇情演變到這裡了==ns==

下樓轉個彎,走到一樓,另一位屋主獨自在沖煮咖啡,==ns==而白色大屏幕上呈現的剪影與聲響,就是他的內心世界。

[《夜遊 過期》創作者
坦克]
有點像是獨白吧,或是一個情緒的、衝突的情境,那不管是那些甜言蜜語,還是很傷人的話語,其實在我們眼中看來,或是在我們的耳中聽來,其實它都不是一個很永恆的,對,那我們就想要藉由我們,用聲音跟肢體的方式,把這個衝突,在戀愛之中的這些話語的,不永恆的衝突把它顯示出來==ns==

[影像提供〈過期〉創作者坦克]
曾經是花蓮最繁華風化區的溝仔尾,沒落之後,就連白天,巷弄裡也沒什麼人,夜晚更顯得落寞。這次「夜遊」的團隊就把這裡當成主要的演出場地,帶領觀眾在過去的紅燈區穿梭。

[《夜遊》協同創作者
王賓國]
結合在地,然後還有,反映出花蓮這邊的一個,溝仔尾這個地區居民的一些生活樣貌,對,而且他是直接進入到民宅裡面,其實那樣子是非常貼近的,貼近生活,這邊的在地生活。

[花蓮市主計里 里長
張憲聰]
讓一般人對我們溝仔尾的印象,不再僅限於就是說,風化區,因為溝仔尾有很多外面來的人,外來的人,他把他們的習慣,風俗習慣帶到我們這個地方來了,那就變成我們這裡人文薈萃。

經過每個不同的場景,一集又一集的劇情交錯發生著,走著走著來到了里民辦公室,夜深了,里長伯依舊為大家服務,==ns==只是今天他跟山東野表演坊的夥伴,不僅要為觀眾解籤,還要讓大家對溝仔尾有全新的認識。

[花蓮市主計里 里長
張憲聰]
能夠讓人家知道花蓮絕對不是沙漠,這種機會到哪裡去找,作為一個花蓮的人,作為一個溝仔尾的人,溝仔尾的人,我們不把握這個機會,那就太可惜了。

[東華大學藝術創產系公園好朋友 成員
溫孟軒]
一輩子都是住在那裡的鄰居,然後他就是,他就是有跟我們分享說,他覺得這樣子還不錯,因為從前那邊有很多戲院,然後現在我們又把人潮帶回來,然後就是讓他們,有那個更特別的感覺。

相較於西部地區,花蓮民眾較少有機會參與藝文活動,當然不會有固定的藝文消費,儘管這樣做很冒險,這群年輕人還是願意大膽嘗試,也找到店家一起合作,布置為展演的空間==ns==

[影像提供〈見證〉創作者劉家安]
[《夜遊 見證》創作者
劉家安]
看起來就是平常、平凡的生活,就像我們平常看到的,沒有什麼不同的地方,不過我們就安排,人在裡面,我希望他們說,走出去後,走出去,他們會看到,他們的生活,他們身邊的人,他們身邊的空間,去想說,這有什麼不一樣。

由於加入了劇場元素,這次在花蓮的夜遊,成了與眾不同的體驗。有了居民的參與,劇場更有了在地面貌,而不只是劇場人的事。在藝文資源相對較少的後山,藉著這樣的創意能量,或許能日漸茁壯,發展出屬於花蓮的劇場文化與藝術形式。

採訪/撰稿 吳詩禹
攝影/剪輯 賴冠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