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日治時代,日本政府看中台灣的土壤及氣候,大量推廣種植甘蔗,並在各地成立製糖會社,位於光復鄉的花蓮糖廠,曾是台灣的糖業重心,砂糖年產量最多可達四萬七千公噸,光復甚至有小上海的稱號,由於需要人力,糖廠南邊也形成了一個大和移民村,聚集了來自宜蘭、桃竹苗、雲林及38年來台的新移民。大和村因為糖業而成立,也因為糖廠停產而沒落,如今逐漸轉型觀光,大半輩子在糖廠工作的員工,也成了導覽人員,要讓「蔗工村」風華再現。一匙匙挖著雪白的冰淇淋,臉上滿是幸福滿足的表情,來到位於光復鄉的花蓮糖廠,必定是人手一碗冰淇淋。

<照片提供:花蓮糖廠>

熱鬧的人潮、素雅的日本宿舍、高聳的煙囪及甜到心頭的冰淇淋,可以說是一般人對花蓮糖廠的印象,花蓮糖廠曾經是台灣的糖業重心,砂糖年產量最多可達四萬七千公噸。

[花蓮糖廠
員工 楊孟瑤]
大約在民國66、67那時候,那時候最好的,那時候生產的甘蔗量,我知道那時候進來的時候,過年的時候,才休息兩天而已,差不多十月分開始就要壓榨甘蔗,一直到第二年的五月分才有休息。

當時整個花蓮從北到南,可以說是一望無際的甘蔗園,而糖廠所在地的光復鄉,更因此得以發展。

[花蓮糖廠
員工 楊孟瑤]
在光復這個地方,因為有這個糖廠的關係,我們光復其實在整個花蓮縣來講,算是一個很大的鄉鎮,這邊有一點點像,這裡附近差不多可以稱做,像小上海那樣的稱呼了。

即使曾被稱為小上海,但70年代後,隨著人工成本增加,開放砂糖進口,花蓮糖廠逐年減產,在2002年正式停爐。

[花蓮糖廠
員工 楊孟瑤]
就民國9年開始設立,到民國91年的4月2日,我記得最清楚,生產最後一包糖,我們這個就整個停工了。

一天平均處理三千噸甘蔗的機器停止運轉後,就被鎖在不見天日的廠房裡,好在近年來的觀光風潮,才漸漸被世人看見其價值,而花蓮糖廠也開始引入人潮,導覽解說。

[花蓮糖廠
員工 劉清梁]
我現在站的位置就是火爐,這個火爐以前燒火的時候,差不多有1100多度,裡面有1100多度,甘蔗在那邊榨乾後,會從這邊流下來,我們的甘蔗渣不是在這邊燒,是在這裡面空間上,在上面著火就燒掉了。

<這樣抽出來,讓糖留在這裡,抽出來以後我們用這個玻璃,把裡面的糖用這玻璃這樣轉讓它掉下來,然後這個推進去,然後拿這個玻璃拿這個糖稍微吹開來,用放大鏡對著這個燈去看。>

無論從壓榨機械、製糖結晶等工序,糖廠員工無不如數家珍,大半輩子都在糖廠工作的他們,現在都搖身一變成為導覽人員。

[花蓮糖廠
員工 楊孟瑤]
因為這個糖廠,民國九年就設立了,所以很有文化的價值,所以我們就配合文建會,我們就有做文化資產再生利用的這個計畫。

依靠這個糖廠生活的還不只這些員工,早在糖業興盛的年代,光復鄉附近的村落也都是依靠這個糖廠,才得以生存。

[花蓮糖廠
員工 楊孟瑤]
那時候糖廠這邊最多人的時候,有超過400人,如果說這邊要依靠糖廠、包括這些砍甘蔗的,甘蔗採收的,然後種的,大概超過3千到4千個。

由於製糖需要大量人力,因此早在日治時期,除了日本移民外,日本政府也從台灣各地招工,更在光復鄉設立移民村,在花蓮糖廠的南邊就有一個叫做大和的移民村。

[大和蔗工的厝發展協會
理事長 蔡岳維]
在1917年那時候還是日治時代,日本人發現這個地方,有很大片的土地,所以決定在這個地方,做一個以甘蔗(為主)的企業。它把這個地方命名為大和,其實他們(日本人)也用了很多詩來詠頌這裡,譬如說青山圍繞做圍牆,大和你是美麗的地方。

大和包括現今的大富、大豐等四村,住民大部分是宜蘭、雲林、桃竹苗及外省移民為主,又多是擔任蔗工,當地人稱為「會社工」。

[蔗工
楊秀美]
因為我出生,我爸爸就已經開始犁田,牽牛犁甘蔗園,把我們養大,我在這邊讀書後,我也是做會社工,會社工作做到我嫁老公,我老公也在這邊工作,我老公就駕駛一台鐵牛車,種甘蔗要載甘蔗苗。

17歲便在蔗園裡工作的楊秀美,無論是父母、丈夫甚至是小孩,可以說都是在蔗園裡長大的。

[蔗工
楊秀美]
我的小孩從出生兩 三歲,就綁在鐵牛車上,綁在鐵牛車上,如果天氣好,那個管理員就幫忙顧小孩。我們就可以專心工作就有賺錢。我最小的孩子就說,這不是人做的,這麼辛苦會做死人對 這會做死人。

即便工作辛苦,但在60年代,花蓮糖廠產糖巔峰時,據說大和就曾有一萬多人,平日在大富車站出入的,就有三百人以上。

[蔗工
徐雙福]
我差不多14、5歲的時候就有戲班,也有戲院,也有茶室,茶室有兩、三間,也有撞球場兩、三間,麵店也有好幾間。

[大和蔗工的厝發展協會
理事長 蔡岳維]
我們常講說,會社工是甘蔗命,它跟甘蔗一樣,被榨完之後人家就丟了,所以,在2002年,台糖一個不預警的說,我們不種甘蔗了,你們這些工人我們不要了。

火車隆隆而過,未曾在大富車站多做停留,即便每天有五班車固定停靠,卻不見遊客,這就是大和沒落的寫照。

[大和蔗工的厝發展協會
理事長 蔡岳維]
這些人忽然之間一夜之間,早上起來他沒有工作了,所以太多人要生活,所以慢慢的就遷移出去了。

[蔗工
徐雙福]
(以前)很多人,就說這個學生就好,現在剩下2、30位,全校剩下2、30位,最多人的時候600多人。

六月初,大富國小舉辦畢業生返校同學會,不同於平日全校只有30個學生的冷清,大富國小難得人聲鼎沸,不難看出這幾年的巨變。

[蔗工
楊秀美]
我七、八歲的時候那時候村裡面還很多人,我在這邊讀小學的時候,一班就有五十多位,一年級就有兩班,就很多人,我在這邊嫁老公以後生了小孩,我的小孩一班剩下五個人而已,所以說人就越來越少了。

隨著製糖產業畫下句點,大和人漸漸離開了,曾經濃郁的糖香,也飄散遠去,但有人就是不願這個香味就此消失。

[大和蔗工的厝發展協會
理事長 蔡岳維]
例如這個甘蔗排骨,很多人看到說哇 這個有點像是馬鈴薯,一口咬下去,原來是甘蔗,像這個甘蔗茄子,甘蔗茄子,它兩種不一樣的食材,茄子是軟的,甘蔗是硬的。

2006年,一群大和村民聯手打造了大和蔗工的厝。這棟古樸的建築,原是當地移工看野台戲的戲院,經過村民的維修現在變成留存蔗工記憶的餐廳。

[大和蔗工的厝發展協會
理事長 蔡岳維]
你進來之後,你吃得到甘蔗,你看得到甘蔗,或許你還聞得到甘蔗的東西,這樣的呈現下來,這樣的經營下來,它的結果是很多人對這樣的記憶,幾乎是很深刻的。

暖暖的火鍋端上桌,有別於一般的火鍋,湯底是濃郁的擂茶風味,結合客家特色與甘蔗素材,是這裡的一大特色。

[大和蔗工的厝發展協會
理事長 蔡岳維]
你開始吃的時候,會覺得苦苦的,那是茶的本味,然後慢慢的會轉為有一點香,可以咀嚼,再後來休息一下,茶會回甘,首先苦,然後甜,再變甘,這多像客家人,他的生活模式。

大和蔗工的厝,不僅承載著蔗工的記憶,更希望能成為大和風華再現的火車頭,讓世人重新認識這個移民村。

[大和蔗工的厝發展協會
理事長 蔡岳維]
你如何讓這個村子風華再現,透過文化的角度吧,透過文化,透過一些藝術文化,產業的話這裡當然不行,它天然的資源或是它的條件不夠,所以我想說利用記憶,利用文化記憶這東西,如果能夠展現出來,我覺得還是蠻有希望的。

一波波觀光客湧入花蓮糖廠,也有一批批人潮離開大和,繁忙和寂靜的畫面,同時出現在因糖業而興衰的聚落,花蓮成為世人的焦點,大和卻為眾人淡忘。而滿載記憶的餐廳,希望重啟時光隧道,讓蔗工村以另一種方式繼續存在。

採訪/撰稿 陳君明
攝影/剪輯 蔡裕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