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竹縣橫山鄉有個地方叫做九讚頭,也就是現在的新興村,是個純樸的客家莊,這裡的九讚頭車站,在內灣支線上,現在或許並不怎麼受到注意,但它從前卻是水泥產業重要的貨運站,在這項產業漸漸沒落後,如今在地居民希望能夠以半世紀來的特殊歷史、以及文化特色,讓九讚頭再生。恬靜的街道,純樸的氣味,小鎮裡平實的感覺,讓人一走進這裡,馬上感受到一種舒服與安詳。新竹縣橫山鄉的九讚頭,是個開墾超過百年的小村落,除了靠傳統農業和小生意過生活,這裡也是橫山鄉的行政中心,不管鄉公所、衛生所、代表會通通都在這裡。
可能你聽過九讚頭,或許你根本沒聽過,但你一定好奇,這裡為什麼叫做九讚頭呢。幾個原因之一,聽說是最早以前,這裡長滿了整片九讚樹,但比較令人疑惑的是,九讚頭怎麼總是被人唸做「狗」讚頭呢。
新竹縣橫山鄉的行政中心這裡,大家叫它九讚頭 ,聽說是幾百年前,這裡有很多的九讚樹,所以叫久了,大家把它叫做九讚頭,不過明明是九讚樹,為什麼經過這麼多年以後,卻變成「狗」讚頭呢。
[橫山鄉長
溫文結]
九讚頭還是因為,以前種很多九讚樹,目前這九讚樹還有,目前還有這種樹種,所以這九讚樹喔,我們比較可考的考據,比較能夠讓大家信服的,就是九讚樹,所以你說那樹名還是,叫做九讚樹不是狗讚樹,也不是狗讚頭,叫做九讚頭,因為九跟狗,因為一般客家人講話,偶爾會有一個諧音,像有人說回娘家,我要回娘家,不是我要回娘家,所以也有人會有這種,錯誤的講法。
[新竹饒平客家協會
理事 劉康國]
一個口音而已,照道理叫做九讚頭,不然就九芎頭,等等這樣的講法。
不管是讀音改變,或是歷史緣故,既然是傳說而來,地名怎麼唸,好像也只能隨各人喜歡,而距離名聲響亮的內灣很近的九讚頭,除了地名引人好奇,它的傳奇更多是來自旁邊這座不起眼的老火車站
位在內灣支線,看起來很老舊的九讚頭車站,目前被台鐵設定為簡易車站,行駛的車輛都是柴油客車,雖然車站周邊站房屋頂,都已經長滿雜草,剪票口欄杆也都年久失修,開始生鏽,但看看資料,這裡可曾經是台灣第二大貨運量的火車站
1950年12月開始設站,到2001年9月1日改為簡易站,九讚頭車站五十年的榮景,最主要就是附近熱絡的水泥廠貨運業務,尤其看看月台旁邊,這些超過八條鐵路的規模,就可以知道,當年的九讚頭車站,真的是一等大站
[橫山鄉九讚頭鄉親]
還是甲等站的時候,有兩個站長,竹東站都還沒有這車站規模,普通以前車站,都只有一個站長而已,沒有人交替,這甲等站非常忙。
[橫山鄉長
溫文結]
當時這裡是一個,煤礦也是水泥的集散地,集散地的時候所以當時,這九讚頭這裡,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車站,麻雀雖小但是五臟非常俱全,所以九讚頭成為我們這鐵路支線,十個車站中非常有名的一個車站。
因為貨運量很大,人車進出跟著多,久而久之開店做生意也越來越多,車站旁邊甚至整個橫山鄉,也都因此熱鬧非凡,連帶發展了本地的經濟。
[橫山鄉九讚頭鄉親]
火車喔,它直接內灣到新竹的,每天都很熱鬧,都很多人上下車,不少人,這做生意的人也很好,那時候車也很多,水泥車也很多,這些車停到大馬路,還有停車場,那開車的人,以前大卡車啊,一個人一定會有,一個開車就會有兩個助手,那時候多少人啊,是啊快到傍晚的時候,餐廳多熱鬧啊。
當年的車站和小村莊能夠風光幾十年,靠的就是旁邊這一棟一棟,看起來十分壯觀的水泥廠,曾經整個台灣甚至許多亞洲國家,都需要它出口來協助建設,因此九讚頭的發展,當然是最直接受影響。
同樣的事情總有一體兩面,拜水泥廠之賜,九讚頭附近的房屋,許多年來也覆蓋了一層厚厚的灰,如果這算水泥工業的特色,那麼發展經濟的代價,其實也很大
[橫山鄉九讚頭鄉親]
以前這的水泥粉早上起來,多麼厚啊這地上,那黑黑的水泥粉啊,不能看啊,以前眼睛打不開,風一下子吹來的話。
[新竹饒平客家協會
理事 劉康國]
以前上學也好放學也好,走到那裡啊,絕對是滿臉淚痕,因為那灰塵很大,那時候的空氣污染,防治沒那麼嚴格,所以呢你要是穿白的衣服,就比較沒關係,你要是穿黑的衣服,走過去就變成白的,路邊的電線,比如說它是小指頭那麼大條, 它過了一段時間,它會變大拇指這麼大條
回想過去大家記憶猶新,但不知道該高興還是煩惱的是,因為水泥出產已經不像過去那樣龐大,如今九讚頭雖然已不像從前灰濛濛一片,不過相對經濟發展也完全停頓下來,不但大街上冷冷清清,車站更變成了無人看守的簡易小站
曾經是全台灣第二大貨運列車站的九讚頭,經過幾十年的運轉後,現在已經變成一個沒人看守的招呼站,不過在經過這麼多年歷史風華以後,難道就這樣逐漸荒廢掉嗎,當然不是,現在在地方人士的結合下,現在要將它全新推動,變成一個再次重生的歷史車站
好光景總會過去,歷史卻不會消失,經過幾十年的繁忙運轉後,雖然現在的九讚頭車站,時刻表上顯示沒有幾班車,月台也經常空空蕩蕩,但能不能把記憶變成真實,甚至結合內灣觀光讓老車站重生,很多人正在規畫
[立法委員
邱鏡淳]
做一個(觀光)轉運站,這前面全是鐵路局的土地,所以以後做個轉運站,車子來的時候就停在這裡,來到這裡坐火車進去裡面(內灣) ,逛完以後再回來這裡,因為裡面停車場沒那麼寬,所以跟著前面這個小車站,要綠美化甚至於要改造,活化成一個地方產業文化,陸陸續續現在鐵路局,陸續在整建中
[橫山鄉長
溫文結]
雖然現在人口沒那麼多,運輸量沒那麼大的時候,不要就從此把它廢棄,很好的這個車站歷史,它的骨架能夠保留完整,讓這後代子孫,能夠永遠可以大家做一個懷念
曾經是全台灣第二大貨運量的車站,如果能夠重新改造,表現特有的水泥文化,成為新的觀光景點,絕對是鄉親歡喜的事
而在九讚頭另一邊,這些掛在空中,來回輸送原料幾十年的水泥纜車,其實也是這裡或說是橫山一大特色,尤其對當地人來說,那曾經是一個印象深刻的記憶
[新竹饒平客家協會
理事 劉康國]
那很嚇人很可怕,什麼情形呢,以前我還小在學校讀書時,那個流籠才做好才開始跑,因為我在民國五十三年,五十二年念小學那時候,偶爾你就會聽到,流籠掉下來,掉下來連東西車子整個掉下來,如果有一天,它要是停掉的時候,我們很想是什麼,可以將這個流籠,它的骨架鐵塔基礎先做好一點,是不是可以做一個簡單的,像是空中的纜車一樣
的確,如果能結合九讚頭文化再生,這條十公里長,專門用來運送水泥原料的纜車,應該是個不錯的特殊景點,但開發超過一世紀的這裡,當然不會只有產業特色,更多人不知道的,可能是這間隱藏在老街旁邊,外觀小小意義卻很大的,產婆廟
靈感堂,也就是當地鄉親說的產婆廟,據傳早在清朝嘉慶年間就已經出現,因為當時鄉下沒有醫生只有產婆,之後鄉親為了感念一位,接生過無數嬰兒的助產士,進而蓋廟祭拜,也成為少見的地方文化,經常吸引各地民眾來參拜
[九讚頭文化協會成員
劉琳妹]
這產婆廟是我們台灣都沒有的,因為很多人就聽到說,九讚頭才有這樣的,所以大家都要來看一下,到底這為什麼會這麼靈,所有來參拜的產婦也好,懷孕的媽媽也好 小孩子也好,祂都會保佑
除了參拜產婆廟,為了發展九讚頭這項特有民俗,地方有心人士還製作出這每個都姓九的可愛小布偶,除了具有保佑意義,還能推銷在地文化特色
[九讚頭文化協會成員
劉琳妹]
絭以前小孩子,我們都會用那絭戴著,後來我們就改成這個,八十二年的時候,我們九讚頭文化協會,要推廣的時候就將它做這個九娃娃,九娃娃讓小孩子戴著,戴這九娃娃就像是平安的意思,它為什麼會叫做九娃娃呢,它是跟我們九讚頭的地名姓,市面上要找這九娃娃也沒有,就只有是我們的文化
屬於九讚頭的娃娃,在感受香爐之後,讓參拜的人帶著祝福,也體驗了歷史風情,不過傳承文化不能只在大街上,學校裡也正在進行,尤其鄉土味十足的草編藝術。
現代的產業要再生,同樣屬於祖先記憶的,更不能輕易失傳,當地文化人士,透過學校鄉土教學,跑遍每個學校,就是希望將有意義的草編,深植到下一代
[九讚頭文化協會
理事長 陳文政]
像今天敎小孩子做這童玩也好,或是今天做其他我們用稻稈做的,其他動作也好,在以前農業社會當中,隨便都有大人教小孩做,問題是現在,要拿到稻稈都不簡單,更不要說做這些東西來玩,所以就想我們將以前,客家的東西撿回來
古老的手工技藝,近代的產業文化,在全國許多歷史小鎮中,九讚頭的地位可能還微不足道,但是在當地鄉親有心推動,以及用心規畫下,一個重生的水泥廠特色的小村莊,或許很快,就能被大家看到
採訪/撰述 謝佳凌
攝影/剪輯 蔡裕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