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縣卓蘭鎮鯉魚潭水庫旁,有一個台地,叫做壢西坪,早在廿年前就開始有農民經營休閒農場,近十年來更猶如雨後春筍,整個台地最多曾有近廿家的休閒農場,最近農委會更核定該區為新的休閒農業區,有人便滿懷期待,提出更多的新創意,希望休閒農業區能為當地的休閒產業增加助力。(記者陳君明、洪炎山)順著蜿蜒的台三線南下,在群山環抱的鯉魚潭水庫旁有一個鮮少人知的台地,名叫壢西坪,由於地勢高又平坦,早在日治時代,更曾被開發為戰備機場之用。

[卓蘭鎮西坪里
里長 羅錦源]
日本快要戰敗的時候,可能要藏飛機,就來這邊徵收這個坪,這個坪沒有這麼平,最後有樹的地方,旁邊有需要美化的地方,就用竹子拱起來,拱成藏飛機的房子,那房頂就用草繩去美化得花花綠綠。

日本戰敗後,壢西坪台地再度回歸農村景象,而台地旁更多是綠意盎然的景色。

<植物主要是這些百年的樟樹林,在樟樹林下空氣很好,樹頂上有很多的蕨類植物。>

像台三線旁,幾乎整個園區都隱身在樟樹林裡的這間民宿,便是進入壢西坪的門戶,旁邊保留著壢西坪重要進出動線的挑茶古道,而民宿本身早期則是製茶廠。

[民宿農場主人
詹更奇]
以前我們壢西坪上面,都是種茶,以前因為交通不便,沒有大馬路,摘好的茶葉,就用挑的挑下來,走這條路,挑到我們旁邊的茶會社的製茶工廠。

但隨著茶業的沒落,茶工廠早已改頭換面做休閒用,台地上大部分的茶農也都轉型成果農。

[卓蘭鎮西坪里
里長 羅錦源]
又種茶,茶後來又失敗,價錢不好,後來就有種一些香茅,大家生活就不是很好,後來柑橘不錯。柑橘有一段時間很好,有青果合作社會徵收外銷,就叫做柑橘專業區,叫做壢西坪柑橘專業區。

[壢西坪產業文化發展協會
理事長 呂姿億]
以前是柑橘專業區,那時候柑橘是因為價格很好,種的產量是很多,但是柑橘就是得到黃龍病之後,就是栽種下去,第二年、第三年之後就一直在死掉,這些年輕人在這裡生計就沒有了,他們自然而然就是往外跑。

<這個包的話要綁緊一點,風來會一直搖,我們要順著梨子的方向,長的方向,斜度怎樣,我們就要跟著斜度走。>

每年四月底左右在壢西坪,便看得到眾人忙碌著為高接梨套袋,柑橘過後,高接梨成為當地的重要農特產,像呂姿億現在套袋的梨樹已經50歲了,這些梨樹都是先生的爺爺傳下來的,由於先生早逝,20多年前嫁過來後,才開始學習務農的她,更需要克服農業沒落的危機。

[壢西坪產業文化發展協會
理事長 呂姿億]
第一年開始就整個家族,阿公、兒子、孫子就全部來,第一年玩得很開心,第一年之後我就有上網,我就有一些親朋好友,他們就互相介紹,我現在就差不多有七位認養了。

<那綠色的話,吃起來脆度 會比較有脆度。>

一年一萬元認養一棵梨樹是她最新的經營方式,不但讓認養人可以親身體驗農事,吃到自己親手種的水梨,農民也可以有穩定的收入,甚至為了讓遊客吃得安心,呂姿億也全面用無毒的方式來種植。

<這用以前要先攪拌一下,讓它均勻,裡面有黃豆、雞蛋、魚露、糖蜜還有十幾種微生菌在裡面。>

[壢西坪產業文化發展協會
理事長 呂姿億]
我之前長期用農藥,好像皮膚會癢,每次打完藥之後,馬上一定要洗澡,感覺皮膚會癢,但是我用(無毒)之後,所以後來我鼻子過敏也有好一點,皮膚過敏也比較好一點。結果效果真的很不錯,那吃起來的口感,客人的反應都很不錯。

產品受到好評外,自己的健康也得到改善,像專營小番茄、甜椒的王臺壹,在將自己的農場開放遊客採果後,也採用無毒農業的方式。

[觀光果園老闆
王臺壹]
我們以前去做批發的話,我們不會想說用有機的方法去做,因為不需要,沒有人看得到,而且我們只要安全採收期過了我們就採收,我們現在做開放的話,一年365天,幾乎每天都有開放,你不能說噴藥噴一噴,客人馬上摘了。

<像這種老葉,除非像這個老的,大概一個月就要拔掉,就不要管它,不然看到它怪怪的,趕快把它拔掉。>

只要稍微有老化、乾枯就要清理掉,以防止任何病變的發生,在不噴灑農藥的情形下,農場主人便需要花更多心力照顧,但也由於開放採果,王臺壹往往摘沒兩片,就要趕忙招呼客人。

<就一顆一顆摘,挑黃的來摘,比較青的不要摘,可以多摘一點,好吃又營養健康。>

[觀光果園老闆
王臺壹]
有時候一個早上工作,工作沒幾個小時,有時候手套剛戴好拔葉子,拔沒幾片客人來了,帶客人,其實這個我們要自己去安排。

四十一歲的王臺壹,在十幾年前回到壢西坪,接下家產經營觀光農場,算是年輕返鄉的代表,而張譯心也是在四年前,離開台中都會區回到卓蘭,而她選擇南洋風的民宿,做為經營特色。

[民宿業者
張譯心]
那時候也是會有一點懷疑說,我們這邊比較偏僻,適不適合會有客人進來,還好就是說和我弟弟的果園做一個搭配,來住宿的話就可以採果,騎腳踏車。

隨著休閒農業的興起,全台如雨後春筍般,隨處可見休閒農場,僅壢西坪台地就有17家,近年來有些農場經營不善,紛紛結束營業,而現有的農場,更急需再度轉型。

<這個是差不多七十年前用這種的,三、四十年前才開始用這種的。>
<經過高溫,精油就跑出來隨著水蒸氣跑上來,經過那個管下來。>

像是在壢西坪台地經營最大休閒農場的陳基能,即便在20年前就以花卉聞名,最近也面臨農場缺乏新意的問題。

[花卉農場老闆
陳基能]
這廿年來,其實我們花露早期種花還有做,以花做休閒的一個農場,是非常受歡迎的,遊客算是蠻好的,可是現在的農場大家都差不多一樣,也就是說大家的門檻都是一樣的時候,你就沒有競爭力了。

<我們今天用蘆薈的泥膠,加我們客家的香茅,我們知道香茅有抗菌、殺菌。>

延續自身香草的特性,再結合當地傳統產業香茅,演化出新的可能,這就是陳基能找到的新路線。

[花卉農場老闆
陳基能]
我們這個地方,我們祖先他在這個地方,在日治時代甚至更早,就已經提煉香茅油跟樟腦油,所以我就抓住這一點,以精油的故鄉來做一個歷史文化的故事,把我們的花香接在這個故事後面。

以香為主軸,讓遊客可以賞花聞香,更能動手製作香茅乳液、調製天然香水,甚至在餐桌上都可以享受到香草美食。

[花卉農場老闆
陳基能]
比如說我以農場的香草餐為主,因為我是香草植物、花、香草我加一點點水果,那是搭配而已,可是我們台三是以番茄做為主餐,就成為一個很大的特色。

內部自我的轉型外,更需要外部力量的支持,就在四月初,農委會正式通過成立壢西坪休閒農業區,業者們都期盼能因此得到更多的政府資源挹注。

[壢西坪產業文化發展協會
理事長 呂姿億]
這裡是水庫水源保護區,我們就是說希望藉由這個案子通過之後,整個周邊景觀這些,像我們要申請一些地方上的建設,比較容易,因為原本全部受限。

[休閒農場主人
詹更奇]
利用這個休閒農業區,政府有很多資源可以幫忙,做一些協助我們,不管是哪方面,比如說我們生態的解說,植物的介紹,甚至休閒的轉型怎麼做比較好。

然而,壢西坪人卻未必都這麼歡迎休閒農業區的畫設,地方民意代表就不諱言,壢西坪的休閒農場大部分都是外地人來投資經營,在地人未必能得到利益。

[卓蘭鎮民代表
謝永興]
坦白講(在地人)也不敢投資,也不知道目標在哪,將來會怎樣的情形發展也不了解,所以地方人士配合的意願也沒有很高,所以大部分是外地來的,比如說台北來的,台中來的,桃園來的。

[卓蘭鎮西坪里
里長 羅錦源]
另外開墾的路,是我們長輩,以前那一代人,辛辛苦苦得來的,開墾的路,現在外地人來投資,雖然有賺錢或沒賺錢我不知道,要看在我壢西坪的社區,像是老人會、自強活動要有一些回饋給我們地方。

此外,由於壢西坪名號並不如鄰近鄉鎮如三義、大湖等休閒農業區響亮,如何串連所有業者的特色與力量,更是壢西坪休閒農業區所要面對的問題。

[民宿業者
張譯心]
當然大家都互相合作那是最好的,彼此大家都有成長有進步,我是覺得還有待努力,因為很多景點都是外地來的,本地人就只有我們和一、兩家農場,可能要配合的話,要多溝通,做溝通。

[壢西坪產業文化發展協會
理事長 呂姿億]
因為每一個(業者)的觀點想法做法都不一樣,我們是盡量採用配套的方式,既然遊客來到這裡,我們就是希望說能夠,把他盡量留在這裡,做一日遊、二日遊。

鯉魚潭水庫旁的壢西坪台地,猶如行駛在大海的一葉扁舟,隨著產業衝擊的風浪,飄盪不定,休閒農業區的設立能否成為帶領他們航行的一盞明燈,還待壢西坪人的努力。

採訪/撰稿 陳君明
攝影/剪輯 洪炎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