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東部好山好水,出產的好米舉世聞名,還有農民努力研發,讓土生土長的花蓮米,得到日本國際好米大賽特獎!對米向來斤斤計較的日本人,都感受花東米的優質。對東部好米引以為傲,也影響許多年輕人,台東關山一位只有十三歲的小朋友,除了從小主動參與耕田割稻,他在九歲時就立志,長大後也要當一個種好米的農夫!讓花東米的傳承更增添了希望!沒有高壓電線的柴油火車,緩緩在田野間穿過,加上背後雲霧裊裊的山巔,這麼一幅像極油畫的景色,任誰都無法不為它讚美。跟西部景色最大不同,主要來自於這一整片綠油油,好像無邊無際的稻田,不只美化了花東縱谷,也讓花東地區的農民引以為傲,因為這裡出產的稻米,不只廣受青睞,更早已經是台灣好米另一種代名詞。

<記者STAND>
花東縱谷的米有多好吃,不用我說,大家都知道,不過這些厲害的農夫到底有什麼樣特別的技術,還是有什麼細心的照顧方式,相信很多人有興趣

因為始終給大家好吃、純淨的印象,花蓮台東所生產的稻米,一直在市場上有很好口碑,除了空氣新鮮,從北起花蓮玉里鎮,到南邊台東鹿野鄉的花東縱谷,由於被海岸山脈、中央山脈包圍,裡面的玉里、富里、池上、關山等鄉鎮,因為受到平原土壤土質,以及日夜溫差雨量均勻,再加上南北中央都有河川環繞,溪水終年不斷,附近又沒有工業廢水,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因此最適合稻作成長。 

除了天然優勢,努力更重要,這位玉里稻農彭鏡興,因為長期投入研究好米,2008年就勇奪日本米食鑑定國際賽大獎,讓台灣米第一次正式受到世界級肯定。

[花蓮玉里稻農
彭鏡興]
三點啦,第一就是說,你要知道你的稻子它缺什麼,你就要給它吃什麼,第一點,第二點喔,你要知道它缺多少,你就給它吃多少。第三點就是,你一定要很努力,像照顧自己的小孩去照顧它,你不可以懶惰,不可以馬虎,隨便啊沒關係啦,這樣水稻它也是最容易照顧的,但是你如果用心去照顧,很認真去照顧,它會表現很好給你

謙虛的的彭鏡興,不認為自己有多厲害,不過他認為,在耕作稻米時,一定要用人工方式,親自到田裡面慢慢除草施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可能把稻子照顧到最好 

[花蓮玉里稻農
彭鏡興]
我們耕種,做一個農夫,就要把這照顧作物,它有草有病有蟲,我們要幫它解決這些問題,像我現在拔這個,這叫做徒長,這徒長它會吃不會做,所以它以後不會結成稻穗,所以我們就要把它拔掉

<這是冷藏室,我們的穀子烘乾以後就放在這裡,需要再載出去碾,碾成米,那米碾好以後,再拿回來放在這裡,我們慢慢包裝,客戶需要我們再包裝給人家,所以這品質可以保持好,一年12個月365天,每天吃的米口感都一樣>

大手筆購買現代化的設備跟機器,過去二十幾年來,彭鏡興像許多農民一樣,只會種田不會賣米,把辛苦種得的白米交給糧商以後,雖然有很棒的技術和品質,但辛苦整年,所得無幾。於是幾年前,他開始擺脫傳統框架,自創品牌與包裝,直接上網銷售,甚至成立了產銷班,希望跟他一樣有心的鄉親,也能種好米賺到錢

[花蓮玉里稻農
夏寶明]
最難過的一點,我們生產的東西,我們沒辦法自己出價,全部被米廠啦、米商這些控制了,他們喊多少我們就賣多少,產品好,他們也沒有用比較好的價錢跟你買,所以說我們現在就一起自己主持產銷班來種米,自產自銷這樣來賣,提升我們的利益

雖然不比大盤商通路多,但是為了賺到原本就該屬於自己的錢,現在他們不但從秧苗栽種、生產施肥、收割碾米全部自己來,做出行銷對抗米商,還以優良品質得到許多獎項,也因此開發出更多客戶

<記者STAND>
因為有努力的研發,跟很好的環境,現在花蓮台東的米,差不多就是台灣最好米代表之一,但是經過這麼多年的生產以後,現在大家也擔心,年輕這一輩是不是以後會繼續來接班,甚至有小孩從小就會對這耕田有興趣了

很豪邁的地將搬運車開出來,看清楚點,竟然是個還算小孩的司機在駕駛,而且這台車還是基本款裡最大型的,現在才13歲的小司機彭思浩,住在台東縣關山鎮的電光里,從小就跟著爸爸下田,久而久之沒想到愛上了種稻,甚至在國小五年級、九歲的時候,就下定決心,將來要當一個成功的好農夫

[小農夫父親 
彭武麟]
他就看我每天種田那麼辛苦,他就想說,不然我會做的,我就來幫我爸做,放假在家裡,他都會幫家裡做耕田的事情啦,現在插秧機也都機械化了嘛,他就會開插秧機啊,如果到了插秧都結束了,施肥啦有的沒的,他就會幫忙送肥料給我們施肥這樣,比較投入一點以後,就變成說,他要是沒有能做到(耕田) ,就像是很不舒服那種情形

在關山電光里,稻米一向是最驕傲的農產品,跟不遠的池上比起來,因為同樣在縱谷裡面,品質絲毫不遜色,而彭思浩就在好米的孕育之下,對於種田越來越有興趣,一般小朋友熱愛的電動玩具,對他根本不重要

[台東關山小農夫
彭思浩]
就看爸爸一個人在家裡,感覺看他在種田很無聊,就來陪陪他,陪久了就很像感覺到種田很好玩,就下來幫忙,我也不喜歡玩電動的感覺吧,因為有時候電動打久了也是會累啊,總比(不上)在田裡比較好吧

在2009年這個時代,可以看到這麼小的農夫,而且也沒有人逼他,完全是出自內心的興趣與熱愛來種田,可能全台灣找不到幾個,但事實上彭思浩能有健康的農村觀念,或是正確的耕種知識,種了27年、58年次也算年輕的老爸,平常對他的指導更是關鍵

<有沒有,這個就是異品種,它開始在枯萎了,它枯萎的現象就是變成這樣,你看,我們平常一般的稻葉是綠的,它異品種它就會開始,時間到了它就開始枯萎,問題一看就看得出來,像這樣的情形,這一顆裡面就是一定有異品種>

[台東關山小農夫
彭思浩]
這個是被覆泥蟲吃的,因為覆泥蟲是吃葉綠素,這綠綠的就是葉綠素,覆泥蟲就會吃這個,吃完它就會變白白的,這個如果你不去管它的話,它就它的養分就被吸收了,整個稻子的養分就會沒有,收成就收得比較不好。像這就是覆泥蟲,因為牠會吸收葉綠素,所以牠身上就會背著這種養分,牠吃完就會變白白的,像這個牠就已經吃掉很多了

對於稻子種種問題,經過父親的解釋之後,幾年下來,彭思浩已經非常了解,另外對相關的農用機使用,他也幾乎沒有問題,因此上一期的稻作,他父親就特地給了他五分地,從翻土、插秧到施肥收割,完全放給他去做,結果成績還非常理想

[台東關山小農夫
彭思浩]
我家種兩個品種,一個品種是高雄139,一個品種就是這個,台東30號,139,高雄139的米好吃,是因為很Q,而且又剛剛好遇到我們這種土質是黏性的土質,這樣子種出來的稻子更好吃

把半年的心血,自己種出來的稻米送進碾米機,經過一關又一關的擠壓剝殼,看得出來彭思浩除了興趣,還真的很專業,尤其當一粒粒雪白的新米,傾瀉而出落入袋子裡,內心的歡喜和驕傲可想而知

雖然立定志願要當一個優秀的稻農,但面對時代演變,年輕人大多不愛耕種,才小小年紀的彭思浩,為什麼每到放假,就喜歡務農,甚至想要成為農夫呢

[台東關山小農夫
彭思浩]
我是覺得還好啦,以其他年輕人,是因為看起來務農是最辛苦的一件事情,打死也不想來,就喜歡在辦公室吹冷氣那樣子,可是我覺得做農也是還好啦,在辦公室吹冷氣坐久了,也是會累啊,所以就覺得還是不要好了,在家裡務農比較好

[小農夫父親 
彭武麟]
我是有鼓勵他先讀書啦,因為現在的時代,書如果沒有讀,會跟不上人,他就說他先,他的意志是說,他要先去念農專畢業回來,農事所回來,他要再回來家裡種田,我說沒差啊,因為你現在還年輕,先去外面學些比較新的資源,回來家裡以後,你耕種就會比較輕鬆

大人的想法比起孩子的天真,或許多了一分考慮,不論這位小小農夫,以後能不能、會不會真的繼續耕種,跟爸爸一樣成功,看到這樣的少年,竟然對台灣稻米如此有心,花東縱谷的好米,台灣出產的好米,相信不會只有過去和現在,可預見的未來,想必也因為有這些新農夫,更好吃、更美好。

採訪撰述/謝佳凌
攝影剪輯/黃訓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