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環保、有機,是越來越多人追求的生活方式,在花蓮縣壽豐鄉這個美麗的地方,一個三十出頭的苗栗客家人林高帆,和他的德國女朋友Manu,正在生活中實踐這樣的理念,也藉著推廣有機餐盒,希望將影響力擴大。林高帆不是專業廚師,但他總是抱著做菜給家人、朋友吃的心情,來準備餐盒,而Manu更要適應台灣與德國不同的飲食文化和烹調方式。他們的食材全來自在地的有機農戶,捨棄過度調味,保留食物原味,他們的客戶大多是東華大學的教職員,不過甚至連有機農戶也向他們訂餐。<今天煮地瓜飯,這地瓜都是很小的不然就很醜的,所以很難處理,Manu放這裡。我們會把這個種子留下來,我們可以自己種南瓜,(所以種子還會繼續再用就對了)嗯。>
一早廚房裡就一陣忙碌,林高帆和他的德籍女朋友Manu,正在做今天的有機餐盒。
<我現在用這個刀子是德國來的,Manu她媽媽,她知道我們現在在做便當,就寄兩支刀子來,(她在德國就用這支刀嗎),不是喔她買的,新的喔。>
剝掉醜醜的外葉,裡面一樣青翠漂亮,每天光是挑菜、洗菜,就得花上兩、三個小時。
<大部分他們(農民如果)有B級的(菜),我們就盡量買B級的,要不然他們放著,如果賣不出去,就變肥料。因為這個菜沒有那麼漂亮,但是有機的菜,說好洗也很好洗,因為它本來就沒有農藥,但說難洗也很難洗,有蟲子什麼的。尤其像昨天,昨天有花椰菜,他花椰菜狀況沒有很好,哇 搞好久,那有時候我跟Manu,挑菜要挑到晚上十一點、十二點,早上起來再煮,不然來不及。>
<(為什麼每樣菜都要秤),因為我們會算成本,所以我們要知道,我們花了多少錢。>
兩人分工合作,忙進忙出的。外頭爐灶升起了火,炊煙瀰漫在這個宛若世外桃源的地方,讓人有種置身國外的錯覺。
<(直接用嘴巴吹喔),不然要怎麼辦,要用扇子搧嗎,(不是嗎),(肺活量要很大喔),這要叫瞇瞇眼來,瞇瞇眼你的工作,牠就來了,那麼好的狗去哪裡找。>
<(妳以前在德國也會煮嗎),(偶爾會做)對,(當時)我一個人住所以那時候會自己煮飯,我跟我父母一起住的時候,比較少煮。 >
國情不同,飲食習慣和烹調方式也不同,但Manu倒也適應得不錯。
[Manu]
我們(德國)從來不會炒蔬菜,蔬菜我們會用煮的,煮到爛,才會好吃。(那妳自己吃這邊的習慣嗎),很習慣,我很喜歡,我想我如果離開台灣之後,就會很想念這裡的蔬菜,這裡的野菜。
<這個南瓜是比較黃的,不然它有點綠綠的也很漂亮,就是它的皮我們不會全部削掉,皮會留一些,留一些(皮)包起來就比較好看,也才不會蒸到爛爛的。>
這道是味噌南瓜,甘甘鹹鹹的味噌,讓南瓜吃起來更甜了,今天菜色還有小黃瓜和球莖甘藍(結頭菜)的冷盒、和麻油紅菜、腐乳高麗菜等。
<豆腐乳怎麼了,應該用多一點,真的嗎,我不知道,妳覺得要多放一點嗎?你可以嚐一下,不用加已經夠了,因為你在用的時候,妳一定要先用下面的我和講過,下面是夠鹹的。>
看來甜蜜的兩人,有時可是會為了菜單設計吵架的。
<兩個人都脾氣很硬,對,所以(一張)菜單可能要吵兩、三次,到後來不得不才決定,對 一個人要放棄,對 一個人要放棄,其中的一道菜或怎樣。還有我一直是怕不夠的人,對 Manu會怕份量不夠,明明2Kg就夠的菜,我們要訂到3Kg,然後就會多很多菜下來。>
Manu說她最愛聽這個聲音,但剛做餐盒時,曾經連飯都沒煮熟,很糗。
[林高帆]
那個(大電鍋)沒用過不會煮啊,不知道要煮多久,不知外鍋要加多少水,所以那天就米心沒煮透,粉粉的這樣,一送到人家手上就說不好意思 不好意思,今天的米沒煮熟,下次不可能會出現這種事了抱歉。
<每次在家我媽媽煮飯(時)我就會跟著,就跟在一旁啊,她做什麼我就做什麼啊。>
<剛剛我聽不懂,但是高帆一直說,她媽媽煮的菜最好吃,嗯 真的。>
<嗯 好香喔,什麼好香,豆腐、豆干,對啊,他的豆干真的很香。我們用這個碗是為了,看到底是一碗還是八成還是多少。放在這裡嗎還是,好。看起來像是夕陽。>
大大小小的餐盒,每個都貼上名字,飯量多少、什麼不吃,全有標註,避免浪費。
<很有意思的部分是,每一個人有不一樣的餐盒,對 便當盒,所以有時候我們也不太懂要怎麼弄,這個是最麻煩的,每一個盒子都長得不一樣,可是也很好玩。>
為了環保,有些方便性必須被犧牲,但換來的,是對環境的尊重。
<我也覺得環保算是比較麻煩,因為你要改變習慣,然後我覺得,開始的時候我覺是麻煩的事情,習慣就好,嗯 正確。嘿 快點。>
[林高帆]
因為買便當很方便啊,打電話去訂,十點訂,十二點就有便當了,但是我們這個不行,這前一禮拜就要先訂下一禮拜的便當,你就要先知道下禮拜有空吃嗎,還有很多人不習慣,就是要準備兩個便當盒,洗乾淨來,一個我們裝好給他,又換一個乾淨的回來,有時候有人就會不記得啊,啊 我忘了帶,不記得帶或怎麼了。
他們的客戶,大多是東華大學的教職員,每天得趕在十一點半之前把餐盒送出。
<這裡,對,所以我會去送四個老師,Manu會送給一些職員。所以你要四個冷盒,對。>
背著高中時代的書包,左右手還拿著滿滿的便當,為了環保,連要上四樓也不搭電梯。
<謝謝,這是我的,我們交換一下,交換一下 OK,謝謝您,然後這是四百二十五塊,錢都是她在管的,喔 那太好了,好謝謝。>
[東華大學副教授
李維倫]
它是確實比較清淡啦,可是我覺得就是這樣子,然後那便當剛打開的時候,你會覺得很香,就是菜的香,就是菜的香,對 所以覺得非常舒服。
[東華大學研發處
章菊芬]
我本身也是,平常也是吃素食這樣子,所以當我看到這個計畫,第一個我就覺得,喔 完全符合我的需求,我完全不管他們是不是很會做菜的人。
令人想不到的是,就連有機農戶也都和他們訂餐盒。
[有機農戶
陳鈺玲]
就感覺還滿親切的,因為都是自己種的菜,我自己覺得,(他們)真的是沒有賺到什麼錢,就純粹是志工然後去做,所以我覺得,他真的需要支持,就像我們有機蔬菜,需要支持一樣對呀。
來自訂餐者最直接的支持,兩個年輕人的行動,在這個小村落慢慢得到迴響。
採訪/撰稿 林秋伶
攝影/剪輯 黃訓湧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