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縣新屋鄉的笨港國小是全國唯一的客家漁村小學,學校抓準鄰近海邊的地理環境優勢,大力推動海洋教育和生態教學,於是海天一片的笨港灣成了學生的自然教室,豐沛的潮間帶生物成了學生的教材,老師帶著學生探索家鄉生態資源,架構網站、出光碟,讓學生更深入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不只如此,愛護家園保護生態的觀念還延伸到了整個笨港村,大人從小孩身上感染了愛鄕氣息。在笨港灣,我們不只看見大海蘊含的豐沛生態,更看到一段「從在地出發,喚起愛鄕情懷」的海岸人文故事<這種花叫龍船花 蝴蝶耶 章魚耶 老師 章魚 老師 有魚耶 好多 哇它在我手裡游泳耶 好酷喔>

坐上小貨車,老師要帶著孩子們去上自然課。

<這種花叫龍船花,你們可以猜猜它為什麼叫龍船花,因為…這種花它在中國大陸開花的時候就是在端午節,所以把它取名叫龍船花。>

笨港國小五年級學生自然課的前半節課,就這樣在海邊旁的綠色隧道上起課來。

<紅的(龍船花)書上是寫說紅的有毒,而且人碰到它會發瘋,叫瘋婆子花,老師我剛摸到了怎麼辦,摸到了沒關係,你是男的,不是女的。>

老師用輕鬆有趣的方式,向學生介紹海邊旁的濱海植物,不用透過書本上的圖鑑,來認識自然生態。

<蝴蝶耶>
<這種蝴蝶是紫斑蝶的一種。>

笨港國小是桃園縣新屋鄉的客家漁村小學,到海邊只要十分鐘的車程,在天然環境優勢之下,綠色植物、海洋生物成了老師最佳的教材,大自然也成為孩子最棒的教室。

<今天沒有,角眼(沙蟹)跟斯氏(沙蟹)都要在比較濕的地方,今天漲潮所以比較少了。那裡應該是比較多一點,好,你們撿到貝殼要想認識,拿過來問老師喔,這是蛋螺,嘴巴的開口在下面,圓圓的開口在下面,蓋起來就變這樣子,這都已經死掉了。>

雖然因為漲潮,看不到螃蟹行蹤,但沙灘上也還有許多值得探索的生態呢。

<章魚耶 帶回去給你爸。昨天同學的爸爸說這個最好吃的,老師這是活的還是死了,剛死了>

[笨港國小學生
古佳峻]
撿到什麼?河豚,河豚喔,你怎麼知道是河豚,因為有看過。

在沙灘上,學生彎腰向大自然學習,傾聽海洋的話語,他們的生態知識可是比一般人豐富。

[笨港國小學生
羅文]
你有認識哪些螃蟹啊?我有認識平掌沙蟹,角眼沙蟹,斯氏沙蟹,還有牠們的生活的習慣,還有很多很多的沙蟹。

[笨港國小學生
古佳峻]
斯氏沙蟹、雙扇股窗蟹、角眼沙蟹、平掌沙蟹、寄居蟹,這些螃蟹有沒有哪些是你覺得特別的,角眼沙蟹,為什麼,牠眼睛上會長那個,像角一樣,是喔,牠也是跑最快的,全世界跑最快的螃蟹。你這些知識都是哪裡來的啊?老師教的。

這些孩子從小在海邊長大,海風呼嘯、潮汐波浪、沙灘生態早是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塊,但是他們能夠對海洋生態侃侃而談,其實有賴於學校校長和老師對生態環境教育的重視。

[笨港國小老師
陳信男]
這塊海灘很靠近我們學校,但是他們都只是來海邊玩玩水,並不會想去認識這邊有那些植物,那些動物,100405我們編排一到六年級不同的課程,各個年級上不一樣和這個海濱有關的一些課程。

[笨港國小校長
陳新平]
生存的環境,是小孩每天接觸的地方,大家如果對地方,對生存的地方不了解,他就不知道有這麼好的東西,上這個課之後,學生就知道學校(和家鄉)有什麼好的環境、好的地方,學生有什麼可以跟人家分享的地方。

下班時間,笨港國小自然課專任老師陳信男騎上摩托車,直奔笨港灣海濱,三年來,他幾乎每天都到海邊拍照、觀察海濱生物,對這片海灣可說是瞭若指掌。來自彰化的他,用外地人的眼光,發覺許多新屋鄉笨港村的珍貴海洋寶藏,而這些都成為他上課授業的知識庫來源。

[笨港國小老師
陳信男]
它原本是股窗蟹的洞穴,角眼沙蟹或是斯氏沙蟹跑進去攻擊牠,就是要去吃小隻的股窗蟹。

循著洞穴,找出「橫行霸道」的沙蟹,陳信男觀察一會,馬上就能分辨出螃蟹的性別。

[笨港國小老師
陳信男]
螃蟹看牠肚臍這邊,母的就比較寬比較圓,公的就細細尖尖長長的這樣子。

陳信男天天到笨港灣探索,從單純的拍照到深入研究了解,一千多個日子,他帶著學生收集了豐富的資料,還設立網站,用大量的圖文介紹笨港灣海灣生態,

[笨港國小老師
陳信男]
我們學校就很靠近海邊,像我們剛剛過來就蠻近的,因為我們之前會過來收集資料拍照,資料就蠻多,建立一個戀上笨港灣的網站,我們學校老師就覺得可以用這些很豐富的資料,來讓學生來認識自己的家鄉,

而陳信男在海灘上探索的收穫,也常變成學生認識海洋生命的教材。

[笨港國小老師
陳信男]
帶給學生看的,魟魚,前一陣子撿到的,這隻還算比較完整,因為很臭,所以我把它封兩層,封起來,學生比較沒看過,我就會撿回來給他們看。再把它拿去埋起來。一些河豚、一些螃蟹、還沒有爛得太厲害,就剛死的那種,還新鮮的就會拿來給他們看。這應該很多小朋友沒看過吧,對,沒看過的很多,

下課後,小朋友在沙灘上玩耍,用海沙打造自己的秘密基地,這可不是在海邊喔,這是笨港國小的校園一角,校長把在地文化特色放進校園中,如假包換的海沙鋪設而成的沙灘上就停著一艘漁船。

[笨港國小學生
張家珍]
學校有船喜歡嗎,有這個船,喜歡,為什麼喜歡,因為我以前沒看過船

[笨港國小學生
張家蓉]
因為我爸爸有船,你爸爸有船喔,很大艘,比這還大艘,去抓魚的喔

<集合 來 全部集合 女生的 這就給你們 女生的小袋子 手套 老師我也要一個 手套 女生的>

拖著垃圾袋、戴上手套,老師帶著學生,三、五人一組巡視海灘,撿拾漂流物、垃圾。笨港國小的師生們走出校園,到笨港灣淨灘,要還給海岸原本清潔美麗的樣貌。

<你要一起,一二三,哇>

[笨港國小學生]
你有撿過什麼印象最深刻的東西?電燈泡、鞋子、一包糖果還可以吃的,一包原封不動還沒開,很大包的糖果,怎麼會(有),咖啡糖,她把它吃掉了。你們有吃掉喔?吃吃看啊。

沙灘上的垃圾五花八門什麼都有,雖然說是撿垃圾,學生們也倒是玩得很開心,而這淨灘愛家鄉的活動,還從課堂上延續到整個社區裡。

<我要將愛地球的心化為行動,從今天起每天清理家園,>

愛護家園生態環境的觀念,從校園播種開始,到家庭中再到整個村庄,家長帶著孩子一起總動員,在世界地球日前到笨港灣撿垃圾,用行動來愛家鄉。

[笨港國小學生
陳正叡]
你撿多少垃圾了,很多了,已經一大袋了,一大袋了。

[笨港國小家長
陳榮光]
養成這個(孩子)對環境的保護,把我們這沙灘做的更美麗,弄得更乾淨。

[笨港村
村長 黃永盛]
學校方面每次都會和笨港村的社區守望相助隊一起來推動地方上(事務),讓村民有共識,共同來參與村裡的事務。

學校發起漁村營造,推動永續教育與海洋教育,效果如何,從社區居民的行動中似乎已經可以看出答案。

[漁村設造研究中心
博士 李英周]
由學校裡面的社區總體營造,漸漸影響到整個居民的總體營造,然後這幾年你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從三、四年前喔,這個地區的人當時的思維從販賣砂石、回填垃圾這樣的思維,變成說可以開始關心地方,關心自己的家鄉,關心自己的環境,以及這麼有意義的日子要做海灘淨灘。

[笨港國小校長
陳新平]
我們希望透過在地的運動,在地居民的一個自覺運動,透過一個教育的方式,從在地出發然後去喚起小朋友的一個在地情懷,然後透過教育的力量讓他們的重視我們生長的母親。

孕育生命的大地之母生病了,懷抱中的居民總有一天也會感受到,如果不去主動關心它,受傷害的終究是我們,笨港國小從教育出發將力量延伸到村庄,一點一滴的醞釀發酵,讓大家學習如何對待這片海洋,而笨港灣的人文故事也將越來越精采。

採訪撰稿/宋宇娥
攝影剪輯/蔡裕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