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為父親的一句話「要給我們地方人方便」,苗栗公館醫師謝春梅,76年都留在偏鄉看診,他視病猶親,在4月29日以99歲的高齡辭世,令人不捨,客家新聞雜誌有幸曾在101採訪過當時90高齡的謝醫生,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回顧小鎮老醫師看診的身影。


 

 


對啊,那不會,沒關係不用擔心,那等它,那不是,應該不是。

只要病患一通電話要求外診,高齡90歲的謝春梅醫師和他的助手兼護士,就會馬上前往。
    
這是我們福基(村)的老醫師,最老的,最有名的老醫生。
這(外套脫掉)我要量血壓。

謝醫師仔細地為阿成伯量血壓、聽診,這陣子冷氣團來襲,阿成伯的老症狀復發,謝醫師特別囑咐他要按時服藥。
    
帶三包藥過來,帶三包藥,我有帶過來,要打針嗎,要啊,打針的藥我有帶,準備好了。

謝春梅醫師這樣到病患家,做外診的服務已經60多年了,地點遍及苗栗公館附近幾個鄉鎮。對很多行動不便的老人家,或是偏遠地區的病患來說,省去了交通上的問題。

[公館居民
林阿成]
他照顧我們鄉民的(身體)就像是(他的)責任一樣,叫了他就來,像下午也是,我就打電話去,我想那麼冷,看他有沒有時間,他有說要過來。

[老醫生
謝春梅]
沒辦法來(診所)的就我們就過來看,如果是以前,交通又不便,全部都是我去(看診),每天去很多地方。

即使現在交通方便多了,謝春梅還是數十年如一日,沒有停止外診服務,也因為這樣,他把很多民眾從鬼門關前拉回來。有一年大年初一清晨,三名患白喉的小孩求診,他只剩兩瓶血清,於是開車到處找及時將第三名小孩也救回。

[老醫師
謝春梅]
我開業至今滿66年,我不曾農曆過年沒看病的。這是我們的職業,我們任勞任怨。

這樣不會痛吧,這邊下來壓會,這邊會有一點點痛。

忙完外診,診所的病患也在等謝春梅,羅金洪在馬來西亞經商,前一陣子腸胃不適,在當地一直醫不好,最後決定,回來找他最信任的老醫師。

他從馬來西亞,大前天回來,在馬來西亞發燒十幾天,回來時很嚴重,像前天體溫還39度半。

[銅鑼居民
羅金洪]
大家(有)感情,還有他比較了解我們,有什麼病痛他很了解,像我這次,在那邊(醫)不會好,回來三天就你看元氣都恢復了。

來這裡的病患,幾乎都是從小被謝春梅看到大。原因不外乎謝醫師平易近人,看病仔細,讓他們對謝醫師完全信任。

[公館居民
林妙盛]
他的用藥效果,比一般的醫院的用藥效果比較好,所以會過來這裡給他看這樣,(是不是從小就給謝醫師看到大),對啊,從小時候就來這裡看了,有時候有傷風感冒啦,一些小疾病那些都會過來啦。

[老醫生
謝春梅]
看到大的很多,我看過的(病人)多的五代,三、四代的最多啊。他要我們看診,有的會非常期待,其中有人說,醫師,我看到你我就好一半了。

謝春梅在苗栗公館執業已經超過一甲子,最令人佩服與津津樂道的,就是他不收貧苦病患的醫藥費。

[老醫生
謝春梅]
到他家看到家裡三餐都沒得吃啊,你敢開口跟他收錢嗎,明知他沒有得吃,叫到看病要去,你照樣也要去,你照樣也要給他治療。
    
謝春梅說,早年鄉下地方大家日子都過得辛苦,所以他經常都是免費服務,加上根本不記帳,所以醫藥費事後有沒有付清他也記不得。

[老醫生
謝春梅]
(事後)多多少少有拿來的就拿,沒拿來我們也,不然要如何呢,我們看他度日困難,我們怎敢跟他討錢呢,他有一天抓一隻雞來,比如說抓一隻雞就算多少錢,抓一隻雞就說,醫生 我沒有錢給你,抓一隻雞給你過年,要過年了。

[公館居民
林妙盛]
一般的貧苦家庭,他都沒有收費啦,但是現在的醫生有這種醫德的也不多了,不多了,他的醫德滿那個,在這邊也五、六十年了。
    
這兩天份,這兩天份,這要怎麼吃謝醫師,飯後吃,飯後吃,不要飯前,不要飯前,對,好,感謝。

謝春梅是佃農之子,16歲國小畢業後在醫院當助手,憑著苦讀,考取醫師執照和執業證書。光復前幾個月謝春梅被調到家鄉服務,之後就一直在公館執業,希望為偏遠地區,經濟狀況比較不好的民眾,盡一分心力。會特別照顧貧苦人家,跟他的成長經歷有很大的關係。

[老醫生
謝春梅]
我祖母生病了好多年不曾叫一次醫生,沒錢啊,家裡沒錢請醫生,要過世前常常胃痛,我常常跟她一起睡就跟她揉肚子,五十九歲那年就嚴重了才叫醫生來看,就等於來開死亡證明一樣,看一看,過世了就寫死亡證明。

謝春梅回憶說,曾經有朋友找他到台北合開診所,但他除了不捨鄉親,父親的一句話,更堅定他留在公館的信念。

[老醫生
謝春梅]
(朋友)他信中怎麼寫,我們鄉下,你打一支盤尼西林,才十元,又要記帳,我來到台北五十元現金,你看差多少,(怎麼不去呢)?我爸爸沒讀書,農夫,是佃農,不是農夫,就說 阿梅,我們鄉下沒醫生,你學到一些醫術,給我們地方人方便這樣,我一直想,我爸爸沒有讀書的人他會說這句話,我實在很感動。

盡量救人,自己生活過得去就好,不必大富大貴,是謝春梅行醫的座右銘這也是他傳家格言。

[老醫生
謝春梅]
像我兒子在頭份開(診所),兩個姪子,一個在新竹做心臟內科(醫師),一個在頭份,我早就說,還沒讀醫學院我就先交代他,我兒子和姪子都說這些,我們做醫生不可以趁人之危去敲人家的錢,不道德的錢我們不賺,合理的我們還可以拿==ns==

才吃完中飯病人又上門,一直以來,診所幾乎沒有午休,甚至是全年無休。

[老醫生
謝春梅]
我有時候,有空閒了我就看電視,就加減就這樣休息,我也沒有睡午覺,早期的時候病人多,我們早上看診了,中午吃完飯要去用藥。我的護士很可憐,星期天照樣上班。

[診所護士
賴明珠]
像我很少假日,我都沒什麼假日,不敢休假,因為他年紀那麼大了每天都在上班,都在看診,那你如果休假的話,休一天假,隔天回來會覺得,好像很對不起他,年紀大了大家還要找他看病。
    
123/70(mmHg),正常,正常,嗯 正常,血壓都正常,對啊,每天高血壓(藥)有吃著了。

66年了,謝春梅每天還是做著相同的工作,而且絲毫不見疲態。現代人的人生規畫,常常是想著退休後如何過自己想過的生活,那90歲的謝春梅老醫師呢,他說,「做到不能做就退休」,因為奉獻就是他人生的全部。

[細心叮嚀猶言在耳,曾說:「只要我能做,一定會做到最後一刻」,全年無休,全台開業最久的小鎮老醫生謝春梅,已於109年4月29日放下聽診器,安然辭世,享壽99歲。]

一年365天全年無休的,苗栗縣公館鄉福基診所,如今得正式歇業了,行醫76年的謝春梅老醫師,最近因吸入性肺炎多次住院,最終導致急性腎衰竭,於29日晚間辭世。

[公館鄉居民
曾鴻文]
過幾天後實際上就因為急性腎衰竭,沒辦法很可惜,醫生為我們服務了百年,尤其是我幾代人都請謝醫生看,非常的可惜。
    
謝春梅其實非科班出身,但靠著苦讀自學,通過台灣總督府乙種醫師考試

行醫多年,除了在診所看診,也不時外診看顧地方長者,一生都在守護鄉親健康,讓鄰里們相當敬佩。

[公館鄉居民
彭鈺明]
前2年過完年,他就會跟我說,一年又被我挨過了,今年他就跟我說,唉 今年睡覺腰會痛,度日如年,可是要看病又沒辦法,日日夜夜都在跟閻羅王鬥法,不知道鬥得過嗎。

[鄉土畫家
張秋臺]
他三更半夜或者風風雨雨,再遠他都要去,這是所有台灣,他的為人,也是客家人刻苦耐勞,一個非常非常珍貴,非常非常典型的一個典範。

一生都在看診,他從不喊苦、不喊累,現在謝老醫師走了,讓鄉親不捨,由於家屬選擇低調處理,僅委請鄰居感謝各界的關心,對於謝老醫師的後事處理,則仍在討論當中。

採訪 羅弘昇、楊以諾
撰稿 羅弘昇、邱月華
攝影 羅應展、楊以諾
剪輯 羅應展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全站熱搜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