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99%以上的能源依賴進口,只要國際能源市場有個風吹草動,台灣馬上就受到衝擊,而台灣唯一能夠擁有自主性的能源,就只有太陽能、風力、水力等再生能源,近來,有些社區或民眾開始自己裝上水車、風車或太陽能板,嘗試自己發電自己用,也有學者開始鼓吹人民發電廠運動,試圖拉近能源與人民間的距離,當人人都能發電,人民不僅是電的接收者,也是供應者時,台灣的電力系統又該如何因應。直徑一米多的水車,隨著水管流出的水轉動,帶動著兩台小型發電機,慢慢地將電注入蓄電池裡。

[新竹縣北埔鄉
居民 郭光武]
現在發電是(供)公共設施用,還有我拉回我家去,拉了兩條電線回去,自己照明用,僅照明用可以,其他像是冰箱、吹風機用不了。

<這個是台電的,我自己發電,要用發的電就要插上去,插上面的(插座),就這樣。(光線有差),有一點差別,沒有這麼亮。>

就在前年,住在新竹縣北埔鄉的郭光武,花了一年的時間,親手打造了這台水車,利用地勢高度,把水圳的水導引到水車上,雖然水車轉速慢,發電有限,但對他來說,每兩個月還是能省下上千元的電費。

[新竹北埔鄉
居民 郭光武]
像我家裡,一般還沒裝這個電的時候,一個月,收一次電費,要3千多、4千多,現在減少了,收一次(電費)可減少1千多元。

早在日治時期,郭光武的父親就曾自己做水車,供應家裡的照明用電,當時,甚至利用水車的動力來輾棉花。

[新竹北埔鄉
居民 郭光武]
那時候輾棉,每家每戶都有種棉花,到要用時把棉籽剝掉,我爸就想說,那我來讓它轉,(整團棉花)讓它來壓(看)棉子能不能剝掉,(就)做那個水門,一個大一點,一個小一點,一邊轉比較快,一邊轉比較慢,試一下,可行喔,可以就拿來專門剝棉花。

像郭光武這種想自己動手發電的人不多,畢竟牆上開關一按,燈就亮了,插頭一插,電源一開就能看電視,對一般民眾來說,只要沒停電,幾乎感覺不到「電」的存在。

最近,清華大學的王俊秀教授,就想改變民眾對能源的認知,推動人民發電廠的概念。

[清華大學社會所
教授 王俊秀]
人民發電廠的概念就是說,談到能源的自主,因為按照能源來講,台灣的能源主權是99%操在外國手裡。

腳踏車加上簡易的發電機,踩踏轉動時,後面一長串的耶誕燈便閃閃發亮,王俊秀試著用最簡單的腳踏車發電,吸引小朋友認識能源,影響家庭用電習慣。

[清華大學社會所
教授 王俊秀]
因為小朋友很喜歡,因為你騎一騎,真的亮起來,他們心裡有感,有感以後呢,就號召說,爸爸、媽媽我們要不要家裡也來弄一個。那用這個方式,來讓能源公民從小慢慢養成,那他們也許因為這樣子,就會開始節約用電,開始關心能源。

位在台中市大屯山區的立全社區,凋敝老舊的公寓大樓,妝點著逗趣的壁飾,處處可見的風車,隨著風輕輕轉動,風車是這個社區的特色。

[台中立全社區環保志工隊
隊長 陳達成]
我們這社區,東北季風又非常地強,當初我們要把這社區,要拿什麼當社區的特色的時候,就是說,我們可以,是不是可以把這最討厭的風,來當我們社區的特色。

10年前,立全社區成立了環保志工隊,開始整理社區環境,自力打造了風車,利用最討厭的風發電給社區公共空間使用。

[台中立全社區環保志工隊
隊長 陳達成]
我們社區都是用不花錢的方式,用廢棄的鐵片,經過社區很多住戶的共同努力,總算把這個風車發電給做起來了,所以我們所做的只是,用發的電,只是12伏特,所以我們只是把這個電拿到我們社區涼亭來用,只是一個象徵性的。

這個象徵性的風車,雖然發電量不多,卻凝聚了社區向心力,風力發電成為共同的話題,漸漸地居民也開始注意要節約能源。

[台中立全社區環保志工隊
隊長 陳達成]
我們社區的省電,當然是在我們日常生活、生活習慣,像我們的電燈,要隨手關燈,或者是我們電燈都用T8、T5,或者是LED燈。

10年來,立全社區的公共用電費,從原本的1萬多元,如今只有3、4千元,陳達成說,這些都是日常生活一點一滴省下來的,這也是王俊秀想推動的,甚至藉由能源自主,進一步要求占比高達八成的工業用電,也要節能。

[清華大學社會所
教授 王俊秀]
我們如果能夠減到一半,20%,我是不是可以很大聲的要求你產業減到一半,我可以大聲的要求政府說,我們都做到了,政府呢,你要不要促進產業轉型。

人民發電廠的概念源自於日本,日本在1970年開始,結合地方自治風潮,許多村鎮以環保作為村鎮治理主軸,能源危機之後,村鎮主導的能源自治體,與人民主導的人民發電廠陸續出現,甚至以社區合作的方式實質發電販售。

[清華大學社會所
教授 王俊秀]
特別是日本的福島以後,它們產生了很多人民發電廠,最簡單就是說,我們要不要,下個月的電比這個月減10%。用省下來的錢當作基金,就變成我自己的社區發電廠,發電以後,然後就到時候呢,就有系統地賣給(電力公司)。

一般家庭或社區要從省電做起,進而到發電、賣電,這件事情在再生能源技術漸趨成熟後,也不再是夢想。

像美濃這棟,鋪設了8千瓦太陽能板的展示館,就完全使用太陽能發電來供應全屋的用電,每日可產出40度電,對於一般家庭,每日用電不到20度來說是綽綽有餘,剩餘的電,還可以儲存到地下室的蓄電池,供應夜間或陰天用電,甚至直接賣給電力公司。

[太陽能光電業者
林作良]
就是說把自己發的電量,發電以後直接就接給電力公司,給電力公司,供應給電力公司,在尖峰時段,就現在中午的尖峰時段就可以供應給大工廠,給冷氣,像夏天時的冷氣來使用。

無論是在住家屋頂鋪上太陽能板,或是在庭院裡豎立一支中小型風車,家家戶戶都可以變成小型發電廠,家庭用電不再依賴大型發電廠的供應,而是來自於自家或鄰居,這種分散式微電廠也正是國際趨勢。

[屏東縣政府綠能政策顧問
晁成虎
以一個小區域的範圍來做設計的話,那麼當地的所謂的能源自給自足,那這個觀念,現在目前在國際上面已經越來越多被採納,而且已經在試作,實驗,那我們台灣,如果能夠更積極的投入這個領域的話,對整體的,所謂的民生還有產業這些幫助會更大。

讓能源「自產自消」,不從遠方傳輸,不但可以大大降低傳輸過程耗損的5%電力,更可以降低像921大地震時,因南投高壓變電所損壞,南電北送線路中斷,造成北部缺電的風險,甚至是對進口能源的過度依賴。

[中央大學電機系
講座教授 林法正]
未來如果有一些這個,緊急災難的時候,或者是有一些國防的需要,可能台電公司已經斷電了,可是呢,如果有個微電網,我自己,我自己就有一個控制中心,我可以控制我的系統電壓跟頻率,那一般微電網裡面,其實它所用的再生能源的比率,非常非常地高。

然而家家戶戶都變成微電廠,供應電力到現有的電力輸配系統,卻可能造成整個電力系統故障==cg==由於台灣目前的電力輸配系統設計,是單向的由大型發電廠發電後,經過變電所、輸配電線,再送到用戶端==out==如果用戶端同時也是電力供應端,大量的電力將被逆送進輸配網,造成衝突。

[中央大學電機系
講座教授 林法正]
它是傳統式發電、輸電配電到用戶,這是傳統的電力,我們講功率是這樣子流下來的,結果你現在有了再生能源,它可能在用戶端或配電端就把再生能源併進去了,那併進去之後,這個電它就到處亂跑,原來傳統的電力系統設計,就沒有辦法去擔負這個,這種,沒有辦法去應付這個情況。

而太陽能或風力發電,又屬於間歇性發電,也就是要看老天爺臉色,時有時無,不穩定甚至巨大的供電落差,也可能為現有電網系統帶來嚴重後果。

[經濟部能源局能源技術組
組長 蘇金勝]
譬如說我們的風力、太陽能這一些,它是屬於比較不穩定的,所以它在瞬間沒有電,那影響比較嚴重的話,可能造成這個區域性的停電。

[中央大學電機系
講座教授 林法正]
瑞士一個抽蓄發電廠的這個監控員,他發覺,怎麼這個丹麥,這個(風力發電)頻率一直往上增加,頻率增加就代表,供電大於負載需求,那麼,而且系統有接近不穩定的現象,這個時候來講呢,他就馬上讓抽蓄發電廠工作(儲電)。

也因此,世界各國紛紛投資研究發展智慧電網來因應,所謂智慧電網,簡單地說,目的之一,就是要讓輸配電網能夠雙向流通電力。

[中央大學電機系
講座教授 林法正]
也就是說,你可能在配電層級,或者是輸電層級,我這個允許我的這個分散式電源,它的功率可以逆送電。

要能「逆送電」外,更要即時知道,每個微電廠或用戶端生產了或用了多少電,甚至需要馬上知道,該送多少電儲存起來,因此家家戶戶也需要裝上智慧電錶。

[中央大學電機系
講座教授 林法正]
你什麼時候用了多少電它都可以記錄起來,不像現在是機械式的電錶,你機械式電表你用電它就轉,你不用(電)它就不轉,你根本不曉得什麼時候用多少電。

[工研院綠能所
所長 童遷祥]
大電力,所以就是說,我們所謂高壓用戶就是那個工廠,那麼它們每天用的電就很多,所以從高壓用戶開始先裝電錶,它就可以去,那個透明資訊對它來講就很能夠去做節能的事情。

有了智慧電錶,就能馬上知道哪個時段、哪個電器用了多少電,用戶就可以考量而這些用電是不是必須的,進而達到省電,台灣在去年也正式通過了,智慧電網的發展計畫,預計投資1千億至2千億元,預估在2030年前,完成智慧電網建設,然而,智慧電網目前全球都停留在研究測試階段,要真的能夠實際運轉還需一段時間。

[中央大學電機系
講座教授 林法正]
智慧電網的技術現在最大的障礙就是,很多新技術都還在測試的階段,全世界都是如此,所以全世界到處都有這個,我們講「Smart Grid Demo」,就是智慧電網的展示區。

即便能源政策較先進的國家,也都還在摸索更好的永續發展模式,不過各國都已深深體認,唯有再生能源才是唯一能自主的能源,而除了國家必須有所規畫,人民更應該要主動關心,甚至有所行動,才能敦促政府走向對的方向。

採訪/撰稿 陳君明
攝影/剪輯 徐偉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