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於監獄,很多人想到的是高聳圍牆和密麻的鐵絲網,監獄帶有神秘感,甚更令人害怕與排斥。然而,這幾年法務部推動「一監一特色」,開設了一系列技能訓練課程,教授監獄收容人實用的謀生技能、也教導他們傳統技藝,希望藉由教育的方式矯正監獄收容人,讓社會大眾看到收容人的才華,進而關懷與接納,希望他們能於出監後能夠改過遷善,自立更生,以及傳承地方傳統產業。對於他們的努力表現已小有成績,受到社會大眾迴響。如果您也願意,可以上法務部的「矯正機關自營成品展售商城」(www.shop.moj.gov.tw) ,以實際的行動鼓勵這些朋友。
「創藝飛揚,希望滿懷」展售會現場熱鬧非凡。美濃油紙傘、指甲彩繪、香包還有牛軋糖,各式各樣精緻的手工藝以及美食,都非常受到顧客歡迎。才短短九天的時間,不但許多產品賣到缺貨,更創下六百七十萬元的營業額。
[桃園女子監獄
作業科長 王玟升]
我們的香包跟抱枕都是講究比較天然的、環保的材質,通常只要來跟我們買過一次的人,例如說這個抱枕,非常多人絕對隔一天會介紹親朋好友來買,我們現在已經欠了一百多個了。
[台中看守所
作業科長 李招宗]
南屯區還保有很多,以前農村時代的穀倉,還有一些農舍,所以這些同學(收容人)就按照這個地方特色,穀倉就做成存錢桶,農舍就發展成面紙盒,還有一些小木馬。
您沒有看錯,這是一場監獄收容人藝術創作及技藝成品的聯合展售會。(稍停)很多人知道展售會上一千多種精緻商品,全部出自監獄收容人之手,都感到相當訝異。
[顧客
林肇基]
相當意外,然後想像不出圍牆裡這群受刑的收容人,他們的手工技藝能夠這麼好。
[顧客
尤溫晶]
我覺得這樣子蠻好的,就是說受刑人可以有一個發揮自己專長的地方。
[更生保護會高雄分會
副執行秘書 林光紹]
最主要是讓大家知道,現在的監所和以前的監所不一樣,也希望透過產品展示,讓社會大眾了解,收容人在監獄裡面有想要學好,希望大家可以慢慢去接受他們。
講台上老師正在示範玫瑰花的畫法,講台下學生認真的學著時下最流行的指甲彩繪,這裡不是一般的教室,而是高雄少年觀謢所。
[台灣整體美學推廣協會
老師 林美珍]
彩繪指甲其實就是玩顏色而已,什麼顏色去配它,怎麼去配它,所以不會很難,只是你有沒有心,你愛不愛它。
[高雄少年觀護所
學員 小儀]
覺得最有趣的地方喔,畫玫瑰花等呀,自己畫畫不出來,不知道該怎麼辦,認真畫就畫出來了,就覺得很好玩 很有趣。
今年17歲的小儀,因為吸食毒品被送到少年觀護所勒戒,她說印象中在監所的日子應該是無聊乏味的,沒想到在這裡雖然不自由,但是竟然還可以學指甲彩繪。她想起剛開始學的時候,怎麼畫就是畫不好,但是現在她在指甲彩繪中找到樂趣與成就感。
[高雄少年觀護所
學員 小儀]
(一開始)覺得怎麼會做這個,我這麼粗魯的女生,做這個根本做不出來,沒想到自己會畫這個,自己畫出來就覺得很開心、很漂亮呀。
眼神專注、不斷在指甲片上彩繪的小嫺,過去因為經常逃學、逃家,已經是第四次進來監所了。學習指甲彩繪,不但讓她多了一項技能,也讓她對自己越來越有自信心了。
[高雄少年觀護所
學員 小嫺]
老師說我配色,還是自己的創意做得很好,聽到老師這樣說,你自己有什麼感覺?覺得越來越有成就,然後越來越有信心。
不只是採繪指甲,他們還將彩繪技術運用在眼鏡盒、化妝盒和耳環上喔。
[台灣整體美學推廣協會
老師 林美珍]
蠻聰明的,我之前來的時候想說她們會不會很可怕,可是我來這邊發現她們都很純真,我教什麼她們學什麼,都蠻聽話,像我來這邊也是學習到他們怎麼配色,年輕人的配色。
[高雄少年觀護所
所長 謝琨琦]
我們訓練的科目都希望他們出去要找工作,自己創業很方便的,這樣他們出獄後,能夠減少未來再犯罪的機會,學這個東西出去,兩張椅子加一張桌子就可以做生意。
戴著帽子、口罩和手套,穿戴整齊,老鄭和收容同學們正在趕製牛軋糖。眼前的景象讓人很難想像、這是在監獄裡。
[高雄第二監獄
收容人 老鄭]
做牛軋糖,你要是在這裡學到,監獄是毫無保留全部教你,出去社會要做這個東西來賣,也是一種技術,可以出去創業啦。
[高雄第二監獄
作業科長 王國修]
我們這邊完全不添加人工添加物,都是純手工的產品,裡面的內容相當豐富,材料相當豐富,包括夏威夷果、杏仁果、核桃、花生,完全都是純手工。
這些包裝精緻的純手工牛軋糖,不但料多實在、而且不含防腐劑,推出之後頗受好評,副典獄長陸東原驕傲的說,高雄第二監獄做的牛軋糖,今年營收成長超過300%,成長幅度打敗台積電。
[高雄第二監獄
副典獄長 陸東原]
一直到目前為止我們的營收,到十月份為止,已經三百多萬,三百八十幾萬,所以現在銷售的量,目前是供不應求。
聽到自己做的牛軋糖,賣得不錯,老鄭、小周和其他收容人不但開心,更是賣力的工作。
[高雄第二監獄
收容人 小周]
你們做的牛軋糖賣的不錯,你自己心裡的感覺是什麼?當然很開心呀,當然很開心,就是覺得蠻有成就感的。
[高雄第二監獄
收容人 老鄭]
每天都加班,中午也沒有休息,晚上也要加班,所以工作時間較長,以百分比分,所以最多分到一萬多,過年又有獎勵金。
看著收容人在工作中找到自信與成就,高雄第二監獄副典獄長陸東原感到非常欣慰,他說監所教受收容人技能,最主要的目的是在幫助他們重建工作信心。
[高雄第二監獄
副典獄長 陸東原]
我們現在已經以教育為目的,不以懲處為目的,做牛軋糖一個好處就是說,這些收容同學學到一技之長之後,他們出去可以獨立謀生。
對於收容人出獄後,重新回到社會的困境,更生保護會高雄分會副執行秘書林光紹非常清楚,他認為收容人長期與社會脫節,再加上出獄後,一般公司也不願意雇用他們,他們想要找工作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更生保護會高雄分會
副執行秘書 林光紹]
我想他們出獄遇到最大的問題是就業問題啦,找不到工作啦,他們要是找得到工作的話,對他們來說,要回去監所的機會就不大了。
[高雄少年觀護所
所長 謝琨琦]
大家一直說出獄的人我們要幫忙他,要接受他,但是很多老闆,他們做得好好的,哪一天發現他們有前科,就不用他們了,給他們一個安定、正常的生活,這樣會減少很多犯罪
為了讓收容人出獄後,能夠順利找到工作,適應社會生活,這些年來,監所努力訓練收容人謀生技能,希望他們能夠藉由本身學到的一技之長,出去外面創業,真正回歸社會。
這些年監所除了結合地方產業特色,訓練收容人謀生技能,也開設傳統技藝訓練班,像是位在高雄縣的高雄監獄,就教收容人做美濃油紙傘。
[高雄監獄作業導師
林葆川]
我們當初最主要的宗旨就是說,把文化繼續做傳承,因為我們監所的人力最充分,所以我們認為可以把這邊的人力優點,把美濃油紙傘的生命力做繼續的延續。
[紙傘師傅
陳宏藤]
從繞線開始,間距全都要抓好,因為距離會跑掉,全都要花時間訓練,像他們一開始進來學,一個步驟大概要做二個星期到三個星期,跟不上的學員還要一直做,做到很熟,才進階。
從繞線、裱紙、防水層塗刷、到彩繪紙傘,美濃油紙傘的製作過程非常繁雜與費工,需要極大的耐心。從完全不會到現在,小楊已經可以獨立完成油紙傘的製作。
[高雄監獄
收容人 小楊]
你說做紙傘的話,因為它的步驟很繁雜,下水 下筆的話,水跟色彩下去你都要等它的時間,都要等它乾,做紙傘就是這樣,有的地方不能急啦。不能急的話,你多多少少要磨自己的個性啦。
隨著社會變遷,許多傳統產業、民俗技藝已經漸漸沒落,當然美濃油紙傘也無法倖免,關於這點,高雄監獄作業導師林葆川感受很深。
[高雄監獄作業導師
林葆川]
當初我們準備成立油紙傘訓練班的時候,當然第一個就是要解決老師來教學的問題,結果我們到高雄縣的美濃,油紙傘的發源地呀,那時候幾乎只剩下,真正在從事這個行業的,真正在製作的,只剩下三家。
媽媽是美濃人,從小在美濃長大的阿仁,對於美濃油紙傘有著一份特殊情感,他非常開心自己有機會為保存傳統技藝盡一份心。
[高雄監獄
收容人 阿仁]
要有耐心啦,有耐心就學得會,有很多困難的地方,不是一下就可以學會的,你要一步一步慢慢來、慢慢來,失敗就要從新來過,每一個步驟失敗了就要從新來過。
[紙傘師傅
陳宏藤]
有三、四十個人出去了,他們最起碼學到這個手藝,會的,不是只做一部分而已,一個人從頭到尾會做,我們這邊出來的學員全部都會做,都真材實料啦。
[高雄少年觀護所
所長 謝琨琦]
我們希望保留社會快失傳的東西,未來十年、二十年,社會找不到人才做這些東西,這些古老技藝在監獄全都找得到。
從謀生技能訓練,到傳統技藝保存,全國49個監所,幾乎都已經發展出自己的特色。傳統的美濃油紙傘、好吃的牛軋糖、流行的指甲彩繪,每一項產品都令人驚艷,監獄收容人的手藝確實超乎我們的想像。或許這些生活技藝的培養,真的要比懲處更有矯正效果。
採訪/撰稿 詹淑雲
攝影/剪輯 洪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