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829-881集(2023年) (18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除了醫療技術的投入,臺灣也在史瓦帝尼帶入不少技術資源。1969年,臺史簽訂首次農業技術協定,隨後像是來自臺灣的番薯、稻米和番石榴,都已經在落地生根,造福當地許多農民。雙方協定推動的職業訓練計畫,更幫助在地的年輕朋友學習一技之長、改善生計。甚至在我國技術團的努力下,許多偏鄉婦女接受了培訓,獲得創業自立的能力。繼續看胡吰誌、林柏均的報導。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史瓦帝尼,大約有超過八成的窮困民眾居住在鄉村地區,收入微薄甚至連三餐都常常坐困愁城。臺灣的民間團體~家扶基金會,10年前就到史國駐點,從教導種植蔬菜、改善水資源做起,甚至援助社區孩子們每天的營養午餐,提供他們生活的基本需求。此外,當地因為愛滋病盛行,出現許多孤兒悲劇,因此基金會也推動孩童和支持教育方案的社區認養計畫。記者胡吰誌、林柏均的報導。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接下來介紹一位客籍電玩收藏家。他斥資300萬在臺東關山打造電玩遊戲收藏室,裡頭擺滿他將近30年來的珍貴遊戲收藏,五花八門的遊戲機,從掌上型、家用主機、周邊產品一應俱全,甚至連許多絕版的大型機台都有,說這裡是遊戲迷心心念念的朝聖地,一點也不誇張。記者宋宇娥、蔡裕昌的報導。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週我們帶大家認識了宜蘭冬山一座創生基地,而要能夠支撐創生基地發展,關鍵就是找出當地歷史及文化底蘊。因此基地的夥伴們,先從拜訪耆老開始,做完整歷史文化調查,還把調查成果集結出書,並且結合宜蘭知名的偶戲團,培訓當地學生跟社區居民一起編劇,以立體故事屋的形式,搭配自製人偶與道具,創造出有趣的在地偶戲。《點亮家鄉新視野》系列第二集,繼續跟著吳怡君和李明燈的鏡頭一起去看看。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講到埔心,可能大多數的人會想到的是桃園楊梅的埔心,然而今天要帶大家去探索的地方,是彰化的埔心鄉。埔心鄉位在彰化縣的中心位子,舊時代稱為「大埔心」,而根據鄉公所的調查數據,埔心鄉的客家人其實占了八成以上!主要來自廣東饒平、和福建詔安,但這裡的鄉親,早已不會說客語,而成為了現在所說的「客底」族群。讓我們透過林秋伶跟江長銘的鏡頭,一起到埔心鄉找客家。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不少人喜歡騎重機,甚至延伸出相關經濟。由花蓮縣富里鄉公所、富里鄉農會與著名的汽車集團所成立的騎士烏托邦俱樂部,前陣子在富里鄉舉辦BIKERTOPIA騎士烏托邦大會師的活動,以「村村創生、價值共好」為宗旨,企業和地方相互合作,共同推廣在地農特產品、延續綠色產業,為落實聯合國設定的「2030永續發展目標」而努力。記者邱月華跟羅應展的報導。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宜蘭縣冬山鄉,最近有在地青年打造出一座全新的創生基地,把茶產業結合花藝、茶藝等等,結合循環經濟概念,像是利用茶園旁的花草、茶梗等,經由創意加工,再次賦予新的價值。這些不僅活化了在地產業,也給返鄉青年更多機會為家鄉注入活水。我們的「點亮家鄉新視野」系列報導第一集,就先帶大家到這座基地,了解他們創意與發想。吳怡君和李明燈的報導。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58屆廣播金鐘獎頒獎典禮剛落幕,客籍的知名旅遊作家、廣播人溫士凱,繳出入圍六項、得獎三項的傲人成績,風光抱回三座金鐘獎。出身新竹竹東的溫士凱,從小就住在當地市場旁,逛市場就像逛廚房,這次得獎的其中一個節目就是在空中講市場的故事,多年來他走遍世界各地、飽覽各國市場,旅行途中的所見所聞,都成為他信手拈來的最佳發揮。記者許儷齡、左燕輝報導。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科技對一般大眾來說是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一環,而對重度肢體障礙者來說,透過科技與外界溝通則是更重要。國內有一間社福機構,透過可以追蹤眼球的應用技術,為重度肢體障礙者開發出適合他們的眼動軟體以及培訓課程,讓許多長期臥床、全身癱瘓或肢體無法順利移動的障礙者,在生活中獲得更多與外界表達交流、學習新知及與社會接軌的機會,跟著吳怡君和李明燈的鏡頭,一起去看看。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舉辦第10年的臺東慢食節以「流域餐桌」為主題,將南迴溪流、山林飲食文化端上桌,用當代創新手法,重新詮釋在地傳統特色作物,希望用美味佳餚,讓人想吃,因為當有人想吃,才會有人種植、有人料理,也就能逐步恢復傳統飲食文化。記者宋宇娥、蔡裕昌的報導。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飲食為主題的臺東慢食節市集,怎麼做到幾千人參加後,只留下一小袋垃圾量?除了執行團隊鼓勵民眾自備餐具外,慢食店家們也努力實踐「不塑」,鑽研如何使用天然素材(可念:天然樹葉這些)製作盛裝食物的器皿,今年臺東縣慢食協會還開班授課,來看記者宋宇娥、蔡裕昌的報導。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許多人為了謀生北漂、離家,但多年後有人最終還是想回到最熟悉的家鄉。那麼如果返鄉可以既熟悉又能兼顧生活、同時築夢,會不會有更多人想「返鄉」呢?剛獲得熱騰騰廣播金鐘獎的「雙棲」音樂人、主持人黃子軒,就選擇在出外打拚多年後回到新竹做音樂、錄節目,真摯地把家鄉的故事講給更多人知道、唱給全世界聽。跟著記者許儷齡跟左燕輝的鏡頭,去體驗這位金鐘得主的故事。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過台15線西濱道路新竹路段,很少會有人注意到,在高架道路底下、頭前溪的出海口處,竟然有一座獨立的島嶼、舊港島,一般人可能難以想像,這裡在日治時期更曾經是臺灣對外貿易的五大港口之一!只不過因為長期淤積沒落後,沈寂許久,最近,竹塹社區大學注意到了這個地方,在今年初設點進駐後,為舊港島帶來不同的風貌,跟著林秋伶跟江長銘的鏡頭,一起來認識這個被人遺忘的小島。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頭前溪是新竹的母親河,不過卻很少有人可以真正的親近母親河,新竹竹塹社區大學「島港。豐。巢」團隊,就舉辦了「橫渡頭前溪」活動,藉此吸引更多人來到舊港島,探索自己家鄉的河流之外,也認識這裡豐富的生態及歷史文化。繼續看林秋伶跟江長銘的報導。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材料、技術,隨著時代改變而越來越進步、越方便使用的時候,某些傳統工法也漸漸消失,像是「傳統石堤」就正面對這樣的問題。水泥出現後,運用傳統方式砌石堤的人越來越少,新竹縣關西鄉土文化協會,就請來在地的榮譽步道師,教大家砌石堤,傳承傳統技藝,也希望能將這項工法運用在更多地方。記者林秋伶跟江長銘的報導。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2年9月18號花東大地震,花蓮縣富里鄉除了六十石山有上千人受困,山下的災情也相當嚴重,橋斷、路毀就連重要的米倉也倒,許多民眾家裡除了停電之外,水塔也被震得東倒西歪,幸好當時有許多外力前來支援,陪著富里走過重建之路,前陣子、也就是地震過一周年後,當地鄉親在東富禪寺舉辦了一場音樂會,要感謝所有曾經幫助過他們的人。邱月華跟羅應展的報導。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花蓮縣鳳林鎮成為第一個國際慢城到今天,慢城在臺灣發展已經將近10年。由慢城鄉鎮以及候選潛力鄉鎮組成的「臺灣慢城聯盟」,從2020年開始每年都舉辦年會,12個鄉鎮會員代表齊聚一堂,互相交流,分享地方治理經驗。今年年會選在苗栗南庄盛大展開,不過一年一次的交流夠嗎?還能有什麼能更實質的互惠互助,以發揮聯盟效應呢?記者宋宇娥、蔡裕昌的報導。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還記得2022年918的花東大地震嗎?想起當時花蓮縣富里鄉,正是六十石山金針花開的季節,山上有許多開心來賞花的遊客,卻被突如其來的大地震中斷了下山的交通被迫滯留山上。所幸當時山上的巡守隊和居民,自動自發的提供物資和住宿,讓遊客平安的度過驚恐時刻。到現在,一年過去了,當地鄉親對大地震印象依然歷歷在目。而大家在衝擊中學習到了什麼?能不能用經驗更有方法面對危險?讓我們跟著記者邱月華和羅應展一起重回六十石山,回憶"那一夜我們在山上"。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些年政府積極開發太陽能板或風電等綠能產業,但設置的地點卻經常引起地方爭議。2022年有一間能源公司在臺東池上,承租了閒置多年的工廠以及周邊工業用地,計畫在這裡設置光電場,但遭到當地居民反對而停擺。今年9月這家能源公司又以申請觀光工廠為名義,要重新跟池上居民協調,但還是遭到地方反彈甚至反對到底。究竟地方在擔心什麼?反對又是不是有理?記者邱月華跟羅應展的報導。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成軍20年的「哈旗鼓」文化藝術團,從舞蹈教室開始,到推廣客家音樂、舞蹈和藝文,到現在已經是頗富盛名的文化藝術團,年度創作 遇見頭擺个妳 ,還剛登上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這一部融合了歌、舞、劇的藝文演出,講的是一百多年前,一串琉璃珠如何能串起客家和臺灣原住民排灣族之間的美麗情懷,聽起來是不是很有意思?來看許儷齡和左燕輝的報導。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