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屆電視金鐘獎剛剛落幕,今年最大的變革就是改成兩天舉行,分為節目類和戲劇類。由客家電視台製作的節目,今年獲得了七項提名,其中兒少節目更是表現亮眼,囊括了四項入圍!透過了這麼大的舞臺,也讓更多人看見客家電視的用心。來看我們的綜合報導。


 

 

 

你等一下坐在一個地方,等我們採就好。

 

小朋友們帶著肉肉進到果園裡探索,這一天他們來到苗栗三灣,認識"火龍果"。

 

火龍果 火龍果,火龍果在哪裡呀,在你後面,原來這就是火龍果喔。

 

除了到果園裡面認識蔬果,體驗農務以外,節目中還會帶著孩子們,動手做料理、學習蔬果的客家話。

 

趕快跟大家說火龍果的菜名是,火龍果湯圓。

 

《GO!蔬菜小隊!》是客家電視台,為學齡前兒童打造的節目,讓孩子從實際體驗出發,身體力行採收、料理各類蔬果,並且以繪畫與童詩激發想像==Cgin==透過五感體驗食農教育、寓教於樂,在今年獲得金鐘獎入圍的肯定==CGout==

《GO!蔬菜小隊! 》製作人

林逸琇(左)

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透過這些不同的節目,我們可以帶這些小朋友看,接觸到像是食農,像是藝術、科學、音樂,或者是社會關懷教育,我們覺得這三種不一樣的節目,可以入圍這次的金鐘獎,覺得非常感謝。

 

==Cgin==同樣由客家電視製作的紀錄片《神之器》,也入圍了"人文紀實節目獎",當中的《礱之旅》,更是"一般節目類導演獎",以及"一般節目類剪輯獎",雙料入圍==CGout==

 

拿捏力道在紅土上反覆敲打,他是打造過上千座土礱的,已故國寶級土礱製作師林裕祥。

已故國寶土礱師 林裕祥(左)

會這樣想,想說一輩子來做沒關係,能夠被人家使用很好,很有價值。

 

《礱之旅》走過6個人物的生命旅程,從早期農家必備的碾穀設施土礱,到電力普及後木造碾米廠的誕生,再到現代的大型碾米廠,道盡稻米產業鏈的興衰,也讓觀眾看見這塊土地上,珍貴的人文精神。

《礱之旅》導演 吳文睿(右)

算是一個相對冷門的題材,然後相對冷門的行業,對 所以說我們在找到這些人,然後找到去可能去符合,或是甚至後來去超越,我們的想像的這些被攝者們,其實是花了很多的時間,對 但其實也是某部分為了去填補說,就是我們的最開始的這個,做土礱的老師傅的一個空缺這樣。

 

不論是具教育意義的兒童節目,還是記錄式微的技藝,都呈現多元豐富的客家樣貌,因而躍上金鐘殿堂備受矚目。

 

在4、5月之前我還在少觀所,我也想說也不想再進去了,就是想要找一份好的工作,這樣也可以讓大家都安心。

 

一邊談心一起送餐,主持人穎珍化身成練習生,到更生少年打工的未來咖啡館當志工,兩人甚至一起送餐到警察局,更生少年再次踏入警局,不再是因為做錯事,過程中讓更生少年心情五味雜陳。

 

其實要我送餐到警局,是有點小緊張,就是以前進去會,就是會怕,就是隨時,啊又要聯繫家人了。

 

客家電視節目"練習生,衝一波!",以實境節目的方式,透過志工體驗向社會傳遞正能量,節目過程主持人一同和主角並肩作戰,一起學習一起成長==Cgin==入圍了第57屆的電視金鐘少年節目獎,以及兒童少年節目主持人獎。

《練習生,衝一波!》製作人

高嘉鴻(左)

在我們這邊你就會發現,直播主竟然可以帶著粉絲一起去做公益,然後還去關懷老人,而且他們我覺得他們,很貼心的部分就是,他們會幫老人按摩,幫他剪指甲、幫他掏耳朵,我覺得這些很細節的部分,其實真的是會讓大家,比較觸動大家的人心。

 

牠現在很害羞,躲在車子底下一直都沒出來,好 我要很小聲很小聲的離開。

 

主持起來生動活潑,輕易就仍抓住觀眾的目光,主持人穎珍擔任一日貓志工,走入社區誘捕尚未結紮的浪貓,在節目中身體力行實際參與,過程中也讓她獲益良多。

《練習生,衝一波!》主持人 李穎珍(左)

 

哇這樣講收穫很多,第一個收穫最多的就是,就是交了很多的好朋友,包括其實我到現在,還會跟他們繼續去做青蛙的調查啦,繼續分享環保相關的話題,從他們身上我得到很多正能量,這是我覺得最大最大的收穫。

 

同樣也入圍少年節目獎的,還有客家電視推出的,科普動畫《音樂關鍵字》,是臺灣首部原創音樂科普動畫劇集。

 

你好漂亮 細妹按靚,感謝你 承蒙你,有空來玩 有閒來尞,吃飽了嗎 食飽了無。

 

可愛的女孩 甜美的唱歌,轉眼間再開口,竟是重金屬吼音唱腔,阿辰為了拉近彼此的距離,鑽研"吼音"。

 

胸腔中的氣流衝過靠攏的假聲帶,產生震動遍發出吼叫聲,就像這樣。

 

用活潑的動畫,結合客語說唱和科普知識,以系統化的方式,結合心理學、物理學、生理學,講述說明聲音的各種面貌,輕鬆懂科學。

《音樂關鍵字》製作人

羅亦娌(右)

科學的基礎學習和教育,其實是青少年,和公眾科學教育水平的,一個很重要的關鍵,所以我們就想到從音樂裡,去找到科學的知識,用動畫的形式讓它呈現出來。

 

《音樂關鍵字》先前曾推出尋聲微電影,全新嘗試,大膽挑戰業界,造成廣大迴響,近年來也在國內外影展上頻傳捷報,客家電視以年輕視角關注社會及生活,在今年金鐘少年節目獎,4個入圍節目中就占了2個名額,交出亮眼成績。

 

採訪/撰述 涂至伶 錢薇如

攝影/剪輯 黃映婕 蔡奕輝 陳靖維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全站熱搜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