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加油、糖、蛋、奶,竟然也能做出讓人回味無窮的麵包,你相信嗎。屏東竹田客家人李瑞庭和妻子若妮雅,就在新竹北埔、田野間的一間磚造房子內,烘焙著這種用天然酵母發酵的柴燒窯烤麵包,不僅窯是自己設計建造的、麵粉是自己磨的,一個麵包從備料到烘烤出爐,還得要等上三天時間,因此,可不是要吃隨時就有。李瑞庭兩夫妻都曾在竹科工作,待遇也不錯,但他們認為,這樣單純的勞動,生活更踏實、更快樂,日子過得簡簡單單、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情,就是最大的幸福。<現在目前剩下的是黑麥核桃葡萄乾,還有一個蔓越莓,然後再櫻桃蘋果乾。抱歉 那個我們都賣完了,對啊 因為有時候客人會拿就都賣完了,好 那就先幫你留核桃>

每到麵包出爐的日子電話就接個不停,如果沒有事先預訂,就得賭賭運氣。

<這是我們很受歡迎的口味你先咬看看,你應該喜歡吃邊邊吧,吃看看很香呵,然後它這個麵包,你放到隔天吃它更好吃>

這間藏身在北埔鄉南埔村田野間的柴燒麵包店,其實並不好找,沒店面、沒醒目招牌,紅磚建造的五十年老建築,原本還是間廢棄洋菇寮,但靠著外脆內鬆的歐式麵包,吸引許多顧客不遠千里而來。

[顧客]
找招牌,做麵包的,就來找,找到這邊來禮拜二沒有人,名片我就拿一張回去,他說只有禮拜四、禮拜六有,我專程今天就跑來這裡。

[窯烤麵包業者
若妮雅]
它單吃味道就很好了,其實就看個人的口感,那如果說以我們自己本身的喜好的話,像餐包就喜歡搭配椰子油,然後蔓越莓啦,或是櫻桃蘋果乾,這種略帶甜酸味口感的麵包然後它的口感比較鬆軟,我很喜歡搭配油醋或是梅醋醬

柴燒麵包每週只有週四、週六出爐,不是師傅偷懶,而是一個麵包從備料到出爐就得花三天時間

第一天將堅果、葡萄乾等料備好,第二天一早五點就得起床拌麵團,第三天更早,凌晨三點就要開始烤。

[窯烤麵包業者
若妮雅]
它現在(酸)麵團你看,它其實整個活性是很強的,它一直在冒泡泡,就代表說它一直在不斷的在長大,不斷在長大之後,你如果說沒有趕快就是把裡面的空氣打掉的話,它整個就會溢出來

這白色的酸麵團可厲害了,麵包好吃的關鍵就在它。

[窯烤麵包業者
李瑞庭]
商用酵母大概是180年前發明的,那它的特色就是說,可以在短時間之內讓麵團體積迅速膨脹,那這樣就方便量產,那酸麵團英文叫sourdough,它本身是在埃及時代無意中發現的,那它基本上是從整個空間整個環境中自然產生的,那它菌種非常複雜,它發酵之後會產生乳酸、醋酸,二氧化碳、酒精之類的。

使用天然酵母的麵包,有一種微酸的口感和特殊香氣,發酵時間更要十幾、二十個小時。

[窯烤麵包業者
若妮雅]
它的母菌已經三年了,我們就大概每次用完就會留一點點的菌種,就是這種酵母,就當做它的母菌,然後之後再開始餵養麵粉、餵養水,平日都是照三餐餵,(跟養小孩一樣),對 跟養小孩一樣,我跟他出去啊,他都想說,欸 菌種有沒有餵,他沒有想說我有沒有吃飽,每次都這樣

酸麵團加上麵粉、堅果等攪拌,完全不加油、糖、奶、蛋,要讓顧客吃到最原始的麥香,為了掌握品質甚至連麵粉都自己磨

[窯烤麵包業者
李瑞庭]
目前這台磨的是小麥的全麥麵粉,那目前右邊這台磨的是黑麥的全麥麵粉,那為了確保就是這種全麥麵粉的品質,所以我都習慣自己磨,因為外面進來的麵粉它可能放的時間會太久,它會酸化,酸化掉或是說,它有的全麥麵粉是把胚芽都打掉的全麥麵粉

窯裡的炭火燒得炙熱邊揉麵團得邊燒窯,因為烤麵包前,這窯得先燒上一天一夜,讓溫度逼進窯壁內部,隔天烤麵包,熱度才能持續七、八個小時。

[窯烤麵包業者
李瑞庭]
大概就是,前一天燒大概燒到四百度左右,讓熱慢慢散到窯壁內部,然後隔天早上的話大概慢慢降到三百多度,那從三百多度繼續往下烤

第三天將炭清乾淨後,就開始烤麵包,而這烤的順序也有學問。

[窯烤麵包業者
李瑞庭]
因為一開始窯壁會比較熱,那假如說,進太大的麵包的話它容易外面焦、裡面沒熟,所以一開始就選擇小餐包的種類。

窯後方溫度比前方高,過程中還得不時對調,麵包才烤得勻,而噴水這招,可是讓麵包外酥內軟的訣竅

[窯烤麵包業者
李瑞庭]
一開始麵包進到窯裡面,假如不噴水的話它的表皮很容易乾、硬掉,那噴水可以讓表皮乾硬的時間減緩,然後讓裡面的麵團可以往外擴張。

這羅馬式的黑窯是李瑞庭親自設計建造的,六、七年前,台灣還沒有這種窯,李瑞庭得自己摸索。

[窯烤麵包業者
李瑞庭]
一方面因為我不是泥水師傅,那一方面我第一次設計這個窯,所以一定是邊設計然後邊改,然後邊問,那所以說才需要大概花半年的時間才蓋好。

戴副眼鏡,看來斯斯文文,李瑞庭原本是竹科工程師,因為曾到德國遊學,就此愛上德式麵包,那種樸實的口感粗獷的原味,想著有一天,如果能做自己有興趣的事,該有多好,當時還在上班的他就已經開始計畫著,一步步往夢想前進,邊上班、邊蓋窯邊學做麵包。

[窯烤麵包業者
李瑞庭]
主要是說,我覺得,因為我快接近四十歲了嘛,假如說,再不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情可能就沒有機會做了。

就這樣準備了三、四年,李瑞庭放掉人人稱羨的工作,但他卻沒有馬上投入烘焙。

[窯烤麵包業者
李瑞庭]
我除了烘焙的興趣之外,還有自行車旅行的興趣,所以我想說先離職,然後去自行車旅行回來再說這樣,因為自行車旅行是一個很有趣的事情,所以也沒什麼好害怕未來怎麼樣,所以那時候就做這個決定離開了,那離開了之後,從國外旅行回來半年才開始烘焙。

到現在他已經騎遍歐、亞、非、美,四大洲九個國家,烘焙坊的牆上,掛滿了一張張到各地遊歷的照片,李瑞庭說,Biking和Baking都是他的最愛。

[窯烤麵包業者
李瑞庭]
(做這個最快樂),(最有成就感的地方是什麼),就是客人喜歡吃我的麵包。

[窯烤麵包業者
若妮雅]
(妳自己以前有),(想過說要做麵包嗎),沒有耶,只有想說要嫁,沒有想說要做(麵包),(那現在呢),(妳覺得做這個最快樂的是什麼),最快樂喔,其實我覺得生活就平平實實就很快樂啊,其實因為像我們也是當上班族當十幾年嘛,那其實到最後你會很喜歡就是說,那種很單純的勞動,所產生的一個比較,生活感覺比較踏實的一個感覺

李瑞庭和若妮雅兩夫妻都曾在園區上班,收入與現在相比,實在不可同日而語,但平實的生活與簡單的快樂,才是他們最大的財富。現在一天大約只烤兩百個麵包,即使供不應求,他們卻沒有打算擴大產能,賺錢不是目的,享受人生、心靈富足,在這小小的一方天地裡烘焙著自己的夢想。

採訪/撰稿 林秋伶
攝影/剪輯 洪炎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