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政治上的矛盾心態,在生活方面,幾乎沒有任何資源的香港,不管水電物資或是農產等民生必需品,都得仰賴中國供給,但這樣看似緊密的兩地關係,卻因為中國學生到香港讀書的「跨境就學」、中國籍父母到香港待產的「雙非」(父母皆非香港人)爭議,再加上低落的中國遊客素質,與大量的水貨客搶購香港民生物資,屢屢造成港中之間的衝突,所謂的「港中情結」成了香港主權移交之後,始終難以解決的課題。
梁訊姻、黃啟文拿著童書,陪他們一歲半的孩子Jordi,邊玩遊戲邊認識蔬果名稱,希望孩子快樂成長。

[香港市民
梁訊姻]
你看到我的圖書其實全部都是卡通的圖書,我希望他看到的東西都是開心的。

孩子笑得天真無邪,不知父母已經開始為他的未來煩惱,這幾年中國學童跨境就學情況嚴重,每天從中國到香港跨境上學的學童近3萬人,香港教育資源遭到瓜分早已不是新聞。

[香港市民
黃啟文]
因為每天都有一百五十個的中國人過來(定居),其實上水跟大埔附近的元朗、屯門,已經很多很多學校已經給他們搶走了。

[香港市民
梁訊姻]
它會讓我們真的很想去讀那家學校的人,或者是,那個福利本來應該是我們去擁有的,我們就會比較難(得到)。

[香港立法會 前議員
梁頌恒]
那些學校很多都不是以香港的小孩子為中心的,很多都是一些所謂的跨境(就學)的學童,但是那些資源上面的分配就造成問題,譬如說我是一個住在北區的家庭,其實我在找學校可能有麻煩,每一年我們都會聽到他們,通宵去排學校,香港人要通宵排學校,這幾年一直在發生這些事情。

Jordi平日吃的食物都是外婆一手料理,每天早上外婆都會到市場採買新鮮食材。這些攤位上擺的各式農產品九成以上都來自中國,香港人對於這些食材安全,內心是相當矛盾。

[香港市民
邵 飛]
沒辦法啊,很多香港人他們很抗拒大陸來的,都抗拒他們,很多衝突,可是我們很多也是要靠大陸吃,沒辦法,香港因為,很多東西其實都是大陸供應的。

不僅吃下肚的食物,彈丸之地香港就連水、電也只能大幅仰賴中國供應,但父母皆非香港人的「雙非」及「跨境就學」等爭議,讓香港人極度無法忍受社會資源、福利被掠奪,港中情結的矛盾難解。在邊境之城上水,更因「水貨客」問題,衝突不斷。

[香港市民
邵 飛]
因為之前是隨便進出的,所以上水這邊很亂,人太多,就好像現在你看那個人,那個大皮箱一個、兩個的,現在是比較少啦,很多走水貨的,現在已經比較少了,人還是那麼多。

由於本站A入閘口現在比較擁擠,乘客可以使用其他入閘口,謝謝合作。

假日的上水火車站人潮洶湧,幾乎人手一個行李箱。從2003年開放自由行,中國人到香港更便捷,加上人民幣對港幣匯率升值,使得香港貨品相比之下更為便宜,2008年中國爆發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後,水貨客更加瘋狂採購奶粉、尿布等民生用品。

街道上四處可見水貨客就地分貨、裝貨,甚至拖著行李箱橫衝直撞,不顧行人安全。

[上水咖啡廳 老闆
陳燕芬]
坦白說上水人是不能夠接受這個情況,最大的變化就是我們出外的時候,挺覺得危險的,因為這個旅行箱到處亂走,其實,譬如說我有小孩子,我會怕把他帶到上水,怕給人家撞倒,

咖啡香氣誘人,吸引一票上水石湖墟的居民光顧。

店裡販售的麵包為了講求新鮮健康,也不假他人之手。

這些麵包是我們自己做的。

坐在咖啡廳裡,悠閒享受寧靜時光,一門之隔,簡直是平行時空,彷彿隔絕了外頭水貨客橫行的喧囂,上水新功街的這間咖啡廳,可說是居民的心靈綠洲。

[上水咖啡廳 老闆
陳燕芬]
其實它對我們上水人來講,其實它是一個心靈位置,是這裡的綠洲,他們在外面其實很吵,很多人就,那些水貨客就到處亂走的時候,他們就避進來,對,有一個比較安靜的時間跟環境給他們放鬆跟休息。

[上水咖啡廳 老闆
沈宏樂]
不要每一個都太過從商業角度,或者是一個高利潤的角度去看,現在很多時候都會以利潤去衡量的,缺乏了一些人情味囉,而且貧富差距也是越來越大囉,這如果以一個已發展地區來說,這樣未必是件好事,需要更多的人情味。

[照片提供 黃家傑]
如今上水幾乎和水貨客畫上等號,原先在地居民的情感也被迅速竄起的水貨客生意沖淡,為此,這間咖啡廳三月還封街辦了一場「辦公椅速度賽」,希望增進居民互動、聯絡情感。
 
[上水咖啡廳 老闆
黃家傑]
起碼可以引起社區人士的關注,還可以得到整個香港媒體的關注,關注上水,好多人都會問,咦,上水,水貨客的那條街舉辦嗎,以前行李箱很多,星期天人潮滿滿的,原來真正連繫這個社區的人,出來互動的很少,其實在這幾年在上水是很少的,或者說根本沒有辦過類似的活動。

懷抱理想要在一切向人民幣看齊的上水,經營一間人情味咖啡廳,但現實卻是面臨著租約年底到期,在周邊店租倍數飆漲下,恐怕也難逃搬遷的命運。

[上水咖啡廳 老闆
沈宏樂]
基本上我們的租金會一起上漲的,但我們只不過是煮咖啡而已,其實做得也是挺辛苦的,特別是這兩年,因為那個變化更加急劇,租金的上揚都已經是五年前的一倍半了,以我所知呢,一些附近的店鋪呢,有些已上漲到兩倍了,甚至是五年前的兩倍半喔。

雖然兩年前,中國政府為了打擊減少水貨客亂象,從有效期內可多次使用的「一簽多行」,改為「一周一行」,深圳戶籍人士每星期只可去香港一次,但效果有限。

[上水咖啡廳 老闆
黃家傑]
一簽一行會不會減少人數呢,會減少嗎,會減少,但是不會減少很多,最大問題在,是上水,這裡的負荷,已經不能再負荷下去了,它這種商業行為,已經破壞了上水這邊的生態。
水貨客略減,哄抬上揚的店鋪租金卻再也回不了頭。這間在上水開了十幾年的電器行正舉行清倉大拍賣,因為房東大幅加租,從月租八萬元直接加至二十萬元港幣,約合新台幣八十萬元。老闆直言只做在地街坊生意,根本無法承擔昂貴租金,店門口「將搬遷」的手寫紙條更顯得無奈,而這樣的情況這幾年在上水比比皆是。

[上水電器行 老闆
鄭先生]
因為自由行水貨客太多,搞得本地生意就沒辦法做。(本地人)越來越難買(東西),越來越難買,對啊,就會越買越貴,會越買越貴,因為你租金太貴,你想做,那個價錢一定要貴一點,才有維持到租金,要不然你做不下去,但是太貴,人家又不買,因為價錢要很合理的價錢才可以。

[上水拉麵店 老闆娘
山下太太]
對面原本是賣拖鞋的、賣衣服的,就這樣子而已啊,要把它們全部都改造,所以不可以做了,就趕他走,之後,換賣水貨的來了。

絡繹不絕的在地客人上門光顧五金行老店,生意算不錯,但老闆搖頭說,薄利多銷,賺的錢根本比不上租金飆漲的速度。

[上水五金行 老闆
梁先生]
賣的東西,租金都不夠,很貴,租金很貴呀。租金一到期就是一倍,一倍、一倍加上去,加到都吃不消了。

新店鋪越開越多,上水乍看好像經濟起飛,事實上,貨品和店鋪逐漸單一化,高價黃金飾品、化妝品、藥品滿街都是,在地人想購買一些簡單的生活用品,卻變得愈來愈難。

[上水咖啡廳 老闆
黃家傑]
變化很大,我在這邊生活都快三十幾年了,以前上水呢,很多老的小店,很多小的店家,但現在大部分呢,都變成了一些藥房啊,化妝品店啊,附近的大商場都是賣清一色的商品,主要在賣化妝品的,一些黃金首飾,一些昂貴的名錶,基本上你根本不會進去看的。

[上水咖啡廳 老闆
陳燕芬]
有很多我們小時候吃的東西,現在都沒有了,現在都只是藥房,但是因為要應付其他的需求,就整個區都變成了這個樣子,我們可能要買一些比較品質好的食物也沒能夠找到,或者是我們之前有一個窗簾、窗簾的店鋪也已經關了,傳統的茶葉店也關了。

[畫面翻拍網路]
不要插隊,不要插隊,你插隊是不對的,你不要插隊。你不是中國人啊,其實我們都是一樣的,回你的大陸去吧,香港不適合你的。

[畫面翻拍網路]
香港主權移交後,與中國的連結越扣越緊,互動漸增,卻也激化了港中矛盾。

[香港市民
黃啟文]
他們覺得,他過來搶你的利益是應該的,沒有我過來你們沒有得發展,我們是,我們是給你好處才過來,但是其實不是這樣,他們什麼貢獻也沒有,但是拿了我們的政府那麼多的利益,其實不能夠的。

[香港教育大學香港研究學院 副總監
方志恒]
經濟上或者社會上、資源上的一些碰撞或爭奪,肯定是(港中矛盾原因)其中之一,比方說自由行的陸客、雙非孕婦、單程證等等的,都是令香港人有種感覺,原有的香港自己那套社會制度、經濟模式,似乎受到越來越多中國大陸的人,無論是遊客或者是單程證的人士也好,或者什麼都好啦,都受到一種侵蝕。

[上水咖啡廳 老闆
陳燕芬]
坦白說他們的需求,我們了解,但是他們人真的太多,我們這個小小的香港,現在回歸中國,但是我們真的應付不了這麼多的人,來到這裡去採購或者是應付他們的需要,坦白說這個搶資源的歧異,應該要政府它們自己看得通、看得懂。

[香港立法會 議員
朱凱迪]
我們所謂一個港人治港的特區政府,它其實在思考它的政策的時候,其實是跟香港一般民眾好像是無關,這一些的權力都應該歸於人民,而這個也應該是我們的民主運動的一部分,香港人自己的權力,先把它拿回來,然後我們再可以去,在各個方面去跟中國去談出一個,其實我們可以接受的狀況出來,而這個其實,當然我們在這方面其實,
那個民眾的想法其實是比較,還沒有真的開發,發展出來。

蜂擁至香港購物的中國客,成了持續拉抬香港零售業的引擎,同時也因水貨客掃蕩式的採購、香港人無法接受如蝗蟲過境般的遊客素質,屢屢發生衝突與爭議,香港主權移交二十年,但「人心回歸」之路卻仍崎嶇不平。

採訪/撰稿 宋宇娥
攝影/剪輯 吳湘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