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市場禁宰令,會引起這麼大的反彈,最主要就是農委會認為目前全國83家合格屠宰場,已足夠供應全台所需,但端午節大「塞雞」的例子讓人發現,可能並非如此。許多雞農的質疑包括消費者就是不習慣非現宰的雞肉、屠宰場分布不均、長途運送不見得更衛生、規格化的屠宰場無法處理非規格化養殖的土雞,農民團體更擔心的是,整個土雞市場將如白肉雞般被大型電宰場控制,而台灣特有大大小小不同品種,有文化意涵的土雞,也面臨消失的危機。一早,屏東竹田的雞農,把十多斤肥大的閹雞,抓進籠子裡放上車,還不時往雞身上灑水。

<(為什麼要噴水)因為怕熱,如果熱的話,會死掉,熱緊迫。>

會怕雞死掉,就是因為這些雞不能就近宰殺,要送到半個鐘頭車程外,位於鹽埔的屠宰場去。

到了屠宰場,工人開始忙碌地把閹雞吊掛上輸送帶,但屠宰場畢竟是第一次代宰閹雞,而閹雞又太大了,掛勾根本勾不住,許多雞不是一隻腳懸空,就是整隻雞掉到地上。

經過電擊、宰殺放血、燙毛脫毛後,光溜溜的屠體由工人手工取出內臟,由於閹雞實在太大,全自動的掏肛機根本無法使用,而一般的土雞或肉雞,內臟多半只留下雞心及雞胗,客家閹雞卻要留下大部分的內臟及雞油,也因此屠宰工人又是一陣手忙腳亂,邊做邊協調。

<在上面就要把油拿出來了,骨頭要另外剁起來包,雞油要拉出來,另外拉出來。>
<有肝嗎,把肝留下來,有啦,肝有留。>

等內臟處理好,要分切時又遇到了問題。閹雞重達十多斤,因此為了方便客人熬湯,光雞骨就要剁成八塊。

<八塊就可以了。>
<要這樣剖開,要這樣剖。>
<八塊,兩隻(腳),這(脖子)一隻,這樣一個,一包。>

從開始宰殺,到包裝完成,原本每小時可以處理上千隻雞的屠宰場,卻足足花了兩個小時以上,才處理完這一百隻客家閹雞,屠宰工人說,真的很麻煩。

<(大姊裝這個會不會很麻煩)很麻煩,(殺閹雞很麻煩),比較費工。>

宰殺閹雞的時間足足是一般土雞的二十倍,以一般土雞代宰費25元來推估,每隻閹雞的代宰費將高達500元,但又不可能收費如此之高,也難怪高屏地區其他屠宰業者,根本不願意接受雞農的委託。竹田閹雞推廣中心的雞農,好不容易才找到這家鹽埔的屠宰場,願意嘗試幫他們宰殺。

[屠宰場業者
邱炳樹]
因為剛開始,員工要有一個適應的時間,盡量就配合曾老闆的需求,慢慢去做調整。(其他場也未必會願意接),別人不願意接,不可能接。

[美濃肉雞攤販
葉䕒茵]
(可是農委會不是說閹雞都可以殺嗎),哪有,我們這裡閹雞這麼大,一隻都要十六斤,我們拿去我們有問它,就是一般的雞會幫你殺,閹雞不要幫你殺。

曾繁榮所推廣的客家閹雞,飼養時間動輒兩百天,活動空間是一般土雞的五倍以上,成熟肥大,肉質甜美又無腥味,販售價格也高達上千元,無論飼養、運輸或宰殺每個細節都不能馬虎,否則一整年的心血就前功盡棄。

[竹田閹雞推廣中心
總幹事 曾繁榮]
基本上他們(屠宰業者)比較不喜歡特殊的雞種,處理上很麻煩,又怕弄不好,比較有損失,我們也想說,沒關係,你願意試,我也願意給你一次機會。

由於傳統市場禁止宰殺活禽後,國人最常食用的雞肉,若沒有合格衛生標章,將無法販售,因此,雞農必須把雞隻送到合法屠宰場宰殺,然而,全國83家合法屠宰場,卻只有一家公立屠宰場,因此,宰殺權完全被私人屠宰場所掌握。

甚至連宰殺時間也要看屠宰場的臉色,由於許多國人仍偏好當天現宰的雞肉,也因此傳統市場有超過九成的雞隻,是前一天晚上十一點至隔日凌晨四點,所謂的黃金時段宰殺,這樣早市才能準時開賣,然而,依據農委會的資料,目前全國提供代宰服務的48家屠宰場裡,僅有兩成一願意開放黃金時段代宰,三成三的屠宰場根本不配合在黃金時段代宰,而四成六需要和屠宰場協調商議,畢竟這些屠宰場幾乎都兼營肉品買賣,當然以自家肉品優先。

[全國養雞協會土雞行銷組
組長 黃全成]
宰殺土雞是有黃金時段,因為(凌晨)四點多、五點多就要送到菜市場,然而電宰場早上就開始殺雞,下午批發雞,到市場就已經(晚上)七、八點了,(放到隔天早上開市)那個時間都已經太久了,所以容易腐化。

孰先孰後的問題,在平日似乎不明顯,然而到了傳統大節日時,問題就引爆了,端午節前一日雞肉需求大增,依照台北市環南市場的統計,代宰雞隻比平常多了四倍,屠宰場根本應付不來,許多攤商,甚至近中午了還無雞可賣,急得跳腳。

<客人打電話來講,說為什麼雞還沒有到,我們急他們也急,所以我說這個(現宰)取消掉,真的對我們來講很不方便。>

然而,農委會認為,經合格屠宰場宰殺的屠體,只要全程冷藏,72小時內都能保持鮮度,因此,即便提早宰殺也不影響品質,而遇到傳統節日,未來也會協調取消休市來因應。

[農委會防檢組肉品檢查組
技正 宋念潔]
它是全程冷藏保鮮,所以其實黃金72小時,都是符合的,千萬不要以為說,電宰雞就是冷凍雞,口味就不好,並沒有,是生鮮的。

飲食習慣與文化,對農委會來說似乎並不重要,一股腦地要大家接受冷凍雞肉,還有不完整的雞肉。在台中霧峰市場已經擺攤三十多年的蔡福生,早在農委會正式公告市場禁宰前,攤位的冷藏設施就已完備,也把精挑細選的活雞送到電宰場屠宰,被農委會譽為示範零售商,更常常安排其他縣市的雞肉販到此參訪學習,但蔡福生現在卻滿腹怨言。

[台中市示範雞販
蔡福生]
是屠宰完之後,整個,不像我們自己殺的乾淨,那麼漂亮,什麼斷手斷腳,黑青、瘀血,它都來,我們不得已,只有接受它,因為我們不能宰了,沒有貨源了,一定要接受電宰場來的雞,現在變成政府逼迫我們接受這東西。

蔡福生所遇到的狀況,並非個案,有些攤販也因為這樣影響銷路。也被農委會視為示範雞肉攤商曾瑞郎,生意便每況愈下,有大半的雞肉賣不出去,而許多攤商每天僅賣出十多隻雞,一次卻要宰殺上百隻,賣不出去的勢必要冰凍,冷凍後的雞肉,又更難賣了。

[台中市電宰示範雞販
曾瑞郎]
生意不好又花錢,如果說花錢大家都可以接受,花了錢卻無法接受,雞肉宰殺後變成次級品。

<我都沒買,(都到外面買)跑去哪買你知道嗎,去現宰那邊買,這一定要改進。>

[美濃肉雞攤販
葉䕒茵]
你不可能每天去殺,你殺100隻起來,就等於要冷凍好,超過三、四天東西不好,人家就不要了,這種損失是我們自己要吸收啊。

消費者不願接受,這些「依法」的攤販生意大不如前,有些攤販甚至檯面上擺著合格衛生標章的雞肉,卻是賣著私宰的雞肉。

<我們這個是自己殺的,不是工廠拿的,不是工廠拿的,工廠拿的不好吃,雞肉,賣不下去,(現在不是不能殺了),偷殺,拿出來賣。>

[台中霧峰公有市場自治會
會長 林志彥]
外面還有人現宰的話,我覺得這樣不行,大家同個起跑點,比較公平,不能說外面有人現宰,公有市場不進來,大家要現宰的。

對於攤商的抱怨,農委會認為應該先和屠宰場反映協調,未來也會擴大查緝私宰行為,然而,學者認為這是治標不治本,更重要的是要求屠宰業者拿出好的品質,吸引國人食用,才能有效降低私宰。

[農委會防檢組肉品檢查組
技正 宋念潔]
大家提出來說斷翅、斷腿、斷頭什麼,黑頭這些,其實比率不高,因為我們有去現場數,大概2%左右,其實這是一般會有的耗損,並不覺得像大家講的這麼嚴重。

[全國養雞協會土雞行銷組
組長 黃全成]
農政單位也叫我們去和屠宰場調解,可是他們是幫我們代宰而已,代宰一隻雞20元,它(屠宰場)沒辦法賠償起來,像閹雞一隻就600、700元,它們(屠宰場)說你嫌我不好,你就自己殺。

[台北醫學大學
副校長 邱弘毅]
基本上就是要你的電宰要去跟私宰競爭,競爭國人的接受度,這塊如果你的電宰的接受度一直沒法提高的話,有可能就會助長私宰,私宰我們就更沒辦法管,萬一假定有一個新的傳染源來,那更難防疫。

農委會甚至建議攤商,乾脆直接和兼營肉品買賣的屠宰場購買雞肉來販賣,來降低經營成本與不必要的麻煩,然而,這也是許多農民團體所擔憂的。

[農委會防檢組肉品檢查組
技正 宋念潔]
我們會和攤商講,不建議他直接把雞送到屠宰場去殺,再搬回來,其實運費要付兩次,如果這樣子的話,直接和屠宰場拿屠體,是比較快的。

[美濃肉雞攤販
葉䕒茵]
到最後賣冷凍的,大家都要去大賣場買,沒有人要來市場買,因為大賣場拿整批的比較便宜,我們這邊比起來一定(較貴),就不會來這裡買了。

[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
助理教授 蔡培慧]
因為它們掌握了通路,將來不管是菜市場賣雞的或土雞城要買雞,你只能和電宰場來買,甚至於現在就已經發生了,電宰場你送雞去請它代宰,它說宰不完,你可不可以買我的雞。如果宰的環節只掐在少數人的手裡,就會形成壟斷。

學者更進一步指出,目前國內十多種品種的特色土雞,因為飼養環境、天數不同,才造就了不同的肉質口感及飲食文化,當屠宰場獨大時,為了達到最大利潤,就會傾向只宰殺單一化、規格化的雞種,其他特色雞種產業,勢必受到衝擊。

[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
教授 李淵百]
這種集中屠宰,也可能造成更激烈的競爭,大家會競價,因為地產地銷,本來有特色的,殺好以後特色不見了,你看不出來了,在那種拍賣市場,可能都是一樣,所以誰的價格比較低,就比較有利。

也因此,端午節隔天,數千名來自全國的雞農、雞販、攤商走上街頭,要求政府應平衡各區域需求,就近利用每個縣市都有的肉品屠宰場,增建公有活禽屠宰設備,但農委會認為目前屠宰場的產能足夠,並不傾向增設公有屠宰場。

[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
助理教授 蔡培慧]
就是在現有的肉品市場,沒有土地問題,廢棄物也可以處理的地方,加設一條家禽的屠宰線,這樣就可以解決問題。

[農委會副主委
王政騰]
等到這些媒合跟資源的調度,大家都盡力了,究竟不夠多或夠多,或夠多還有些不足,針對不足部分再來考量。

然而即使屠宰場不患寡,仍患不均。長期推動國內傳統市場禁宰活禽、人道宰殺的動保團體及學者則認為,只要能達到促進動物福利、防疫、衛生等目標,政府不應該只堅持集中式屠宰場政策,應該效法先進國家,增設小型屠宰場,甚至開放農牧場設置簡易屠宰設施,就近屠宰販售。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執行長 朱增宏]
站在動物福利的立場、食品安全、防疫的立場,能夠讓雞在最少移動的情況下,在農場就宰殺,一定規模的屠宰場,政府就要派員去檢查,小於一定規模,我們就相信農民自己會做好人道、動物福利、食品安全,這時消費者也願意相信,這個制度就有可能建立。

[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
教授 李淵百]
它必須除了一定要人道屠宰,有電昏,也有一個工作的平台,不是說在地面上,也可以清洗得屠體很乾淨,很衛生,這些廢棄物又可以處理,不會汙染環境,那你還要要求什麼。

農委會卻表示,目前已經放寬小型屠宰場設置面積只要11.2坪,設備也「只要」百萬元。近年來曾提出申請或剛核可的農民則認為,法律過於嚴苛,申設期程最少三年,經費也是小農根本負擔不起的。

[屠宰場業者
謝國成]
我去年申請到現在一年多了,建築執照還沒下來,縣政府和防檢局的審查太籠統了,以前大型電宰場它們申請時只有25項大調查,現在小型屠宰場申請變成38項調查。

[屠宰場業者
余聲光]
現在電宰場,一間電宰場從土地變更到拿到屠宰證,頭尾需要三年,才申請得到,過程中有時候遇到法規無法處理,拿到屠宰證甚至要超過三年。

丟出手中的雞蛋,雞農們以此發洩對政府的不滿,然而即便走上街頭怒吼,看來仍擋不住強勢的政策,數十萬土雞農、攤商及家人,現在的心情恐怕就如吊掛在輸送帶上的雞隻一般,只得任人宰割。

採訪/撰稿 陳君明
攝影/剪輯 徐偉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