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勢村是屏東縣竹田鄉的一個客家小村庄,一樣面臨著人口老化、青壯外移、屋舍傾圮、語言斷層等各種難題,除了西勢火車站外,這個村庄好像幾乎快被人遺忘,屏東縣客家文物館找來兩位藝術家趙書榕、廖大錦逢一郎,駐館創作,希望藉由當代藝術與客家文化相互碰撞,激發出更多火花。他們眼中的客庄樣貌,和一般民眾印象中的客庄有什麼不一樣?來看看他們的駐村藝術創作。
看似平凡無奇的小雜貨超市裡,這天宛若攝影棚,鎂光燈閃個不停。
我先測一下光,看這樣夠,這樣亮夠不夠。眼睛不要睜那麼大,沒關係,沒關係,歐吉桑喔,還不是正式的。
主角就是他,雜貨超市老闆陳宥銘,在搖身一變成為「今日我最帥」之前,得先梳妝打扮一番。
抹髮蠟,抓頭髮。
這樣有年輕二十歲嗎?差不多可以減,三十歲有喔。
又是撲粉,又是調整服裝,Pose要怎麼擺,攝影師不時來技術指導一下。
這隻手拿這個,對,拿這兩包糖果,等一下這隻手呢,拿這兩個。
[雜貨店老闆
陳宥銘]
我第一次這樣被鏡頭拍攝,感覺很歡喜,又幫我抹頭、打扮,跟以前拍照不一樣,又要擺姿勢啦,拍這樣,很多不一樣的東西。
如此大費周章,其實是為了屏東縣客家文物館的駐館藝術計畫,藝術家廖大錦逢一郎隨機找了十位西勢村民,以「聲攝計畫」來詮釋這個時代的客家樣貌。
[藝術家
廖大錦逢一郎]
我想把這個以前我們對那個西勢庄,或是老庄,老的客庄,比較,比較落後的印象扭轉,用數位攝影來記錄現在的客庄,所以現在的客庄其實跟我們腦袋殘留的印象,其實是有落差的,它其實也是很先進的,只是說你平時經過的時候你不會去注意它。
[深耕永續發展協會 專員
林高本]
第一次嘗試用這種,駐館藝術家的方式,來讓外面的藝術家,來到我們六堆客庄這邊,認識我們客家文化,讓他們了解我們六堆有什麼客家文化,用他們的想法,把六堆的客家文化做重新的解釋這樣。
藝術家趙書榕的作品「時光迴廊」,是跨域複合媒材裝置,多國服飾懸吊而成的迴廊,搭配聲音裝置,要帶觀眾經歷一場旅行。
[藝術家
趙書榕]
觀眾一開始先要來到這個場地之前,他會先聽到聲音,再來就是接觸到的是視覺,看了整個場域的這個布置,他去移動這個毯子呢,或是枕頭,那這是觸覺。
旅居法國多年的趙書榕是台北人,到西勢村駐村一個月,把她觀察到的村民印象、穿著的服飾,布置成作品的一部分。
[藝術家
趙書榕]
(西勢村民)他們是非常的純樸、就是精簡啦,那其實我用了很多的服飾是,我自己在這邊生活,感受這邊的居民,他們很像我,阿嬤、阿公那個時代,非常純樸的,那所以我用了很多,代表那個時代,還有復古的衣服。
開這個玩具店開多久了?我就跟你說二十五歲我就開到現在了,就是開玩具店?對啊,有抽籤的?對啊。
為了真實呈現客庄常民生活,大錦徹底發揮「搭訕」功力,逢人就問:「可以讓我拍照嗎?」,玩具店徐阿婆也被大錦「捕獲」,成功拍攝出玩具店阿婆,在村庄孩童心中歡樂繽紛的形象。
[藝術家
廖大錦逢一郎]
所以我覺得應該要把,我們過去對它老舊的形象,跟它現在當代,真的有的東西結合在一起,所以我,我就把很多的玩具結合在阿婆的帽子,還有拿在阿婆,阿婆手上有拿一個神奇寶貝球,因為她每天都有在賣,所以其實她是神奇寶貝球大師。
[雜貨店老闆娘
徐生妹]
我想說老人家了,沒關係啦,開了這麼久的店,拍照也沒關係,不會怎樣,不是做那個壞事情。
西勢快到了,劉德明,料不一樣,要放豬肉、蝦仁這些,家裡的招牌菜,炒大腸,對,炒豬肚,對,客家小炒,封肉,一流的。
台北出生、去年才回到客庄生活的大錦,還特別收錄照片主角們,日常生活中的客語對話,要觀眾重新觀看、聆聽當今的西勢客家人。
[藝術家
廖大錦逢一郎]
那因為我有遇到年輕人,他二級認證,然後學了很多,會念很多詩詞、山歌、讀本,但是,我叫他介紹他們家的中藥材,因為它是中藥材的時候,他不會講,他不知道怎麼念出來,對,所以,我覺得這是跟日常生活有落差的,所以我們認知對客家人也會有落差,那我希望透過這個作品,也可以,也可以讓大家打破這個框架,重新透過語言跟形象去認識新的客家人。
大錦的影像作品裡還刻意埋藏了「客家花布」,企圖對貼標籤的符碼提出強烈批判。
[藝術家
廖大錦逢一郎]
這個花布的意象,印貼在客家人身上的符碼,跟他們西勢人的生活習慣,是完全連不上的,但是強迫,讓他們接受這個形象,也強迫大家接受六堆的形象裡面有花布,其實我們客家人不應該再被符碼化或標籤化,我們應該自己認識自己,也重新讓別人來認識我們。
一個是遊走世界的外地藝術家、一個是落葉歸根的客籍藝術家,他們在西勢村小庄頭尋找靈感,創作出藝術作品,詮釋他們眼中的客家,試圖跳出被標籤化、框架住的客家印象,那麼你的客家印象呢?不妨實際走一趟客庄,重新感受、聆聽真實客家樣貌。
採訪/撰稿 宋宇娥
攝影/剪輯 陳靖維
- Dec 15 Thu 2016 13:36
519集-西客創藝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