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桃園縣龍潭鄉的三和村,到處可以看到山猴子的圖騰意象和公仔娃娃,不過,其實這裡並沒有猴子,因為三和與山猴音似,村民就笑稱自己是「山猴仔」,更用山猴仔來做為社區營造的吉祥物。三和村不僅是桃園縣第一個通過農村再生計畫的社區,今年七月,還通過環保署環境教育場域認證,難得的是,這是全國第一個「社區型」的場域認證,因為推動減量開發的思維,三和村處處充滿自然的氣息,認證通過後,每天都有學校單位、和其它縣市的社區申請參觀,讓更多人認識三和這個小村子,也體會到三和村民,敬天惜地與尊重自然的精神。[龍潭鄉三和村
村長 謝金棋]
這種水泥要是用太多,村庄就會變化,會變成沒有感情了,所以我的減量,意思就是要把我們的感情,放在泥土裡。

[龍潭鄉三和社區發展協會
理事長 黃麗珍]
開發減量、包含一些水泥減量、我們道路就是不用拓寬,夠用就好了,不用那麼大,對,所有的東西,我們希望我們的壓力也可以減量。

<那你們知不知道桐花有分公的跟母的啊,(不知道),好,跟大家介紹喔,我們看到桐花,剛剛那整朵喔,我們在桐花祭的時候,它會掉下來,它差不多生命期一週左右就掉下來,它掉下來就看到地上白白的一片,那個都是公花。>

認真聽著解說,對眼前事物感到好奇,這天龍潭鄉的三和村,來了一群小遊客,村子裡馬上變得熱鬧起來。

<我們同學有看到一些昆蟲在上面,也有長植物,那這個透水性,就可以有一些植物昆蟲,棲地在這邊>

邊聽、邊紀錄,認識大自然不再只是紙上談兵,書上的動植物就在眼前。

<然後它(松果)的果子呢是有長翅膀的,就可以隨風飄,飄到很遠的地方,傳播它的幼苗>

龍潭鄉三和社區,以前叫做三洽水,到處是丘陵、河谷,居民以種田、種茶維生。
94年開始做社區營造,原始的農村景緻,吸引許多外地人,三和村不僅是桃園縣第一個通過農村再生計畫的社區,今年七月,還通過環保署環境教育場域認證。

<上來以後有沒有發現我們這邊比較不一樣了,(有,都平的了),都平的了喔,好,那上來看見什麼,(茶樹),茶樹喔,都知道這是茶樹。>

[桃園縣大竹國小學生
黃尚謙]
這邊的自然環境比我們那邊的還要自然,很自然很舒服,一起來這邊教學,可以學到很多自然環境

[桃園縣中壢國小學生
黃翎銨]
在這裡看到很多蕨類,然後有很多種自然的植物,然後也讓我學到,要更珍惜大自然,不要隨便任意破壞動植物。

[桃園縣中壢國小老師
石杜娟]
這個三和村的環境認證場域跟一般比較不一樣,它是屬於比較農村型的,所以我們希望我們小朋友來這邊可以學到,比較田野生活有關的東西,那同時它這邊環境教育的設施,它都是用自然的土石、樹木、竹子去建構整個農村型態。

不像其它國家級的環境教育場域,擁有許多官方資源挹注,三和社區這個小小的村莊,因為居民有共識,共同維護原始的自然風貌,也讓三和成為全國第一個「社區型」的環境教育場域。

[龍潭鄉三和社區發展協會
理事長 黃麗珍]
因為看到去申請的都是一些比較,像關渡自然公園那些,都是比較大型的,那我們只是一個小小的社區。

來到三和會發現,不像其它農村拚命爭取經費做硬體、充滿水泥設施,三和村的自然環境,讓人身處其中沒有壓力。

[龍潭鄉三和村
村長 謝金棋]
這麼多年來,推廣的減法的思考,我從水泥先減掉,我從開發先減掉,還有我從我們村民的心裡,這種建設的思想先減掉。

<這一條古道,其實你可以看到,它還是很原始的,我們沒有,(破壞它),對,沒有破壞它,沒有做鋪面,還是很傳統的,很原始的鵝卵石鋪面>

[龍潭鄉三和社區發展協會
理事長 黃麗珍]
如果今天真的是用水泥鋪起來,可能就沒有生態了,也沒有透水性,植物也沒辦法生長,還有我們的昆蟲啊,青蛙啊,像這樣就有辦法讓牠在這邊棲息了。

學習老祖先的智慧,就地取材,不讓太多的硬體造成環境衝擊,這樣的想法,也曾受到村民挑戰和質疑,於是村長決定帶著村民走出去,看看別人怎麼做。

[龍潭鄉三和村
村長 謝金棋]
我也曾帶他們去有很多水泥、很多擋土牆的社區去看,我問他們說,像這個滿山都是鋪水泥,老祖先做得這麼漂亮的石(石剝)把它打掉做擋土牆,你們看到覺得好嗎,讓他們去做比較,漸漸的,絕大部分的人認同這個想法了,要來復舊比較美,但是復舊並不是落後喔。

這一路走來並不容易,村長用了三年時間,讓村民接受「減量」觀念,一味的建設,並不能為農村帶來實質助益,應該從人的改造開始做起,村長說,農村如果沒有用感情去做,就沒有生命。也因為認同了這個理念,村子的人都出來了,共同參與社區事務。

[導覽志工
黃月賢]
從村口開始一路介紹到這邊,我可以把我村子裡面的故事,把我認識的植物,把我在植物上面,小時候帶給我的故事,通通告訴小朋友也好,大朋友也好。

[導覽志工
陳秀郎]
叫我來,那就講講話,我總會嘛,我就來,就這樣,帶著大家走,到目前為止,反應還不錯啦,給我的評價,還不是說負面的,正面還是蠻多的,我想每一個人都是要成就感,被人肯定了之後,你就覺得做得越來越有趣了。

70多歲的陳秀郎,原本是關懷據點照顧的老人,但參與社區導覽之後,他的生活找到重心、享受付出的快樂。

[導覽志工
陳秀郎]
他說我有這麼多歲數了,來被人關懷,那時候心裡就想說,我是被人關懷的人了嗎,不應該是這樣才對,來到以後,跟大家一起走的時候,他們覺得說我的身體狀況還可以啦,像今天跑上跑下,三公里對我來說,不是很困難的事情啦。

也有許多人是退休後,回到村子,才發現,原來自己成長的地方是這麼可愛。

[導覽志工
黃月賢]
(以前)村子哪裡發生什麼事情,我都沒有在管,就是說,這些事情跟我無關,(現在)我們全家都投入志工工作,完全可以把這個環境,把我們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完全回饋在村子裡面,那慢慢的改變,發覺村子裡面的故事很多。

講到三和村的故事,那就一定得提到三和的吉祥物「猴子」。婆婆媽媽們把綠豆餡包進粄皮裡,再放到粄模裡壓,原本普通的紅粄,就變成了一個個造型可愛的山猴子。在三和,山猴子圖騰到處可見,除了社區步道、還有公仔、布娃娃等,不過,其實三和村並沒有猴子。

[三和社區發展協會
理事長 黃麗珍]
小時候我們讀三和國小,遠足的時候去別的國小,別的國小就問我們哪裡來,我們說我們是三和國小,那他們乍聽之下,很像山猴國小,三和跟山猴音似啦,然後就說我們是山猴子這樣子。

於是他們用山猴子意象,營造社區特色,成功讓外地遊客留下印象。村長說,村子裡的老氣氛,更是社區獨特的人文景觀。

[龍潭鄉三和村
村長 謝金棋]
整個村庄都是老東西,我們講的老東西,像老樹、老石(石剝)、老石階、老人家、老鄉音,所以我們這個空氣裡都是老的氛圍,裡面這麼多種的老,老人家更是我們的寶。

用薩克斯風演奏客家歌曲,搭配著非洲鼓、手鈴的強烈節奏,中西合璧的另類表演,婆婆媽媽們展現出十足活力。

[三和村民
范桃妹]
這是非洲手鼓,我們現在打了就變客家手鼓,客家非常手鼓,打這個整齊就好聽啊,大家拍子有配到就好聽啦,不會二二六六這樣子

[三和村民
宋李妹]
來這裡打鼓,手搖一搖就覺得很好的感覺。很愛跟,去哪裡都跟著去,(去外面看看呵),像去台中、台北、宜蘭都有去啦。

為了刺激老人家的末稍神經,社區成立了客家手鼓隊,讓老人家除了運動之外,也有機會到各地去表演、到外面走走。

[龍潭鄉三和村
村長 謝金棋]
我們有一個想法,我們村裡的老人家都不用送去養老院,不用送到看護中心,我們自己的志工、我們自己的能力,就可以在家裡服務他們

[龍潭鄉三和社區發展協會
志工隊長 曾玉梅]
我們志工有些也是老人服務老人,其實我們志工有些已經超過65歲以上了,就說自動自發,他認為說,我可以服務他人是一種福氣,我不一定要給人家服務。

每週三,老人家會自動聚集到社區關懷據點,除了有各種活動可以參與之外,也聯絡感情。還有中午的聚餐,更是展現了農村的人情味。

[龍潭鄉三和社區發展協會
理事長 黃麗珍]
我們羅先生拿了茭白筍,謝謝羅先生,還有我們春嬌姐拿蠶豆,謝謝春嬌姐,沈春妹拿蘿蔔,謝謝我們春妹, (謝謝,那個蘿蔔很好吃),是喔,我們等一下就有蘿蔔湯可以喝對不對,還有今天那麼多菜。

[龍潭鄉三和社區發展協會
志工隊長 曾玉梅]
因為這裡是鄉下,他們差不多每家人都有種菜,種菜他們就很有成就感,會拿來跟大家一起分享,早上都圍在一起洗菜、挑菜,拿來給大家吃。

濃郁的蘿蔔湯、茭白筍滷豬肉、還有現炒地瓜葉、跟酸菜,吃著各種在地食材,感受著農村的熱情。關懷據點讓社區老人有所寄託,原本害羞、保守的他們,來到這裡都變得更快樂。
靠著村長和社區協會的帶領,更靠著社區居民意識的覺醒,三和村利用有限的資源,重新造人、造村,營造出獨有的自然氣質。
地方文化如何保留、農村價值要怎麼呈現,三和村找到方向,成功走出自己的路。

採訪/撰稿 林秋伶
攝影/剪輯 洪炎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