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吃過山蘇,過去野生在山上的山蘇,近幾年也被移到平地大量種植,成為山產店裡很熱門的野菜,山蘇除了營養價值高,生長性很強,種植的時候根本不用灑農藥,是道道地地的有機蔬菜。在花蓮鳳林有一群農民,不但打出「豆奶山蘇」的名號,利用過期的豆奶,或是豆渣,灌施山蘇,讓山蘇變得更加翠綠細膩,吃起來鮮嫩,近來還推動山蘇觀光,推廣山蘇,接下來的單元記者詹淑雲、蔡裕昌,帶我們到山蘇園。檳榔園裡像是舖上一張綠色的地毯,在陽光照射下,格外翠綠亮眼。仔細一看,原來是一棵又一棵的山蘇。
[鳳林山蘇產銷第七班
班長 周寶財]
本來我們是到山上採野生的給餐廳,採來採去不是辦法呀,就拿來園裡自己種,餐廳要就不用到山上採呀,園裡採就有。
[周寶財的太太
張秀珍]
伯母我看你們採得很快耶,不採快一點會來不及耶,為什麼會來不及?採不到什麼菜呀。一個小時差不多要採十幾斤。
65歲的周寶財和太太張秀珍正忙著在園裡採山蘇,等會要送到餐廳去。沒想到印象中常常出現在山上的樹上、石頭上的山蘇,竟然也可以成為一種具有經濟價值的作物,而且一年四季都可以採收。
[鳳林山蘇產銷第七班
班長 周寶財]
像我們去年採收的平均價格,一斤還有五十元,價錢有高有低,和一般的青菜比利潤好嗎?和一般青菜來比,我們贏它,不用再種過。
望著滿園子的山蘇,班長周寶財回想起剛開始種山蘇時,他和太太除了到山上採集野生的山蘇回來種,就連看到別人家的檳榔樹上長山蘇,他們就像發現寶藏一樣開心。
[鳳林山蘇產銷第七班
班長 周寶財]
我去他們的園子裡說,山蘇給我好嗎,他們說好呀,你自己去戳下來呀,那時我們的車子裝滿一台,要種二天才種得完。
和一般作物比起來,山蘇算是非常容易管理與栽種的,不但沒有病蟲害、不用噴農藥,也不需要大量施肥,山蘇就可以長得很好。周寶財笑著說山蘇種一次,就可以採收一輩子。
[鳳林山蘇產銷第七班
班長 周寶財]
什麼地方都可以種,放在石頭上也可以,有水就可以了,要是種青菜,高麗菜、大白菜、還有短期青菜,一定要有田才可以種,山蘇不用,你種在石駁上,它更開心,它為什麼開心你知道嗎?因為利水,不會浸在水裡,山蘇又長得好。
就是這一句活多久、採多久,再加上山蘇價格不錯,呂芳揚和其他農民紛紛跟著改種山蘇。拉起黑網、遮蔽陽光,呂芳揚在檳榔園裡營造出陰涼潮濕的環境,要讓山蘇在這裡好好生長。
[鳳林山蘇產銷第七班
副班長 呂芳揚]
剛開始種的時候,一台斤差不多二百多塊,很高興呀,一點點就二百多塊呀。後來越來越多人種了,價格就不一定了,最便宜是三十元。現在產量少還有差不多一百多塊左右。
戴著帽子、背著籃子,55歲的呂芳揚不停穿梭在五、六分大的山蘇園裡,一說到採山蘇,他整個人都興奮了起來。
[鳳林山蘇產銷第七班
副班長 呂芳揚]
採一片就像撿錢一樣,採就有錢,採就有錢,摸著覺得心情很愉快呀。空氣又好,又不會曬太陽。
種山蘇已經種了十年的呂方揚,眼睛掃一下就知道哪一片葉子是可以採收的。
[鳳林山蘇產銷第七班
副班長 呂芳揚夫婦]
採一片一片採,回來又一片一片綁,不過有工錢啦,散裝和這個價錢幾乎差一半,像人一樣要化妝。這堆和這堆看起來就不一樣。
從田裡採收好的山蘇,要立刻進行整理、包裝。嬌嫩的山蘇葉、一不小心就會碰傷,呂方揚說採收與包裝過程一定要特別注意。
[鳳林山蘇產銷第七班
副班長 呂芳揚]
我們要慢慢來,不可以太大力呀,為什麼要慢慢來,就要輕輕的呀,不可以抓太大力,這樣捏呀,要一片一片慢慢來這樣,要是太大力這個會受傷。
為了怕山蘇在運送過程中悶壞,又怕山蘇凍傷,呂芳揚和太太總是拿起報紙包好冰瓶,才放進箱子裡冷藏山蘇。
呂芳揚小心翼翼的將整理好的山蘇裝入箱中,等著拍賣好價錢。呂芳揚的太太劉桂英說種山蘇最辛苦的就是、採收過程全部都要靠人工。
[呂芳揚的太太
劉桂英]
背著籃子採呀,一直彎腰呀,採一片你就要彎一次腰,不然沒辦法採。採這個比較辛苦就是腰,腰會痠。
就是因為長期彎著腰工作,67歲的楊信妹的脊髓受傷了。她說沒受傷前她一個早上可以採一百二十斤的山蘇,現在頂多只能採二、三十斤而已。
[鳳林山蘇產銷第七班
班員 楊信妹]
妳為什麼要背這個做事呢?腰會痛呀,我們整天這樣彎著腰剪,無論你要拔草,要施肥,通通要彎著腰。
隨著種山蘇的人越來越多,三年前,周寶財、呂芳揚和楊信妹等十九位農民組成花蓮鳳林山蘇產銷班第七班,光是去年就創造了一千多萬的產值。現在他們要用「豆奶山蘇」打出自己的品牌。
[農會指導員
黃榮和]
我們這邊的山蘇都是喝豆奶長大的,像我們農會有自己的食品加工廠,生產剩的東西,像是豆渣,我們就會拿給產銷班員,他們利用堆肥的方式去製造有機肥。
開著車子,周寶財來到農會的豆奶工廠,回收農會做豆奶剩下的豆渣,他說這是山蘇最好的營養來源,既環保又省錢。
[鳳林山蘇產銷第七班
班長 周寶財]
農會豆奶工廠加工剩下的豆渣,我們就拿回去發酵,或是直接放進山蘇的頭上就可以,這樣種出來的山蘇就特別嫩。產量又高。
腐爛的檳榔枝加上豆粉與豆渣,經過發酵,二個月之後就是最天然的有機肥了,看著堆肥裡多到數不清的雞母蟲,周寶財得意的說自己做的堆肥絕對有機,肥嘟嘟的雞母蟲,就是最好的見證者。
[鳳林山蘇產銷第七班
班長 周寶財]
你隨便挖就這麼多雞母蟲喔,一般堆肥,如果很肥沃,雞母蟲特別大隻,我隨便一挖就一大堆。
抓起一把堆肥、直接放到山蘇頭裡面,周寶財說這樣既不會浪費有機堆肥,還能保證山蘇絕對吸收。
[鳳林山蘇產銷第七班
班長 周寶財]
放在山蘇頭裡面,它也比較吃得到肥。整片灑,吃到的肥差不多一半 一半。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心裡。
除了堆肥,他們也拿豆粉來當肥料,但是絕對不施化學肥,農民掛保證山蘇絕對有機種植,消費者可以吃得安心。
[鳳林山蘇產銷第七班
副班長 呂芳揚]
你們多久要灑一次豆粉,不一定呀,差不多要半個月,和有機肥二種摻著,一次灑豆粉,一次施有機肥
[鳳林山蘇產銷第七班
班長 周寶財]
山蘇就田螺要吃而已,蟲都不吃,消費者買山蘇吃,絕對放心,沒有人會噴農藥,化學肥也不用放,山蘇是野生的蕨類,本身的養分就夠了,放一點點的肥下去,為了我們要採收,沒有放肥料,它成長比較慢。
問到要如何挑選好吃的山蘇,楊信妹說當然是越嫩越好吃囉。
[鳳林山蘇產銷班第七班
班員 楊信妹]
這種不是有纖維,有纖維,這種就有點苦,這種比較嫩呀,因為沒有纖維呀,沒有纖維老化不會這麼快,這種就比較好吃。
[鳳林山蘇產銷第七班
班長 周寶財]
它不是自然就會飛出去嗎?會呀,它成熟的時候它會到處飛。飛到樹上還是石頭上,比較乾的地方,它就會留在那裡,它就會成長。
為了讓大家更加認識山蘇,也為了將豆奶山蘇推廣出去,班長周寶財結合班員,規劃山蘇觀光園區。
[鳳林山蘇產銷第七班
班長 周寶財]
一般家庭主婦要買這個覺得,一斤要一百多塊,比較買不下手,觀光對農民來說喔,我們的銷路有比較好啦,變成比較多人知道吃山蘇。
走在山蘇園裡,看到的每一棵山蘇都是這麼的壯碩肥美。原本生長在野地的山蘇,生長性強,容易照顧,每天都可以採收,是非常具有經濟價值的作物,在蔬菜巿場上可以說是潛力十足。
採訪/撰稿 詹淑雲
攝影/剪輯 蔡裕昌
- Nov 07 Wed 2007 17:07
45集-豆奶山蘇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