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委會今年首度舉辦「浪漫台三線藝術季」,以台北做為起點,連結桃竹苗中,共五縣市,上週播出第一集,總統府前成了大型曬柿鋪,柿餅地景為凱道增添繽紛色彩,這週第二集,我們來到新竹,台鐵內灣支線上的六個車站,打造「鐵道美術館」,車廂還設計為「山歌列車」,主打「搭火車遊客庄」,體驗客庄生活美學!另外在地國小學生也繪製風車,傳達「九降風」的故事。六個站結合起來,連成一座充滿生活感的美術館。


 

 

火車緩緩向前駛,窗外風景不停變換,新竹縣內灣線火車,雖然只有短短兩節車廂,但卻承載著許多人滿滿的回憶。

[民 眾
盧靖憲]
現在就是在大陸上班,然後我本身就是在地的新竹人,然後從小就是有到內灣去玩,有這個,就是,回憶這樣子,每次回來就會想來這裡吃這裡東西。

[民 眾
蔡瑞祝]
以前都是開車,我現在是想說這沿路的風景很漂亮,我就介紹朋友說我們來感受一下火車之旅。

過去內灣線是為了林業、和礦場運輸,今年由客委會舉辦的「浪漫台三線藝術季」,邀請策展團隊及藝術家,串起內灣支線沿線六個車站,注入藝術能量,將整條內灣線打造為「移動的美術館」。

[文史工作者
葉日嘉]
對內灣人來說,過去居民稱之為「小上海」,裡面有許多礦工,有戲院,有許多娛樂在裡面,有許多娛樂在裡面,很繁榮的一個地方 ,就是靠這條內灣線,我們可以連到西部的鐵路幹線,是我們來往很重要的一條幹道。

[策展人
李明道Akibo]
內灣線早期就是把這裡的礦產跟木材運輸出去,然後今天,我們用這個策展,就是用一個新的概念,把藝術家跟他的作品運進來,所以也把觀眾給吸引進來,所以我跟我的團隊說,我們要用一個園丁的心態,就是這樣每個站去看這個土壤,適合什麼樣的花,什麼樣的植物,我們把它種下去,為什麼用園丁的心態,就是希望他不只是介入,他還可以生長,還可以再延伸。

[民 眾
王秋梅]
今天突發奇想,朋友說我們坐火車去玩一玩,我說好啊 就坐看看啊。

[民 眾
王琇仕]
我們有開車來,但是我們車是停在那個什麼,合興站那邊,特地來坐這一段,最精華的這一段。

無論是懷抱著期待的心,或是沒有目的地的漫遊,搭著火車,踏上「內灣線鐵道美術館」旅程,首先從竹東站出發!竹東車站寬敞的空間,有公仔、漫畫和塗鴉等作品,橫山、九讚頭站有影像,合興站則看得見裝置藝術,再往富貴站,有整面的手作風車牆,內灣站的大轉盤上,停放著彩繪篷車車廂,沿線共有廿五件作品。

[浪漫台三線藝術季 設計總監
吳漢中]
我們某一個程度是把一個,火車的車廂當成是一個小型的,一個概念式的美術館來做,那為什麼,其實我們在車廂裡面,也放了一些過去在日治時代,傳統林業地圖的老照片,我們把它鋪在地圖上,以及我們把林務局最早的LOGO,設計成窗簾的樣子,某一個程度上,我們是要讓大家從這個車輛的,很復古的感覺,但是又看到內灣線,透過藝術展現新的樣貌。

玉米一條十元,一條十元,一條十塊錢喔,要買要快喔。

藝術從來就不只是看得見的作品而已,台三線上的「生活藝術」也很迷人。從竹東車站下車後,循著此起彼落的叫賣聲,往竹東市場方向走,便一步步踏入當地的生活中。

來,菜包喔 菜包喔,現蒸的喔,現蒸的菜包喔。

民以食為天,飲食文化是最直接的常民藝術。從科學園區毅然辭職,回家接下家業的徐梓芳夫妻,從門外漢開始,跟著上一代學打粄、做菜包,每天就這麼又捏又按,將傳承文化的這份心,一起包進去。

[竹東市場 業者
徐梓芳]
一方面想說這個客家米食快要,就是已經快斷層了,就上一代的我們的爸爸媽媽會做,我們這一代的幾乎,如果我沒有接觸這個生意,我都不會去做。

妳看,妳來聞聞看,嗯 有喔,對,這是鹹菜曬乾 成了覆菜,這個買兩卷。

竹東市場從一九五○年代至今,歷史悠久,許多攤位、店面都是代代相傳的老字號,時光悄悄地在市場許多角落,刻上歲月的痕跡。

[竹東市場 業者
彭立蓁]
我媽媽在這裡做,做有五十年以上了,對,那這些東西, 是她,手工家裡做的,她不是真的做(來賣)的,是給家人吃,吃了(覺得)很好(吃),才為鄰居大家所知,是這樣傳承下來的,那現在媽媽退休了,就換女兒我來接。

新竹縣政府產發處 科員
郭彥麟]
其實我們這邊主要還是以市場一個傳統美學為主,那其中還是包含在客家美食這一方面,那其實在竹東市場裡面,其實不是只有美食而已,其實食衣住行,很多東西都有,從(竹東)車站走過來的話,可能五分鐘就到了,其實不會說很遠,所以大家可以去,如果你去內灣玩或去北埔的話,都可以到竹東市場走走。

台三線藝術季,集結中央及地方能量,從台北開始,連接桃竹苗中五縣市,策展團隊在新竹這個據點,放大「鐵道」主題,加入設計巧思,帶領民眾搭火車遊客庄。

客委會 副主委
范佐銘]
當然林務局也提供我們,日本時代那時的木籍圖,在地板展示出來,我相信我們這條,客家山歌的火車,是有老靈魂,還有新的想像展現出來。

[策展人
李明道Akibo]
身後的這裡有一位日本的攝影師,他就來找這邊竹東站的站長,還有工作人員,把他拍下來,把他呈現在這個站體裡面,那他就是一種,有一個外來者的視野,一個,甚至一個外國人來看我們,我們平常不會注意到的地方。

內灣線火車班次,下車後必須再等一小時,下一班次才會抵達,因此如何讓遊客到來時,如何在等車時的一小時內,有得欣賞而不會感到等待漫長或無聊,藝術季這次便在各站周邊,設計裝置藝術,讓民眾來到這裡不只可駐足欣賞,進而也可學習到在地歷史文化。

新竹縣九讚頭文化協會 理事長
吳界]
例如我們現在在現場可看到一位新埔的藝術家,製作的一個鐵雕藝術,這個鐵雕的藝術,其實它是有許多小朋友,表現出奔跑的意象在裡面,為什麼會這樣做呢,是因為其實合興車站當初這個愛情故事,就是一個曾春兆 曾老師,他在追火車,追火車的這個故事,最後追到火車了,也娶到現在這個的老婆。

[策展人
李明道Akibo]
花燈藝術家他叫劉保志,我去他的工廠看到他有很多,在做成花燈之前的這個鐵的結構,就覺得這好有生命力,我就請他說這次是不是可以展出,就是你糊紙,在糊成花燈之前的鐵結構,就做了十五個小朋友在那個鐵路,鐵道上面奔跑,那我們前幾天在裝置的時候,就一看到裝置好,就一直跟它拍照打卡這樣。

畫面提供
新竹縣九讚頭文化協會
藝術作品吸引了許多遊客目光,而對當地來說,藝術季要如何牽引出更濃厚、深刻的在地情感?九讚頭文化協會特地前往校園,與學生們一同拿起畫筆,彩繪風車。

[新竹縣九讚頭文化協會 理事長
吳界]
其實富貴車站過去的站名叫做「南河」,這個老車站的地名,現在其實仍有許多在地人,很懷念這個舊的地名,所以我們就帶著小朋友,一起把南河車站,這個名字,重新帶到這個裝置藝術上,也讓更多外來的人,可以去了解,過去南河車站的歷史,跟這個名字的由來。

[策展人
李明道Akibo]
車站它本來就不是美術館,所以它很少有完整的牆面,或是完整的空間讓我們放置作品,所以我們要想辦法,去生出那些創作品的牆面,或者是,有一個方法就像我旁邊的,我們要跟這個站體完全的結合在一起,那這個站體它是一個轉彎的一個月台,那火車經過(的時候),我想說,想像中就會有很大的風,那我就跟這邊的一個協會,就是吳界他們,還有就是大肚國小的小朋友,就去發想說,我們要做什麼東西,讓它,火車經過的時候它就會很高興地轉動起來。

歌手劉榮昌本身是新竹橫山人,早在多年前,他已將內灣線的美,譜成動人的旋律。
    
[歌 手
劉榮昌]
我就想到以前,以前的藍色的火車,妳知道嗎,藍色的火車窗戶可以打開的,那種,國語稱為藍皮火車,窗戶打開,風吹過來這樣的,看到,因為那時我童年時期,內灣線外面全部都是田,我就看到田,這樣的記憶像什麼呢,像是火車就在,就在行駛在海中央這樣,行駛向前,我那時會騙我的堂弟,火車會飛,經過河流,就像會飛這樣。

小時候火車快飛的玩笑話,如今成了最有趣的回味,劉榮昌希望,將記憶裡那些美好的扉頁,延續下去。
 
[歌 手
劉榮昌]
這次我放許多心思在小朋友,因為現在的時代是說,盡量提供給小孩子有舞台,登台去唱他的、我們自己的客家歌,他們會,這種東西會內化,他們就會覺得我有辦法,小朋友他們自己也會看,喔 他會唱客家歌,所以他可以去表演,其他小朋友就會跟著來學我們的客家歌。

[策展人
李明道Akibo]
其實有很多互動的過程,或是藝術家作品進來的一個過程,我們得到很多的故事,那我也相信說,當地的居民,他也會因為這些作品有了一些新的改變,尤其我最喜歡就是小朋友,因為小朋友,他今天看很多作品,在他的生活裡面,有一天他說不定會變成藝術家,他就會表現這個,我們竹東、內灣這些地方的一些風情,潛移默化的融合在他的作品裡面。

藝術季突破以往,單一活動通常由單一單位策辦的方式,也透過移動的列車,擦去原本明顯的界線。

[策展人
李明道Akibo]
那當然,我們在做這個策展的時候,也希望說,它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喜歡藝術的人,喜歡藝術以外的人,他可能喜歡鐵道的人,所以我們把這些人都聚集在一起,那所以剛剛說,通俗或者是它都沒有門檻,可以來欣賞這些作品,那當然,就希望說可以帶動讓這個,這條線又有更多的遊客來。

[新竹縣九讚頭文化協會 理事長
吳界]
希望大家來台三線浪費你的時間,浪費時間的意思是說,不要大家倉促來到這裡,可能停留三十分鐘至一小時就離開了,希望大家花更多的時間,在這個很美、很可愛的小聚落,或者是小景點裡面,所以包含這次的這樣的藝術創作,我覺得搭配內灣的移動的美術館,其實是在提倡一種慢活的旅行。

來自國內外的藝術創作者,運用在地駐點,所滋養出來的文化養分加以創作,為客家注入溫暖的新活水,以及動人的文化新意象。

採訪/撰稿 許儷齡
攝影/剪輯 羅應展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