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縣土城市的埤塘社區,由於以前多為沼澤埤塘而得名,早在清朝時期,便有來自桃園八德的邱姓、台中地區的廖姓兩大詔安客家族至此移墾;也由於軍方五十幾年前在此設立彈藥庫,因此被戲稱為彈藥庫社區,但也因為軍管限建,讓這個社區仍保有豐富的生態,成為台北縣難得的綠地。隨著彈藥庫撤除、土城看守所遷址及擴大都市計畫,這個封閉五十年的社區才再度受到矚目,並掀起開發與生態保護的爭議。(記者陳君明、陳靖維)<會聽到咯咯咯的聲音,你們知道是什麼聲音嗎,啄木鳥 青蛙 蟾蜍。>

這天是台北縣實踐國小四年一班的小朋友,戶外教學的日子,無論是天上飛的 地上爬的水裡游的,對這些小朋友都充滿了驚奇。

<這些都是稻子你們等一下要去種稻,那你看喔,你看這上面那些紅紅的是什麼東西,福壽螺哪裡。>

隨著導覽老師的腳步,一下子來到菜園旁,看著蝴蝶、講著蜘蛛的特性,等會兒又走到長滿草木的林道上,睜大眼睛觀察著小小的昆蟲。

<椿象在我們的自然界裡面,椿象我們台灣大約有50幾種,我們台灣已經有50幾種,所以有非常多種。>

[實踐國小四年級班導師
巫春東]
這真的是難得的一個機會,尤其是在都會區離這麼近,這麼近的地方還保留這麼一塊完整的綠地,讓小朋友能夠就近來學習,我覺得是蠻不錯。

[看守土城愛綠聯盟
總幹事 劉麗蘭]
像說這些生態,如果說我們把它保留下來的話,就是說我們可以做一個生態的教育,然後就是說未來讓這些孩子,他能親近這些大自然,然後跟這些就是說把大自然和人共存榮。

他們所說的地方,並非在哪個深山林地,這裡叫做埤塘里,就在台北縣土城市鬧區旁,由於以前多是沼澤埤塘而得名。

[土城市埤塘里
居民 廖年發]
以前都是水沒有錯,以前要從那邊進來,都要坐船,要用船過來,稻子就是因為一直下雨,泥土被沖下來,後來就屯起來,屯起來後,到後來比較沒有水了就開始種稻了。

也由於是盆地,讓埤塘里比週邊的城鎮更晚開發,像埤塘里的兩大家族廖家 邱家,都是約在清朝末年,才分別從台中 桃園八德等地移墾來此的詔安客。

[土城市埤塘里
居民 邱顯寧]
像我們曾祖母講說,她以前那邊(八德),好像地比較少還是怎樣就過來土城這裡來開發,(是八德那邊),對 八德那邊。

[土城市埤塘里
居民 廖年發]
客家話現在都不會講了,都沒有人會講了,我爸爸就不會說了,以前我爺爺拜拜的時候,拜祖先都還要講客語。

<我們這邊以前是,民國54年左右,51、52年蓋的到現在。>

畢竟在台北已住了幾代,廖 邱家早就福佬化了,連老屋正廳,原本應該放堂號的門楣都空蕩蕩的。

[土城市埤塘里
居民 邱顯寧]
我父親他們那一輩本來要放(堂號)上去,結果沒有放上去,應該要有字上去什麼堂 河南堂,我們邱家是河南堂和餘慶堂比較多。

然而在台北都會區,仍能看到邱家這樣的紅磚瓦屋,已是相當難得;老房子之所以能留下來,是因為彈藥庫的軍管禁限建規定。早在1953年,國防部就陸續徵收這邊的土地,興建40座大型彈藥庫,大量的哨所 鐵絲網,讓埤塘里幾乎與世隔絕。

[土城市埤塘里
居民 邱顯寧]
我姊姊嫁出去要回來作客,在這邊住一晚也不行,三更半夜就被阿兵哥趕出去。那時候都敢怒不敢言

[土城市埤塘里
居民 廖年發]
放鞭炮或什麼都不行,抓到會被槍斃,多兇呀,以前軍國時代很亂講真的,真的很高壓。

直到2007年,國防部解除廣達96公頃的軍事管制,彈藥庫社區慢慢揭開了它神秘的面紗,然而解除管制後,大量的汙染湧入,亂倒廢土 垃圾 大肆興建鐵皮屋,貨車占用亂停等等髒亂景象卻在這個社區迅速蔓延。

但卻有另一群人仍堅持著自然的生活,維持著農耕,並努力保護當地豐富的自然生態。

[土城市埤塘里
居民 邱顯輝]
我現在目前等於說我在種這個有機無毒蔬菜,等於說都在幫人家宅配,送菜這樣子,都有固定客源。

中年失業的邱顯輝,在六年前回到埤塘里,在有機專家的指導下,開始堆肥養土,以無毒有機的方式耕作。

[土城市埤塘里
居民 邱顯輝]
真的要兩倍,甚至三倍的時間在這邊照顧,因為你不是化學肥料不噴農藥,幾乎你要首先你要克服土壤的問題,因為我們以前用慣性農法,土壤都酸化 鈣化掉了,所以先改變土壤。

有人改變耕作的方式來善待這塊土地,而有人則是用相機留下這塊土地之美。

五年前才開始接觸攝影的許宴國,生動記錄著鳥類每個美麗的剎那。社區的同伴也有人專職記錄蝴蝶生態。

<照片提供 許宴國>
<照片提供 邱顯輝>
根據調查,埤塘里這個社區,就有高達30種以上的鳥類,40多種蝴蝶,更有包括台北樹蛙等10幾種珍貴蛙類,許宴國也坦承,還未學習攝影以前,根本不曾注意生活週遭的生態細節。

[土城市埤塘里
居民 許宴國]
五年前,我覺得這邊沒有什麼,五年前講真的都是彈藥庫房,自己也不懂什麼審美都不懂,但是現在自從學習攝影以後,開玩笑這邊到處都是寶,甚至於一朵花 一隻蜜蜂,我覺得都是很漂亮的東西。

<啊 你們小心一點,Oh my God。>

這麼漂亮的東西,他們並沒有私藏起來,社區固定會舉辦農民市集、生態導覽解說或是插秧體驗活動等,希望讓都會區的鄰居們,也能享受這豐富的自然生態。

[實踐國小四年級學生
陳姿羽]
(有沒有插過秧)沒有,今天第一次插秧,(那踩(泥巴)有什麼感覺)就是軟軟的,(就軟軟的 泥巴軟軟的)對 發現農夫種田真的很辛苦。

[實踐國小四年級學生
曾偉如]
(你踩這泥巴像什麼),像什麼就覺得有一隻手,在下面有隻手抓著腳,(真的嗎 為什麼),(因為拔不起來嗎),有感覺拔不起來。

[外地民眾]
因為這個的話,它屬於比較一種生態,就是生態的環境,其實目前台北市這種地方比較少了,然後一般大部分都是蓋大樓了,那這種地方越來越少的話,你看我們的下一代享有一片自然綠地,越來越少了。

然而這片綠地,卻有可能真的會越來越少,就在國防部將這塊地解禁前半年,行政院同意台北縣政府所提出的,土城看守所搬遷到22公里外的彈藥庫現址案。

<95.11.20資料畫面>
[前行政院長
蘇貞昌]
原來的土城紅線區軍方的彈藥庫的土地,台北縣政府提出,建議遷移(看守所)這個地方的案子,那我們行政院同意地方上這個建議。

[台北縣城鄉發展局
代理局長 張邦熙]
看守所 地方的民意也一直在反應說,應該早日來遷移,當然法務部的一個評估,它也在鶯歌 新店在其他縣市做一些評估,初步他們的一個方案是覺得,這一區 土城彈藥庫這個區塊是比較適合的。

也因此,台北縣政府開始著手土城市擴大都市計畫,並預計將土城彈藥庫區約140公頃,納入計畫範圍,其中看守所等司法園區約31公頃,學校公園設施約57公頃,其他約34公頃,作為住宅商業等用途。

[台北縣城鄉發展局
代理局長 張邦熙]
政府在推動一個所謂擴大都市計畫,一定要有一個重大建設的一個支撐,如果沒有一個重大建設的支撐,我想,一個要把非都市土地做開發確實是比較難。

這個擴大都市計畫,卻在埤塘里產生截然不同的三種回應,目前埤塘里約十五戶住戶中,約有五戶沒意見,五戶贊成縣府的看守所遷建開發計畫;另外五戶則堅決反對,希望保留當地的自然生態。

[看守土城愛綠聯盟
總幹事 劉麗蘭]
你如果說再把這塊綠地變成一個水泥的建築式的話,那這塊綠地沒有了,土城絕對沒有什麼未來了,所以我們會一直想要說把這些綠地保留。

[土城市埤塘里
居民 邱顯寧]
縣政府 都市計畫委員會大家可以和這些居民,大家共同來溝通看怎麼去開發這塊地,不要硬塞一個看守所進來,才要開發這個地方。

部分農民更堅持,寧願維持農耕的生活,也不願意土地被徵收成為高樓大廈用地。

[土城市埤塘里
居民 廖年興]
我們要保持這塊土地,給更多人更多人享用,這才是比較有永續的,如果你現在來把它破壞掉就把它建上去,拿到錢,會花的人可能很快就花光了,土地哪裡去了,沒有了。

[土城市埤塘里
居民 邱顯輝]
就像你看守所進來一樣,縣政府說我們地價是一坪9千元,我這邊1千坪,拿到9百萬,能做什麼,就算買一個房子好了,沒了,那往後生活怎麼辦。

面對部分居民的反彈,台北縣政府表示,是配合中央的政策,而且早日搬遷土城看守所,對土城市中心將帶來正面的發展。

[台北縣城鄉發展局
代理局長 張邦熙]
讓看守所能夠早日遷進來,讓這個禁限建50年的一個土地,能夠做到合理的利用,也讓市中心的一個看守所能夠早日遷移,讓那個地區規劃為公園綠地,讓整個的市中心能夠有個更好的開放空間。

然而以新建公園,來換取早已擁有的豐富生態綠地,外界多有批評,所謂中央政府搬遷土城看守所到彈藥庫現址的既定政策,也遭質疑。

[看守土城愛綠聯盟
總幹事 劉麗蘭]
那縣政府他們現在的角色扮演的就是說,這個是中央的一個政策,那中央的政策他們是執行的單位,所以他們必須要配合,但是據我們多方面的了解然後到中央部會去陳情,我們知道說,其實這並不是一個政策。

在2007年7月19日,埤塘里居民至行政院陳情的回覆公文裡,明白寫著土城看守所搬遷案僅規劃階段,未拍板定案,而搬遷地點將尊重地方意見及決定,但縣府仍堅稱是配合中央政策。

[台北縣城鄉發展局
代理局長 張邦熙]
確實我們辦理這個土城彈藥庫這一個區塊的一個擴大都市計畫,確實是因為土城看守所要遷進來,我們才會才有辦理。

[看守土城愛綠聯盟
總幹事 劉麗蘭]
把它變成一個人文,然後一個歷史,然後結合這邊當地的自然生態,然後做一個發展,一個低密度的開發,我們並不想把它變成一個水泥式的開發。

非剷平式 水泥式的高度開發,是一些居民的心願,但這樣的開發方式,卻與台灣目前的都市計畫相違背,畢竟台灣的都市開發,多以經濟發展為原則。

[台北縣城鄉發展局
代理局長 張邦熙]
台北縣的 就是你看每年3、4萬的人口(成長),這個是非常驚人的,所以呢我們是一個所謂都市再生,跟所謂一個都市所謂的擴張。

[都市改革組織
秘書長 黃仁志]
每個城市其實都應該有它的總量管制,就是說我控制這樣的空間,適合多少人居住,那它在建築量體上在公共設施的配置上,不會變成一個過度負擔,人們在裡面還是有擁有一定的基本生活價值。

追尋基本的生活價值看似簡單,但要做到卻是困難重重,雖然土城擴大都市計畫案仍在環保署進行政策環評,但是隨著埤塘里居民及環保團體多年來的抗議,計畫也稍有改變,台北縣政府開始思考,朝生態城市來規劃,更將原訂容納一萬兩千人的高密度開發,降到不到一萬人的較低密度開發。

[都市改革組織
秘書長 黃仁志]
那國外這幾年,一直都不斷的在嘗試提出生態城市的營造模式,那這個生態城市其實來自幾個基本要件,一個叫尊重地方的人文特質,那一個是去依循地方的微氣候。

[台北縣城鄉發展局
代理局長 張邦熙]
我們的這個一個開發方式的調整,跟你原來在環保署看到的,我們的環評報告書裡面是有一些修正,所以這個就是我們很多採納他們的意見,我們做了這樣一個方向的調整,把那個密度降低了,開發的人口降低了,把它開發的面積降低了,其他的盡量保留它的生態。

就目前台北縣政府的規劃,未來埤塘里,除了採較低密度開發,也將把彈藥庫活化再利用,更會保留為數眾多的埤塘及部分山坡自然生態等,但對於住宅 商業司法園區等計畫面積,卻仍維持原案。

彈藥庫的過去,曾讓居民深感憤怒,卻因此保留了豐富的自然生態,好不容易送走了彈藥庫,迎來的卻是看守所,埤塘里的第二春,會帶來幸福嗎,將是一個難解的習題。

採訪/撰稿 陳君明
攝影/剪輯 陳靖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