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溫泉區地質脆弱敏感,為避免自然災害危及居民與遊客生命財產安全,並延續廬山地區觀光事業,南投縣府從春陽溫泉階地、埔里福興農場、埔里九芎林附近地區等三個基地中選定「埔里福興農場」作為易地遷建基地。對於福興里的開發案,縣府相當看好,當地里民既期待又怕受傷害,而廬山溫泉業者對於易地經營,更是舉步維艱。廬山溫泉搬到了埔里還算是廬山溫泉嗎?是否有風華再現的可能。
平整的土地寬有53公頃,三面環山,離國道六號只有三公里,交通相當便利,這裡是埔里鎮郊區,福興里,也正是40公里外的廬山溫泉預計遷建的地點。
- Jun 16 Thu 2016 13:56
493集-埔里的廬山溫泉?
- Jun 16 Thu 2016 13:55
493集-鳳梨鍍金
台灣鳳梨去年產量49萬噸,產值超過90億元,金鑽鳳梨彷彿鍍金般,外銷成績更是大幅成長,去年外銷金額超過8億元,其中以銷中為大宗,目前外銷中國的鳳梨禮盒,兩顆可賣到168元人民幣,折合新台幣約840元。不過,前陣子傳出受到兩岸政治因素影響,銷中受挫,不過國內最大鳳梨鮮果出口合作社、高樹綠地合作社負責人郭智偉澄清,其實並沒有受到影響,一起到台灣鳳梨最大產區屏東縣看看,目前鳳梨產業的情況。
南台灣艷陽炙熱難耐,鳳梨工一大早就在園裡忙採收,五月底,屏東鳳梨產季已經進入尾聲。
- Jun 16 Thu 2016 13:54
493集-種一棵自己的梨樹
台灣農業產銷環境失衡、遭遇天災的風險又大,辛苦耕種的農民,投入龐大成本和心血,卻常常得不到應有回報,一個從台北跑到苗栗三灣種梨的年輕人許智雄,今年推出了三灣梨樹認養計畫,希望能幫梨農分攤風險,消費者也能共同參與水梨的生長過程,重新建立消費者和生產者之間的信任,而農產品也能回歸到應有價格,進一步推動台灣農業,能往正向的循環去發展。
像這樣接上了以後對不對,我們就會用膠帶把它捆起來,然後大概在21天左右的時候,它就可以開花了。
- Jun 16 Thu 2016 13:54
493集-與蝶共食
美麗的蝴蝶常引人目光,而在欣賞蝴蝶翩翩飛舞的同時,你可曾注意過,蝴蝶都吃些什麼,牠的幼蟲又吃些什麼呢,新竹北埔南外社區,以蝴蝶為主題打造生態村,廣植食草、蜜源植物,整個社區就是蝴蝶的餐廳,他們不僅帶遊客認識蝴蝶生態,還以蝴蝶的食草、蜜源植物來入菜,像大花咸豐草(蝦公夾)、茄苳樹葉、火炭母草(冷飯藤)、番薯葉、桂竹筍等等,其實有些都是以前老祖宗會應用的野菜,只是後來都被人遺忘了,藉著「與蝶共食」,也試著拾回早期的生活智慧。
小紫點一邊,圓翅兩邊點,斯氏有三點,端紫亂亂點,我們就把四種紫斑蝶的那個特徵給記下來。
- Jun 16 Thu 2016 13:52
493集-節能貨櫃建築
高雄港曾是世界前三大貨運港,雖然近年來名次跌至十三名,每年貨櫃運輸量仍不少。載運商品的貨櫃大概只有十到十五年壽命,每年台灣約有二十萬個貨櫃除役,高雄一位建築師王啟圳就利用這些貨櫃作為建材,設計出不少節能減碳的貨櫃建築,讓貨櫃翻轉再生。
那我們這些就是利用這些很多咖啡袋,這圖案都,事實上這材料跟那圖案都很有,很有個性,那我們就請社區阿姨、媽媽,她們本來就很多功夫,這車工本來就很厲害。
- Jun 09 Thu 2016 16:18
492集-石斑魚寒冬
上週報導了甲魚產業單一市場危機,致使甲魚蛋產量過剩,事實上,石斑魚產業也面臨同樣的困境。石斑魚養殖面積及產量,前幾年倍增,產值超過80億元,除了部分供國內銷售,多數外銷,99%以上輸往中國和香港,曾為台灣賺進一年近2億美元外匯,成為兩岸簽訂ECFA最大亮點,被譽為台灣之光!沒想到去年開始,銷陸大宗的青斑已被中國大陸的龍虎斑打趴,而大陸的龍虎斑具有生長週期短、抗病力強、價格高等優勢,又比龍膽石斑平價,造成台灣青斑外銷數量及價格雙雙崩盤!更大的危機是,明年元月起,輸大陸養殖場要完成合格場登錄,而目前除了極少數符合標準,絕大多數尚未起步,台灣石斑養殖業前景,更加令人憂心。
這是珍珠啊,你看花紋不一樣!
- Jun 09 Thu 2016 16:13
492集-魚筍共生
台灣副細鯽,俗稱台灣白魚,客語說「細鯽仔」,是台灣特有的淡水魚類,過去在小溪隨處可見,但因為人類過度捕食、污染水源,台灣白魚數量大減。農委會2009年4月將台灣白魚公告為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原來在網路賣茭白筍泡菜的林宥岑,為了取信消費者,五年前回到南投埔里一新社區說服老爸改種有機茭白筍,過程中她發現,社區裡面有三條溪有台灣白魚聚集,但數量正在銳減,兩年前她開始投入復育的工作,目前小白魚的數量已經從一百多隻,增加到五千多隻,現在小白魚成了環境優質的指標,化身為產業行銷的最佳代言,消費者和遊客也增加了,帶動地方產業更多元,林宥岑希望能讓社區的人一起投入,讓在地產業與生態相輔相成。
五月,正是埔里茭白筍採收的季節,埔里近郊的一新社區,滿眼新綠茭白筍,個個長得壯碩挺拔,莖部肥美,而灌溉在這一大片茭白筍田的水源頭,也正是台灣特有種白魚的家。
- Jun 09 Thu 2016 16:10
492集-百分百台灣豆腐
去年台灣進口黃豆約269萬公噸,即便這幾年政府鼓勵復種本土雜糧,但種植面積僅1000公頃,產量約2500公噸,仍不及進口的千分之一,想當然爾,台灣黃豆的種植成本、價格肯定高於進口黃豆,不過,苗栗公館一間小豆腐坊,卻從2013年7月開始百分之百使用台灣黃豆製作豆製品,甚至跌破眾人眼鏡,在上個月,5月15日那天邁入第999天,這間台灣唯一敢百分之百用本土黃豆做豆腐的豆腐坊,到底是如何做到的,來看我們的報導。
一大早豆腐師傅鄧宇翔就忙碌不堪,浸泡一夜的黃豆倒進磨豆機裡,磨出整室濃郁豆香。
- Jun 09 Thu 2016 16:07
492集-主廚種菜趣
農夫種菜、廚師做菜!一般廚師未必了解自己處理的食材來源是什麼,有沒有農藥殘留?台中一位主廚葉正伸,想要更清楚了解食材的源頭,甚至想自己提供安全的蔬菜,於是他去找了水耕蔬菜業者合作,又上山去種高山蔬菜,經歷去年底的暖冬和今年初的寒害,總算在今年夏天有了收成,他說:做為一位廚師,如果懂得植物的生命奧妙,自然做出來的菜,就會有生命力。
翻土機將菜田重新整過,這是一片石頭地,並不好整,即便經驗豐富的老手,稍一不慎,還是可能失手。
- Jun 09 Thu 2016 16:03
492集-管樂逆轉人生
有人關心陪伴,有投入努力的方向,孩子或許就不會迷失。一起來看這個例子。桃園少年輔育院去年成立管樂團,邀請桃園交響樂團團長陳榮昇帶領常任指揮陳玫蓉以及多名教師,教導43位當時的院生吹奏管樂,一年後參加104年全國學生音樂比賽,在決賽時拿到合奏及五重奏特優,讓許多人跌破眼鏡,很難想像這些原本五線譜都看不懂的院生,在短短一年內就能獲得這樣的佳績。當然,成績不是重點,而是他們讓人看到音樂帶來的改變、生活有目標帶來的改變,更重要的是,有人不放棄他們,陪著他們,帶來的改變。
進入高牆矗立,門禁森嚴的桃園少年輔育院,遠遠就能聽到美妙管樂聲,讓原本嚴肅緊張的氛圍,頓時輕鬆愉悅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