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港曾是世界前三大貨運港,雖然近年來名次跌至十三名,每年貨櫃運輸量仍不少。載運商品的貨櫃大概只有十到十五年壽命,每年台灣約有二十萬個貨櫃除役,高雄一位建築師王啟圳就利用這些貨櫃作為建材,設計出不少節能減碳的貨櫃建築,讓貨櫃翻轉再生。
那我們這些就是利用這些很多咖啡袋,這圖案都,事實上這材料跟那圖案都很有,很有個性,那我們就請社區阿姨、媽媽,她們本來就很多功夫,這車工本來就很厲害。
高雄市議員吳益政走進服務處裡的創意空間,介紹著文創商品,最特別的是這裡竟然是由貨櫃搭建而成。2014年10月,吳益政利用13個貨櫃搭建成三層樓的競選總部,現在轉為服務處,甚至免費借給市民使用。
[高雄市議員
吳益政]
那最主要是說,一般高雄市民我覺得是,可以來使用貨櫃,我覺得我們的貨櫃,本身,用很多的跟高雄的(海港)環境有關係,所以我們再藉這些的使用,其實我們都有想像,你是什麼需求,是當一個辦公室,還是當一個休閒,還是工作室,還是你是一個咖啡館,那個,那個都可以,都可以被實踐的。
吳益政找來,台灣貨櫃建築首屈一指的建築師王啟圳操刀設計,大膽融入各式綠能環保手法,像是用廢材再造家具、強化太陽能板發電、綠牆隔熱增加氧氣等。
[建築師
王啟圳]
大量放了一些綠在這個空間,植物在中(間),是因為它是一個很自然的環境,那這種綠的牆,第一個它可以讓環境,溫度稍微的,我們說的微氣候稍微往下降一點。
高雄港曾經是世界前三大貨運港,即便近年跌落到十三名,貨櫃裝卸量仍大,這些往來國際港口的貨櫃,使用十到十五年後便從海上退役,據統計,台灣每年約有二十萬個貨櫃除役,出身高雄的建築師王啟圳,就把貨櫃轉為再生材料,設計出新的建築形式。
[建築師
王啟圳]
它(貨櫃)淘汰的當下就一定是它可以用的時期,可以用的狀況,譬如上屋頂是好的,不能進水,然後那它的結構一定還很強,耐得住海上的衝撞,陸地上的運輸,所以它是一個非常,我們英文叫solid的,非常結實的材料。
[高雄市議員
吳益政]
好像那種玩積木那種思維,你想得到大概都玩得到,那大概都不用去太那種,所謂的,結構還要這種,算那種房子,哪個柱算少算了,像地震來就倒,那一般結構它只是,相對它(貨櫃建築)的變化是比較大,安全度也比較大,那你可以想像的空間就會更大,所以說,它使用的方式比一般房子還要好。
貨櫃的鋼鐵材質雖然穩固,但也吸熱,貨櫃建築在炎熱的南台灣拿來當作辦公空間甚至居住,適合嗎?
[高雄市議員
吳益政]
因為我們高雄熱,那我就要去示範,我如何去處理熱,減少晒到太陽的時間,不要熱傳導到裡面,用棧板,熱隔在外面,這是最重要,我們所以說我們有綠屋頂啦,包括用太陽能啦,都可以讓它隔熱,產生隔熱。
[建築師
王啟圳]
整個建築物往上抬高五十公分,就像日本,日本時代那種,像地熱啊,或那個,那個地潮氣,不要直接跟人互動,然後讓冷空氣也進來,然後到上面是逸散出去,所以,我們做最多的是讓裡面的通風的係數,跟你現在站的地方差不多。
兩個四十呎高的貨櫃矗立屏東高樹鄉間,引人注目。貨櫃建築完成後,將是返鄉務農的陳振銘、溫靜怡夫妻倆自住的農舍,把貨櫃拿來當作居住空間,看在親人、鄰居眼裡,簡直瘋狂。
[溫靜怡(客籍)]
因為我們用的是一些物理環控,熱對流氣流的一些方式來把熱氣排除,那因為他們自己,直接來到房子裡面來體驗之後,他們發現說,欸,其實貨櫃屋它的貨櫃這樣的材料其實是,它散熱快,它雖然吸熱快,但它散熱也很快。
陳振銘決定要蓋貨櫃建築,主要的考量點,其實是環保節能。
[陳振銘]
就是我們種檸檬那時候也是無毒有機,就是友善土地,那其實貨櫃它本身它也是友善土地一種方式,因為,貨櫃,你最後你二十年或者三十年不用了之後,你拆掉,它熔解之後它還是鐵,那水泥的話,你三十年、五十年不用了之後,可是它拆掉之後變成是垃圾。
[影片提供 高雄市立美術館]
面對資源耗竭、氣候變遷,未來工業材料,可能會成為人類就地取材最方便取得的材料,高雄貨櫃藝術節以此為主題,提出新穎的貨櫃建築提案。
[高雄市立美術館展覽組
簡正怡]
這一次我們以明日方舟為主題,將貨櫃呢,打造為就是我們面對明日地球,那這個地球呢,可能會有很多的,不預期的,這樣子的氣候的一個變遷的一個情形,或者是,種種衝擊我們生存的一個挑戰,那,貨櫃那就是作為一個方舟這樣子的意象呢,它能扮演個什麼樣一個創新的功能,帶領我們人類邁向下一個一百年。
[建築師
王啟圳]
如果說,在貨櫃東西它留下來如果,然後有一定的技術、一定,技術人才,然後路可以到,那我相信,它一定是一個很快地可以讓人,在透過這些手法讓人可以在裡面在生活。
王啟圳也拿貨櫃的鋼板來做家具,而且這些產品在地震災後,備受注目。
[建築師
王啟圳]
這個東西在地震完很好用,第一個是,第一個它,是它堅固,第二個它讓我感動的是說,如果說他真的被埋在下面,如果他旁邊,還可以活的話,敲這個是有聲音的,而且他拿個隨,簡單的東西就可以敲它,就可以讓別人知道他在這邊。
廢棄貨櫃翻轉再生,王啟圳透過「再製」的思考模式,讓廢棄貨櫃不只是廢鐵而已,藉由不斷實驗、挑戰,讓貨櫃永續利用,不僅能成為人們居住生活使用的空間,甚至提供未來防災的可能性。
採訪/撰稿 宋宇娥
攝影/剪輯 戴志明
- Jun 16 Thu 2016 13:52
493集-節能貨櫃建築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