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苗栗大湖,有一位年輕人選擇返鄉,用甜點結合在地知名的草莓,讓更多人看見家鄉的美。從田間到餐桌,她和父親攜手打造夢想,不只是創業,更是想為地方注入新活力,她期待能盡一份小小心力帶動年輕人回流,為家鄉開啟更多可能。記者許儷齡跟左燕輝的報導。
把鮮嫩的草莓,小心翼翼鋪在蛋糕上,再淋上濃郁的草莓醬,果香四溢、色澤誘人,光是用看的,就讓人彷彿嘗到了那份酸甜滋味。這不只是甜點,更是視覺和味覺的雙重享受。
[民眾]
哇 這擺盤得太精緻了,那個闆娘很用心,看起來就讓人家垂涎三尺。
[民眾]
我們就是草莓愛好者,我們每年都會來大湖這邊採草莓,試試看哪一家好不好吃,像我們今天就是採完草莓之後,就想說找個咖啡廳的地方休息,然後上網查一下就來到這間咖啡廳。
酸甜的草莓,不只點綴蛋糕,更讓遠道而來的客人,一嘗就愛上。
[民眾]
這間店的草莓點心很好吃,我特別喜歡的是草莓蛋糕上的草莓果醬,就是口感非常好,非常濃郁。
[苗栗大湖甜點業者 胡馨]
我是以草莓,那像我堂哥他有種橘子,我其實也會用他的橘子,來做橘子風味的蛋糕,只是這邊吸引大家來的,還是來採草莓,所以比較多還是會出草莓特色的餐點。
照片提供 胡馨
0129-0132
一顆小小的草莓,成了連結土地與旅人的美味橋梁。苗栗大湖青年胡馨,用美味、賞心悅目的甜點,迎接每一位來訪的旅人。
[苗栗大湖甜點業者 胡馨]
我覺得現在吸引年輕人的東西,就是你品質不好,大家就是會網路宣傳,我只要東西漂亮客人拍照,客人自然就會來。
小小甜點店藏著大大的夢想,胡馨從都市回到家鄉,不只是想創業,更希望為家鄉帶來改變,她用心用地方食材,做出專屬於這片土地的甜點。
[苗栗大湖甜點業者 胡馨]
我希望我回來苗栗,不會就只是,好像一成不變,然後我要推薦朋友去哪邊,我也不太知道,自己比較喜歡去挖掘一些特色小店,所以我希望開始有其它的店,不管,開始不同想法的年輕人回來,他們想要做什麼都很好,說不定有一天我們還能一起合作。
[父親 胡智郎]
年輕人想經營,她有心想要做,我們當然就鼓勵她說好啊,就開始在這裡來種草莓,今年已經進入第三年了。
返鄉的路上並不孤單,家人是她最溫暖的後盾,甜點店藏著一家人的心意,祖母包辦接待採果遊客,父親則負責種植生產供應食材。
[民眾 林小姐]
老闆剛才有先教我們怎麼採草莓,種植的時長是多久,然後怎麼採怎麼放它比較不會受傷,草莓的環境很好,採完之後又可以到這邊喝咖啡,吃一點甜點。
[民眾 葉先生]
環境就是有剛好設計過,然後很適合年輕人這種打卡的那種風氣,因為剛好也有咖啡廳,所以採完草莓也是剛好可以吃個,喝個咖啡或吃個蛋糕。
從產地體驗採果到甜點品嘗,這裡不只是草莓園,更是一家人共享美好時光的地方,只是兩代間在溝通上,難免也有意見不同的時候。
[苗栗大湖甜點業者 胡馨]
我們有詳細談好要分工,但不可避免啦,一定還是有一些,我覺得剛開始回來的時候,會有一些磨合或衝突,還有理念,因為他可能會不太懂我在做什麼。
[父親 胡智郎]
結合草莓「刺波仔」這樣的產業,將我們自己的店經營跟其它草莓園,經營的方式不一樣,我們將環境整理好一點,讓客人來採草莓之外,又提供了一個較好、較乾淨、較寬闊的環境,供他們可以駐足停留久一點時間。
在這片土地上,父女的心一點一點慢慢貼近。
妳的蛋糕是不是不要太大顆的,對 不要太大,對呀,像這種小顆的剛好客人比較不想採,我們就這種的拿來,小顆的可以裝飾,裝飾。偶爾她忙碌時,說爸爸你幫我採一些來,我就看她抽不開身、她哪有時間來採呢,我就幫她先採一些起來,她會先跟我說她要的大小,還有需要多少的量,我就會採。
產季一到,草莓園裡滿是笑聲,這片土地又再次熱鬧起來。
[民眾]
我們從屏東來,然後現在有小朋友,來這種高架草莓園,環境很乾淨,然後小朋友這樣走來走去,也不用擔心他會摔倒,所以很喜歡這種高架草莓園。
[苗栗大湖甜點業者 胡馨]
其實苗栗很漂亮,因為可能是農民的關係,然後沒有一些新的年輕人進來,所以可能有一些建築,因為大家就會想省一些成本,可能比較是鐵皮屋什麼的,那我希望我在這邊開店之後,有人會模仿,那我們可以一起有一個整合。
這家店,不只用食物留住客人,甜點店的命名安排也別出心裁,她想用文字傳承客家文化。
苗栗大湖甜點業者 胡馨]
那時候要想,要怎麼跟這個大湖地方結合,我們本身又是客家人,所以我就真的認真去看了一下,原來草莓的客家話叫「刺波仔」,所以我才會把這個拼音用在這上面,那剛好「赤」也會有一種,我覺得就是赤子之心、回歸的意思,就很像我們年輕人回到這。
[民眾]
我覺得這種命名方式非常有意義,而且老闆跟我們講了之後,加上我們本身就是客家人,所以會比較有感覺,然後喜歡這個店名,然後這個在,讓大家知道草莓的客家話怎麼講。
從一顆草莓開始,她用甜點希望更多人看見家鄉的美好,也希望吸引更多年輕人返鄉,一起創造屬於大湖的新故事。
採訪/撰述 許儷齡
攝影/剪輯 左燕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