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農曆六月廿四日,是關聖帝君誕辰,在桃園大溪,為關聖帝君慶賀的熱鬧程度,更是被稱為大溪的第二個過年,今年「大溪大禧」系列活動中的戲劇展演計畫,更是結合走讀、環境劇場等形式,帶領著觀眾用不同的角度來認識大溪,第一齣《菜鳥來報到》,就是透過木藝生態博物館的菜鳥館員的加入,帶著大家一起尋找大溪的寶藏在哪裡。記者林秋伶跟江長銘的報導。
每年的大溪普濟堂關聖帝君聖誕慶典,都被當地人稱為「迎六月廿四」,從農曆五月中開始,到六月廿四日,一路的開會、籌備、動員等等,整個大溪都動了起來,大家各司其職、分工合作,就是為了要幫關聖帝君慶生。
「大溪大禧」戲劇展演總顧問 李後斌(左)
大溪做木業的,我們就共組一個社,這個就叫協義社,那你負責哪一部分的工作,我們就開始訓練,就訓練到9點多,大家就散了,明天再來,就是這樣的一種方式,就是全部是自己自動自發的這種感情,然後這種念力,來促成這件事。
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館長 陳倩慧(右)
覺得這就像在大溪這個城鎮裡面的一齣活的劇場,它其實就正在上演的一個,非常精彩的一個籌備慶生慶典的故事,那這也是這個大溪小鎮,跟別的地方最不一樣的部分,就是說,在為關公慶生,關公就像是每個人的家人。
大溪人為了感謝關聖帝君的庇佑,每年農曆六月廿四日都會舉行祝壽遶境,不分男女老幼都投入,出外的遊子也會回家,熱鬧的程度以及它的重要性,被形容為是大溪人的第二個過年。
「大溪大禧」戲劇展演總顧問 李後斌(左)
大家都一個月很歡愉,然後就開始醞釀,要請客了,農業社會沒得吃,親戚朋友要通知,六月廿四也是親戚朋友歸鄉,回來的一個大好機會,所以第二個過年,也就是這樣。
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為了保存、傳承以及推廣信仰文化,多年前以「大溪」及「大禧」兩個諧音詞,帶出節慶的場所和神明生日,推出「大溪大禧」文化節慶系列活動,今年更是第一次推出環境劇場,並且結合走讀導覽,帶領著觀眾用不同的角度來認識大溪。
大家好,我是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新進的館員,小歡,其實我不是大溪人,我是從臺中上來的,我之前跟朋友來過幾次大溪,發現大溪有很多老房子都被保存了下來,所以我想啊,這邊應該會有很多故事。
第一齣戲《菜鳥來報到》,就是透過木藝生態博物館菜鳥館員的加入,帶著大家一起尋找大溪的寶藏在哪裡。但是才剛報到,就發現要做的事情怎麼這麼多,忙得不可開交。
有空就去外面走走,展務資料,有空就看一下,活動企畫妳先研究一下,等一下,我還沒有準備好,誰可以陪廠商去場勘啊,我跟小歡可以,我不行,我還有事情還沒有做完,誰可以去處理一下展務資料,我不行,我真的不行啦,誰可以寫這個活動企畫案,我不可以。
「大溪大禧」戲劇展演演員 張語歡(右)
我這次演的其實是,大溪木博館的新進員工,然後有一種很菜鳥,然後又忙著到處去幫忙,然後第一次參加六月廿四,然後到處忙,到處了解這邊的文化,然後,我覺得有一部分也很像我,因為我其實,雖然是桃園人,可是我也是第一次參與到六月廿四,所以他們說聖帝公的文化什麼,都只是以前來觀光,或知道這邊有大廟,有什麼,但沒有真的體驗過,所以是來到這邊,第一次跟著這樣跑來跑去,然後這個角色很有趣,是因為,跟木博館的館員很像,完全是貼合他們的日常生活。
「大溪大禧」戲劇展演導演 黃品文(左)
結果她(菜鳥館員)發現這邊的居民,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想法,所以這也讓她多少在這過程中,也有遇到一些挫折,對,那在這個過程中,她是怎麼樣去看見,每一個人眼中的那個閃閃發亮的大溪。
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館長 陳倩慧(右)
像這一齣戲寶藏管理員,它其實從博物館的角度切入,那就像是我們博物館進入到大溪,博物館成立,從2015年成立到現在,其實我們每一年都收集很多,持續持續的去調查,有關大溪普濟堂,這個慶典故事,包括31個社頭的故事,其實那個調查研究到現在還在持續,已經進入第7年、第8年了,那所以這麼多的故事素材,我們其實就會想要回到,原來的場景裡,所以這等於大溪的世世代代,一直在傳承這個慶典文化。
《菜鳥來報到》的導演黃品文,同時也是編劇,她來自基隆,菜鳥館員這個角色,有部分也是她自身的經驗投射。
「大溪大禧」戲劇展演導演 黃品文(左)
(這個小歡會不會是,有一點是導演妳自己本身的投射,因為她也是個外地人的角色),是的,沒錯沒錯,這其實我偷偷放的,因為我自己來到這邊,我有很深刻的這種感受嘛,所以我自己覺得,我要立刻以一個在地人來講這件事情,我其實沒有底氣,但如果我以外地人的角度來看,就是我其實會覺得,我其實很羨慕他們有這個博物館,因為在基隆,我們也有很多很想保存的東西,但是我們現在還在努力的階段,就是我們該怎麼去保存這些東西。
而在此之前,他們做了許多的田野調查,也漸漸找出,大溪的寶藏在哪裡。
「大溪大禧」戲劇展演導演 黃品文(左)
我認為大溪第一個讓我很觸動的寶藏是什麼,我覺得是大溪人眼中,看見的那個閃閃發亮的故鄉的樣子,因為他們在跟我分享大溪的那些故事的時候,他們眼睛真的是非常閃爍,而且我完全感受到他們,對於自己身為大溪人的這種自豪感,劇情裡面的小歡,她就是經過這樣的歷程,而感受到了大家的這種自豪感,然後最後我們一起,有一個期待,就是我們大家一起來守護這些寶藏。
「大溪大禧」戲劇展演演員 張語歡(右)
我小時候都是校外教學,或是週末,就是家人開車,然後我們都只是來這邊,就是老街走一走,然後吃個豆干,喝個飲料就走了,但這一次來是,因為我們前面其實田調了很多居民啊、或是館員啊、或是那些社頭,然後我才感受到這邊的人,原來他們真的對他們的文化有,他們非常非常的熱愛自己在地文化,跟他們很想要把這些東西去傳承,去告訴新來的遊客,或者是想要搬進來這裡的人。
現在乾乾的河床,以前都是水,根本看不到石頭,我們回不到以前,但至少它還在,我媽看見它就會想起小時候,我也還能繼續說它的故事,黃大姐,妳到底想說什麼,我想說,大溪有很多的寶藏。
原來那些閃閃發亮的寶藏,就在身邊,藉由戲劇、藉由導覽,讓觀眾直接走進故事場景中。
扛香爐、扛「大仙尪」,還要練習將軍步,還要培養新人。
在大溪街上漫遊,邊聽導覽之外,演員們還會不經意的出現,開始演出大溪的故事。
阿凱,阿姐,你在忙什麼啊,沒有啦,我在想,我們這個大溪的特色,怎麼跟我們這個神將來做結合,聽說,你不是不接社頭,你爸爸四處在講,多辛苦,我們社頭沒有人去上木博館的課,結果變成我去,然後現在要去想這個大溪的特色要怎麼樣,欸,阿姐,還是妳來跟我講一下,我們大溪有什麼特色啊,你在大溪這麼多年,白長大囉,你後面就有一個大漢溪啊。
「大溪大禧」戲劇展演走讀講師 林麗雲(右)
這條大漢溪它不只把我們的水運,透過航運送出去,它還把我們大溪切割成河西跟河東,所以你現在看到對面的桃園台地呢,就是河西,那邊有龍潭跟我們的八德,那這邊的河東呢,我們現在腳下所站的這個地方,就是河東。
導演 黃品文(左)
這個地方跟這個故事的連結是什麼,或這個地方它為什麼成形,我們必須得先認識它,所以比起在一個空曠的環境,這個地方肯定它有更多的情感,是我們在演出的時候,我們會不斷的去聯想到的,對,所以我覺得這件事情會把戲劇,跟這個地方發生的事情,更有連結性的在一起這樣子,0938
這一把刀是什麼刀呢,有人知道嗎,關刀,關刀,真正的名字叫做青龍偃月刀,遶境的盛事已經多久了,你知道嗎,超過100年囉,等於從日本時代就存在,日本人推行武士精神,所以他們也拜關公。
用走讀的形式,再搭配戲劇,在真實的環境中來做展演。
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館長 陳倩慧(右)
我們覺得這樣的一個文化內容,應該要在街上,大街小巷裡、生活裡,就被大家認識,因為那是最動人的部分,那所以,我們嘗試把這樣一個故事內容,呈現給大家,那樣的故事呈現不是只是,變成一個紙面的、敘述的一個文章,我覺得就應該走進街區,去聽所有街區居民,還有社頭,還有跟這個小鎮裡面,大大小小發生的事情,直接現身說法,在這個環境裡就來認識這個故事,3656
「大溪大禧」戲劇展演總顧問 李後斌(左)
可能在每個大溪不同的場地,都有這種即時駐點的演出,當然這個重點也是在,關聖帝君的廟,廟宇那邊,那我想這個是一個社區營造,非常好的一件事。
美慧姐的兒子,阿凱,就是從小就去社頭裡面,學那個什麼,舉旗啊、打鼓啊、還有扛那個小神將,就是那個「童仔」啦,那美慧姐,妳有扛過「大仙尪」嗎,當然是,沒有扛過啦,不過,我老公是社頭的社長欸。
環境劇場用大溪的每個場景,來當做舞台背景,肯定是比在劇場裡看戲,感受還要更加的深刻,而這齣戲除了有專業演員,也找了不少在地演員、素人演員,共同參與演出。
但是,我就是沒辦法忽略,他們眼中,那一股身為大溪人的自豪,他們每個人心中的寶藏都不一樣,在意的事情也都不同,但是他們真的很愛大溪,欸欸,剛剛聽到那首《我是一片雲》,我就覺得我是林青霞欸,要選秦漢,還是秦祥林,唉唷,好煩喔。
「大溪大禧」戲劇展演演員 江宜霖(右)
然後第一天念的時候一直抖,因為我當司儀、當導覽我都沒問題,我不會怕,我就沒有當過演員,60歲第一次當演員,謝謝大家,也希望大家能愛上大溪,我2020年的時候第一次來參加遶境,我就被關聖帝君感動了。
「大溪大禧」戲劇展演演員 陳靜瑩(右)
我是臺北人,可是我退休之後搬來大溪,然後大溪的土地會黏人,所以我就被黏住了。
以前有渡船頭的時候,會運送貨物到大稻埕,沒了,沒了,昏倒。現在大漢溪跟淡水河連接,它以前就是這樣流的喔。
「大溪大禧」戲劇展演總策劃 謝淑靖(右)
他們提供了故事,然後參與了編劇,或是來上了戲劇課,那有些人參演,有些人提供道具等等,有些人提供一些在地的一些資訊電話等等,用各種的方式來參與在其中,希望能夠多把居民的聲音,他們對六廿四的情感,能夠融到戲劇裡面,然後我們再把它表現出來。
你在約我喔,不不,不是我約妳,是聖帝公在約妳,那你希望我去嗎,外地人都這麼直接喔,我去啦,我願意去。
超過百年的大溪六月廿四日慶典,是大溪的年度盛事,藉由共同信仰的節慶活動,每年每年凝聚起大家,也透過環境劇場、走讀等活動,帶領著更多人,一起挖掘大溪的寶藏。
採訪/撰述 林秋伶
攝影/剪輯 江長銘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