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竹北的農地,長期面臨「璞玉計畫」的徵收爭議,面對威脅。曾經拿到全國冠軍米頭銜的一位在地農夫,幾十年來持續守護著田地同時,在一個機緣下他開始種小麥,沒想到受到酒廠青睞,用他的小麥來釀造啤酒。長期駐點的豐禾子協會,還舉辦了啤酒散步節,讓參與者藉此來了解這塊土地的故事。林秋伶跟江長銘的報導。
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溫度宜人,一群人陸陸續續來到竹北的東海窟。
等一下我們直走出去,右轉,看地上的路標,再右轉,就可以直接進入我們的活動場域了。
集合、報到完之後,大家就準備去散步。這天台灣豐禾子協會在竹北東海窟,舉辦「啤酒散步節」活動,希望能讓更多人,認識這個大都市旁邊的美好農村。
清華大學人社院學士班助理教授 李天健(右)
很多朋友並不是很清楚,就在新竹高鐵站旁邊,有這麼一片好山好水,而且還有非常多很好的物產,就像我們今天這個活動的核心主角,就是璞玉生小麥這款啤酒,這樣子的一個好物產,其實就是在這片好山好水裡面,生產出來的,那怎麼樣子能夠讓更多的朋友,了解這片美麗的風光,以及這些豐富的物產,是我們這個活動第一個最重要的目的。
會舉辦這場活動,主要也是因為這款啤酒的原料小麥,就來自東海客家庄,是冠軍米農民田守喜所生產的,再由竹北在地酒廠,釀製成啤酒,去年還得到了世界啤酒大賽(WBA)銅牌。
新竹農民 田守喜(右)
影片提供 林峻寬
013426~015713
我們是臺灣的,酒商就覺得我們臺灣的新鮮啊、健康啊,你進口的,你不知道它怎麼來的,還有運送這麼遠,怎麼樣的情形我們不知道,(有想過你種的小麥,會被人拿去釀酒嗎),沒有,沒有想過,那就是做我的全麥的吐司,還有麵包,堅果麵包這樣啦。
影片提供 林峻寬
020710~022720
今年67歲的田守喜,大家都叫他田爸,他從小就跟著父母親種田,但是卻沒有想到,有一天,他的老家、他的田地,會被政府徵收掉。
新竹農民 田守喜(右)
爭議,20年了,(20年這麼久了),對,(你有一直搬家是嗎),對,(你有被徵收掉了),對,我的田現在被人家徵收掉了,還有老家也被人家徵收去了,我現在在這裡,我們東海這邊的田是,我全部跟人家租的,那沒有我的田,(所以你本身擁有的,都被徵收掉了),對,(所以你現在才種3甲,全是跟人家租的),對。
8年多前,客家新聞雜誌節目也曾訪問過田守喜,當時,他才剛種小麥不久,這麼多年過去,徵收的威脅仍然存在,但他,也還在這裡,持續守護著農田。
一片金黃的麥田映入眼簾,一串串結實纍纍的麥穗,直挺挺的迎接陽光,時而隨風搖曳,更加耀眼,而小麥的香氣、饅頭的美味,更令田守喜難忘。
新竹農民 田守喜(右)
(2015.04)
我讀小學的時候,那時候學校有營養午餐,那(是)美國人援助我們的,所以在學校一個星期,有一次做饅頭的時候,他會把那個,我們這的小麥的麥,跟麵粉一起攪拌,這樣做(成)一個一個(饅頭),那個咬起來,感覺很有咬勁,我那種的記憶就一直忘不了。
這片麥田,就位在竹北高鐵站旁,是2014年在全國名米產地冠軍賽,拿下冠軍的農民田守喜所種的,首次嘗試,經過了四個多月,這一甲地的小麥,總算要收成了。
新竹農民 田守喜(右)
2015.04
(小麥)比較省工,一般我們所說的,是雜糧的一種,是比較粗放,不像稻米,抵抗力、各方面像是,它比較要人,要比較多工,要巡田水,還要去拔草、要去施肥管理,這個我覺得,因為那時候天氣冷,它病蟲害這些也比較少。
田守喜堂弟 莊楊亦(左)
(2015.04)
我生平,生平第一次割(小麥),第一次割,對啊,所以,不知道的地方,有請教老師傅他們。
田守喜請了堂弟來幫忙收割,用的是平常開的割稻機,大家都沒有割小麥的經驗,因此上工前,還要先調整機器。
田守喜堂弟 莊楊亦(左)
(2015.04)
這種車子設計本來就是有割小麥的,它(小麥)沒有像稻子這樣,那麼密集啊,所以我們要割,可能要稍微快一點點,它才有辦法說,可以去處理得乾乾淨淨這樣子,要不然,要不然不夠厚啊。
新竹農民 田守喜(右)
(2015.04)
這個小麥,你要分辨它有熟沒熟,現在我拿來這樣。這個,它這個小麥應該比穀有大一些,還有穀來說,它沒辦法這樣搓,可以搓開來,脫殼,這它(小麥)可以,有熟了,它有這樣滋滋的聲音,這樣脆脆的。
在田中撿拾割稻機遺落的麥穗,同時檢視品質,對田守喜來說,因為耕種,讓他與土地有所連結。
新竹農民 田守喜(右)
(2015.04)
以前年輕的時候有出去工作,但是後來父母親年紀大了,他沒有辦法耕種,我就接下來從事耕田,還有和,這裡我們自己,在這裡成長的土地來連結,是非常,感覺非常有感情。
從小家裡就務農,但田守喜中年轉業,從賣書改成種田,無奈的是,這麼多年來,他的土地被徵收了兩次,沒想到,承租的田地也隨時可能會被徵收,但只要土地還在,就不能荒廢,看著滿滿一車的小麥,田守喜難掩喜悅。他因為配合停灌休耕政策,六甲地僅剩這塊田,因為種植小麥還有使用。
新竹農民 田守喜(右)
(2015.04)
像人家在說的,在放無薪假,但是,田沒有整理,很快就會變成荒地,我們說的雜草叢生,長得到處都是,你等之後萬一你又要再耕種的時候,那又要花很多的精神去(整地),心裡比較不平衡的就是說,我們沒有收入,對農民很吃虧。
晒乾處理後,加入我的冠軍米,讓消費者和飯一起煮,這樣子吃。
生活還是得過下去,田守喜自己種的小麥自己賣,台灣小麥消費量大,只是初期產量較少,價格也較貴。
新竹農民 田守喜(右)
(2015.04)
有非常多(人)跟我預定了,訂200多包了,可能貴個幾十元這樣啦,應該,因為你產量少啊,我要有工錢,我也一樣要(有),一個養家活口的一個那個生計,我們說,農民就靠天吃飯,就是看這個收成。
田守喜的稻田逐漸被高樓圍繞,一列列高鐵從旁呼嘯而過,東海、隘口、下山村緊鄰竹北高鐵站,隔一條馬路就是高樓大廈,一邊是鄉村,一邊是城市,現代化開發的腳步,從來不曾停歇。
台灣豐禾子協會祕書長 王肝臟(左)
這邊一直在過往20年來,都有徵收的議題,那隨著不同的時期,就有不同的團隊跟行動者投入到地方,那我們接棒於之前的行動者,我們想要用一些更當代、更貼近大家的方式,邀請不同的人走到東海窟,走到下山村,走到隘口,這些地景裡面。
然而城鄉之間的關係,有沒有可能不要只存在這種開發關係,而是能夠共好呢。
清華大學人社院學士班助理教授 李天健(右)
那城鄉共好的概念指的是,鄉村的發展其實需要城市的支援,來投入跟參與,但是城市居民的生活呢,也需要鄉村的環境,才會有更好的生活空間,所以我們透過種種的活動,來邀請更多的城市居民,來投入他們的資源,來關心鄉村的發展,我們也把鄉村營造成更豐富的環境。
新竹農民 田守喜(右)
我是為了我們土地的正義,所以我一直在堅持說,我們好的農田,不要這樣開發光光,種那些鳥籠子,房子、地價漲得這麼貴,年輕人要買房子,買不起,所以我一直希望說,我們的土地,好的農地、農田,生產好的糧食,要保留下來,不要這樣開發殆盡。
影片提供 林峻寬
103309~103426
影片提供 林峻寬
103827~105123
眼前這片土地,種出了冠軍米、也種出了釀造出得到國際啤酒大獎的小麥,「啤酒散步節」活動,緊扣著土地議題,希望讓大家認識這塊土地上發生的事情,進一步付出關心。
這(嬰兒)滿兩個月來的,(這滿兩個月的),就是沒有那種一個月來的,等一下有一個四個月的,四個月、三個月、二個月都有。
影片提供 林峻寬
105904~110207
遊客 多多、佩佩(右)
馬和蜂,(佩佩有看到什麼),也是馬和蜂,(有看到很多田,很多水嗎),有。
遊客 許鴻祥(右)
影片提供 林峻寬
111413~112602
其實我剛才在走的時候,我發現說,欸,這怎麼又蓋一間,很大間的樓房,其實這應該是我們臺灣的農地,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啦,就是我們的糧食自給率,也不是說100%,也沒有啊,現在差不多3成而已,所以我覺得說,如果有辦法可以保留這些田地,或是說可以吸引更多的年輕人進來這裡種田,其實對我們臺灣才是更好的事情。
遊客 曾先生(左)
他夏天的時候,他有把一個田放水,然後就是一個黏泥巴的運動場,所以我們覺得上次的體驗還滿新奇、滿好的,然後覺得這次他們有辦這個活動,然後,有啤酒,我本身也滿喜歡喝啤酒的,所以就跟家人一起來。
台灣豐禾子協會祕書長 王肝臟(左)
像水圳、像田埂、像農路等等的,這些路徑,它都可以藉由喝酒這件事情,去走到鄉村裡面,讓走到鄉村裡可以變成是一件舒服而且有趣的事情。
新竹農民 田守喜(右)
希望大家對這好的農田、還有這鄉下,我們客家的文化,傳統的,像他們今天去走,喝著酒、散步,有石崁,有田埂路,有稻子、稻浪好看,這樣很好啊,黃澄澄的,差不多再一個禮拜就可以收割了,這樣的風景,又遇到這麼好的天氣,涼涼的,不會很熱。
4年多前,台灣豐禾子協會進駐,發現鄉親各有各的關注點,但卻有一個共同的困境,縣政府申請開發計畫,被內政部退回,再申請再退回,就這樣來來回回延宕了20年,也造成居民們在地方上很難好好經營。
清華大學人社院學士班助理教授 李天健(右)
那之所以會這樣,當然是因為爭議很多,就是沒辦法有足夠的說服力,說服大家說這個開發計畫,是值得去支持的,可是也因為這樣,對地方居民來說,他就有一個困擾,他不知道明天會是怎麼樣,明天是會通過呢,還是明天就會結束這個開發計畫,那一個人、一個地方,面對明天不知道會是什麼樣子的情況的時候,大家其實就有心無力。
影片提供 林峻寬
134406~結束
於是台灣豐禾子協會和清華大學團隊進駐後,開始思考如何擴大參與,讓農村可以有更多元發展的可能,希望這個與城市交界的農村,優良農地能夠被保留,展現農村的多元價值之外,也和大家一起反思土地的意義。
採訪/撰述 林秋伶、吳詩禹
攝影/剪輯 江長銘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