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喜歡的「稻田餐桌計畫」,多年來在各地舉辦很受好評。最近發起人跟團隊還將觸角發展到社區駐點,像是前進到宜蘭壯圍一個逐漸凋零的社區,把廢墟老屋重新打造成了特色餐廳,甚至帶給社區新的生命力。一起跟著記者吳怡君跟李明燈的腳步去觀察。
這邊還有這個塑膠一定要撿,塑膠它不會腐化,然後魚又吃進去。
民眾兩兩一組,在宜蘭壯圍海邊淨灘,維護沙灘環境。
還有什麼一些,杯水瓶還有塑化物,然後可以自己什麼東西呢,可以自己自然腐化的那個漂流木,我們就不撿了。
乾淨的沙灘以及湛藍的海水,這眼前美景,可是得來不易,因為過去這裡環境卻是相當髒亂。
壯圍鄉東港村村長 周永和(右)
我們宜蘭所有的垃圾,所有垃圾你說這些老百姓丟下去的垃圾,都會流到我們這個蘭陽溪口,所以說你如果漲退潮的時候,垃圾一定是往海邊這邊上來,所以說早期我們這邊真的很髒亂的,很髒亂,整個海岸線垃圾什麼,廢棄物很多,污染到整個海洋。
這麼髒亂的環境,就在當地縣政府舉辦一場藝術節,邀請宜蘭子弟廖誌汶創作出這座鞦韆裝置藝術後,有了轉變。
餐廳負責人 廖誌汶(右)
這個宜蘭的沙灘,它其實就是像一條蛇一樣很漂亮,可是因為那時候垃圾太多了 ,垃圾有夠多的,剛好有這個樹,枯樹,那我想把它做成這樣一個地景這樣,然後我把它取名叫做全台灣最孤獨的鞦韆。
沒想到這座鞦韆一夕間爆紅,許多人都特地來這拍照打卡,藉由社群的傳播影響力,也讓越來越多人重視海洋與環境汙染問題。
餐廳負責人 廖誌汶(右)
這是我在設計這個鞦韆的時候,從最孤獨的到最乾淨這件事情是,我想要呈現的一個行為藝術,而不是它的本身,是由這個作品跟遊客還有跟地方關係的互動產生的一個結論,一個美好的乾淨的沙灘,才是我想表達的行為藝術,而不是這個鞦韆本身這樣。
記者 吳怡君
宜蘭壯圍最近有一個很受歡迎的景點,就是在這個,壯圍的海邊的這座鞦韆這個鞦韆,是廖老師用這個海邊,撿起來的漂流木拿來打造的,同時也因為這個景點受到大家歡迎,也讓更多人開始認識這個海邊環境要來維護環境,來做淨灘的活動,所以也帶動了社區的活力,同時有讓這個地方變的更好。
這座沙灘除了不時有淨灘活動,由廖誌汶帶領的青年團隊成員也會在沙灘上利用漂流木及海洋廢棄物等,創作特殊的地景藝術。
餐廳共同合夥人 黃文詣 (左)
你看現在大家挖的竹子,竹子就是飄到海邊,還有一些漂流木我們就 拿來在當地就把它種起來,其實一點垃圾,也並不一定是垃圾就看我們如何再利用,我們就將這種,像我們利用方式,我們就是可以變成一個小小的地景。
像這些原本是垃圾的瓶瓶罐罐、海漂物及浮球,都在他們創意發想及重新編排過後成為的藝術創作。
餐廳負責人 廖誌汶(右)
對,那這個對我來講更大核心就是,里山的里,就是里山里海的精神,就符合我們客家精神東西,是我今天在海邊的東西,我就希望它所有的元素,所有的,不管農作物、環境什麼,物品都是能夠被永續被利用這樣子,都是能夠被永續被利用這樣子,這樣子的核心才是最重要的。
這個撿來的總是特別好用。我等一下馬上可以做,你等一下可以做,如果好用的話。
廖誌汶從製作鞦韆開始,深入當地社區與居民有密切的互動與合作,他更利用社區的廢棄老屋成立一間漂流木藝術學校,打造許多藝術品。
餐廳負責人 廖誌汶(右)
因為社區有時候他會幫我們,幫忙做事,可是你叫他想一些創意,可能比較辛苦,可能比較辛苦這樣,所以相對就是,怎麼樣用外部的年輕力量,跟在地結合起來,用這些元素產生新的火花,所以才把這個漂流木木藝學校把它成立起來。
透過不同漂流木的形狀大小,他們用木頭特性發展出各種獨一無二的商品,經過裁切、表面處理、鑽洞、用不同工具讓這些廢棄物華麗變身。
木工體驗講師 王作璿(左)
基本上,以前的居民他們都會把這個漂流木帶進社區,但因為他們沒有足夠的能力或者是空間來儲放,所以他們只有直接棄置,那剛好是藉著這個水保局的青年回鄉計畫,那我們找了一些年輕的志工,就包含我自己本人,還有老師他們,然後我們來做,幫社區等於做清理的動作,同時也把這些漂流木,再做一個很好的加工跟利用。
除了木作,團隊成員也擁有繪畫天分,將一個個廢棄木板或衝浪板等,拿來創作成為裝飾品。
返鄉青年 魏孟浩(左)
就是因為我們常常去整理那個老房子廢墟,然後就是會有一些,我覺得它其實還好像有點功能,但是它可能已經壞掉或破掉了,那就是即便它不能拿來再利用,可是至少你把它換個顏色,它感覺上也是還滿好看的。
廖誌汶慢慢接觸社區,發現到原來社區裡有隨著國民政府撤退來台的大陳島義胞,當地重要的信仰中心漁師廟也還保留著,更存放許多珍貴的歷史文物。
東港漁師廟總幹事 陳清桂(右)
這個廟是叫漁師廟,漁師廟是在我們在大陳島的時候,我們大陳島是以討海為主,我們供奉的就是漁師神,因為那一尊小的是,我們撤退的時候,由鄉民帶到這邊來,所以在這邊就供奉了。
餐廳共同合夥人 黃文詣(右)
這些是我們大陳島,最後一批,1944年來台灣,撤退來台灣之後,他們所留下來的相片,還有他們自己的相機裡面拍出來,再洗出來的,大家就放在這邊陳列,在這邊還有陳列很多,他們很,像是我們的,他們的愛國勳章這些,全部都陳列在我們這邊。
已經凋零的社區好在有這群年輕人駐點,漸漸吸引遊客前來,也讓社區更活化。
東港漁師廟總幹事 陳清桂(右)
因為這邊老的人,慢慢慢慢都已經凋零了,那年輕的都在外面就業,所以整個村子裡面48戶只剩下2戶人家在這邊,大部分都遷移了,所以這群年輕人到這邊來做一個漂流木的改造,還有那個地方農產品的製作也做一些餐廳,所以想要把這個地方,再重新再慢慢慢慢的,那個給它熱鬧起來。
而廖誌汶透過執行餐桌計畫的經驗,將其理念延續與在地連結,為了讓青年回鄉,將荒廢許久的老屋重新整理,打造成另類特色餐廳。
餐廳負責人 廖誌汶(左)
這些義胞後續可能離開了,就留下大概有二、三十棟這種沒有屋頂的房子,像這個也是一樣,它餐廳本身其實是一個雜物間,亂七八糟雜物間,那我們就跟這個居民討論說,那有沒有機會租給我們,然後我們來變成一個餐廳,跟一個展示這邊文化的(場所)。
也因為進駐社區開設餐廳,團隊成員與當地居民互動更密切。
阿姨說這個要把它,這個土弄鬆,然後這邊才可以種,比較好下去,然後菜可以,往這邊,就這邊才可以往下種,它那個種子在這個地方這樣。
像是餐廳主廚經常到鄰居阿姨的菜園學習種菜,阿姨也相當熱心,私囊相授。
行政總主廚 葉書佑(右)
其實阿姨他們就是種一些,就是他們自己的菜,然後就提供給我們餐廳用,阿姨有時候來,我們也會請他吃飯,就是用他的東西然後做給他吃,然後他覺得OK,他就會很樂意繼續幫我們種這些東西。
餐廳負責人 廖誌汶(左)
就是我沒有把它當作餐廳,或者只是一個園區在看,而是一個共同生活的狀態這樣子,他們需要幫忙,那我們就去幫忙他,小事,他們也會給我們更多的回饋,那我得到最大回饋就是,很多阿姨看到,你們做的不錯,他們很感謝我們,很謝謝我們說,原本這邊是一個廢墟地方,變成一個很有味道地方,然後他覺得很光榮,他覺得很開心。
慢慢地他們將周遭荒廢老屋一間間打造佈置,讓更多老屋再次有了新生命。
餐廳共同合夥人 黃文詣(右)
像這整堆的泥土我們就全部一鏟一鏟的鏟起來,再來就是他裡面清理乾淨,你會看到這邊最大特色就是那個,很多樹,所以這邊餐廳最大的特色,還是用一個荒廢的地,來變成一個,整理起來是變成一個,好好用餐的環境,其實也很有特色。
他們除了用心打造餐廳環境,也認真研發與在地食材融合的特色餐點。
前台主廚 張宇霆(左)
其實我們把這個食用花,因為它可以吃,所以我們直接入菜,可能會放在我們的前菜裡面,可能會放在我們的沙拉裡面,那可以配合在地當季的東西給客人,不一樣的視覺饗宴。
菜色也跟著當地季節有不同驚喜,主廚還使用客家元素食材與宜蘭有名的鴨肉一同搭配,展現出獨一無二的餐點風味。
行政總主廚 葉書佑(右)
用客家元素去結合在地食材,所以我們想說把梅乾菜拿去風乾,然後風乾再烤製過程以後,它其實會變成像海苔一樣,非常的薄,然後非常脆這樣子,然後把它磨成粉,可以撒在上面增加一點鴨肉風味,因為其實鴨肉它非常適合酸甜味道。
從前菜、沙拉湯品到主食的用心搭配,加上餐廳營造出來的特色氛圍, 讓來用餐的客人都相當驚艷。
遊客(左)
他保留很多,這些植物那讓我覺得說好像走進一個大自然,那平常在台北上班,會比較少有這樣空間,可以做這樣的體驗,所以吃起飯來就會覺得很舒服這樣 很放鬆。
遊客(右)
其實他裡面所用到的食材,都是在地取材為主,去宜蘭的在地這些農食,所以從吃的過程裡面,其實也可以滿感受到主廚,他們對於在地農業的關心,這片土地的關懷,所以我覺得,餐點很美味然後很精緻。
而餐廳據點成立有更多發揮空間,讓團隊成員更願意留在家鄉工作。
前台主廚 張宇霆(左)
好不容易有一個地方可以讓我們落地深耕,所以我是覺得這是一個很棒的體驗,那我們也會把,以前這七、八年來的一些戶外餐桌經驗,跟一些創意運用在我們這個廢墟餐廳。
行政總主廚 葉書佑(右)
會覺得說來這邊學習到東西是,怎麼跟客人互動跟一些長官應對進退這樣子,然後怎麼去學習,做一些案子,或是整個規畫園區,然後種一些花草,然後怎麼跟鄰居互動這樣子,所以汶哥其實教我的東西是非常多的。
餐廳負責人 廖誌汶(左)
因為我的這幾年下來的努力被看見了,所以就很多算是比較有資源的長者,他願意透過我們這樣的系統去,再把資源釋放給更需要的年輕人,然後這個脈絡下來,他不管是哪個點,或是找你想什麼項目的時候,因為這個像是資源體系,他就相對比較容易有一個成功的脈絡,可以前進所以回鄉這條路會更短。
廖誌汶為想返鄉的在地青年鋪了一條新的道路,為久無人煙的村落帶來新的生氣,經營過程中與居民的溫度互動,彼此相互共榮,更讓荒廢老屋餐廳及社區充滿新生機。
採訪/撰述 吳怡君
攝影/剪輯 李明燈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