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臺南市客委會的調查,臺南大約有13萬客家人,他們分別在不同的時期來到臺南,其中在白河地區,估計就有大概6、7成的客家人,藉由農曆二月伯公生,臺南市客委會就舉辦了一場伯公文化小旅行,帶著民眾參加伯公生祝壽儀式、探訪白河客底聚落,一起認識這裡的客家故事。記者林秋伶、蔡裕昌、江長銘帶我們去了解。


 

 

 

府城真樂軒客家八音樂團精彩的演奏,炒熱現場氣氛。

 

恭祝臺南市白河區客庄內,福呂府天官監察院,福德正神聖誕千秋。

 

伯公是和鄉親生活上最親近的地方神祇,慶祝伯公聖誕的祝壽祈福儀式,鄉親們也一起熱情參與。

 

二上香,拜,祈求保佑臺南市市運昌隆,客語推廣大順利,有喔。

臺南市客委會主委 古秀妃(左)

臺南市客委會,連著三年,在府城區,辦了我們的,跟伯公有關的祭祀的祭典,今年第一次來到白河,也用這種小旅行的方式,邀請大家來認識客家,很特殊的客家的文化。

 

以傳統三獻禮儀式來敬拜伯公,壽桃、水果、甜湯圓,還準備了盤花,滿桌豐盛的供品全是信眾的心意。

臺南市客委會主委 古秀妃(左)

在我們庭院裡會種很多花,各種各式的花,那只要有祭祀的時間,就會在庭院裡採花,自己插,插成一盤一盤的,這個叫做盤花。

 

怕說一隻公的、一隻母的,會相約一起出去玩,不顧廟,所以兩隻都公的,不會出去玩,喔,我們的主神怕祂們會出去約會,不回來啦,不回來顧廟啦,所以兩隻公的不會去約會啦,可是現在不一定喔,對啊,現在不一定,現在不一定喔。

 

這裡是白河區客庄內的福呂府,歷史悠久,裡裡外外都有故事。

 

那你在風調雨順會看到四個門神拿不同的法器,第一個風,祂會拿什麼,劍,芭蕉扇,劍,對,很威風,調,拿什麼法器,琵琶。

臺南市白河區福呂府主委 張芳賜(左)

福是土地公的名字,福德正神,土地公的福,呂是呂府千歲的代表,所以福呂府的由來就是這樣。

 

蒸氣直冒,廟前廣場上,外燴師傅也正忙碌著,祭典儀式後的「食福饗宴」,要讓參與的人,一起分享伯公的福氣。

外燴主廚 劉春英(左)

筍乾豬腳、炒大腸、還有花生排骨、肉丸湯、炒粄條、炒野蓮,有土地公要請客,大家吃平安,就會登席(參加宴席),就會辦桌這樣;

臺南市客委會主委 古秀妃(左)

「食伯公福」也是很傳統的,所有的菜都是客家菜,客家菜很在地,冬瓜封、高麗菜封、炒豬腸,這都是我們從小吃到大的,也請大家吃,我們在地方上就說這個是「粗席」(傳統筵席),「粗席」(傳統筵席),大家一年裡受到伯公的保佑,我們幫祂慶祝生日。

 

多數人的印象中,提到臺南並不會和客家聯想在一起,然而根據臺南市客委會的統計,這個地區的客家人口約占7%,有13萬人之多,但因為這裡的客家人散居在各地,常讓人誤以為臺南沒有客家人。臺南市客委會今年就藉著舉辦「伯公文化小旅行」活動,帶著民眾走訪白河客底聚落,探索臺南的客家文化。

遊客 方奕欽(左)

(那你之前對客家有什麼樣子的認識嗎),就是一些美食吧,對對對,(那你知道臺南有客家人嗎,在今天之前),我其實不知道有欸,對啊,對啊,對啊,(然後今天來就知道,喔.原來臺南也有客家人),對,對,對,而且也滿多的喔。

遊客 陳明峯(右)

以前真的不知道,我以為白河是閩南人,今天才知道,哇,早期原來都是客家人,然後就被閩南人同化了。

遊客 陳瑞玉(左)

只有想到蓮子而已,只知道白河出產蓮子而已,其他的都不知道,(結果今天來了解到這麼多白河的客家故事),對啊。

臺南市客委會主委 古秀妃(左)

PROMO

我們會透過像這樣有旅行、有美食,帶大家來認識,再來就是說,我們很想要知道的一點是什麼呢,本來是客家人的,他是什麼原因,漸漸的不會說客語了,這個300年的過程,是怎麼變化的,這其實很值得我們再去研究、再去探討。

Stand

記者 林秋伶(右)

臺南的白河素有「蓮花之鄉」的稱號,每到夏天,總是吸引許多遊客到白河遊玩,不過卻鮮少有人知道,其實白河這裡也有很多的客家人,尤其從這裡的海豐厝、詔安厝、還有客庄內,這幾個老地名,就能得知白河和客家的淵源。

 

9成以上是客家人,而且大部分都姓張,這邊大部分都姓張,姓張為主,那就算現在已經是時代的變遷,然後很多外圍的人都搬進來了,還是有6、7成是客家人。

 

這裡是白河的客庄內,是一個客底的聚落,居民都已經不會說客語了。

臺南市白河區張鑑公祭祀公業主委 張賜(右)

非常慚愧啦,因為我本身是客家底,但是這個客家話我聽不懂,也不會講,因為我們所有的這個村落裡面的人,都不會講客家話了,已經被同化掉了,那因為小時候會覺得說奇怪,為什麼我們的名稱叫「客庄內」,加一個「客」,後來我們才去請教很多的長輩,說為什麼我們拜拜的風俗,跟隔壁鄉鎮的風俗不一樣,他們才跟我們講說,好像我們,他也是說好像,我們是客家底的一個村落。

 

來到客庄內已經聽不到客語,但是因為找回了客家認同,張家人希望能把語言斷層的部分,補起來。

臺南市白河區張鑑公祭祀公業主委 張賜(右)

都聽不懂客家話,也不會講了,所以我剛剛跟我們的主委報告,也請求她,說是不是可以來這邊開課,把客語能夠一直傳下去,然後她也答應我說好,找機會要來我們這個廟,就是這個地方可以,假設對客語有興趣的人,來這邊開課、來這邊上課。

臺南市客委會主委 古秀妃(左)

他們自己會意識到自己的客家身份,再來,像我們帶人來認識了解,他們自己提出說,請客委會來這裡開班,開客語教學的班可以嗎,所以這個都是互相,所謂的互相就是說,外面的人認識客家,裡面的客家人,這麼多代不會說客語了,他們願意來學客語。

臺南市白河區竹門國小校長 簡辰全(右)

白河地區的客家人,他們大致上,我們把它區分成,原客、北客、跟間接客,那原客指的是在清代的時候,客家族群的祖先從中國大陸,渡過黑水溝,來到臺灣這塊土地上開墾生活,那這一批客家人,原客,現在在白河地區,都不會講客家話了。

<校長>

左大右小,所以單數的都是單邊,就是這邊,所以大房、二房,三房呢,三房、四房

 

這裡的客家人已經隱形了,在街上也聽不到客語了,要去哪裡找客家人呢,藏身在巷弄裡的宗祠給了線索。執行「客底文化發展試辦計畫」的竹門國小校長簡辰全說,早期在地的店仔口文教協會就有做過調查,再加上近年客委會的資料,在這些文獻和基礎上,他們再去做後續的研究調查。

臺南市白河區竹門國小校長 簡辰全(右)

因為了解,所以才發現,原來我們學校附近其實有很多客家聚落跟元素,以前可能會很排斥說,你跟他講說他是客家人,可能他會說不是不是,我不是,打死都不承認,可是現在就不一樣了,有這樣的思維改變之後,欸,有時候你去跟他談,他或許也會把他以前記憶中的一些記憶跟你講說,或許我是客家人。

 

來到白河區的草店,老屋前還保留了兩座早期的穀倉,屋主宋清白說,這至少有80年以上了。

臺南市白河區鄉親 宋清白(左)

(這最多可以放多少稻穀),上萬斤喔,(上萬斤喔),有啊,這個圓的很會裝啊,(所以收成之後稻穀就放在裡面),晒乾,要晒乾。現在用乾燥的嘛,以前都要用晒的啊。

李老師

你家裡如果這個穀倉越多,表示你家越有錢,所以以前人家要嫁女兒,都會偷偷的跑去他家看一下,他們家的穀倉到底有多少。

臺南市白河區鄉親 宋清白(左)

(阿公以前是客家人),對,人家說,有人這樣說,他們有這樣講,(誰跟你們說的),阿祖他們,阿祖他們一直有說下來,(阿祖有說我們是客家人這樣),對。

 

圓滾滾的穀倉特別引人注意,老屋旁還留有一口水井。

 

你看,有水痕你沒看到,(你說夏天的時候到那邊),對,水到這裡,用舀的就有了。

 

這裡處處充滿著濃厚的農村氣息,就在老屋前方不遠處,這棟已經閒置的菸樓,訴說著早期白河的產業故事。

 

這樣啦,(這是放菸喔),這啦,這一格一格,這樣放著。

臺南市白河區鄉親 吳彩鳳(左)

很忙,又要去採菸,又要架菸葉,架菸葉上去烘。

臺南市白河區玉豐國小總務主任 李榮添(右)

全臺南縣,只有哪裡有種菸草,只有白河,民國27年的時候,只有白河有菸草,我們在底下燒,它那個煙跟熱氣會沿著那個管子跑,然後就是靠那個管子所散發出來的熱氣去蒸它,把它的水氣蒸發掉。

臺南市白河區竹門國小校長 簡辰全(右)

那這些菸樓,我們所發現的,大部分都是跟客家人有相關,只有幾座菸樓,可能不確定,或者是確定不是客家人,因為有些非客籍的人士,他看到旁邊的客家人,種菸葉,好像,欸,收入還不錯,所以他就跟著學。

 

簡校長說,這次調查發現到,白河地區至少有20座的菸樓,在末代菸田採收之後,只剩菸樓遺跡得以見證那段輝煌歷史。

臺南市白河區竹門國小校長 簡辰全(右)

做過菸業的這些長者,可能會凋零,那這些菸樓,也有可能因為時代的變遷,會被剷平,那可能,如果說沒辦法,有這麼多經費,可以把這些菸樓都保存下來,我們至少可以去做所謂的影像紀錄,或文字紀錄。

 

隱形了幾代的客家,消失就是消失了,現在努力和時間賽跑,要找回這段歷史。

臺南市白河區竹門國小校長 簡辰全(右)

那我也不能一直說你是客家人,那我提供你一些事證,那到底你要不要去認證說你是不是客家人,可能是在於自己啦,那我們這幾年推動下來,我們真的有發現,改變很多。

臺南市客委會主委 古秀妃(左)

保存和別人不同,因為和別人不同,我們要認識和我們不一樣的人,和他的語言、和他的文化,我們才會知道說,原來你是這樣想,我是這樣想,才會尊重,這個差異性,差異性是一個寶,有不同才是寶,如果沒有差異,大家都一樣的時候,人不用生存下來了。

 

2024年,臺南建城400年,各個族群在這個文化古都交流、融合,也呈現各自的樣貌和特色,客家人在臺南落地生根了數百年,在臺南的發展上,客家文化更是重要的一環,補齊這塊拼圖,歷史才能完整。

採訪/撰述 林秋伶

攝影/剪輯 蔡裕昌、江長銘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