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市有間開業七十年的老旅社,至今仍然保留舊時代的磨石子地板、馬賽克小磁磚浴缸,以及傳統台式旅社特有的棉被花。第三代接班後還推出背包客房,將一樓客廳改為咖啡廳,讓老旅社又有了新氣象。
這棟外表平凡無奇的老旅社,已經在苗栗市開業七十年。一走進旅社彷彿走進時光隧道,舊時的磨石子地板、扶手,天井設計,完全是一甲子前的風格。
[傳統旅社第二代老闆
羅清源]
這天井主要是採光,以前太陽照下來,所以我們這裡每個房間都有窗戶,打開來,以前天氣沒那麼熱,27、28度,打開來就很涼爽。
旅社一角甚至布置成小博物館般,舊時的招牌、電話、時鐘,全是老古董級的寶貝,就連早期的櫃檯總機都還保留著。
[傳統旅社第二代老闆
羅清源]
普通每個房間都有電話,電話一拿起來,這有電燈,就會一直響,這為什麼有號碼,它就會顯示哪個房間的電話,我們就把這個線拔起來插進去,插在他房間號碼那,這個電話我們就可以和他對話,看你需要什麼東西。
浴室裡貼著馬賽克小磁磚的浴缸,是現代飯店裡看不到的老味道。再換個角度,床上這個顯眼的「棉被花」,根本像是老電影裡的道具,而這正是早期老旅社的傳統。
[傳統旅社第二代老闆娘
劉秋菊]
所以現在我現在一直想我們老旅社怎麼拚都拚不過大飯店,所以我們現在就主打說棉被摺出花樣,比較有特色,也比較好看,所以現在保持每個房間都還有這樣的摺棉被花。
沒有高檔飯店的時尚設計,也缺乏休閒設施與頂級餐廳,但老旅社靠著傳承七十年的親切服務,留宿過的旅客很難忘懷。
[旅客
吳小姐]
我覺得印象深刻的不是一個什麼東西,是走進來的氛圍,是很像就是,就是他們都很熱情,會讓你有一種好像就是回到家的感覺。
六年前,第三代羅文宜接手經營,更是設計不少活動,吸引旅客目光,像是迷你棉被花DIY,教遊客摺出各式花樣。
[傳統旅社第三代老闆
羅文宜]
棉被花是我們的傳統啦,我想說要保留這樣的傳統給下一代的人看,所以有這樣小型的棉被,可以教客人怎麼摺,這樣比較簡單,也可以留作紀念帶回去。
羅文宜還把一間較大的套房,改為上下舖的背包客房,但這個點子,起先父母親並不同意。
[傳統旅社第三代老闆
羅文宜]
我就跟我爸說,現在的年輕人很喜歡大家住一起,一個床位一個床位這樣,他想說怎麼會有客人要這樣住呢,和別人、不認識的人一起住,
[傳統旅社第二代老闆娘
劉秋菊]
我們那時候掙扎很久,那就不一樣的人一起住,怎麼會可以呢,我們怎麼會放心呢,不過現在想起來,現在的時代,我女兒說現在的時代不一樣了,現在的人很喜歡和不一樣的人住,一起互相交流,所以我和我先生兩個就想說這樣好像可以喔,那好啊,就放手給他們去裝潢吧。
[傳統旅社第二代老闆
羅清源]
這是難免的,就上一代跟下一代一定會有觀念上的不同,但是有這個有磨合,磨合期過了就好了,反正主要就是他們年輕人有新的想法,我們要交給年輕人,讓他去衝一衝,看一看,要放手這樣。
原本的羅家客廳,也在羅文宜的手中,改建成咖啡廳,販售手沖咖啡與甜點。
傳統旅社第三代老闆
羅文宜]
這以前是(我家)客廳的時候,我就會問客人你要喝咖啡嗎,現在也變成對外營業的咖啡廳,也可以認識很多苗栗的在地人,因為旅社以前就是服務很多外地人,沒什麼機會認識苗栗在地的人,所以這個空間也有很多的利用。
今年旅社滿七十周年,羅文宜還請咖啡烘焙師配出一支專屬的紀念咖啡豆,要客人喝到自家旅社的迷人風味。
[傳統旅社第三代老闆
羅文宜]
火車站就像是土地公廟,我們(旅社)就像大榕樹一樣,座落在這邊七十年了,以前的人就坐在土地公廟前下棋、聊天、喝茶,所以這支(咖啡)豆,我特別請烘豆師幫我用比較淺焙的豆子,幫我配成味道像烏龍茶的味道一樣。
開旅社,一年365天全年無休,面對旅客永遠笑臉迎人,如今半退休狀態的羅清源、劉秋菊說,其實這些年來,滿足大於疲累。
[傳統旅社第二代老闆
羅清源]
365天都沒有休息,當然我們做一做也會做到倦怠,不過沒辦法,做下去了就是要做,像我們是老店,以前我爸我媽傳下來的,所以我們就繼續做下去,因為開一間旅社沒有那麼簡單,從零到有,所以我們也是就繼續做下去。
[傳統旅社第二代老闆娘
劉秋菊]
累喔,多少還是會累,但是看到每天不一樣的客人來住,那個心情就很快樂。
[傳統旅社第三代老闆
羅文宜]
我還是一樣希望是保留本來原本傳統的東西,這一些老實說,在其他新穎的飯店,一定是基本上可以說都看不到了,那所以這些我們想要繼續保留下來,讓未來的下一代的子孫都可以看得到這一些還蠻有歷史性的一些東西。
走過九二一地震與SARS風暴,如今還有武漢肺炎疫情危機,但這家老旅社依然屹立不搖,樂觀面對時代環境給予的考驗,堅持乾淨、親切、熱情的經營理念,三代老旅社要讓旅客感受另一種「家」的溫馨。
採訪/撰稿 宋宇娥
攝影/剪輯 羅應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