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2月26日,聖誕夜剛過,大地震引發的南亞海嘯造成印尼亞齊省約17萬人喪生、50萬人無家可歸,當時在台灣的資助下,有三十位華裔青年來台灣就讀大學,展開離家三千里的求學生涯,今年六月,這些學生畢業了,有些人帶著在台灣學得的生物技術、農業新知識回到印尼,貢獻所學;有些學生則是擔任台灣NGO團體的翻譯,回到故鄉亞齊,深入各角落做衛教宣導服務。略懂一點中文的他們怎麼在台灣完成大學學業,還名列前茅?這一路走來又有哪些成長歷程?而未來台灣、亞齊之間又是否有雙邊長期合作培育人才的可能呢?2004年12月26日,聖誕夜剛過不久,印尼北蘇門答臘島西部外海,上午八時,發生芮氏規模九強震,引發大海嘯,造成二十二萬人死亡、數百萬人無家可歸。其中最接近海嘯中心點的印尼亞齊省首當其衝,坐落在蘇門答臘島最西端的亞齊省首府班達亞齊市(Banda Aceh),2004年時有約40萬居民,這場海嘯就奪走了三分之一的性命,其中約有五千名客籍華人在這場災難中喪生,是原本人口的一半,四年多過去,班達亞齊市的街道已經恢復生氣,然而這場空前的大災難仍是揮之不去的夢魘。

[印尼留學生
吳小媚]
還記得水從海那邊來海邊,因為那個水來的時候,他們(爸媽)在那巷子看到有兩層樓高,有兩層樓那麼高,往上捲過來水都是黑的,他們(爸媽)就要往那邊走了,走的時候,水很大浪。

[吳小媚父親
吳國忠]
那時候的水有八公尺 十公尺高,浪一打過來我就想說沒命了,當時我就一直在唸佛號,因為我們佛教徒 就唸佛,結果牽著老婆的手被迫鬆開沒辦法捉住她的手,

牽著的手被海嘯打散,就此天人永隔。南亞海嘯受創最為慘重的印尼亞齊省,卻也因此,從一個沒沒無聞的小地方變成國際關注的焦點,世界各地一雙雙溫暖的手伸進印尼,給予扶持力量,在這些關懷中,不乏來自台灣的溫暖,四年前,在印尼菩提心曼荼羅基金會的促成下,得到台灣紅十字會的資助,海嘯後,第一批印尼學子,跨越三千里,來到台灣展開他們的求學生涯。

<一般我們在做的時候,可能要進行水平校正,學生們在老師的指導下,練習使用高倍望遠鏡觀察戶外動植物。>

或是使用集音器收集戶外鳥類 昆蟲的聲音,調查不同棲息地的生物多樣性,這些都是環球技術學院環境資源管理系的課程,讓這群印尼留學生,吸收不少異於當地的環保新觀念。

[印尼留學生
梁淼升]
最根本的念環境資源我學到一些像,保護山林,還有怎樣保護自己的環境,如何做垃圾分類那些,因為那很最重要,我們在印尼的時候,完全沒有分類垃圾的觀念,那個觀念其實很重要。

其中擁有客家血統的吳恆基,今年還考上台大森林環境暨資源研究所,表現相當優異,

[印尼留學生
吳恆基]
我主要學到的東西是,環境這個專業上的一些知識啦,然後實務 實際的經驗比如說,去雨林做調查 生態調查,然後在社會去真的去社會上做一些環境教學,還有去做他們的經濟社會的一些調查,真的 有際上的一個經驗,非常可貴。

[環球技術學院環境資源管理系
助理教授 張子見]
希望說他們將來學成之後,能夠透過農業生技能夠透過環境管理的這些技術,能夠幫助他們印尼,幫助蘇門達臘,來解決這樣的一個社會經濟跟環境的問題。

然而要幫印尼解決社會 環境問題前,這群漂洋過海來台灣求學的孩子,卻得先面對語言與生活適應的大挑戰。

[印尼留學生
吳恆基]
一年級我剛開始上課老師一直在講課,我根本都聽不懂啊,聽一點點而已,就是很基本的那些話語就聽得懂,不過他講到專有名詞我就很頭痛。

[印尼留學生
丘蘊梠]
不習慣的喔,一開始來的時候,就是吃的東西,還有,好比說講話不太會通,這邊都是講華文,

這樣的困境,卻也激發了這些學生更積極主動學習,在師長同學的陪伴下,中文從生疏難懂變成能侃侃而談,課堂上的專業知識也成了他們腦子裡的基本常識。

[印尼留學生
尤澤森]
我在這裡主要是學組織培養,然後他們兩位,他們三位主要是學微生物的這樣。

拿起酒精噴灑做好消毒工作,這群生物技術系學生,在無菌操作台上實際操練組織培養繁殖技術。

<莖芽繁殖,我們拿這個莖把它切了,種下去,讓它發芽,這樣成一個植株。>

溫室農場裡,學生播下一顆顆番茄種子,練習不同的播種方式。

<這個接穗取下來,因為它蒸散作用太快了,所以我們要把它葉子把它剪掉一些。>

剪去多餘葉片,學生們正在為木瓜苗木做嫁接,認真實際操作著這些珍貴的農業技術,因為回到印尼後,他們就要獨當一面。

[印尼留學生
吳小媚]
他們(菩提心曼荼羅基金會) 有要給我們一大片地,我們要做溫室,我們那不像學校這邊溫室已經做好,我們進來種東西做什麼的,那邊沒有,那邊我們要重新開始,然後要自己設計溫室要自己做很多東西。

[環球技術學院生物技術系
教授 曾雅秀]
我們在栽培學生 在深造的過程中,我們都是以他們回去印尼有所回饋,然後就是可以以我們的理想就是我剛剛講的,從事這個永續農業為主軸,

在異鄉寒窗苦讀的留學生日子,很快一轉眼就過了。

<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有它充滿它的一個可能性,只要我們把握去努力,相信未來的發展是無限的。>

[印尼留學生
梁淼升]
很榮幸可以透過紅十字會的幫忙,資助來讀書到今天四年了,順利完成在台灣的學業。

[印尼留學生
吳小媚]
很開心 可是也很難過,因為就是開心是因為終於完成學業了,然後難過是因為,要離開台灣呀,離開一些朋友 老師他們。

[印尼留學生
丘蘊梠]
希望回去印尼後,我們所學到的,像我學的生技系的可以在印尼利用,可以在那邊用來幫助印尼的國家發展,然後希望我們在印尼可以進步,尤其是在農業方面。

[印尼菩提心曼荼羅基金會
創辦人 釋學源]
我相信這一批(學生)回去的時候,會帶來給,不管是蘇北,不管是亞齊,特別是客家、客家人,會帶來很大很大的轉變。

在海嘯過後,到台灣讀書的印尼學生畢業了,他們要把在台灣學到生物技術還有農業新知識帶回印尼,就像這些小樹苗一樣,吸收了養分要散播到印尼的各個角落去。

來到位於印尼棉蘭市的,菩提心曼荼羅基金會樹苗中心,這群畢業生開始這天的工作,他們拿起鋤頭鬆土為長大的小樹苗換盆 填土,這個樹苗中心是為了保護雨林而設置的,而他們的工作就是照顧好小樹苗,以確保分送出去的樹苗健康無虞。

[印尼留學生
尤澤森]
植物健康管理就是我們從小苗開始,我們把植株養到很健康,這樣它往後生長會減少很多費用,就是說,因為它的苗很健康,所以它自然會抗很多蟲害 病害。

另一頭,另一個學生在雜草、大樹底下的朽木上發現野木耳,黃再財拿出照相機,拍下它的樣貌,摘下木耳菌種放入夾鏈袋中,當做微生物研究樣本。

[印尼留學生
黃再財]
先把它(野木耳)拍照,然後把一些這裡的菌種保存起來,然後再去做後續的研究。

把在台灣所學的農業生技知識帶回到母國,提供印尼當地所需,雖然只是剛起步,但卻已種下希望的種子。

<那我們現在要教大家,正確流鼻血處理方式,(印尼文翻譯)>

除了在農業方面貢獻所學,這群學生也不忘飲水思源,跟著台灣紅十字會青年志工團,回到印尼亞齊做衛教服務,由於大部分服務對象都聽不懂中文,無法有互動交流,因此這些印尼留學生發揮關鍵的語言能力,為彼此搭起溝通的橋樑。

[印尼留學生
謝子興]
到學校跟裡面的學生,教他們一些急救的教育,類似急救的訓練,那今天我很高興有這樣的機會來我的母校跟我的學弟妹分享。尤其是用中文,中文跟印尼文搭配的分享。

<那再來我們要教就是急救的五個步驟,(印尼文翻譯)。>

[印尼留學生
譚維欣]
我第一次(參與)覺得就是很喜歡,因為就是感覺到能幫助到別人,然後就看他們有的,有的很喜歡上這堂課就會問答題什麼什麼之類的,所以就會覺得這樣子還不錯。

抱著貢獻所學回饋鄉里的服務精神,這群單純可愛的年輕學子,也不知不覺改變了一些原本根深蒂固的想法。

[印尼菩提心曼荼羅基金會
創辦人 釋學源]
他們回來的時候,我覺得他們思想 觀念已經改變很多,不會覺得,像以前他們就會說,覺得人跟人,不同的種族(印尼人和華人)會覺得有很大的差別。

海嘯過後這四年多,陸續有印尼學子到台灣求學,跨國學習成果令人驚豔,未來台灣 印尼兩邊,是否有長期建立培育人才的可能性?長期和印尼亞齊接觸的青草湖社大主任賈維平說,透過國際合作,協助當地人才培育,是一件可期待的美事。

[新竹市青草湖社大
主任 賈維平]
系統性的建立方式也許就是亞齊大學,然後包括像他們省政府,他們現在就是有一個叫做人力資源發展廳,他們是不是有機會了解台灣的管道,那他們在這邊就可以形成一個自己的一個培育的計畫,那未來這個培育計畫不是說只是把人送到台灣,他們在這邊就可以,已經可能有台灣的老師、也可以交換老師來這邊可以幫他們做一些基本的培訓。

[印尼菩提心曼荼羅基金會
創辦人 釋學源]
我很希望我們這裡有人才一直到台灣,然後台灣的教育界的人來扶持,然後在這裡培養他們,但是需要進一步的想辦法要怎樣把這兩邊的教育融合,所以目前我們有在努力往這個方面在做。

空前的海嘯災難,意外開啟了台灣 印尼之間合作的教育之門,這群印尼學子在台灣努力吸收學習專業知識,充實知能,在他們的臉上,已經看不到海嘯衝擊的陰霾,反倒因為堅毅的生命力,而顯得無比燦爛。

採訪/撰稿 宋宇娥
攝影/剪輯 黃訓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