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像過不用借書證也能隨時取閱、交換書籍嗎?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創辦人楊茂秀為了推動社區閱讀風氣,引進美國「小小自由圖書館」的概念,這兩年來台東已經有三十幾座書箱,開放讓民眾「拿走一本書、放回一本」,讓好書流通。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除了推動閱讀,更致力於推廣兒童哲學,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討論思辨的能力,楊茂秀擅長透過說故事去讓孩子了解事情不是只有黑、白兩面,還有其他的可能性,試著開啟他們更多元、更客觀的思考空間。
藝術工坊員工正在整理「小小自由圖書館」的圖書空間,一邊把書上架,還忍不住邊翻閱。

[藝術工坊 員工
巴 奈]
其實這邊比較多小朋友會來,就比較適合就是可能就是這種,繪圖,繪圖系列的,繪圖本系列的,比較適合小朋友,所以我現在先挑。

咖啡廳裡氣氛悠閒,外頭設了整面書箱,更添藝文氣息,這個小小自由圖書館從一個小書箱,擴大到一面牆,開放民眾「拿走一本書、放回一本」,盼成為社區圖書的交換點。不過書箱剛設立之初,可是沒人敢拿呢。

[小小自由圖書館 書箱長
梁棟森] 開始有設這個書的時候,很多人他不敢拿,所以一開始的時候都要出來跟他們先做分享,這些書你們可以拿回去,那如果有你們喜歡的書,你們可以拿來這邊做分享,一起做分享這樣子。

「小小自由圖書館」分享書本的概念在台東縣萌芽,幕後推手是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創辦人楊茂秀,他在美國看見社區內隨處有書籍供人免費閱讀,也可將想分享的書放進交換站中,讓好書流通,楊茂秀就把這樣的公民運動引進台東。

[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 創辦人
楊茂秀]
我在台灣做的時候,就有人說,這麼多圖書館、這麼多書店,怎麼還要路上弄個箱子叫做小小自由圖書館,要讓別人看最重要,要和別人講更加重要,拿出書的時候,在路旁交談,共讀,我就想,欸,台灣可以做喔,這是世界性的一個運動。

「小小自由圖書館」自兩年前推動至今,從十五座書箱增加到三十幾座,每座書箱都各具特色,鹿野這個書箱是店家老闆親手用舊窗戶釘製,再加上縫紉機作為底座,模樣相當古樸,店家老闆說,設了書箱後,書香味飄香。

[小小自由圖書館 書箱長
張鉦榮(客籍)]
可以擺一些書讓,自己也可以看呀,也不是說只有客人或,或遊客可以看遊客可以看。

[張鉦榮的兒子
張一鳴(客籍)]
你會看到很多不同觀點、不同時代、不同領域的書都出現在一個小箱子裡面,什麼都有,那很隨機的,你不是很特定去找,有時候就算你真的都不懂的東西,你就拿起來翻一翻,我覺得還滿好的。

[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 顧問
林金菊]
我們希望達到的效果就是,它變成一個分享的平台,就是到最後呢,那個書箱的運作,是民眾跟那個書箱是共享的,所以是我們不需要再募書,就是取書的人他到最後也會把書拿回來分享這樣子。

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除了推廣閱讀,更積極地推動兒童哲學,鼓勵孩子思考,藉由與他人對話,發展討論、思辨的能力。

[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 創辦人
楊茂秀]
為什麼要現在來做兒童哲學,我們的教育實在是不注重小孩子的想法,小孩子很會問問題,我們也沒有向他們學習,小孩子很簡單,他問問題,為什麼要這樣,這是什麼東西,怎麼會這樣,怎麼會這樣,這是什麼東西,很簡單的問題,不過他得到的答案,每個人說的不一樣,他會自己去想這是什麼意思呢。

楊茂秀擅長透過說故事,營造情境,去刺激多層次的思考,他更提到,小孩的純真提問常常為大人荒謬思維突破盲點,提供大人反思的機會。

[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 創辦人
楊茂秀]
(我小孩)小的時候他就不愛吃肉,要吃,我們叫他吃雞腿,他就丟掉。有一次我帶他去散步,有隻日本雞,小小隻,很漂亮,我們常常去看,我們來去看你朋友,他說,媽媽在家煮雞腿,你看他就很知道大人在做什麼,你又叫他要和雞做朋友,不過你又叫他吃雞腿,他就知道,這裡面讓大人想到就是我們的教育本身,常常有不連貫的地方,我們的教育常常有這樣的情況,就是問題問出來,就一定要有答案,問題、答案、問題、答案,常常沒有真正去聽小孩子說話是什麼意思,大人本身常常也不知道自己在講什麼。

四十年來,楊茂秀致力於推展兒童哲學,也培養種子教師,不僅啟發孩子動腦筋、想問題,也讓大人學會轉換觀點,像孩子一樣思考。

[兒童哲學師資培育研習課 學員
莊善絜]
他(楊茂秀)的兒童哲學不是就是講一些奇怪的道理,就是講一些,教科書上那些人說過的話、一些學者說過的話,他是用故事,然後來教小孩、來告訴小孩這樣。

[兒童哲學師資培育研習課 學員
香香老師]
上老師的課程,可以教導孩子們怎麼樣去獨立思考,是你會破除一般所謂的,是,或不是,你會想到,會有很多很多的不同層面的想法,那也不會去侷限小孩子的任何一個,他回答的答案對或者是不對。

圖書館不一定是巨大的建築,楊茂秀在街頭設立「小小自由圖書館」,供民眾自由取閱、交換圖書,讓知識隨著閱讀流動、分享,問題不一定只有一個答案,楊茂秀在家庭、在教室,推展兒童哲學,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並實踐在生活態度中。

採訪/撰稿 宋宇娥
攝影/剪輯 蔡裕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