濁水溪是台灣第一大河,源自海拔三千多公尺的合歡山,從彰化大城與雲林麥寮間出海,流經之地,孕育出富饒物產。雲林西螺老街上一間老照相館的第三代廖釗寬,講到濁水溪,總有說不完的故事,他常拿著相機記錄不同季節、時間的河床變化,還以濁水溪的素材製作樂器或是作畫、寫字等,現在更帶著遊客,走進濁水溪河床,打著赤腳,一步一腳印地細細感受河床不同的觸感、溫度,深度探尋、觀察,發現不一樣的濁水溪。
我將濁水溪的觸感分為12種,鬆、軟、綿、黏、燙、涼、溼、滑、硬、脆、顛、刺,現在我讓你們,從剛剛你們踩沙的,開始的第一個觸感,對不對,鬆鬆的。

一般人對西螺大橋可能都不陌生,但你可曾對橋下的風景感到好奇?

蜂蜜蛋糕,鬆鬆的,有沒有,好鬆喔,對,非常的鬆綿,這還要看各人體重問題。

濁水溪,台灣的第一大河,源自海拔三千多公尺的合歡山,來到彰化、雲林一帶,經過水流、風、雨、陽光的洗禮後,呈現出變化萬千的地貌,而且每次來,都不一樣。

[西螺相館第三代
廖釗寬(客籍)]
在上游,你只會看到溪水的部分有沒有,大部分都是大的岩石,跟森林,主要的景在這邊,那河口的部分呢,基本上泥最多,它比較單一性,不像在西螺段這個地方,你會看到很多層次。

赤腳走在濁水溪河床,用身體來認識這塊土地,細細感受它的變化。

做這個沙球你,不能太用力,對。不同沙土,你的含水成分,跟乾溼度,都會影響做沙球的那個效果,成效的成功率。

體驗不同的觸感,才走了短短一小段河床,就有多種玩法。

你可以踩啊,你看,踩出水來了,喔,踩出水來了,然後,有辦法就把它稍微陷下去,重的人的話呢,才有辦法陷下去,比較好的效果。

全身抖動,慢慢讓腳陷入泥裡,就算身體往前傾,也會被黑泥的黏性給抓住。

頓時會從麥克傑克森變成兩棲蛙人,跑,你為什麼不跑,腳麻是要怎麼跑。

[西螺相館第三代
廖釗寬(客籍)]
它可以黏到,讓整個身體可以有一定程度的傾斜度,還不會倒下來,這個部分的話,就是我們這邊的一個,泥的,黏土層,它的那個一個特性在這地方。

就像孩子一樣開心大笑,玩泥巴玩到忘我。

那這邊是泥,對 只有,它只有薄薄,表面薄薄一層而已喔,這邊比較黏,所以再下面一點就沙嗎,你摸,你摸就知道,你這觸感,有沒有,喔,有吔,再下面一點就是沙,這個是防晒係數最高的那個防晒品。

[遊 客
Ivy]
來西螺大概五次或六次吧,這是第一次有這樣子的機會,很特別的機會,可以來到河床這個部分,是用腳去觸摸,然後呢,真的用手去摸,這個,這邊的泥。

[遊 客
小廣]
今天這個體驗是讓我滿驚奇的,因為一個泥,一個泥巴,泥沙,然後可以有這麼多的玩法,而且這又是很舒服的地,又不是說,今天太陽很大,地又會很熱,都不會。

[遊 客
阿伶]
你明明離你很近的地方,但是你都從書上就是,認識它,然後你好像也,沒有,我覺得自己也不會用心啦,(要)透過親身的去體驗,你才知道說,喔,這世界很不一樣這樣子。

廖釗寬是西螺老街上一間老相館的第三代,從他爺爺開始,就記錄下許多西螺的歷史鏡頭,對於濁水溪的變化,他更深具感受。

[西螺相館第三代
廖釗寬(客籍)]
那三十多年(前),那時候的水量其實非常的寬廣,甚至說,大雨來,或大水來,其實兩公里的範圍,以西螺大橋兩公里範圍其實都是水,現在濁水溪大部分的水都讓集集攔河堰,給取走了。

廖釗寬說,小時候只是愛玩,並不覺得濁水溪有什麼特別之處,直到拿起相機走近,才重新認識這裡。

[西螺相館第三代
廖釗寬(客籍)]
當我在這一塊土地密集地去踩踏的時候,其實,更能夠感受到,這一塊土地到底發生了什麼樣的一個變化在這邊,那一種情感也讓我再更回想出我小時候。

慢慢地,他也希望其他人可以有所感動,於是開始和人分享,還用濁水溪的自然素材,做了許多創作,像是這個用沙做成的燈罩。

[西螺相館第三代
廖釗寬(客籍)]
因為我們濁水溪的沙其實有帶那個石英,那石英本身會帶透光,對,所以你看,這個從沙的間隙中,所透出來的效果,其實是很有那個,古樸的那個質感。

而濁水溪的黑泥,則讓廖釗寬想到墨,於是就用黑泥來作畫、寫字。

[西螺相館第三代
廖釗寬(客籍)]
我也加了一個自然素材進去,所以,你如果仔細看,字的那個筆觸上面還會有點點,不然的話,純粹的泥,它在乾掉的時候,很容易完整地剝落下來。

這個叫做「手指舞動的節拍」樂器,也是取材自濁水溪。

這個是頁岩,對,這個是田菁,這個是兔子的便便,這是沙子。

[西螺相館第三代
廖釗寬(客籍)]
原本很單純,想用濁水溪的自然素材,做聲音的創作,所以原本的話它只是,第一個開始它其實就是只有當,有點當類似搖鈴鼓的那種聲音而已。

基於安全考量,老一輩人大都禁止小孩接近溪流,漸漸地和溪流也就越來越疏離,廖釗寬發展出這麼多種玩法,就是要藉由不同方式,帶大家親近濁水溪。

[西螺相館第三代
廖釗寬(客籍)]
然後慢慢慢慢禁止之後大家也不太會熟悉,或者是也不會太關懷,這一塊濁水溪到底發生什麼事情,沒有,你只要沒有來這邊都不會有事。

溪水,日夜不停地流,故事,也會一直傳下去,親身經驗過,才能深刻體會,用身體來感受大自然,重新建立人和土地的連結,進而也能關心腳下的這塊土地,讓它越來越有溫度。

採訪/撰稿 林秋伶
攝影/剪輯 羅應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