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日子比較困苦,小孩子的玩具,大多是家長自己動手做,雖然不是太精緻,卻相當多樣化,還有較多與人互動的機會。桃園有一位科學頑童官賢相,長期研發環保科學玩具,他常到各地去教小朋友,用廢棄的光碟、保特瓶等等來做童玩,希望小朋友不要整天只坐在電腦前,在自己動手做玩具的過程中,發揮創意、也學會愛物惜福的觀念,更學得到科學知識。今年剛成為桃園縣客語薪傳師的官賢相還說,暑假要開一個科學客語營,藉由好玩的科學,讓小朋友快樂學客語。<洗衣機的排水管,就可以做出(音樂)。這個陀螺,這個一拉,這個放掉,放在裡面關起來,這個關起來,放在桌子上,就開始轉了喔,現在反過來放著,就反著轉。>

隨便一個小東西,在官賢相的手裡,馬上變得有趣好玩。

[科學老師
官賢相]
小馬達,刷子,電池,這上面裝一個管子,電池裝上去以後,它就開始會轉,放在桌上它就開始會跑了,順便可以擦地板,這什麼原理呢,因為這前面一直轉,它會產生一個叫做轉動慣量。這個是鋁製的管子,這個是強力磁鐵,放在這裡面,它會產生一個渦電流,所以它在裡面,會像太空漫步一樣,慢慢的掉下來,另外一個可以用銅管,這個是銅製的,這個放進去,更久,它產生的渦電流更強。

原本從事軟體設計的官賢相,十二年前曾因過勞而中風,當時他才三十幾歲,後來毅然放掉工作,跑到學校當義工,沒想到就這樣開始了他的科學教育人生。

[科學老師
官賢相]
我對科學的東西很有興趣,所以我才開始自己研究科學和環保的東西。剛開始的時候,去學校推廣,學校老師、學校主任、學校校長,想說你是什麼單位啊,你有什麼目的要來做這個,所以一開始遇到很大的困難。

官賢相研發環保玩具,用廢棄光碟、保特瓶等等來做童玩,他還找來志同道合的老師,一起推廣。

[科學老師
官賢相]
我們有兩個很簡單的保特瓶,加上一個連接器,就可以製造一個水龍捲的效果,好,我們在上課的時候,小孩子看到這個水龍捲的現象,他會非常的興奮,那他就會去探索,大自然的一些現象、災害,到底是怎麼產生的。

[科學老師
官賢相]
剛開始,其實要想這些東西,真的很難,所以我們也不可能說所有的東西都我們自己想,(老師們)一人想一種,十個科學老師,總共就可以學到十項不一樣的科學了。

這間科學創意館,就是官賢相和其他老師利用閒置教室改造的,讓小朋友可以近距離接觸到好玩的科學。

[中壢市龍岡國小
校長 詹益鉅]
我覺得科學教育不是用很嚴肅的上課方式來上課,因為科學本身是很有趣的,以前有和官老師合作過,他把科學教育的部分帶得很自然,而且小朋友都很喜歡。

[科學老師
官賢相]
老師一用力它就往下沈,老師手一放掉的時候,它裡面的水就跑出來,對不對,它又變輕了,它又往上了,有沒有小朋友想玩的,(我),哪一個,(我),好,我們先給他玩一次好不好,(好)。

有趣的環保科學童玩,讓小朋友愛不釋手,把科學、環保融入生活,希望小朋友發揮創意的同時,也懂得愛物惜福。

[科學老師
官賢相]
第一要環保,第二要簡單,第三生活上就拿得到的。學校排好課程,全都是照表操課,他(孩子)的創意會慢慢的減少,所以這種(科學)的課程,帶進了他的生活、他的頭腦裡後,他開始會發想,這種東西要怎麼做,會產生更好的方式。

[科學老師
官賢相]
為什麼這台車子要有一個吸管,要吸水的吸管,有沒有人知道,我,(因為要讓它把水噴出去,將它給,讓它前進),車子才會走對不對,(嗯),很好。

這天要玩噴射汽車,一步步跟著老師把噴射汽車做出來,自己動手做玩具,小朋友都相當期待成果的展現。

<因為這邊不能跑太遠,所以老師打的壓力不夠多,來,這樣子,(哇哇哇),來走,出發囉,來,走囉走囉。>

興奮的心情,溢於言表,一切就緒後,準備大展身手。

<哇,好遠好遠,(我還沒打完耶),優秀優秀。這台車,它的把手是向前的,哇 第一名,哇哇,好興奮喔,叔叔這個一百多萬,你差點把它撞壞,好強喔>

小男生使出吃奶的力氣拚命打氣,準備發射。

<來,請開始,後面讓開,前面讓開。哇,超遠,這次更遠,這次更遠,這次更遠。>

[學生
江承均]
用打氣筒一直打氣,一直打,自己跑出去就跑那麼遠, (好玩嗎),好玩。

[學生
陳軒翊]
先裝三分之一的水,然後再打空氣,裝空氣之後,這邊拔開,就會噴出去了。

[學生
陳綉蓉]
(妳為什麼會來參加科學社?),應該是興趣吧。老師會教我們做很多很好玩的小東西,讓我們帶回家玩,(妳每次都有意外的收穫對不對),對。

[科學老師
官賢相]
這些小孩,從小我就開始教,他說,老師你可以教我嗎,我有時候會說,老師我忘了怎麼教了,你可以自己去研究。這些小孩出去比賽,又得到很好的成績,所以說,這是我最大的樂趣啦。

天真燦爛的笑容,已經說明一切,科學讓生活、讓學習都變得有趣。探索科學奧妙、散播科學種子,科學頑童官賢相,要繼續分享他的快樂科學。

採訪/撰稿 林秋伶
攝影/剪輯 范群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