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地景藝術節,在三月底即將結束展期,它是民間自辦的活動,奇特的是,沒有廣告預算,也沒有什麼名人幫它站台,但是一個多月來,靠著社群網站傳播,數以萬計的民眾,跑到台中南屯圍看這隻坐在田中央的小熊!其實小熊去年現身過,為了抗議桃園航空城這件史上最大徵收案,去年曾在桃園地景藝術節,和官方版的月兔PK人氣,現在來到台中,告訴民眾台中面臨的市地重劃與不當徵收,接下來,四月還要去苗栗。這三層樓高的大玩偶,叫「迷失小熊」,它的這段旅程似乎也告訴我們,迷失的,不只是小熊。
這裡是台中市區最後一塊農地,小熊就坐在田中央,看著前面的農田,不過,說它是小熊,還真不小,它足足有三層樓高,反倒是圍在旁邊的人,顯得渺小多了==ns==

小朋友,你們好,小熊是我設計我做的,要不要帶回家?太大了,帶不回家!

設計這隻迷失小熊的是知名動畫導演呂文忠,他家住在桃園航空城範圍內,前年公告徵收後,身為老農的父親呂阿雲憤而飲農藥自殺,表達無言的抗議,呂文忠從此走上社運,去年特地設計了小熊,與桃園地景藝術節的月兔打對台。

那時候因為月兔它帶領了很多很多的人潮,所以我們就想說,那我們要做一個也很可愛的,一隻熊,來跟它對抗,那其實就是要引起社會的關注,引起更多人關注,來關注桃園航空城。

桃園縣政府去年舉辦的地景藝術節,花了三千多萬元,結果月兔在最後一天燒掉了,這隻小熊造價十萬元,一直保存完好,遠從桃園搬到了台中,每到一個新地方,就有新造型,月底還要移到苗栗去。

[動畫導演
呂文忠]
我們當初其實也沒有想那麼多,只是想說,我們辦完小熊,那人潮也少了,我們應該怎麼辦,我們要怎麼繼續走下去?所以我們就想說,那既然我們熊已經做出來了,我們有這隻熊,我們應該來去幫助其他需要被幫助的一些地區,台灣到處都有在土地徵收的一些案子,很多不公不義,需要被關注。

[台中地景藝術節發起人 律師
柯邵臻]
這十幾年來,台中其實是全台灣,重劃面積最大,重劃區最多,而且也是很多弊案叢生的一個地方,那於是我們就想,那我們可不可以來凸顯我們台中荒謬,而且浮濫的重劃,所以當初就想在,這個最大片的,就是環中路這一片其實是,最大片的這個重劃區。

[逢甲大學都計系 教授
劉曜華]
台中市比較高度開發,事實上就有兩個階段,就是一個是在,九二一大地震之前,就是台中市有展開好幾期的這個重劃區,然後九二一大地震之後,為了復建,就是為了重建,所以又啟動了新一波的,市地重劃的這個建設風潮。

這兩個階段,在九二一之前,主要是第一到十二期重劃區,九二一過後,則是所謂的後期發展計畫,從單元一到單元十四,在同一地點,我們記錄了八年前後的台中天際線,變化極大,在台中舊市區,只剩下眼前這一整片水田,還保有三百年來的農耕模式。

[台中市原鄉文化協會 總幹事
江慶洲]
這十幾年來,其實沒有什麼變化,因為長期的限建,反而是在環中路以內的,其實經過這樣的,整個都會的發展,尤其在七期、八期,大量的水泥叢林的誕生,尤其這幾年,我們見證到整個都市發展,造成我們的空氣的污染,其實愈來愈嚴重了==ns==

背起肥料噴灑機、走向田埂,阿伯今年七十幾歲了,他的水田,就在迷失小熊不遠處,每天都忙得很!許多老農不想耕了,就請他代耕。在地人粗估,大概有一半左右的農田,被土地掮客買走了,等著都市重劃,一旦都計方向確定,水田地就會變成水泥地。

[逢甲大學都計系 教授
劉曜華]
什麼叫做農地?就是它的計價單位,就是一分地、一甲地,為什麼? 這是我的耕作,這是,土地是拿來生產用的,所以,它一定需要一定程度的這個,一定規模的面積嘛,所以不會有人去用農地在算的時候,是一坪多少錢,可是很,很殘酷的現實是,鎮南這幾年已經被,變成是以坪來計價,甚至一坪土地還炒作到這個十幾萬。

[南屯農民
施先生]
(那這邊的土地),(差不多還剩幾成是地主的?(被人投資去了)?這邊多少有賣出去一點,還是有很多地主在這裡!這個是地主的權益,那是說,我們也老了,沒辦法做了,就這樣啊。

[台中市鄉土文化學會 理事長
黃慶聲]
這十幾年來,台中市兩千多甲的土地,都已經重劃了,單元一到單元十四裡面,只有剩下部分區域,(重劃)70%,所以他們看到,原來土地是可以炒作買賣的,那我為什麼還要保留呢?

這一帶農田在前市府時期,先劃作為「鎮南休閒專區」,後來遇到阻力,又變更為「高鐵門戶特區」,占地154公頃,兩年前,開發計畫曾一度喊停,引發地主抗議,批評市府是詐騙集團,迫於所謂的民意,市府又塞回都市計畫委員會繼續審議,問題是:台中市重劃區太多了,估計在可預期的十年內,都還消化不完,這時急著變更,是否還有急迫性,或正當性?

[台中市鄉土文化學會 理事長
黃慶聲]
鎮平這個地方,跟南邊的中和里,就是台中市政府所指稱的高鐵門戶區的一個都市計畫區,其實這裡是蘊藏著三百年來,漢人來到台中開發的第一個地區。依照歷史研究,它的,一開始開發的人,大部分是客家人。

[台中市原鄉文化協會 總幹事
江慶洲]
據我們初步的估計,它有高達差不多120公頃的水田,水田是我們老祖先天然的滯洪池,經過開發之後,開發的逕流,其實上游沒有依法做滯洪的結果,整個下暴雨的時候,這樣的開發逕流是往我們這邊下游來,來傾洩,所以這邊這幾年來,因為上游過度開發,這邊是年年淹水,每年至少淹差不多一尺30公分。

台中過去的都市開發,忽視區域排水的滯洪功能,導致眼前上百公頃的水田,變成台中市區的滯洪池,如果將來的開發,還是未尊重環境,市區淹水的噩夢將成常態!迷失小熊的存在,要在宣示,這是台中市區最後的農地了,雖然被炒作很多年,但不代表是一個既成事實,還有機會阻止不當的土地徵收和開發。

[逢甲大學都計系教授
劉曜華]
當這個小熊放到這邊來的時候,其實它就是在,在提醒台中市政府也好、在提醒中央政府也好,這個現在看起來的地景,是農業地景,因為它是一個幾百年的這個農業聚落,當你找不到那個正當性跟必要性的時候,就不要比照類似航空城這樣子,啊,旁邊是蛋白區,那蛋黃區、蛋白區。

這幾年來歷經苗栗大埔抗爭事件,甚至是太陽花學運,居住正義與人權觀念在翻轉,無論是中央、或是地方政府,是否在尊重在地既有聚落紋理的同時,去開展可能是比較低衝擊的開發建設,甚至還可以允許一些類似農業生產特區的概念?

[台中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局長
王俊傑]
那農地,當然它是一個選項,可是,都市計畫它有它的,它的計畫的需求,它必須去思考,我們到底要賦予它什麼樣的產業地位,那如果以,我們希望的,以目前的目標是希望它跟高鐵特定區,能夠有相關的結合,那這樣子,我們所賦予它的地位,那將會是以,高鐵特定區相關的產業模式來思考。

新的台中市政府已有腹案,希望未來這一大片土地,不再是都市的邊陲,反而是個新都心,也就是說,變成是以烏日高鐵和台鐵新烏日站為中心的副都心區,這樣一來,農業區恐怕難保!

[台中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局長
王俊傑]
高鐵特定區這一塊,我們對於一個副都心的定位,我想我們很清楚地希望它,不只是做為一個,一個副都心的產業,我們希望它能夠兼具了會展、相關的休閒,所以它也許,它會是一個比較大型的購物的模式,或是一些,商業行為的東西能夠進來。

尤其是這個副都心計畫,有一條六十米道路中穿鎮南地區,單單是道路就占地十公頃,相當於一座台中公園。

[台中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局長
王俊傑]
這個路其實是原來的主要道路,其實已經公布的一條道路。可是我們從高鐵目前,所面對的問題我們來思考,它目前幾乎都是從,利用幾個台74線的高架道路的匝道,去進到整個,整個高鐵特定區裡面,那,另外,它整個對外連絡的方式,其實是有相當的困難度的。

[逢甲大學都計系 教授
劉曜華]
未來在審議台中市這個案子的人,可以盡可能去降低,這個土地商品化的這個,這個面向,然後適度地去尊重,可能地方政府若有提出來,這個所謂的門戶交通需求,或者是門戶的,地景藝術需求,因為事實上這個地方就是筏子溪以東,最後一塊農地。

學者認為,現在的新民意,不是反對開發,而是反對政府當莊家,帶著剷平式的思維,帶頭去炒作土地!如果桃園市可以用「全區聽證」的態度,去重新面對龐大的航空城開發案,那麼,台中高鐵門戶區不過一百多公頃,更適合來做全區聽證。

[台中地景藝術節發起人 律師
柯邵臻]
重劃區被重劃了,他們的農田沒有了,他們一直想說,啊,那我至少還有這邊,來買一個比較小塊的,這邊的農田,也許還可以耕作,那他們,那我就不懂了,因為有一些人其實是希望能夠在這裡,能夠保有他的農田,有一些人可能是投資客,他只是希望說,這裡將來有可能變建地,所以他,他來投資,那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全區的聽證。

[台中市都市發展局 局長
王俊傑]
聽證程序如果能做,其實應該是,是一個比較能夠符合,在地居民所希望,能夠達到的目標,可是其實聽證程序,如果要做,其實它非常複雜的機制要去處理,包含你要討論什麼議題?那如果說今天是討論一個很大框架的問題,在聽證程序,其實是沒辦法處理的,因為它會變成各說各話。倒不是聽證不能做,而是說我們希望,跟居民做一個比較好的互動溝通的方式。

台中市政府想謹慎地處理市地重劃爭議,而小熊代表的土地正義,還要繼續向前走,下一站是苗栗,這裡有個正在一邊環評、一邊開發,號稱東南亞最大的殯葬園區。

[動畫導演
呂文忠]
那小熊的下一步計畫呢,就是我們希望能夠移到苗栗,因為我們知道,苗栗是一個,充滿很多話題性,土地正義的地方,那我們知道在苗栗,它有一個殯葬園區,那邊有一些的居民,他們在那邊抗爭了兩年,一千多天。

[後龍鎮龍坑里 里長
郭貴輝]
這次很好可以爭取到小熊,來我們龍坑里這邊來參展。要突顯,讓全國的人民來看,苗栗縣這樣不正當的開發,來做這樣東南亞最大的這樣的殯葬園區,在這樣做,讓大家認識,什麼叫做土地正義。

[逢甲大學都計系 教授
劉曜華]
這個迷失小熊,其實它剛好是反映一個事情,兩個東西的匯集點,第一個就是說,人民終於理解到,過去政府的不信用,它過去不用付出代價,現在,人民希望政府付出代價。

小熊延續的土地正義,其實要說的是:現在時代不一樣了,政府存在的目的,不是去助長炒作,不是讓土地跟房地產高度商品化,還是要回歸到使用土地的倫理,因為它是人權的一部分。

[捍衛苗栗青年聯盟成員
陳葛瑞]
包括竹南的大埔,那苑裡的反風車,我們希望就透過這樣子的一個串連,讓很多朋友來到苗栗,可以去,重新地去省思,重新地去反省到,關於土地的利用,土地的開發,跟居民的想法,那還有環境上的一些問題,讓很多的朋友,更多的朋友,重新地去省思這樣的一個問題。

[逢甲大學都計系 教授
劉曜華]
過去政府當莊家,去炒作土地,甚至政府從重劃跟區段徵收那邊去牟取,這個所謂的暴利,其實這個最後付出代價的,我們台中市政府這幾年也常常講,喔,七期重劃區賺了好幾百億,其實我們有時候都會問,賺那好幾百億是,最後是誰要去付出這個錢?當然就是,這個,這個投機者不會去付出這個錢,可能是下一代的年輕人!

一大片空曠的重劃區,不知何時才消化得完的住宅區,劃了這麼大片土地囤積炒作,任其荒蕪,不禁讓人心疼,土地若有知,它真的希望這樣被對待嗎?

採訪/撰稿 鍾雄秀
攝影/剪輯 洪炎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