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東有什麼人文歷史、有什麼好吃好玩的點,竹東國中的學生可是專家。起先學生們做了一張A4導覽地圖,廣受好評,後來美術班的同學,策畫了一本小冊子「逐步東行」,從企畫、採訪、攝影、編輯、和排版等等,全都由學生主導和執行,更發揮他們的專長,加入生動的插畫,讓這本小雜誌增添活潑氣氛。踏遍家鄉的每寸土地,也重新認識自己生長的地方,學生們希望大家跟著他們的腳步,漫遊竹東,發現竹東的美好。
上上下下跑,一筆一畫仔細描繪,竹東國中美術班的學生,正跟著「讓階梯快樂計畫」的團隊,彩繪學校階梯。

[竹東國中 學生
蘇俊宇]
平常畫畫都是畫平面的,很少會畫一階一階這樣,最難喔,就是有一些邊,偶爾畫起來會,就是,會有一點散散的,不會很齊。

[讓階梯快樂計畫 負責人
呂奇]
圖面的表現它就是有顏料,然後由水彩筆然後在紙上做一個留言,那留言的字呢就是我愛竹東,就意思是說,就是美術班利用顏料、利用彩繪留言給竹東國中,然後是做一個,很喜歡學校的一個表現。

運用立體圖案,讓人和階梯產生互動,美術班老師彭雅芳,特地找來團隊,讓學生有不同刺激,也讓學校多些快樂氣氛,甚至帶著學生,把藝術的渲染力,從個人、學校、擴散到整個竹東小鎮。

[竹東國中 老師
彭雅芳]
會畫圖、然後學美術都是上天給的一個禮物,那我覺得,就是我們要教孩子懂得怎麼珍惜這個天分,那我們也要把這個天分,分享、感染給我們身邊的人。

一開始,學生為了一個導覽活動,設計了一張地圖,沒想到,印了一千份馬上被索取一空,給了他們很大的信心。

[竹東國中 老師
彭雅芳]
第一張的A4導覽地圖好像,要說的故事不夠多,然後我們要講的話很多,然後不夠放進去,然後我們就,欸,集結了學生去想說,欸,那我們可以再做什麼,然後可以讓我們想說的話,可以讓更多人知道。

於是他們以刊物為概念進行策畫,老師們也利用課餘時間義務幫忙。

當今天東西是對稱的時候,你事實上可以把一個東西放在正中間,然後兩邊是對稱的,這樣的話,會給人家比較沉穩的感覺。

不僅用文字說故事,也學著透過影像來傳達。

我把人站在正中間然後蹲下去這樣拍,它就會出現一個這樣的畫面對不對,所以當我能夠仰視,然後對稱線,抓住的時候,那個照片的感覺就出來了。

施權城其實是生物老師,因為常做野外觀察和紀錄於是迷上攝影。他認為學生本來就有說故事的能力,他只是利用攝影,協助他們說出來。

[竹東國中 老師
施權城]
最主要還是他怎麼看這張照片,然後構圖跟他想要傳達的那個故事是什麼,對,所以比如說,如果他今天想要傳達的是小鎮的感覺的時候,那對於人,然後那些舊的街道跟人放在一起的那個感覺,等等就是說如果我今天想要有個故事,那那個照片裡的故事是什麼。

[竹東國中 畢業校友
劉蕙瑄]
就是有些角度多換一點會很漂亮,就會看到不一樣的竹東。

像它這個都很四四方方很規矩的,像房子一樣,應該像豆腐一樣,對 就像豆腐一樣,對,就是線條可能可以不用那麼侷限。

運用長才,加入創意繪圖,不同於一般旅遊手冊,活潑的插圖為刊物加分不少。

[竹東國中 畢業校友
莫麗欣]
我畫很多張,然後一直都沒有被選(中),就是選(中),覺得說,那感覺是說,怎樣才是一個封面,怎樣才會真正吸引人去翻,然後怎樣可以代表一個竹東,代表我們這群竹東國中的學生,還有老師去製作這本刊物。

[竹東國中 老師
李美芳]
平常的一些手冊都是一些的照片,然後可能就是美食的照片,可是我們小朋友是用他們自己擅長畫的畫風,然後把他自己對,竹東這個地方的那種感覺畫出來。

花了一年時間,修了四十幾次版面,不斷的退稿、修稿,總算完成了「逐步東行」,一本屬於竹東的在地刊物,他們希望大家放慢腳步,在小鎮漫遊、體驗,不論是吃的、喝的、玩的,全含括在內==cg==

人聲鼎沸的竹東市場,充滿生命力,學生們來回穿梭,挖掘故事。

40年,40年了,對,40年,那,40年,那意思是說,老闆娘是當地人嗎,是在地人,老闆當地人,都在地人。

400多攤商家,多的是傳承了兩、三代的老店,每天貨物進出量幾百噸,是周圍八鄉鎮的交易中心。

因為竹東鎮它有八鄉鎮的人口,而且,你像從五峰、尖石那些出來的人,你要買東西、要做什麼都很方便。

這間40年的老菜攤,老闆退伍後就接續父母的工作,幾乎全年無休,而另一間雞鴨行,也同樣深受鄉親喜愛。

做這行的話,就像這種,這種剁雞、做這種養殖的工作的話,那有沒有什麼地方是特別辛苦,或是特別就是跟別人家不一樣,特別(的地方),我在你們現在這種年紀的時候,我小學三年級就開始做,然後後來,特別辛苦的一點就是,像我國中,像你們這種年紀,沒有假日。

有人訪談、有人拍照、還有人速寫,留下市場最真實的一面。

你們家的招牌是什麼,招牌有三種,紅糟鴨、然後玉米雞、還有另外一種,土雞蛋啦,那是生的。

[竹東市場傳統雞鴨行 老闆
徐志豪]
我很喜歡和他們說這些市場的東西,因為現在年輕人比較少來市場,接觸傳統市場,我兒子也是這個年齡,所以像這樣來說,他們,講話也不會這樣害羞啊,然後像現在這樣全部都可以站在檯面上。

[竹東國中 畢業校友
傅安]
我們竹東的菜市場,特別熱鬧,對,第二點是,傳統的東西很多,有粄條啊,還有很多好吃的東西,第三點是這個人情味啦。

[竹東國中 老師
彭雅芳]
小時候最熟悉的一個地方,然後第二個像劉克襄,都有介紹過竹東的菜市場,然後齊柏林在拍那個台灣的時候,也有拍過,所以我們覺得,欸,其實大家都很認識竹東菜市場,可是我們沒有很深刻再去了解,所以我決定就是一定要帶學生,很深刻地走訪一下我們自己的一個,在地的一個地方。

要了解一個地方的常民文化,走一趟菜市場,就能迅速抓到精髓。規模龐大的竹東市場,最寫實的客家生活在此完全展現==cg==

明亮設計、簡單擺設,充滿溫度的獨立書屋,讓人一腳踏進,就忘了時間。

[竹東國中 學生
劉覲瑢]
要採訪就是在我們竹東當地,默默推動地方,文化、或是文創的一些人、事,然後就剛好瓦當書屋是在竹東還滿有特色,而且它會就是週末的時候,或是在假日它會請一些,也是在地在推動竹東的一些文化特色的人,來這邊演講。

[竹東國中 學生
朱家宜]
像這邊有常常有一些,辦一些展覽,就是,可能會有一些特展會請一些作家來,可能就是時常會有一些活動,就是跟藝文方面。

瓦當書屋常會安排文學講堂,也曾邀請學生一同參加,讓他們多吸收些編輯知識,學生也常會在此開會討論,儼然成為一個小小據點。

[瓦當書屋 店長
陳晏華]
國中生其實還算滿小的年紀,我想到我們以前國中的時候,根本就不知道還要編什麼什麼書,然後他們從企畫、然後採訪、然後去拍照,甚至畫畫都是他們自己來,到最後成品出來的時候,我覺得滿驚豔的==cg==

充滿日式風情的老宿舍群,盛開的櫻花,更增添浪漫氣息,這裡是蕭如松藝術園區。

蕭如松老師他是我們,算是台灣美術史上,水彩這個區塊,算是名列前茅的幾個藝術家。

這個園區裡面占地有五棟日本房舍,我們有五個不一樣的領域,不一樣的展覽空間。

在美術界有著重要地位,在新竹任教近四十年,蕭如松老師作育英才無數,而他的故居,也是新竹人的重要資產。

[竹東國中 畢業校友
劉蕙瑄]
之前蕭老師在這邊有住過,有那個在這邊練,就是,住在那邊過,然後就留下了一些那個,他使用的,像那邊是有他的,住過的地方,然後這邊有時候會展覽,其他的藝術,還有他留的一些畫作。

[竹東國中 畢業校友
傅安]
他會要求每一個學生,在繪畫前面,都要把所有的畫具擦拭乾淨,然後呢,桌上灰塵一塵不染,然後畫完之後呢,那些地上的什麼小屑屑什麼東西都不能留下來==cg==

藏身社區,古樸典雅的藝術館,原來早期是間陶瓷工廠。

[竹東國中 學生
黃舒榆]
他父親的陶瓷工廠,然後因為工業轉型,然後科學園區變多了,就是有竹科,然後因此,他的工廠就沒落了,所以之後就轉型。

[藝術館 總監
陳昭賢]
我父母親對藝術收藏本身就非常有興趣,那就利用這個館的場址,來做他們館藏品的一個陳列,那藉由這樣的一個陳列,變成說,也結合邀請展覽等等的,變成是一個藝術空間。

在地方默默經營二十年,為了豐富新竹的藝文,除了展示父母親的收藏品,陳昭賢還常邀藝術家來開展,讓新竹鄉親能就近欣賞藝術。

「逐步東行」雖然只是一本小小的冊子,但內容包羅萬象,全是學生的心血結晶。

[竹東國中 學生
朱家宜]
我們印象深刻的還有一件事,就是我們常常會被退稿,當然也會有那種受到打擊的,感覺說,好吧,不過就是有一種,好,我要再加把勁的那種衝勁。

[竹東國中 學生
劉覲瑢]
向老闆問一些事情的時候,其實還滿緊張,或是拍照,我都只敢躲在角落,一間那一次,我就去了三、四次,所以之後就是比較順了,就不會一直躲在旁邊。

歷經種種困難,學生成長了,也學到很多,鄉親也有很大的回饋。

[竹東鄉親
吳銀珍]
五、六十年的,以前的回憶在那裡啊,我小時候就讀竹東天主堂,然後,很多像我們這些,還有些不知道的,看到這本書之後,我們才知道,喔,還很多,我們年紀這麼大了,還不知道竹東,有很多我們不知道的(地方)。

[畢業校友
楊震詮]
一直覺得外面的東西很好,怎麼樣,怎麼樣,然後,很吸引人啊,然後可是,其實應該要,我們要,這一代應該要更認清,認識自己在地住的,就是自己的鄉村,家鄉是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然後哪些特點。

[藝術館 總監
陳昭賢]
刊物編出來的時候,我們也很訝異,就是,編得很有水準,而且內容也很精彩。

[竹東國中 教務主任
劉淑瑜]
也讓我們跟社區,欸,開始有很多的連結,其實我們,接下來有很多的夢想,欸,比如說跟國小我們怎麼去合作,然後跟高中,或者跟社區,我們可以一起去做些什麼,讓竹東鎮更好。

正當鄉親訝異著這是一本由國中生編的刊物時,他們已經有了出版第二本的計畫。

[竹東國中 老師
彭雅芳]
(做)第一本刊物的學生,那他可能已經畢業到高中了,然後像我們這個可能會做,就是第二集,那他們都主動的表示說,他們都可以回來繼續帶學弟妹。

種子擴散,逐漸萌芽,透過編輯「逐步東行」,學生重新認識自己生長的土地、了解家鄉的故事,走過大街、穿過小巷,用雙腳踏遍每寸土地,也讓我們得以透過孩子的角度,一起發現竹東的美好。

採訪/撰稿 林秋伶
攝影/剪輯 陳靖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