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扶植國內年輕藝術創作者,活絡藝術市場,文化部主辦「藝術銀行」,收購藝術家的作品,讓各界以租賃方式將作品在各地展出,可以是車站、預售屋、飯店、甚至是私人空間,為期三個月到一年。從去年三月開始徵件,今年7月在台中試營運,到十一月底為止徵件數達933件。藝術銀行在國外行之有年,台灣雖然剛起步,卻被藝術界賦予厚望,希望帶動藝術交易市場,讓青年藝術家更快進入市場機制。以大肚山的紅土混合顏料,在紙上作畫,專職藝術家彭賢祥,以泥土作為媒材,詮釋客家人與泥土不可或分的關係,以及對於土地的依戀情感,他還將布娃娃、書本等,以泥土封存。
[藝術家
彭賢祥]
我覺得我們客家人是很有趣的一個民族,你看到我們客家人因為很節儉,什麼東西都要想辦法把它,把它收好來、藏起來,藏好來。像我們吃蘿蔔是這樣,吃蘿蔔乾就是另外一種東西。 所以我會把那個泥娃娃,或者那樣的東西封存起來,那對我來說,它會變成另外一種,一種東西,我覺得,我覺得封存起來以後,我們藏在那裡面的,藏在裡面的東西,它會產生一個質變,這個質變會,會將這個,這個物件,會產生新的意義,那個新的意義,我覺得那個是,我想要做的,還有我,我那時候做泥娃娃的作品,我覺得對我來說,這也是我自己對我自己的,生命歷程的一個,一個做法。
身為專職藝術家,作品的收益是唯一經濟來源。在藝術市場上已經獲得肯定,但是為了想讓更多人看到自己的創作,彭賢祥參加藝術銀行徵件,一方面透過藝術銀行收購獲得利益,一方面則希望作品在不同空間展出後,可以推廣。
[藝術家
彭賢祥]
要做專業藝術家,我的作品通常透過畫廊來展出,來賣出去,展給別人看,可是,會進去畫廊的人很少。不然我就在美術館展覽,進去美術館的人,不是很多的人。所以藝術銀行它有另外一種功能是說,將我的作品帶到不同人的面前,人家看到這樣的作品會想說,會想,喔,這是誰做的,這也是對我的創作,是一種推廣的方式,所以我也覺得說,這樣的,這樣的藝術銀行,它對我的作品,還有另外一個意義就是說,藉由這樣(將作品)帶出去,展覽的機會==ns==
由文化部發起的藝術銀行,讓藝術家自由參加徵件,收購作品後,再將藝術品以收購價0.4%的租金,供外界租賃展出,目前旅館、交通場站、建設公司等,是政府單位以外出借最大宗。若以一件畫作購入價格7萬來說,租金一個月僅280元,即使加上運費和裝修費,都遠低於直接購買的價格,因此吸引,以當代藝術布置為主題的民宿業者,與藝術銀行合作。
[旅館業者
吳宗穎]
因為我們飯店,有一個很重要的一個,概念,概念就是,我們公共空間是一個公共財的一個概念,那公共財的概念是,我們是管理者,那我們管理這個公共空間,然後讓更多藝術家,讓更多畫家,讓更多人來參與,這樣一個集體創作。那所以說藝術銀行,它不只是在於,我覺得,不只是在於它的,租賃的方式,而是在於是,我有更多機會介紹更多藝術家給,給我的旅客,或者外國的旅客,這對我來講比較重要。
藝術銀行自去年以7千萬經費籌備,到今年七月試營運至今,以審議委員會決定收購價購買當代藝術作品,單位或個人若有興趣,能用租賃的方式展出,租期最短三個月、最長一年,兩年時間,庫藏已經累積到933件作品。為了確保典藏展品的進出狀況,在每個作品上面都有一個專屬的標籤,透過藝術銀行作品資料管理系統,手持讀取器的掃描後,作品的長、寬、高、重量、照片、擺放的位置、是否租出等資訊都一清二楚。租賃方在提出合作後,庫房管理人員能快速找到需要的作品。
[修復師
汪欣樺]
就是要確實地記錄它的所有進出的狀況,以及修復的狀況,或是它在其他的應用。像是說,我們的藝術品攝影,因為我們藝術銀行也有做那個圖像授權的部分,那他攝影的時候,就是和一些應用的工作,我們都會記錄它,它什麼時候被提件出去,什麼時候回來,什麼時候需要被清潔,對,都會,做一個很概略的分級==ns==
藝術銀行的典藏,也不是隨隨便便出借,展出前除了會有專人幫忙規畫場地布置、以及簡單維護以外,租出前後,修復師也會定期到展出場地進行巡檢,像是作品的擺放環境、簡單的清潔等。
[修復師
汪欣樺]
然後確定作品的位置,然後跟我要檢視的作品是不是同一件,那看了以後我就會確認說,喔,那這件作品,它原本可能會有怎樣的劣化狀況,那或者是說,它的環境對它造成的影響,有沒有造成什麼比較明顯的不一樣這樣子,那如果,通常不會有什麼太大的狀況。因為我們在展示之前,作品都會經過評估,還有環境,那所以如果那個作品就是檢視無誤,我記錄OK了以後我就會拍照。然後做一個工作上的記錄,記錄完畢後呢,就會視它的狀況,然後給予一個基本的清潔跟除塵,讓它可以在展示的時候,有比較,完整的那種品相這樣。
藝術銀行最初由加拿大於1972年發起,1980年澳洲也建置了藝術銀行,至今超過三十年,鄰近的韓國也發展將近10年。台灣才剛起步,在國內還未帶起風氣。不同於傳統上,藝術家將作品賣給畫廊,再由畫廊中介賣給收藏家的藝術市場分工,藝術銀行這個新的概念,目的是要推廣,增加藝術家與作品能見度。
[藝術銀行 執行長
張正霖]
所以我們目前喔,已經是全台灣,最大的一個,公開徵件的一個平台了,我們去年,就今年度的公開徵件,就有將近5千件作品來投,所以規模非常地大,委員們(對)這個藝術品,他們在匿名的情況下,對藝術作品進行審查、評選,經過初審跟複審兩個階段,階段來審,所以過程非常地公平。慢慢我們也會希望說,企業,承租的企業,或者是承租的,承租的,可以跟藝術家直接連絡,透過不同的活動啦,透過怎樣的一個形式,可以直接面對面,提高藝術家們的知名度。
藝術銀行立意良善,但也有業界人士擔心,藝術銀行受限於公部門預算考量,收購價格多半是市價的7折以下,恐怕反而拉低藝術家與作品往後在藝術市場的行情。
[焦點藝術雜誌 總編
李依依]
那今天這個藝術銀行,它跟,直接跟藝術家收購作品,以那麼低的折扣,不二價來進行收購,站在藝術家的立場,我覺得當然他們,被肯定了,肯定是很開心,那價格方面,也不二價,你也不能跟他們議價,所以感覺他們是比較沒有選擇的,如果你的作品,有幸被選到的話,在價格方面你好像沒有太多的選擇,只能用一個比較妥協的這樣子的姿態,跟,讓藝術銀行來收購。
[藝術銀行 執行長
張正霖]
我們目前的觀察,不會對既有的藝術市場,藝術品市場造成什麼影響,反而有正面拉抬的作用。因為藏家,不同的藏家、飯店啦,不同的民間企業,他看到這個藝術作品,他很喜歡,他會問,這是誰創作的作品,哪個,那個畫廊它經營的,經紀的作品,他會問,我們就會跟他介紹說這是哪個藝術家,他會更認識這個藝術家,也會增加他對藝術作品的購入的,收藏的這個興趣跟意願,所以某種意味上來說,是有達到,初步有達到這個政策上的效果。
而低廉的租金也受到藝術市場質疑。各國藝術銀行租賃價格,澳洲為作品購入價的5到12%、韓國在0.5到1.5%之間,剛上路的台灣為了提高接受度,目前租金只有0.4%。
[藝術銀行 執行長
張正霖]
承租率是我們比照澳洲跟加拿大,兩個國家的經驗來算出來的,在比照作品的這個,我們的長期的這個,將來希望可以在管銷費用上面,營運費用上面自負盈虧,這幾個因素上去考量出來的,那更重要的事情是,我們對照於其他國家,我們的租金,租金的費率,沒有相對低很多,沒有差別很大。那我們比國外略低於一點點,主要的目的是希望能夠推廣,藝術銀行一個理念。
不同於一般藝廊,藝術銀行的藝術品只租不賣,強調作品流通性,無法讓特定對象持有,展出地點也隨著出租方不同而有不同可能,依照今年出租的資料,到11月為止,年度完成27案、386件藝術品租賃,租金收入94萬6千多元,不過其中政府部門占18案、339件、租金收入83萬6千多元,占總案件三分之二、總件數87%,被質疑是以公帑補公帑。
[藝術銀行 執行長
張正霖]
從一開始,就全部是政府來租藝術銀行的作品,到現在,這個月開始,這個月,政府跟民間,大概比例是6比4,6成比4成這樣,差不多,差不多這樣的比例。那目前,除了政府的支持,政府部門的跟我們租賃的作品之外,民間的,民間的企業、社團,其實,洽租跟租賃的意願慢慢也浮現,而且相對來說也,我個人認為也是越來越踴躍的一個情形,藝術銀行除了對藝術作品,在台灣不同的公共空間的流通之外,我們也有扶持藝術家的這個政策目標,所以從去年,就102年開始到現在,買的作品,加起來也有933組件的作品 ,支持的藝術家大概接近500位的藝術家,所以這個數目 我們也認為是一個,一個,還不錯,但要繼續努力的一個成績。
[焦點藝術雜誌 總編
李依依]
那個效益,現階段比較看不出來,或者是大家說,好像都是租賃到公部門,對 公部門,然後,但是這個其實是滿有趣可以探討的,譬如說我以捷運好了,那之前龍部長也有提到,藝術銀行的租借,它跟公共藝術不一樣,如果一個公共空間,那我不需要公共藝術採購案,我直接跟藝術銀行租借,那這個費用上是完全是低於公共藝術,委託公共藝術這樣子的一個金額,那是不是基於成本的考量,以後都不要設置公共藝術了呢?我直接跟藝術銀行租借,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也是可行啊,但是站在藝術家的角度,就像,還是回到我剛剛說的,不管是公共藝術,或者是經過畫廊,對於藝術家的幫助是更多的,那我想藝術銀行它設立的目的,可能,更主要是在幫助年輕的這個藝術創作者。那他們先收到初步的鼓勵,只是,藝術銀行它對於藝術家後續的發展的協助,我想還是有一定的限制。
台灣藝術銀行才剛起步,雖然推廣美感教育的企圖值得肯定,但由於缺乏持續性的法定預算,會不會斷炊不得而知。而藝術銀行的定位如何、購買作品的標準如何、只能以這樣的方式增加藝術品流通機會嗎,都還有檢討空間。
採訪/撰稿 劉玟惠
攝影/剪輯 林敬祐
- Dec 29 Mon 2014 19:44
416集-只租不賣藝術銀行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